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gitalhom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五個月前買了 LG OLED 48" 霧面顯示器 48GQ900,因為保固從三年變一年又變兩年 最後退貨結案,算是短暫體驗了七天 OLED #1Yxbsizy (LCD) 雖然時間不長,但還是有些心得,畫質很美退了可惜,但部份缺陷也得以重新規劃 經過這段時間的沉潛,整理了缺失,也採納很多網友建議的解決方案 1. 48吋放桌上距離70公分,視覺壓力還是很大 後來想到我房間本來就是螢幕與投影布幕共存,桌子後面空間很大 其實可以改用立架,這樣距離就可以拉出來了 2. OLED無法取代投影機 #1Z3C2RJY (Digitalhome),大尺寸螢幕不好搬動,要怎麼共存? 一樣用立架加輪子即可,要用投影推去旁邊就好 3. 霧面螢幕背後還是不能開燈,會有一沱光暈 如果是這樣還是改買鏡面,反正都不能開背後的燈,不如讓畫質銳利一些 4. 螢幕版本的OLED沒辦法透過網路控制,遙控器也滿難用的 改買TV,可以透過 Home Assistant串接Siri聲控,也可以寫各種自動化 5. 3080只有一個HDMI,不夠投影機跟螢幕分 HDMI 2.1 給 G2,投影機買個DP轉HDMI 2.1的就解決了,只是會發熱, 後來想想投影機才4K 60p,應該買DP轉HDMI 2.0就好了 6. 烙印焦慮,說不在意還是會在意,買了一直想怎麼藏工具列,擔心東擔心西,頗煩 這個因人而異,經實戰後我是會在意那一類,那就只能選LG G2五年烙印保, 五年後要是烙印也可以換機了,甚至工程模式之外惱人的烙印保護也可以關掉 鎖定G2 55"後一直等到上週降價,去跟附近賣場談,還算相談甚歡吧? 店員動用了些關係幫我拿到比展場還低的價格,真是感謝。 (謹此一台,沒有辦法生第二台了,請勿來信問通路) 下午裝機,移動立架已提早準備好,師傅只要鎖上背後的鐵架,掛上去就完工 https://i.imgur.com/55366nq.jpg
做個校正,太久沒碰搞了好久,弄完都半夜了 https://i.imgur.com/msq02Tk.jpg
12月底在代代木公園拍的照片,OLED還原現場的能力十分驚人 https://i.imgur.com/JPt4Egd.jpg
https://i.imgur.com/rXsBkvS.jpg
之前是距離70公分48",現在大約是120公分55",舒服非常多,可以輕鬆享受大畫面 https://i.imgur.com/wTBlAb0.jpg
累了先不整線,G2雖是壁掛,但背後還是滿工整的,用立架也不會太醜 https://i.imgur.com/8zX5aRR.jpg
線要怎麼整理才好堆動,可能還要想一下 https://i.imgur.com/EuyxTFg.jpg
大概只用的到兩個輸入,私人PC與公司NB,以前的螢幕按鈕爛系統爛, 切換滿麻煩的,現在已可叫Siri秒切。 https://i.imgur.com/5998h0e.jpg
G2有散熱片,螢幕較厚,側面視覺沒有C2與48GQ900驚豔 https://i.imgur.com/3ZZcjxg.jpg
高對比帶來的立體感真的很讚,這半年來念念不忘 https://i.imgur.com/O39kTjD.jpg
這些改動很大一部份都是來自大家的建議 整理一下回饋板上,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86.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talhome/M.1673547333.A.72E.html
lettim28: 感謝分享 之後也是打算這麼弄 想請問立架型號? 01/13 03:12
lettim28: 目前在考慮桌子要用升降桌 01/13 03:12
lettim28: 若使用升降桌 螢幕不能升降也是個問題 升降立架找了很 01/13 03:12
lettim28: 久沒看到不錯的 01/13 03:12
方便升降的我也沒找到,少數有,但是都非常貴。 後來挑了KLC 151B,總重16KG,還有個中間的平台跟頂部平台沒裝。 紮實穩固好組裝,但也不是沒缺陷。 1. 柱子的上緣的側邊出線孔在高度降到最低時會被擋住,後來強行把頂部蓋子打開走線。 但線就會經過兩支長螺絲,不好拉線,也怕久了會破皮。 不過會變這樣也是G2 55"的VESA孔偏低,如果是65"置中就不須把架子降這麼低。 2. 螢幕架好後兩隻柱子無法旋轉,會變得非常難調高度,如果想隨時調整別買這款。
l98: 推心得。 01/13 05:40
payhaun: G2 55在等裝機中也來簽到一下,不過面板有機身包住有點厚 01/13 07:28
payhaun: 反而是好事,OLED太薄了 01/13 07:28
Xray2002: 感謝分享 01/13 08:26
l80382: 推心得 01/13 08:42
BayonettaTJ: 推同一款電腦使用戶 01/13 08:59
Ning01: 恭喜 01/13 09:30
RGZ91B: OLED真的太薄了,我C2上螢幕支架都比不敢拆原本的腳架, 01/13 09:34
RGZ91B: 都把腳架拿來作位置調整的施力點 01/13 09:34
calvinli503: 推分享 01/13 10:43
BayonettaTJ: 散熱版除了散熱以外還能當作腳架支撐點,讚啦 01/13 11:13
pony610: 感謝分享 01/13 12:52
shankstrf: 推,不過老實說C2沒有很薄,這樣看感覺還跟G2差不多厚 01/13 19:41
shankstrf: http://i.imgur.com/ZUBEBdq.jpg 01/13 19:41
shankstrf: CX/C1才是真的誇張的薄 01/13 19:41
shankstrf: http://i.imgur.com/FOaeVGz.jpg 01/13 19:41
