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gitalhom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雖然有點丑 不過效果蠻滿意的 小米盒子本來就是全密閉設計 不像無線AP外接個小風扇就可以解決散熱問題 分享給大家 好讀網誌版 圖多 https://boookit.blogspot.com/2019/08/xiaomi-mibox-s-diy-thermal-lag.html -- https://i.imgur.com/JYCsBPy.jpg
- Become Smarter - https://i.imgur.com/OqN61dE.jpg
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DIY計畫,主角是半年之前小有熱度的小米盒子S國際版, 想當初台灣一度缺貨,害我還從香港轉運回來,基本上使用起來還算順手, 原生的Android TV系統對於硬體的要求並不高,APP使用上只會看Netflix, 跟少量的YouTube與Twitch,國際版也沒有預先安裝亂七八糟的東西, 其他硬體裝置方面,比較值得一題的是遙控器也變成藍芽配對, 以後遙控器不用在傻傻的指著機上盒啦! 雖然小米盒子S比起Smart TV內建的框架好用很多,但是有一個小缺點, 就是長時間(8小時以上)關機休眠之後,重新Power On會非常的Lag, 需要拔DC電源,或是長按Power強制重新啟動,才會正常, 不過似乎不是每個使用者都會遇到,經過一陣研究之後,最有效的方式是, 從開發者模式把背景軟體運行強制關閉,會有很明顯的改善,沒有數據量化, 單從感覺上來看Lag的機率從70%降到10%以下,可以算是不影響正常使用體驗。 就在閒來無事的某個下午,興起了想要加強小米盒子S散熱能力的念頭, 想看看改善有多大,於是就有了今天的改機心得摟!! 卡勾的設計,在靠IO接口側很淺完全沒有彈性,只能斜組進去, 建議的拆法,是用Pick從IO接口對面的中間插入後撬開,如果開不了, 左右轉角處插入Pick輔助,拆完文武肋可能會斷,不過卡勾還能保留。 打開下蓋,內部圖一張,螺絲是用自攻牙螺絲。 再拆起主板,主要的被動散熱就只有鍍鋅鋼板(SGCC)搭接Thermal Pad, 加上整個機殼都沒有散熱孔,擺放又靠近電視的散熱孔, 長時間使用塑膠都有明顯的溫升。 主板正反面照片各一張,由於機殼沒有金屬Sputtering, 所以敏感的元件都用Shielding Can包覆起來,再跟鐵片共地。 接著計畫要把上下蓋都鑽孔,增加空冷的效果,大略對應元件區域就動手啦。 塑膠的厚度含蠻厚的,鑽完後的碎屑也是清理好一陣子呢。 再來貼上塑膠Mesh遮醜,並阻擋大的灰塵。 Thermal Pad方便也加大一倍,並用這種表面有微凸網格的設計, 很容易確認是否有正確壓合。 散熱片部份,從SGCC換成鋁板,熱傳導率大約有3倍的提昇。 再把所有散件組裝回去,就大功告成啦。 最後是正面照一張,第一次改小米盒子S比較隨性,孔位都沒有先畫好, 不過實測效果非常的好,完全沒有再遇到長時間待機Lag的問題, 也算是完成了一個小小的偏執,小米的東西就是便宜,Key Function到位, 細節就馬馬虎虎,附帶一些小問題要自己上網研究,也是勞力換C/P值阿!! -- http://boookit.blogspot.com/ Boookit, Now!! Good Things Found With The Worl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1.152.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talhome/M.1570252583.A.D18.html
luorc: 強! 10/05 18:30
m11212: 厲害 10/0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