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giCurrenc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是偏core方的,剛好可以來平衡報導一下 首先Satoshi根本沒有欽點過Gavin Anderson為接班人。 就算有,接班人這個角色也完全違反了比特幣去中心化,去權力階層的精神。 之前還發生過Craig Wright事件,讓Gavin Anderson成為笑柄並之後神隱了好一陣子。 就是一名叫Craig Wright的澳洲人自稱是Satoshi本人,繞了很多圈並引起關注之後, 邀請了Gavin到英國某個飯店驗明正身,總之就是要表演如何用私鑰簽名「現場」證明 他就是Satoshi本人。但是是後來過程中的一堆不合理之處被識破,Gavin自己也不知道 到底Craig Wright是不是Satosh,然後就消失不回應。 本來他在區塊爭論中可活躍的,是這個事件讓他整個失去credit。 至於中本聰本人的信念, 現在完全操縱在自稱的「祭司」們的解讀,就看有心人怎麼利用。 ※ 引述《DarkerDuck (達克鴨)》之銘言: : 這件事假如要講的話要先介紹兩大角色,Gavin Anderson和Blockstream : Gavin Anderson是中本聰欽點的接班人,他的信念和中本聰一樣 : 認為純粹的區塊鍊技術將可以成為金流版的網際網路, : 在未來每日能夠處理數以百萬計的交易,媲美現在的信用卡金流系統 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連Reddit上的BU黨都沒有這樣宣稱過。 最常聽到的說法是,再不增加交易處理量, 客人就會被其他加密貨幣吸走,或者為數眾多的比特幣新創會經營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區塊支持者的眼裡,擴容這件事不但要做,而且是有強烈急迫性的。 因為他們大多是從搶「市佔率」的觀點去看這整件事情。 比特幣的on-chain交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TPS(transation per second)上與 中心化的系統競爭。這是設計理念上的取捨(trade-off), 就算區塊大小加倍,額外增加的交易處理量也只能是線性成長, 例如從6 TPS -> 12 TPS,而VISA「平均」是2000 TPS。 加大區塊容量,頂多只是稍微減輕、延緩問題,並沒有治本。 更何況就像股票、期貨的交易所,大部分的交易量其實都是法人、高頻交易者、 交易機器人在貢獻的。這些額外增加的容量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一個月轉帳不到幾次 的散戶,而是降低這些高頻交易者的成本。但是整體網路的資源消耗,包含全節點 的頻寬、儲存資源,卻是要整體分擔。 想想2013之前,憑印象高峰期有五十萬個節點,但是現在只剩下六千多個。 自己有嘗試過運行節點的就知道,光是現在1MB的區塊大小就足以讓大多數人 打退堂鼓了。一旦節點數量少到一個程度,比特幣系統的去中心化公信力, 就會變成笑話。 這比起在短期內可以多拉幾個肥羊進來玩,是嚴重幾百倍的事情。 : Blockstream的成員則提出另外的解決方案,Lightening Network : https://lightning.network/lightning-network-paper.pdf : 在現有的區塊鍊上再加一層類似像現在銀行角色的Payment Hub : 好處當然是大部分的交易不再需要直接寫在區塊鍊上, : 類似銀行角色的Payment Hub會藉由Payment channel透過Lightening Network路由 : 支付到收款人,而這些Payment Hub也會收取手續費來維持營運。 : 但換言之去銀行化的比特幣竟然又重新引入了"銀行"角色進來, 這是誤解,LN依然是去中心化的,任何人都可以運行LN節點, 雖然維持一個LN節點也是要成本,但維持bitcoin節點不也是要成本嗎? 而且LN只是一個通道,使用LN並不需要用戶事先「入金」到這些節點, 像現在眾多的交易所或第三方支付。 甚至現在光是LN的實作版本我所知道的就有三個(其實還有更多,但名字沒記住) 有Blockstream的版本(用C寫的),Blockchain.info的版本(Java) 和當初提出LN方案的研發團隊開發的(Go) 之前這些眾多的LN開發團隊還在歐洲開會要統一規格,讓不同的LN實作可以相容。 如果這樣LN也算銀行,那Bitcon也算銀行了。 更何況要說銀行,現在的Coinbase和Circle等,都更像傳統的銀行。 : 這對一些中本聰信徒的基本教義派是完全不能忍受的。 : 因為Gavin Anderson是中本聰欽點的接班人同時也是比特幣基金會的首席科學家。 : 所以原先在Bitcoin-core的roadmap一直都是有擴容打算的, : Gavin也推出各種擴容方案,但因為Blockstream後來勢力越來越大, : 佔有Bitcoin-core的程式碼的核准權,所以Gavin Anderson就只好自行推出 Gavin並不算自行退出,只是他後期被一些比特幣新創請去當董監事,插乾股作公司門面, 就不再寫程式了。 (另一個例子是Jeff Garzik也是升任董監事之後就不寫程式了,剛好也是大區塊支持者) : Bitcoin classic,但因為當時區塊鍊壅塞的情形還沒有非常嚴重, : 而且第一部也只擴容到2MB,所以並沒有獲得太多人的支持。 : 這個時候也有人推出了不同的擴容方案,譬如Bitcoin XT和Bitcoin Unlimited : 而其中的Bitcoin Unlimited版本因為可以自行決定區塊大小的soft limit : 最大可以到16MB,所以越來越多人支持這個版本,兼顧礦工和擴容需求。 : 但另一方面,被blockstream團隊掌握的Bitcoin-core則提出了自己的擴容方案。 ^^^^^^^^^^^^^^^^^^^^^^^^^^^^^^^^^^^ 這是常聽到的陰謀論,而且現在還進一步發展成那些沒加入Blockstream的 其他Core成員都被Blockstream收買了 (100多個Core開發者被Blockstream雇用的大概五個吧,其中有veto的只有一個), 這段大家用自己的獨立思考去判斷。 : 他們推出了隔離驗證,藉由把簽章從交易中資料中抽離出來,讓交易的大小變小, : 那這樣同樣大小的區塊就能容納更多的交易數目了呢,而且不需要用到HardFork : 可以部分向下相容,但他的問題在於現在Mempool動不動就是幾十MB, : 等效容量1.6MB的隔離驗證方案其實對於目前交易擁塞的狀況並不會有太大的改善。 : 而且soft-fork也是需要升級錢包,使用新的地址格式,不然根本也不會享受到好處。 : 當然Bitcoin-core大概也知道這些問題,解決方案很簡單, : 對於他們能夠掌握到的比特幣論壇進行言論管制,只要提到Bitcoin-core版本以外的 : 擴容資訊,一律封殺水桶,但這也導致比特幣社群對於擴容方案的對立越來越深 : (未完待續) : 我白天再把剩下的補完 隔離驗證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增加區塊的容量,他是為了根本解決一個比特幣弱點。 這個弱點會讓比特幣無法安全地使用某些進階交易類型。 例如閃電網路的某些進階功能會被封印,變成弱化版。 Google關鍵字: segwit, malleabili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Currency/M.1489890977.A.4FE.html 修正文法 ※ 編輯: eb5137d (111.240.5.1), 03/19/2017 10:37:28
DarkerDuck: 假如說Gavin Anderson是中本聰欽點的接班人是過譽了 03/19 10:41
DarkerDuck: 但在中本聰消失前,中本聰的確是把大部分的開發工作 03/19 10:41
DarkerDuck: 都交給Gavin,不然也不可能當上比特幣基金會首席科學家 03/19 10:42
DarkerDuck: 我自己也認為不可能用區塊鍊處理全球的交易 03/19 10:43
DarkerDuck: 那是"不可能"的,但目前Bitcoin-core的做法很顯然 03/19 10:43
修正錯字+誤刪句子 ※ 編輯: eb5137d (111.240.5.1), 03/19/2017 10:45:22
DarkerDuck: 要把on-chain交易幾乎完全踢出一般人的交易範圍外 03/19 10:44
DarkerDuck: 歷史上比特幣的有效節點數目最高頂多破萬而已 03/19 10:49
DarkerDuck: https://coin.dance/nodes/all 03/19 10:49
DarkerDuck: 現在一般人去使用比特幣也不會去安裝完整節整 03/19 10:51
DarkerDuck: 所以刻意去維持1MB的區塊大小對於促進去分散化 03/19 10:51
DarkerDuck: 其實幫助很低,以比特幣的概念來說,礦工分散化才是 03/19 10:52
DarkerDuck: 最重要的 03/19 10:52