Gipsie: 推分享 01/13 20:55
kenny0223: 我用OLED的感想是黑色沒有層次 一團黑 01/14 17:43
kenny0223: 我看您的照片也是類似這樣 01/14 17:44
BayonettaTJ: OLED自體不發光,黑色對比無限大,要是還有層次不是 01/14 17:53
BayonettaTJ: 很奇怪嗎@@? 01/14 17:53
既然有人提了,就來談談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有錯誤的話歡迎指正 黑色層次感分兩個部份來談。 G2 影像模式設定為 filmmaker mode 亮度曲線預設是 BT.1886 接近 Gamma 2.4 可以讓暗部更暗 黑色看起來更深沉 但是大部分的圖像是以 Gamma 2.2 製作的,所以將亮度改為Gamma 2.2 暗部會稍微亮一些 就能看到更多暗部細節 https://i.imgur.com/OfZ1nqA.png
另一個部份是目前OLED普遍的弱點,但提到的人不多, 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談到,原本想用OLED完全取代投影機, 將亮度降到最低在全黑的環境下使用,但畫質會明顯劣化, #1Z3C2RJY (Digitalhome) 原因就是OLED在低亮度、暗色階、低電流的控光能力很難做好 LCD只要將背光調暗,背光透多少出去是由液晶決定, 灰階不會因為總亮度降低而明顯改變。 OLED 低亮度或暗色階考驗的是低電流穩定度,還有低電流轉換為亮度的穩定度 這兩項都非常難克服,所以將亮度降低時會出現大量色階斷階、色彩偏移等問題。 這是我目前用30%亮度,全亮122 cd/m2下量到的255階色階圖, 請注意翻拍會因為相機寬容度使結果劣化,實際上會好一點 https://i.imgur.com/J81kawW.jpg
高亮度區域還可以 https://i.imgur.com/iZyPOBY.jpg
低亮度就出現各種斷階、偽色 https://i.imgur.com/HRWXMRS.jpg
這個情況在總亮度降低到25%以下,斷階起始點會高速往右邊移動 未來如果改善的話............ 我可能會再換一次機 哈哈哈
BayonettaTJ: 圖文並茂,給推 01/14 18:27
eno03: 推分享 OLED就是讚 01/14 18:37
kenny0223: 感謝解釋~OLED這個缺點其實是蠻大點的阿~~ 01/15 01:33
其實很多測試網站有測,但就草草帶過 近年來都在追求更高亮度,但說實在的,大部分的SDR應用場合,100-200 nits足矣 低亮度色階的過渡平順與否,才是質感能否再度提昇的關鍵 人總是會被高亮度吸引,能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人不多,您的觀察力也是很細緻
BayonettaTJ: 去年跟G2打對台的SN 95B,各大測試影片就看的出來有 01/15 05:33
BayonettaTJ: 意要在亮度上面做文章 01/15 05:33
BayonettaTJ: 殊不知細節慘敗,所以的確亮度不是絕對,也不是越高 01/15 05:34
BayonettaTJ: 越好 01/15 05:34
Fizban: 亮度還是越高越好 01/15 06:59
Fizban: https://i.imgur.com/iegqeHH.jpg 01/15 06:59
Fizban: 樓主提到的暗部細節問題是目前所有WOLED的通病 01/15 06:59
Fizban: QD OLED會不會這樣就不清楚了,看到的測試是用C2做的 01/15 06:59
Fizban: 這樣看來,單純論暗部細節,OLED大概輸搭配區控的VA面板 01/15 06:59
這是OLED自發光的先天限制,也許低亮度區域電流降到一定程度後 加入PWM調光可以改善這個現象,可以避開極低電流無法穩定轉換亮度的難題 不過控制會變得更複雜,而且又會重新引入閃爍問題。
lingling0000: 感謝分享 01/15 18:00
有些網友私訊詢問,在這補充說明 上面談的低色階斷階偽色,只會在刻意把總亮度降低才會很明顯, 尤其是SDR 25%亮度以下。 高亮度或是HDR其實還好,不用太過擔心。 QD-OLED應該會好一些,但是又會額外的 under/over shoot問題 https://youtu.be/VpDBAZ0vNuo?t=109
只能說低電流在二極體物理限制下,就是很難完美控制,說不定到micro-LED都解不掉 如果有在這塊深入研究的朋友,還請多分享相關資訊 高亮度很重要,near black的領域一樣也很重要
payhaun: 剛裝好第二天,不定期出現遙控器發生訊號不穩定,請重新 01/16 09:36
payhaun: 配對的訊息,要來報修了...... 01/16 09:36
BayonettaTJ: 總結就是很少有人會在超低亮度觀影使用,所以問題不 01/16 10:48
BayonettaTJ: 大 01/16 10:48
vict1: 這個就是低亮度用PWM就可以解決,所以小尺寸OLED都用PWM 01/16 20:35
aa22016629: 請問一下 這台是不是要完全密合牆面 他聲音 才會正常 01/20 20:54
aa22016629: 我裝潢的關係 我其實沒有讓他整個貼在牆面 覺得聲音很 01/20 20:54
aa22016629: 差 尤其低音不太好 開很大聲 會破掉 虛虛的感覺 你也 01/20 20:54
aa22016629: 會嗎? 01/20 20:54
這我可能沒辦法回答,電視的喇叭在我聽來都是虛虛的,也沒打算用 買到這等級的電視了,還是外接音響才能配得上畫面 ※ 編輯: windjammer (36.224.78.137 臺灣), 01/23/2023 13: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