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回顧2020上半年,不知道為什麼剛回台灣時很喜歡看新聞留言。 特別是那些會讓頭很痛的全匿名網軍發言。 也許是因為當時近乎無法克制自己的去看、有意無意地看到, 導致現在看到類似的留言生理馬上都會出現不舒服的反應。 有一種腦充血的感覺, 接著迎來的是好似躺在床上太久的那種脹與痛。 就在剛剛,久違地克制不住自己,初次點了防疫指揮中心的留言。 鼓勵、感謝防疫人員的留言居多, 但還是有人質疑政府為何一直放行境外移入的個案進來? 當然也有那種長居美國而回來治療的,心態確實不可取, 但如果對方有合法的戶籍或什麼的,總不能因為道德倫理就特別阻擋在外吧? 我們還需要法律嗎?(噢,不過那些人可能會說:不需要!!!) 而且該由誰的立場、誰的道德倫理來判斷呢? 看到這些留言,除了上述的生理不舒服,內心也有股抵擋不住衝動想留言勸勸他們。 「您的親朋好友不幸於國外工作染疫,政府因控制疫情而拒收您作何感想?」 後來,腦中就浮現「修養」兩個字。 面對這種按按鍵盤的人時,好像也不需要跟他們討論什麼, 或者,自己也不是什麼大聖人,有那個能力去改善他們什麼。 只能說,下次不要再手賤點開任何新聞或公家機關的留言了。 等等就去退追一下對自己沒益處的粉專。 - 現在有點感概,從高三開始以鑽研時事為樂, 熱愛追蹤大大小小的政治性寫手、社會運動家等等。 不過,人會改變一直都是不變的事實。雖然感概也不覺得遺憾。 就像高依馨(假名),知道她的那年,她是個追蹤者不少,天天寫文討論時事的人。 事隔數年,已經徹徹底底忘記這個人時, 再次點開她的帳號頁面只有流浪動物與情人的貼文。 身材還是一樣纖細,頭髮好像還是一樣短。 如此的改變沒什麼不好,近年來深深地「體會」到不喜歡、沒感覺,就是沒了。 這樣很像亟欲分手的藉口,可戀愛可以培養, 這種對事物的熱情、興趣誠如狠狠被澆熄的火苗,熄了。 無論你怎麼重新嘗試,那種興趣仍然點不著。身體要你這樣,好像沒辦法說不。 - 不知不覺工作三個月了,時間過得很快。 回台灣八個月了、去日本已經過一年了、已經入秋了、快年底了、快2021了... 可是,明明好像昨天才剛轉學到台中、好像明明才剛搬到大學OO、 好像才剛剛結束比高中生還累的大二那年、好像才剛剛搬到2215、 好像才剛剛結束稍微輕鬆一點的大三那年、好像才剛剛準備完去日本、 好像才剛剛從日本回來投票,一轉眼居然就坐在精華地段的辦公室裡, 偶爾去茶水間,日本友人很想飛來看一眼的101就在眼前。 日復一日, 每天想著要怎麼度過閑散的上班時間; 想著倒數幾天珍貴的兩個假日會迎接我; 想著金光閃閃的發薪日還需要幾天。 (抱歉,就是如此不積極進取的人) - 非常期待這第三個月,因為有政府的補助可以拿;-) 所以就一開始想說只要不是公司有違法什麼的,至少要撐到三個月為止。 所幸還算幸運,除了鳥事很多、老闆年紀有點大、公司職務分配有點瞎之外, 算是比打工經驗還好的工作了。(還是環境打工太苛刻?不知道) 不過真的是沒什麼事情可以做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225.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ry/M.1603963193.A.BB0.html
opm: 國籍跟戶籍不太一樣 10/29 21:13
db12467: 當然,私人日記沒必要打得多清楚,總之就是那個意思。 10/30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