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evilcherry: 坦白說Minolta 70-210/4 A mount今天應該很難接受 02/24 14:42
推 wasiwatery: 已買 感謝分享 02/24 14:57
→ greenpeace21: 會嗎? 在a74上覺得實拍效果很好(散景、對比、色彩) 02/24 14:57
→ greenpeace21: 好鏡頭並不是只有銳利就叫好鏡頭 事實上剛好相反 02/24 14:59
→ greenpeace21: 數位時代紫邊可以修、銳利隨便都能簡單調 02/24 15:01
→ greenpeace21: 但是畫面的空氣感、色彩的均衡 反而很難調出來 02/24 15:02
推 a0987957502: 有實拍可分享空氣感跟油潤是什麼感覺嗎 02/24 15:19
Minolta 70-210 F4在SONY現代機身的實拍效果可參考這邊
這隻的光影和色彩真的好
https://photohito.com/lens/brands/konica+minolta/model/af_zoom_70-210mm_f4/
噓 csking811116: 我自己ZA/GM都有 感想是發色真的沒差 但成像GM屌打 02/24 15:28
→ csking811116: A環大多都對焦慢 重的不要不要 因為這樣我錯過很多 02/24 15:29
→ csking811116: 我覺得比起發色這種可以調出來的東西 能抓到瞬間比 02/24 15:31
→ csking811116: 較重要 02/24 15:31
噓 jack8587: 光銳利可以隨便調就透露原po有多麼無知,銳化對圖像的 02/24 15:31
→ jack8587: 破壞性現階段是無解的,再好的算法都只是程度大小的差 02/24 15:31
→ jack8587: 異 02/24 15:31
面對現實 實際上就沒人在看你放大1:1的圖 只會看到你照片縮圖下的整體呈現
如果不是專業攝影師要大圖輸出,銳利只要達到一定程度就沒有意義了
推 dezuphia: 其實不只銳度,所有對圖像的增加對比和鮮豔度也都是破壞 02/24 15:38
→ dezuphia: 性的。所以解析力不能靠銳化解決,發色也不能用調的解決 02/24 15:40
→ dezuphia: 。兩邊都不能說另一邊可以全靠後製自己最重要。 02/24 15:40
→ greenpeace21: 有很多Minolta老G實拍 一眼就能看出空氣感跟油潤 02/24 15:48
→ greenpeace21: 回家再找些例子給大家看 02/24 15:48
推 KingSccasher: 只看過有人說照片顏色好看 少看到有人稱讚照片很銳 02/24 15:55
說得真中肯,這才是真相
(何況以前的老鏡也是有很銳利不輸現代鏡的)
※ 編輯: greenpeace21 (118.163.30.192 臺灣), 02/24/2023 16:04:00
推 hank0821: 富士可以轉接嗎 02/24 15:56
推 dezuphia: 我現在覺得最靠北的是三代機通通不支援 LA-EA5.. 02/24 15:57
推 wasiwatery: 四代雞很快就降價了啦 坐等 XD 02/24 16:13
→ KasmirLo: 調來調去還不如找到一出來就滿意的 話說目前老鏡發色最 02/24 16:31
→ KasmirLo: 愛的是史坦海爾 02/24 16:31
中肯
Pentax Takumar 50、55系列、Contax蔡和Komura 135系列也都超棒 可惜要手動對焦
Minolta AF鏡算是能兼顧自動對焦操作性和老鏡迷人色彩散景的方案
其實就連Sony自己出的A環鏡,發色風格都比現在E環鏡看起來順眼
像是A環的16-35 ZA、24-70ZA、70-400G、135 ZA、16-80ZA...
