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giCurrenc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讀版:https://goo.gl/SSnmEB 【密幣專訪】A7 Core 的零售大夢 用區塊鏈改善品牌、通路與消費者間的矛盾,一步步改善零售市場的低效率 因為許多讀者的要求,密幣電報決定開始分享一些與特定貨幣相關的想法,給我們的讀者參考,我們的流程很簡單(目前還未決定頻率,先以介紹潛力貨幣為主,而好項目並不是每週出現),我們聚集一群對虛擬貨幣產業有深刻認識的朋友,請他們做為我們的選擇項目的濾網,推薦他們看好的項目(他們通常相當挑惕)我們再用自己的 Checklist 對項目的每個方向進行解析(Checklist 會在日後公佈),找出疑問並向創辦團隊請教。 在【密幣專訪】的文章中我們會先對項目做簡單的介紹,提出我們的疑問,再貼上創辦團隊的專訪內容,希望能解決大部分讀者心中的疑慮,如果有疑慮的話。 讀者如果想要在虛擬貨幣的世界中做投資,我們只有一個最重要的建議,就是用盡方法透徹的了解你想要投放的項目,我們希望【密幣專訪】在這條路上對你有幫助。 A7 CORE A7 CORE 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品牌,通路與消費者間做消費折扣時所造成的低效率,他們將注意力放在美國消費性產品市場每年 2,400 億美金的推廣、折扣等花費,希望解決其中每年約 6 億美金的兌換券詐騙及濫用。 他們的價值,其實可以用白皮書中的一張圖來呈現 他們把 A7 CORE 平台的技術分享給品牌來使用,在品牌、通路與消費者的整個使用流程中,大幅減低(大約 75%)成本與使用流程中的磨損,時間也可以從數個月減少為一天,若先不說紙張兌換券,數位兌換券從生產到被兌換的這個過程中,可以經手約 6 ~ 10 個參與者,每經手一次他們的成本就會被增加,另外,運用區塊鏈的方式,也可以大幅減低兌換券的詐騙問題,就白皮書中所提,可以減少十倍的濫用。 A7 CORE 其實是扮演品牌、通路與消費者之間清算所的角色,將這些折扣搜集整理,並作最後的結算給品牌,這個角色在該產業中已經存在許久,但就他們的說法,競爭者因為轉換成本高,並容易侵蝕到他們原本的營運,願意做大型改變並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幾乎沒有。 除了折價券之外,A7 CORE 也提到了許多其他相關運用,包括所謂的回扣,即時折扣活動,品牌的忠誠計畫,背後的 AI 資料分析等等,但好處原則上落在可以即時核對區塊鏈上的正確資料,這在使用者身上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跨通路或跨品牌的推廣活動不再互相分離,而是集中在同一個資料庫中,當然這是在 A7 CORE 的市佔極高的情況下。 因為密幣電報不是零售業的專家,所以我們也跟一些市面上的現有品牌證實過,市場的確就像 A7 CORE 提的那樣,充滿矛盾與低效率,轉換清算所的成本對於品牌來說並不算太高,減低成本的好處對於品牌來說也相當直接,市場面的接受度不低,但品牌對於實際上的消費者體驗與轉換成本,還存在比較大的疑問,如果在這些面向可以做得順暢,A7 CORE 在這個市場上應該可以獲得不錯的迴響。 在看項目的時候,我們很在意項目中是否有所謂的 Innovation Gap,這個意思是項目中是否有承諾卻還未能開發的技術,A7 Core 的白皮書中提到他們的區塊鏈技術目前已經上線並每週測試 7,000 萬次,因為目前市場上技術無法瞬間處理這麼多筆交易(想像以太坊處理 7,000 萬次交易所需使用的時間)A7 CORE 開發了自己的 Permission-based 技術讓消費者與品牌間的互動可以更順暢,在消費者體驗中追求效率是無庸置疑的,不過這也得看該項目在追求效率中所犧牲的是什麼,這我們當然也會在下列問題中提到。 A7 CORE 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項目,A7 CORE 的核心團隊主要來自於行銷、品牌及金融業界,而不是傳統區塊鏈項目裡精於搭建去中心化系統的工程師,不過假設像他們所提的系統已經過長時間大量實地測試,我們並不是很擔心會出什麼問題,在與 Parker 的對談後,也可以感覺到該團隊對整個市場的深入理解與完整知識。 對於平台使用的貨幣 ASVN 白皮書上有些許提到,他們說這些 ASVN 代幣會用來獎勵持續使用該服務的使用者,品牌也可以使用它們在櫃位上做各種兌換,我們並不是很確定這會如何發生?所以也將問題列在下方給創辦團隊,在現有許多區塊鏈的項目中,尤其是在私有區塊鏈上,既然節點不需要特定的動機,代幣其實並不是必要的存在。 既然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項目,我們關心的仍是是否有需要建立這樣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解決的信任問題在哪裡?以及是否有需要發幣? 與 A7 CORE CMO William Parker 對談 我們非常感激 Mr. Parker 願意花時間透過 email 這麼詳細的回答我們的問題,當創辦團隊願意花時間深入解釋某些問題總是好的指標,現在我們帶大家走過我們學習 A7 CORE 時碰到的疑問,與 Parker 的回覆 密幣:為什麼 A7 Core 會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我們的理解是大部分的功能包括兌換券的核對,詐騙及濫用問題等,應該也可以用中心化的資料庫達成,你們希望用區塊鏈解決什麼樣的信用問題? Parker:我們希望能解決品牌、通路及我們之間的信任問題,A7 Core 會是一個全新的清算所,傳統的系統被分割在不同的資料庫中,無法與彼此對話,品牌與通路將扮演新的節點,以確認 A7 Core 的正當性。 