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17 丁酉七月廿六。晴天   週末假日,去剪毛整理頭髮。   在剪毛時有位媽媽說,大學生都在外面同居,亂搞男女關係,我不允許我的女兒這樣 ,所以我要求女兒住家裡,早上我載她去車站通勤上學。   我明瞭媽媽愛女心切,但是,孩子選擇的人生,和爸爸媽媽希望的平穩安全,不見得 會重合,無論是學業、工作、感情,越反對也只會彼此間徒增反感。媽媽念了許多不許孩 子做的事情,順便問問我的觀點,因為我離大學生的年紀還算近。   我想了想,告訴媽媽:   「孩子長大有自己的想法,大學時你能護他別走錯路、遇到不適合的對象,出了社會 還有更多複雜的人事物,我剛工作時,是有人看我年紀小,大概覺得容易得手,有想找我 搞曖昧的、試探我能不能一夜情的,我都順利拒絕掉了,但這些事情我也沒跟家裡人提過 ,到了一定年紀,不是父母能夠完全保護的,我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去分辨可以和不應 該做的事情,你要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比起禁止他不可以跟誰來往、不可以做什麼,我 覺得更重要的是要讓你的小孩知道,不管遇到什麼事,他都能夠回家和你們討論,而不是 走投無路去做些傻事。」   小孩與父母之間永遠有代溝,不可能毫無秘密的全盤了解,彼此都不需要勉強。代溝 再正常不過了。   就像我是個非常典型不報憂的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有時會找朋友聊,但絕對不會 對父母提,不是不信任,而是溝通的距離。每一個世代接受的教育和價值觀不同,我是戒 嚴後的世代,習慣奔放自由,個人主義大於合群,表達心情的方式直接,對比父母輩傳統 觀念的內斂風格,一定會經過合不來這個階段,而有些人就停在這,永遠都合不來。   我了解他們對我的愛和關心,但傳統老人家就是太內斂,想關心的話一定要包裹在叨 念、諷刺裡面,年紀小的時候覺得很煩,需要幫忙的時候講了還要被念,乾脆不要講,自 己解決,久了就變成習慣,習慣了就覺得自己可以負責,真的沒必要說出來讓老人家擔心 個不停。   現在懂這是他們表達關心的方式,但習慣就是習慣,遇到負面的事,當下也說不出口 ,往往在事情已經雲淡風輕,才講起一年前、兩年前碰上了什麼難題,最後還要謹慎補上 一句:都過去了,現在很好。   就是找個平衡點啊~   爸媽說那些不要做的事情,孩子想做還是會去做的,差別只是有沒有藏好,或許我們 以為自己都有藏好,其實父母通通看在眼裡,但誰都沒提起,這也是種不錯的默契。   試著去理解,即使根本不認同對方的看法,光是有「嘗試理解」這件事,對有些人而 言,就夠窩心了。   人和人之間會連結,是緣分,緣分其實是雙方有需要共同完成的事情,需要互相報恩 ,我曾經認為不要有感情牽扯、不要生養孩子,就不會再製造更多的因,和更多人有生生 世世的緣分牽扯,但這一切事情都是中性的,是我把緣分、因果想成了糾纏,所以曾經覺 得當個孑然一身的人好。   這種事想多了也沒有結果,時候未到,都不知道。好好善待遇到的人們,這樣就好。   能和菲力貓在一起,是沒有預期的劇情,總之是段是緣分,並沒有好也沒有壞,他對 我好,而我也善待他,不知道以後會遇到什麼事情,反正就順著這條路慢慢走下去。   我都不知道我這麼擅長命令人,也不知道原來有人這麼樂於被命令,互相被對方需要 ,竟然是如此的重要,我終於明白如何不怕受傷、也不會預設期待的去依賴,可以一起討 論專業領域,偶爾可以比老鳥的他在這方面懂更多東西,是個小小的喜悅。   和互補的伴侶在一起,要學習很多東西,慢慢來就好,貓和狗要相處,本來就需要長 時間的磨合啊,同一個物種會有年齡差代溝,不同物種之間,代溝要花上更多心思去搭橋 跨越。   一輩子很長,慢慢來就好。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181.2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ry/M.1505580064.A.65E.html
opm: 人命在呼吸之間,一輩子到底有多長,也不好搞清楚,就過著...09/17 02:11
一彈指六十剎那,人若能好好活過一個今天,也夠長了。祝平安 ※ 編輯: tingpiau (123.195.181.214), 09/17/2017 07:38:29
AdiosMiAmor: 。 09/17 10:51
beegees: 09/17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