推 kanokazurin: 鏡頭解析力是很重要 不過對受眾不是攝影師族群的就還 02/24 16:35
→ kanokazurin: 好 事實上即使是攝影師在看也是第一眼覺得好看就好 02/24 16:35
→ kanokazurin: 放大發現細節好像被抹掉或破壞掉還會覺得是作者的風 02/24 16:35
→ kanokazurin: 格 02/24 16:35
鏡頭解析力不能太差,但不需要極致追求,成像有扎實感就夠了
目前現代鏡很明顯為了評測好看、宣傳好吹,一股腦追求解析力
但反差和銳利度太高反而容易影響美感,像差修正過度也可能破壞散景美觀
※ 編輯: greenpeace21 (118.163.30.192 臺灣), 02/24/2023 16:49:06
→ kanokazurin: 至於發色 我只能說就盡量找到自己可以不用大幅度調整 02/24 16:43
→ kanokazurin: 的鏡頭為佳 一直要大修也是很累的 對我這種沒有固定 02/24 16:43
→ kanokazurin: 調色習慣的人來說是什麼都能用所以沒差 只是對職業攝 02/24 16:43
→ kanokazurin: 影師來說為了要快速作業就沒辦法 02/24 16:43
→ kanokazurin: 畢竟這種創作的東西 選自己用得順手的工具 作出自己 02/24 16:45
→ kanokazurin: 喜歡的作品最重要 02/24 16:45
推 fromia: 每一顆老鏡的發色也不盡相同,要是說老鏡發色都比較好也 02/24 17:04
→ fromia: 很牽強 02/24 17:04
→ fromia: 除非你的老鏡都可以先試過,找到滿意的發色,不然並不需要 02/24 17:05
→ fromia: 特別去找老鏡來用 02/24 17:05
對,應該說現在還有討論度的老鏡都是經過無數用戶實證好評的銘鏡
發色不好、畫質不好的老鏡早就都進回收場了
比方說沒有人會特意去找啥Minolta28-80 F4-5.6之類的kit狗鏡
一定都是找G鏡啦、F1.4/F2定焦系列啦、恆定光圈系列之類的銘鏡.....
推 sssd: 我自己有12顆A環za ,g,stf鏡 02/24 17:11
推 sssd: 13顆E環的za , g , gm,art 鏡 02/24 17:13
→ sssd: 就是喜歡zeiss,我幾乎把A環E環的zeiss鏡收集完成 02/24 17:15
A環的24-70ZA、135ZA,E環的50 ZA實拍效果真的好~
※ 編輯: greenpeace21 (118.163.30.192 臺灣), 02/24/2023 17:27:00
推 sssd: la-ea5我去年在台灣及日亞買了2個, 02/24 17:17
→ sssd: 目前是a99,a7r4 ,雙機 02/24 17:18
→ sssd: 我感想跟樓主相同 02/24 17:19
→ Shaqui11e: 其實每一顆鏡頭都有自己的脾氣 獨立討論可能比較好 02/24 17:19
→ Shaqui11e: 即便同品牌同系列如GM ZA的鏡頭 走向也可能各異其趣 02/24 17:19
→ sssd: 用zeiss,sony二十幾年了,從 02/24 17:20
→ sssd: contax底片,到a55, a99, a7r4 02/24 17:21
→ sssd: zeiss的發色,光影過度,真的屌打 02/24 17:23
→ sssd: gm和art鏡 02/24 17:23
→ sssd: 銳度夠用就好 02/24 17:23
→ sssd: 拍人像,太銳反而扣分 02/24 17:24
推 sssd: gm和art我都稱其傻銳 02/24 17:30
推 fromia: 當然本來就有老鏡的人能夠轉接也是一個福音 02/24 17:30
推 boyo: a環那些鏡頭有些解像力不是太差,很大部分是托了Sony這些新 02/24 19:08
→ boyo: 一代感光元件的福,同一顆鏡頭在A850跟A74表現有差。但新一 02/24 19:08
→ boyo: 代專門為數位機身設計的更棒,又快又準又漂亮。 02/24 19:08
→ boyo: 老鏡慢慢拍是沒差,要快要抓拍就不行,何況除了解像力,還 02/24 19:08
→ boyo: 有很多光學上的小毛病。 02/24 19:08
→ rahim1211: A環很多有個性的鏡頭 02/24 19:12