密幣:在白皮書中我們看到消費者的旅程被清楚的解釋,但我們對於 ASVN 的角色及作用還是有點疑惑,如果今天 ASVN 不存在 A7 Core 的系統中,哪些 A7 Core 的功能或目標會無法達成? Parker : ASVN 的存在是為了驅動信任、透明及不變性,目前的系統充滿了不正確的資訊與詐騙,我們使用的區塊鏈系統,我們會將消費者資料儲存在他們個人的 Non-fungible Token 上,這可以確認消費者的資料完全正確,也可以透過我們將資料授權給品牌使用,使用者可以控制誰可以看到他的個人資料,品牌與通路需要提供動機(折扣等)才有辦法取得這些資訊。 密幣:我們不是很確定你們的 Permission-based solution 在區塊鏈上是如何運作,是否可以請你提供多一點細節? 被信任的夥伴會在我們系統內扮演節點的角色,品牌及通路永遠都不會依靠完全開放的公開鏈上,這些資訊都太有價值了。因為我們可以允許參與的通路與品牌,我們可以確認所有的參與方都是可以信任的。也是因為我們的側鏈解決方案,品牌與通路可以在不看到真實資料下驗證交易,他們可以確認我們的交易是正確的。 密幣:我們認為在商業合作夥伴上的開發對於 A7 Core 的成功是最重要的變數之一,我們了解你們無法透露過去已經合作過的客戶,但是否可以給我們的讀者一些過去的成功經驗,以及在這方面對未來的計畫,來增加我們讀者的信心? Parker : 我們過去與大多將這部分撥給一些中介者去處理,但我們現在將出來打破原有的產業鍊。品牌不隨便信任任何人去使用他們的資料,所以像是 P&G,Google 還有微軟都已經驗證過我們的 API 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已經與多個對象在談合作,私募結束後便可以立刻公佈現有的合作對象。傳統的商業合作週期多半從 Proof of Concept 開始,也多半對品牌幾乎無成本,這可以證明我們系統的可規模化,再讓品牌慢慢的應用在整個折扣業務上。POC 通常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但因為我們早已經與這些消費品牌有合作,我們期望速度可以更快,也因為消費品的短週期,我們可以很快在幾週內就確認成效,POC 達成並證明我們的可規模化後,便可以開始實際合作。 密幣:品牌與消費者的轉換成本會是什麼?你們怎麼讓這個流程更加順暢? Parker : 這個流程是 100% 無磨損的,主要原因包括我們可以直接連結到通路的 POS 系統,消費者可以直接繼續做購買。如果我媽在某一個我們的通路使用了紙張兌換券,這個訊息會直接進入我們的系統,完全不需要做任何其他動作,她會得到更好的折扣,品牌與通路可以更低成本的執行,也得到更乾淨的資料,我們有 80 種 API 保證品牌與通路不需要做任何繁重的工作來轉移他們的系統,如果他們有自己喜歡的手機 APP,很好,我們只要接上他的後台即可,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 APP,也沒問題,他可以免費使用我們的解決方案,並把設計改為他們的。品牌與通路是與消費者建立關係的人,不是我們,我們也希望可以保持如此。就像 Catalina/Oracle/Nielsen 現在給品牌提供服務一樣,我們會取代他們的角色,我們希望可以順暢地融入現有機制的運作方式,再用他們的速度來慢慢轉移,我們與紙張兌換券的合作跟數位兌換券一樣容易。 密幣:你們的核心團隊非常有經驗,但似乎並不是傳統區塊鏈團隊那種專門打造去中心化系統的團隊,你是否可以講一下打造這個產品面對的問題? Parker : 他們對於打造企業軟體相當有經驗,在他們之前的計畫中也有去中心化的成分。區塊鏈在核心是個革命性的資料庫。如果你們了解如何支配 Objects,APIs 並讓資料庫間互相對話,那轉換到區塊鏈上其實並不是太困難的事,許多從頭開始的團隊失去了運用過去幾年的科技基礎。我們的團隊可以將他們過去的專長在這全新的領域好好發揮,相比之下,許多區塊鏈團隊都是先打造了科技,才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如果你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場景,使用區塊鏈其實並不是太困難,我們希望可以持續和這些區塊鏈社群一起將這們科技帶到企業及 B2B 模式中。 密幣:許多在台灣經營的品牌開始使用 Line@ 當作他們的兌換券選擇,他們沒有你們這麼完整的功能,但他們在滲透率上的確獨佔鰲頭,你會怎麼面對這樣的競爭?在美國或世界的其他地方,你會認為誰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我們可以很彈性的與各種生態系做整合。很多外面的系統對於 POS 真正的運作原理並不理解,這也會讓他們無法進入通路的生態中,如果你沒有好好將必要的資料送到對的地方,你要如何管理報酬數字呢?許多競爭對手只是在目前的系統上貼上一層數位的外皮,但卻沒有好好的融合在 POS 中並解決問題,通路在找的是那些可以今天就整合進這個生態系的人們。Line@ 是個很棒的 B2C 解決方案,我們很願意幫他們與商業夥伴做更深入的連結。 小結 我們不作小結,我們試著理解創辦團隊提出的方案,然後我們提出疑問,希望在這些疑問中,讀者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30.1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Currency/M.1534155389.A.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