我的觀點是,比特幣不適合直接暴露給終端使用者。 絕大多數人基本上沒有足夠的密碼學與電腦安全性專業來保證「本地儲存」不丟幣。 所以大多數比特幣使用者是透過Coinbase、Circle.io、Blockchain.info、BitPay等服務 平台。這些平台能夠提供簡化、可靠的使用者體驗。on-chain或off-chain並不是 使用者體驗的因素之一。而且Lightning Network 和一般的off-chain又不太一樣, 他有點像電腦裡面的 快取(cache) 觀念。 順便小小科普一下,其實當使用電腦寫檔案的時候,資料並不會被直接寫入到硬碟上面, 因為硬碟的速度太慢、頻寬太小,如果每筆資料都要寫入硬碟,那整體系統的效率會很差 ,還會因為寫入太頻繁減少硬碟壽命。所以作業系統都會有所謂的檔案系統「快取」, 就是先把要寫入的資料(可以視為一種交易),寫到RAM上,如果有需要讀回來,就直接 看是不是在「快取」裡面可以找到,找得到就不必讀硬碟。有時候這些寫入的資料可能 馬上又被刪掉了、例如瀏覽器的暫存檔案,根本沒有寫入硬碟的價值,就完全不需要動 到硬碟的讀寫頭。當快取累積足夠的「交易」,作業系統就會把它們「打包整理」過後, 用優化過的順序、刪除冗贅,然後有效率地寫回硬碟。 舉例來說,假設我用MS Word打這篇文章,打了一大段又刪了幾句,來來回回的。 中間又手養不停按CTRL+s存檔。如果沒有cache機制。我的每次存檔都會變成on-chain 交易,硬碟讀寫頭要轉個不停。但是其實真正完稿的文章才需要被寫入硬碟一次。 中間的寫入都是虛工。不知道這樣的比喻能不能讓Lightning Network的精神更 清楚一點。 ※ 編輯: eb5137d (111.240.5.1), 03/19/2017 11:16:43
DarkerDuck: 現在主要礦池其實也不過就十來個 03/19 10:56
DarkerDuck: LN當然是人人可以運作,但就像比特幣完整節點人人 03/19 10:57
DarkerDuck: 可運作一樣,都是這樣宣稱啦 03/19 10:57
DarkerDuck: 但實際上持續發展下去,一個好的Payment Hub 03/19 10:58
DarkerDuck: 一定要有夠寬的頻寬去和其他其他的Payment Hub連結 03/19 10:58
DarkerDuck: 最恐怖的是要有非常大的資金才能建立夠多的Payment 03/19 10:58
DarkerDuck: Channel,那不就跟銀行一樣了,有很大的資金進入門檻 03/19 10:59
DarkerDuck: 在on-chain交易幾乎不可行的狀態下,你就是要先入金到 03/19 11:00
DarkerDuck: Payement channel 03/19 11:00
DarkerDuck: 因為Bitcoin-core的"理想"就是要讓on-chain交易成本跟 03/19 11:01
DarkerDuck: 國際電匯等國際交易一樣昂貴 03/19 11:01
DarkerDuck: 假如你不先入金到Payment Hub,那你至少要有一個 03/19 11:02
DarkerDuck: On-chain交易建立Payment Channel,花掉上千台幣 03/19 11:02
DarkerDuck: 因為我這篇文章還沒打完,隔離驗證本來就只是推出 03/19 11:05
DarkerDuck: 閃電網路的第一步,要有隔離驗證才有辦法建立 03/19 11:06
沒有隔離驗證還是可以做閃電網路,只是它的功能會弱化很多。 其他加密貨幣都上隔離驗證了,到時候這差距更難彌補。
DarkerDuck: payment channel,解決交易可塑性的問題 03/19 11:06
DarkerDuck: 其實本人也不特別偏好哪一邊,但是現在交易容量不足是 03/19 11:07
DarkerDuck: 火燒屁股的事情,我天天都有on-chain的比特幣交易 03/19 11:07
DarkerDuck: 但現在的狀況就是我每一筆交易都要去精算它的手續費 03/19 11:08
DarkerDuck: 然後祈禱交易不要卡住,不要卡住三天交易被退回 03/19 11:11
DarkerDuck: 結果現在Bitcoin-core告訴我,It's fine,請相信 03/19 11:11
DarkerDuck: 一個理論上可以運作的模型~~~~閃電網路 03/19 11:11
DarkerDuck: 一個比區塊鍊更為複雜且根本還不知道是否可大規模運作 03/19 11:13
DarkerDuck: 的機制,一個可能要花幾年去驗證和完善的"理論" 03/19 11:14
閃電網路,起碼lnd的版本(原LN團隊,Go寫的那版),已經在testnet上運行了。 也就是說主鏈上的segwit一上,閃電網路就有節點程式可以跑在主鏈上了。 當然交易平台的「友善」使用者介面還要個別去開發就是了。