推 sssd: A環的za鏡也才十多年,沒很老,解像力,對焦都夠,發色更是 02/24 19:17
→ sssd: 讚 02/24 19:17
推 sssd: 重點是價格便宜 02/24 19:20
推 sssd: 去年撿了一顆全新的公司貨A環2470 2.8ZA,店家庫存出清也才 02/24 19:22
→ sssd: 一萬多元,原價六萬元 02/24 19:22
推 sssd: 用la-ea5接a7r4跟原生鏡差不多 02/24 19:34
推 sssd: 價錢跟發色屌打2470gm 02/24 19:35
推 johnpisces2: 太便宜了吧樓上! 02/24 20:11
推 sssd: A環已死,有些店家出清價很誇張 02/24 20:12
推 sssd: 多問就可能問到,可能庫存多年,所以店家清庫存換現金 02/24 20:14
→ sssd: 沒有賣不掉,只有價錢不夠低 02/24 20:15

噓 devin0329: 解像力進步這麼多被說得一文不值 02/24 20:43
推 sssd: 若主力是拍人,解像力是夠用就好 02/24 20:57
→ sssd: 最近興起黑柔,白柔濾鏡拍人, 02/24 20:57
→ sssd: 就是把對比,銳度,解像力弱化 02/24 20:58
→ sssd: 拍起來糊糊的,還鬼影佛光 02/24 20:59
→ sssd: 也是大受歡迎啊 02/24 20:59
→ sssd: 拍人太利,真的會被駡 02/24 21:00
→ sssd: 女生都喜歡稍微糊糊的照片 02/24 21:01
推 sssd: 黑柔白柔橘柔藍柔濾鏡,用戶愈來愈多 02/24 21:04
→ sssd: 證明拍人像真的不需解像力過高 02/24 21:05
推 sssd: 太利,還要加濾鏡減低銳度,還要讓鬼影佛光出現,才有fu啊 02/24 21:07
→ sssd: 好有復古風,電影感,一堆讚美之詞 02/24 21:08
推 boyo: 這個轉接環是克服A環最大的弱點移焦。老鏡不移焦還是不少缺 02/24 21:11
→ boyo: 點。耀光,色散,彗星像差,邊角解像力低落。但純粹解像力 02/24 21:11
→ boyo: ,有不少是慢慢拍或是縮光圈拍夠用的。 02/24 21:11
推 sssd: 若是買A環的ZA或minolta的g鏡,其實是都很夠用了,光影過度 02/24 21:15
→ sssd: ,顏色演繹,很讚 02/24 21:15
→ sssd: 若狗頭kit鏡,不管新鏡老鏡都是爛 02/24 21:16
推 sssd: 就算現在,老ef的L鏡透過轉接,也是很好用啊,A環的za和g也 02/24 21:18
→ sssd: 是相同 02/24 21:18
推 WiLLSTW: 看到這篇文就想到 我的A850還能動XDD 偶爾會接1635ZA到處 02/24 21:36
→ WiLLSTW: 拍 02/24 21:36
→ WiLLSTW: 不過像我自己對相機的電子性能就不太在意 順手最重要。所 02/24 21:38
→ WiLLSTW: 以後來玩了一陣子A7R就跳M43了 02/24 21:38
推 CGary: 解析力進步當然是有用 但不是唯一 不過由於他是唯一好量化 02/24 22:05
→ CGary: 的東西 所以所有大廠最終都選擇在解析力上做文章 02/24 22:05
→ CGary: 色彩太難量化 最終就只分好看 不好看但可調 基本不可調 02/24 22:06
→ CGary: Sony 鏡頭系統是我離開的主因 也非不好 只能當我無福消受 02/24 22:08
→ CGary: 我真不想隨便拍張照就打開photoshop拉色 02/24 22:08
推 ferrinatice: 那你為何還要脫手a環鏡頭?你在賣的鏡頭不錯啊 02/24 22:50
我自己有留大全套一套 你想得到的A鏡我都還有喔~
不相信可以約時間來參觀我家防潮箱 XD
硬碟也可以開出來讓你看照片是不是都用A鏡拍的
推 xxxg00w0: EA5能拿來在A7II上玩嗎? 02/24 22:55
推 sssd: 二代機可以用,只支援鏡頭有馬達的 02/24 23:08
→ sssd: 鏡頭無內置馬達的不支援 02/24 23:08
→ sssd: 無內置馬達的鏡頭要四代機身才有支援 02/24 23:09
→ sssd: 鏡頭有標示sam或ssm就是有內置馬達 02/24 23:10
