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 虛原堂 因緣與果報 濟公活佛 降   二○一四年五月十七日   歲次甲午年四月十九日   詩曰:古寺經聲越矮牆 耳聞會意最清涼   木魚鐘磬空靈渡 歸燕春山送夕陽   聖示:吾今日降著「因緣與果報」   第二十四章 剝削人力 轉生大象   聖示:一個人平時沒有學會「放下」,臨命終時要放下恩愛、財   產、事業、成就是難上加難,故在平時能一點一滴學習「放下」   ,養成不與人爭,一切隨緣,萬事不計較,則內心就能漸達寵辱   兩不驚,形影心境皆是空的境界,如此又哪會還有罣礙呢?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   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徒兒看有些人天性樂觀開朗,有些人總是愁   眉苦臉,甚至有憂鬱之傾向,尤其是有憂鬱傾向者不容易改變其   思維邏輯,這是不是因為環境所造成的結果呢?   濟佛曰:其實環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主要因素乃是「業力」之   關,此業力就是一般人所謂的「習氣」、「個性」,習氣、個性   是宿世因果所化現,且習氣、個性深植於人的潛意識之中,故要   改變習氣、個性乃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因此常有人說「江山   易改,本性難移。」   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很開心,情緒穩定,即是因為他善業很強;而   一個人常常眉頭緊鎖,左驚右怕,即是因為有業力躲在胸口。其   實悲觀的人也有自知之明,總會想方設法想要擺脫悲觀,但常常   功虧一簣,此就是業力作祟之關。   若要改善此現象,可從拜佛懺悔、持念佛號、恭誦經典做起,再   則就是要多接觸正面、光明的信息,因為人的嘴巴吃五味,鼻子   吸五氣,意識也吸收各種思想、情緒,正面、光明的能量吸收多   了,就趣向善道,負面、黑暗的能量吸收多了,就趣向偏道,尤   其是電視媒體、報章雜誌談論政治、八卦、殺戮……等之內容,   能不看不聽,就能馬上獲益,效果不可思議也。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業力真是無處不在,徒兒看有的人業   障很重,幹苦力活很有力氣,但叫他拜佛就沒有力氣,誦經跪都   跪不住,好像要了他的命一樣,所以每個人應該要時時清淨業   力,清淨身心,未來靈性才能更上一層樓。   濟佛曰:然也。 ----------------------------------------------------------- 自己有憂鬱症傾向 然後今天突然想到善書有講化解憂鬱的方法 就po出來 跟有憂鬱症的人分享 剛才在下按照上文說的恭誦經典 念了一遍普門品 感覺是有好一點 這要長期抗戰的(面對黑狗) ----------------------------- 剛剛拿著有觀世音菩薩聖像的善書放在床頭櫃 朝觀世音菩薩聖像禮拜及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好像有比較好了 不會像之前感覺到空虛痛苦(家裡只剩我一人 爸媽回鄉下 大哥大嫂去租屋處) 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4.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ry/M.1686494872.A.F12.html ※ 編輯: tzboy (36.238.14.34 臺灣), 06/11/2023 22:59:18
ninjamaster: 推普門品 菩薩慈悲為懷 有時不禁浮現菩薩摸著眾生頭 06/11 23:10
ninjamaster: 部安慰世人的模樣~ 難怪神名喚作“觀世音” 06/11 23:10
tzboy: 忍者大師大大,建議您也可以每天誦唸普門品,就我的經驗 06/12 00:19
tzboy: 唸完心會比較安 要嘗試一下嗎? 06/12 00:20
ninjamaster: 這兩個月比較忙可能抽不出時間 但之前不忙時我偶爾假 06/13 10:25
ninjamaster: 日早晨會去佛堂唸 一部金剛經 一部普門品 平日一到五 06/13 10:25
ninjamaster: 塵心俗事太多 加上我有做一些不潔之事 我怕因此毀謗 06/13 10:25
ninjamaster: 神明 不太敢天天唸 06/13 10:25
ninjamaster: 我現在都只唸簡短的 七佛滅罪真言(佛說阿彌陀經後面 06/13 10:27
ninjamaster: 的咒語?) 比較省時 且也能平復我的浮躁和罪業 06/13 10:27
ninjamaster: 謝謝tz男孩的建議~ 06/13 10:29
ninjamaster: 等忙的事情告一段落 我也想繼續唸誦普門品 據我以及 06/13 10:29
ninjamaster: 我母親唸過的經驗 確實會有很安心定神的感覺:D 06/13 10:29
tzboy: 與n大共勉之 06/13 12:42
ninjamaster: 共勉之:) 06/14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