DarkerDuck: 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比特幣根本等不到那個時候 03/19 11:15
DarkerDuck: 要不就是被人遺忘在歷史的洪流中,改用其他加密貨幣 03/19 11:15
DarkerDuck: 要不就是完全退化成"電子黃金",擺著好看而已 03/19 11:16
DarkerDuck: 最後退出加密貨幣的舞台 03/19 11:16
DarkerDuck: 我的看法是閃電網路絕對應該去嘗試,但先擴容好嗎 03/19 11:17
DarkerDuck: 本來Bitcoin-core也是有想要退讓推出2MB的區塊大小版 03/19 11:18
DarkerDuck: 本,結果後來根本"寸步不讓",只搞他們要的隔離驗證 03/19 11:18
DarkerDuck: 假如區塊大小能夠擴容,先應急解決區塊大小不夠的問題 03/19 11:19
eb5137d: 你可不可以直接回文,為了讀者著想 03/19 11:19
DarkerDuck: 他們想要慢慢搞他們的閃電網路,我想大概也沒幾個人 03/19 11:19
DarkerDuck: 會有太大的抱怨或是反對 03/19 11:20
DarkerDuck: 部分內容我會直接補充在我原有的PO文,抱歉這樣有點亂 03/19 11:21
DarkerDuck: 假如比特幣不適合直接暴露給終端使用者,只適合當金流 03/19 11:23
DarkerDuck: 載具,那對於使用者來說,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就夠用了 03/19 11:23
DarkerDuck: 比特幣其實只有在C2C市場具有優勢 03/19 11:27
DarkerDuck: B2B或是B2C目前的金流系統運作得很好,比特幣沒啥空間 03/19 11:27
對我而言,這是使用者介面的問題。好的系統還是要有好的使用者介面才會成功。 現在很多人消費完還要去Block Explorer去看交易確認次數,算手續費,這都是不及格的。 別忘了LN也可以實作在其他加密貨幣上 。其他人都在超快、超便宜的使用LN 微型支付的時候,誰還管比特幣on-chain不on-chain。使用者介面要是還要管on-chin與否 ,那就是不及格的使用者介面。 ※ 編輯: eb5137d (111.240.5.1), 03/19/2017 11:49:22 ※ 編輯: eb5137d (111.240.5.1), 03/19/2017 11:51:31
a23962787: 變成宗教戰爭了嗎(? 03/19 12:34
bobbyac01: 樓上 我覺得沒有到戰爭說 認真以一個使用者角度去看 03/19 13:36
bobbyac01: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做得很好 03/19 13:36
john371911: 平衡推。 03/19 18:24
DarkerDuck: 關於現有比特幣系統是否能夠達到信用卡的處理效率 03/19 18:32
DarkerDuck: 這個其實很早以前就討論過了,其實這是幾乎所有早期 03/19 18:33
DarkerDuck: 擴容設計者的目標,連比特幣的維基都以這個當作例子 03/19 18:34
DarkerDuck: https://en.bitcoin.it/wiki/Scalability 03/19 18:34
DarkerDuck: 這並非我的瞎扯,而是當初的目標就認為隨著摩爾定律 03/19 18:35
DarkerDuck: 就算不對於底層區塊鍊協定做更動,也是可以達到的 03/19 18:35
DarkerDuck: 這篇維基條目,早在2011年就大致寫完 03/19 18:38
DarkerDuck: http://i.imgur.com/VIGwE80.gif 03/19 18:44
DarkerDuck: 這個則是當初Gavin定的擴容roadmap 03/19 18:45
DarkerDuck: 到了2037年,達到8GB的區塊大小,但具有遠超越VISA的 03/19 18:47
DarkerDuck: 交易處理能力 03/19 18:47
DarkerDuck: 就算到這個時候也只耗用130Mbps的平均傳輸頻寬 03/19 18:52
DarkerDuck: 這大約20年後的事情了,20年前1997年的主流頻寬還在 03/19 18:53
DarkerDuck: 撥接上網,頂多56Kbps吧 03/19 18:53
DarkerDuck: 當然要達到這種處理效率,要實作bloom filter、 03/19 18:54
DarkerDuck: 批次驗證ECDSA、舊區塊鍊封存 03/19 18:55