→ sssd: 我為了85za和135za這兩顆無馬達鏡頭 02/24 23:11
→ sssd: 就只能買a7r4或a7m4 02/24 23:12
※ 編輯: greenpeace21 (150.116.141.88 臺灣), 02/25/2023 01:18:05
推 whalefirst: 請問三代機的a7r3a能用這個轉接嗎? 02/25 09:15
推 h311013: A環當然燒玩妖鏡STF 02/25 09:57
推 l119thunder: 我OK 你先衝= = 02/25 10:29
推 sssd: 三代機同二代機 02/25 10:50
→ sssd: stf我有,散景王當之無愧 02/25 10:51
→ greenpeace21: A環除了STF外 也有更妖更怪的100mm soft focus 02/25 12:56
→ greenpeace21: 100 soft散景很接近STF 沒有口徑蝕 銳利度也很高 02/25 12:57
→ greenpeace21: 更重要的是100 soft沒有STF進光量變少的問題 02/25 12:57
→ greenpeace21: 魅力完全不輸SONY出的那隻100 STF 02/25 13:00
推 boyo: 百柔的問題是在別的地方 百柔的風格是製造可調整球面像差 02/25 14:25
→ boyo: 的白柔濾鏡 很容易調一下高光就爆掉亮部了 而且黑柔濾鏡 02/25 14:25
→ boyo: 現在才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主流風格 02/25 14:25
百柔不需要開柔焦就是很好的人像鏡
沒有口徑蝕,也不會像STF失光,銳利度也足夠
至於你說開柔焦高光爆亮部....我不知道你開到幾段
這隻的柔焦是無段控制的,數位時代開到1都已經過強
可以只轉一點點就有很好的效果
推 pipi5867: 主要還是觀看介質的關係 現在主流才4k=800萬像素 02/25 14:44
→ pipi5867: 那些可以稱到3000~4000萬畫素的超猛鏡頭根本無法發揮 02/25 14:45
→ pipi5867: 更何況更多是用手機 那個螢幕大小跟解析度更低了 02/25 14:45
→ pipi5867: 反而是發色 像差這些還是很容易看得出來差異 02/25 14:46
※ 編輯: greenpeace21 (150.116.141.88 臺灣), 02/25/2023 15:14:29
推 sssd: 我是拿a7r4 ,其實除非100%檢視,不然A環za鏡,我是看不太出 02/25 15:38
→ sssd: 和gm鏡的解像力差異 02/25 15:38
→ sssd: 平常也沒需要100%檢視,圖太大了,用不到 02/25 15:39
→ sssd: 縮圖看,A環za是真的解像力都夠用了 02/25 15:40
→ sssd: za發色,光影更是讚 02/25 15:41
→ greenpeace21: 真的...光影和色彩的詮釋才是攝影的醍醐味 02/25 15:41
→ greenpeace21: minolta被稱為日本leica也有它的道理在 02/25 15:42
推 sssd: 是因為Minolta曾經和leica結盟合作 02/25 15:46
→ sssd: 推出一些產品 02/25 15:47
→ greenpeace21: 其實Minolta MD/MC手動鏡也是便宜又高質 02/25 15:49
推 asters: 阿索尼就賣家電的阿 02/25 18:11
推 SigmundFreud: 一堆人用手機都可以稱讚畫質好了,承認沒人care銳 02/25 22:33
→ SigmundFreud: 利度不難 02/25 22:33
→ evilcherry: 可能是個人喜好,舊sony的發色根本今天感覺是味精 02/26 01:39
→ evilcherry: 而且解象力太好可以吃黑霧(雖然我很討厭這種),變形可 02/26 01:40
→ evilcherry: 以後製,顏色其實也可以後製(反正色域絕對遠超輸出端) 02/26 01:41
→ evilcherry: 但焦外特性是絕對不能後製 02/26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