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想到一個問題,在如今數碼時代,後製裁切流行的情況下, 為何現代幾乎廠商不嘗試做方形片幅? 像是全畫幅的鏡頭除非設計上下與左右不對稱, 只要片幅寬度相同,理論上都可通用吧? 而且反過來說理論上設計方形片幅的鏡頭應該比相同寬度的全畫幅容易吧? 不習慣方形片幅的視野,也很簡單直接顯示端evf裁切視角不就好了, 而且這樣也不用去調整把位橫拍豎拍,直接一鍵切換不是省事嗎? 而且好處很明顯,後製彈性變得更大。 當然方形片幅傳感器一定成本高, 但如今傳感器解析度已經接近物理極限的情況, 為何不往方形片幅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7.96.240.11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73644787.A.98B.html
KingSccasher: gopro11 hero這次就是8:7的感光元件 可直拍橫拍 01/14 06:43
對,其實我認為方形片幅對於影片作者其實用處很大,除了橫豎切換, 電子防抖理論上更強,裁切會更少,焦距視角變化更流暢。
xoy: 數位時代從43到M43跟44x33的中片幅就是接近方正比例,手機的 01/14 07:24
xoy: Sensor也是一堆4:3的,理由都差不多 01/14 07:24
xoy: 另外顯示設備正方形向來不是主流,幾乎是沒有,以前大都是4: 01/14 07:27
xoy: 3,現在是16:9甚至更寬 01/14 07:27
xoy: 相機用正方比例EVF跟LCD位置會更難安排,去找6X6的底片機玩 01/14 07:30
xoy: 玩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01/14 07:30
對,我理解底片時代方形6x6的不便, 但是我認EVF和LCD翻轉屏以及其他按鍵佈局是可以克服的。 顯示設備我也理解,但是我的想法是以如果不計較多出來的sensor成本, 只考慮多出來的面積帶來的優勢。 而且就半導體工藝,可能方形的晶圓片裁切成本甚至更低也說不定。
dendrobium: 最終呈現的媒體幾乎都是長方形(各種螢幕、印刷品) 01/14 08:38
Appetite: 位片感光元件 01/14 10:59
triplekiller: 後製裁切流行? 01/14 11:16
Jcat: 其實對廣角鏡而言,方型片幅視角會變小,不方便 01/14 11:19
Jcat: 方形鏡頭要拍出一樣的橫角視角,鏡頭又要加大一圈 01/14 11:22
對我相信應該很多廣角鏡不是360度對稱,畸變上下左右會不同不能涵蓋 但就片幅視角,假如一個中畫幅設計成方形跟全畫幅一樣寬度只是比較高, 是可以直接裁切至全畫幅的。
ferrinatice: IG都是正方形的,說流行沒有錯啊 01/14 11:56
※ 編輯: anjackie (167.96.240.111 美國), 01/14/2023 12:14:25
ferrinatice: 我自己隨便街拍時也常常把Sigma 18-35 f/1.8裝在全幅 01/14 11:58
ferrinatice: 機並且開啟1:1 (24mm*24mm)模式 01/14 11:58
diamondX: 自己裁圖不就好了 01/14 12:01
※ 編輯: anjackie (167.96.240.111 美國), 01/14/2023 12:17:12
losttail: 很簡單的原因,因為會賠錢 01/14 13:00
Rogozov: 就是樓上說的 因爲會賠錢XD 01/14 13:35
Rogozov: 半導體都是毛利幾%幾%的在算 不可能不計較多出來的成本阿 01/14 13:36
Rogozov: 要多花空間塞這些CMOS 要給他電跟分配運算資源給他 01/14 13:39
Rogozov: 浪費1/3的性能來換別家轉90'豎拍就可以達成的事幹嘛 01/14 13:40
tweisun: 市場接受度很低吧 01/14 14:04
yytseng: Wafer有一邊留給機器夾,方形的大die不見得切更多 01/14 14:46
h311013: 方形不期待 只期待富士復刻寬幅 01/14 17:20
h311013: https://youtu.be/VnIB_t3Yn5I 01/14 17:20
kisaraki1976: 韌體直接設定 1:1模式就好了吧? 01/14 17:46
almostreal: 你可以思考一下螢幕為什麼由4:3往16:9發展就知道了 01/14 18:24
smileahpain: 富士好像可以裁成1:1吧 01/14 18:48
devin0329: IG都開放直幅都幾年了 … 01/14 21:44
ckitwei: 我的gfx50r有方型片幅呀xd 01/14 21:51
TexasFlood: 富士數位拍立得也有原生方型的,也沒買多好 01/14 22:06
macings: ig幾百年前就已經不是1:1了 01/14 23:54
smena: 你試試看TLR怎麼橫拍就知道問題在哪了,其實許多攝影的遺跡 01/15 02:37
smena: 都來自技術的限制,你應該去運用這些特性而不是再度被限制 01/15 02:37
blackhey: 1:1一直都不是主流阿,4:3反而是很有彈性的比例 01/15 13:10
devin0329: iPhone與中片幅的4:3比例真的讚 01/15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