DarkerDuck: 不過這些都是一些小技術,和閃電網路整個架構大改 03/19 18:57
DarkerDuck: 還是簡單很多~~ 03/19 18:57
閃電網路不需要改架構,它是在現有的架構上發展的一種應用。 隔離驗證的用途也不僅僅只有閃電網路。 你可以看到幾乎大多數的山寨幣都計畫實作隔離驗證和閃電網路。 如果到時別的加密貨幣先推出隔離驗證和閃電網路, 比特幣的鏈上擴容就算擴成十倍也沒有市場競爭力了。 因為在交易速度和手續費上就是系統架構上比較劣勢的方案。 摩爾定律可以用來增加鏈上交易量,但也可以用在減少節點的成本。 假設每年每節點的平均處理能力在成本不變下。可以成長一倍(誇張一點方便討論)。 那10年就可以變成一千倍了。 但反過來說,若處理能力維持相同,節點的成本十年後就可以變成千分之一。 這意味著節點可以部署在非常低成本的物聯網裝置上。 這隱含的意義可能是極為革命性的。 相較於花十年、二十年總算趕上「現在」的VISA或支付寶弄個資料中心機房就能做到的事, 這方向的發展顯然更值得投資,同時又能兼具強化比特幣去中心化特性的效應。 ※ 編輯: eb5137d (111.240.5.1), 03/19/2017 21:19:28
DarkerDuck: 我並不反對閃電網路,我反對是Bitcoin-core完全不做 03/19 21:23
DarkerDuck: 擴容,而且試圖把讓一般人無法使用on-chain交易只能用 03/19 21:23
DarkerDuck: 閃電網路,而且就算最原本的架構,比特幣本來就可以 03/19 21:24
說到底,人們要的不是「能用」。不管有沒有LN,鏈上交易總是能用,core無法禁止它。 人們,尤其是擴容派,要的是「快」又「便宜」的鏈上交易。 但還是必須認清比特幣設計時做的取捨,比特幣顯然把trustless、decentralization 看得比交易量和交易速度重要得多,因為做不到這兩點,正是比特幣之前發明的數位貨幣 失敗的原因。 你要快、又要便宜,又要鍊上,那演化方向就是朝節點變少,miner大者恆大的方向走。 交易量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 快又便宜 x 鏈上 x 去中心化 最多只能選兩個。 ※ 編輯: eb5137d (111.240.5.1), 03/19/2017 21:38:46
DarkerDuck: 接收零確認的付款,bitpay和coinbase都有實作這功能 03/19 21:24
DarkerDuck: 從付款到交易完成幾秒鐘而已,是後來區塊塞爆了這功能 03/19 21:25
DarkerDuck: 才變得非常不安全 03/19 21:25
DarkerDuck: 相信有用過bitpay和coinbase都曉得有這功能 03/19 21:26
DarkerDuck: 這是中本聰還在的時候寫的擴容虛擬碼 03/19 21:27
DarkerDuck: https://goo.gl/GTqG7g 03/19 21:27
DarkerDuck: 早期的時候中本聰也是認為需要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擴容 03/19 21:31
DarkerDuck: 在一般人無法執行on-chain交易的狀況下 03/19 21:39
DarkerDuck: Be your own bank真的只是口號,除非你自己真的是bank 03/19 21:39
DarkerDuck: 其實看那些blocksize擴容的方案,幾乎沒人真的反對 03/19 21:41
DarkerDuck: 閃電網路,那張roadmap也說要搭配閃電網路等方案了 03/19 21:41
DarkerDuck: 其實比特幣社群可以不分裂,Bitcoin-core就像之前曾說 03/19 21:42
DarkerDuck: 的,推出一個擴容又帶有隔離驗證的版本不就好了 03/19 21:43
DarkerDuck: 皆大歡喜 ╮(╯▽╰)╭ 03/19 21:44
rmp4rmp4bear: 謝謝各位分享,討論很精彩 03/20 17:42
rmp4rmp4bear: 另外我覺得擴容最後還是會肥到傳統上的交易量來源 03/20 17:45
rmp4rmp4bear: ,高頻交易之類的 03/20 17:45
rmp4rmp4bear: 我認為比特幣還是專注在究竟想提供給哪些使用者什 03/20 17:48
rmp4rmp4bear: 麼功能吧,其他需求留給別的幣種不好嗎 03/20 17:48
six303: 這篇很棒 謝謝兩位的討論 12/08 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