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字多,可以移到網誌看: http://posture925.pixnet.net/blog/post/59873929 內文有一些類似政治不客觀的個人論點,請小心服用。 ==================== 在看戲前,其實我一度想退票。 人間條件系列一直是許多看戲資歷比我長許多的朋友大力推荐的系列。 所以當綠光開始放出新的系列,人間六的訊息時,我跟朋友就摩拳擦掌的等著售票日。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搶舞台劇的票像在搶演唱會一樣。 尤其像這種知名度高的劇,一個疏忽,好位子就都被搶完了。 再一遲疑,可能連票都買不到。 於是在演什麼內容,有哪些演員,唯一知道的是演出時間的情況下,開始售票了。 我其實並不喜歡這樣子,可是卻不得己還是乖乖買單。 也曾發生過我買了後才公佈演員名單,而我喜歡的演員不是在我出現的那場,但票已售完 。 難怪說看戲的都是傻子,完全不知道演什麼跟演員有誰的戲還要搶時間預購。 這麼搶手的戲,那為什麼我說一度想退票? 因為粉絲團。 買完票後,只能從粉絲團上得知這戲可能演什麼,以及演員名單有誰。 吳導個人,一直有很濃厚的意識型態,很多時候是偏政治色彩的。 其實我並不完全認同他的立場,但這部分我一向分得很開,尤其是他的劇本跟文字也的確 很吸引感動人,所以我並不會在意。 今年適逢台灣發生了許多活躍的社會運動,搭上這股公民不服從的風向,粉絲團釋出的宣 傳,不論是文字稿還是照片,甚至只是標語,都是在「提醒」「暗示」這個世代的窘境。 買不起房,薪水22K,生不出小孩,無法養小孩...... 一些略為聳動的標語,一種在當下容易引起社會共鳴的「負面」用語。 宣傳效果很好,我很厭惡。 社會氛圍變如此負面,如此不檢討自身只怪環境怪別人,有很多部分就是資訊平台的散播 ,於是像漣漪般,你一個簡單的標語,引起的效應很大,而媒體不負責。 會引起大家共鳴,的確許多人也感同身受,也有同樣的困境;但同樣的,也有很多人在改 善這社會,改善自己,甚至幫助別人。 我想有點智識的人都知道,心理學或媒體傳播上,負面的情緒、訊息,散播及留下印象, 都會比正面訊息大,且容易引起情緒波動。 於是像嗜血般的挑動負面情緒,每散播一則負面,可能數十則正面情緒都無法修復。 散播這些的你們,沒有責任嗎? 我常好奇那些成天只會怪環境怪社會怪政治的人,自身做了多少努力,幫了多少人? 不要用什麼我能力還不夠所以還無法幫助人這種屁話,套句我喜歡的攝影師戴群芳講座說 的,「為什麼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去從事夢想,等到那時候,你真的就有力氣去完成 夢想嗎?」 為什麼一定要有什麼能力,才能幫助人,才能改變自己? 你盡了多少努力,就得到多少成果,我所謂的努力,是甚至不擇手段骯髒下流的,他們努 力成為了你所厭惡的人,卻得到你沒得到的成果,你不能因此就怨憤。 你不能因為沒有一個富爸爸,就說不公平這種幼稚的話;你可以砍掉重練,你可以加入體 制後改變這體制,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衝撞,但以來我看,那只是情緒的發洩,而非自身的 改變。 然而資訊平台卻把這樣的事視為唯一路徑且將這樣的人成為了神,其實這不是唯一路徑。 而且最近發現,原來那或許只是一個自稱孤獨的人的情緒出口。 粉絲頁的宣傳就是讓我感覺許多對這社會的不滿,抱怨。 我無法跟這樣的內容產生共鳴,我在乎的是自己能力能否改變,如果沒辦法,就自己現在 的能力,有沒有辦法多做一點幫助別人的事,而非只是在那邊抱怨。 你知道嗎,真正落於苦難的人,是連抱怨都是奢侈的。 我想我朋友也不認同,所以她真的退票了。 ===================================== 劇名:綠光.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 時間:2014/12/6 14:30 長度:3小時 地點:台中.中山堂(https://goo.gl/maps/QofCS) 座位:1樓10排14號 演員:很多,請看網頁http://www.greenray.org.tw/Human6/character.html 台中中山堂附近,有不少停車場。 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在中山堂看戲時,還覺得這邊停車很方便。 但不知道從哪一次開始,附近的停車場在戲快開演前都客滿,常看到長長的車陣排隊等車 位。 提前半小時加上等車位的,時間會有點緊迫。 雖然流動率很高很快,可是對於我這種在開場前想保留充裕時間好好看一下現場佈置的人 而言,還是沒有等候的耐性。 況且如果運氣不好一直遇不到有人離開,而戲已經開演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這次我停在略遠一點的中正公園停車場,比起來較貴,但停車場很大,走到中山堂也 只是穿越公園的距離而已。 如果你在中山堂旁的停車場找不到停車位,中正公園的停車場應該都還會有位置。 每次看戲時,大廳的服務台除了販賣節目單或相關周邊外,兩旁也會有大型的立牌廣告佈 置,讓觀眾可以合影或得知下一部戲的介紹。 人間條件六,雖然開演前揭露的內容很少,但我沒想到連現場佈置也是空盪盪,沒有半個 大型立牌廣告。 核票後進入大廳時,我真的略為疑惑,還四處找了一下有什麼可以拍照的,但除了櫃台, 跟一張簡單的時間表,沒有其他大型海報或立牌佈置。 雖然無關緊要,不過拍這些廣告也是我的看戲記錄之一,這下讓我只能拍節目單留念。 自從看舞台劇以來,我就會困擾於如何留下紀錄這件事。 大部分的舞台劇,都禁止用手機或攝影器材的,然而一些網路上的專門評論家或寫手,卻 常有自己的拍攝照片,有些都是授權的,差別在於他們是專業的評論者而不是一般的觀眾 。 而他們的評論又常常讓我覺得只是官方宣傳。 於是每次想留下記錄時,出現的照片不外乎現場佈置或開演前的空拍舞台,再加上一些網 路的劇照,總缺少了一點參與感。 其實這也是我覺得舞台劇的缺點之一,因為沒辦法好好記錄,印象只深刻在腦海,想分享 給其他朋友卻無法佐以畫面,看DVD的感覺跟現場的直接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更何況現 在的劇很少出DVD。 於是我們錯過了一部劇,就可能再也無法看到,而腦海的印象也會漸漸模糊。 終究遺忘。 這也是為什麼我努力的把每次看戲心得化為文字的原因之一。 =================================== 這次的座位在第10排右側的座位,以台中中山堂的位置而言,這是我覺得cp值最好的位置 ,但上次坐在同一排最左方的位置,才發現左邊跟右邊視野不一樣,右邊的視野可以看見 舞台全貌,左邊的視野卻會被左方的舞台牆壁擋住,如果演員走位到最左邊舞台時,就會 看不到演員只聽到聲音,是很糟糕的位置,雖然是跟最右方同價位,但以後選位時要特別 注意一下。 幕未起時,舞台就響起了人間條件人的主題配樂,羅大佑的未來的主人翁。 像是破題似的,這首在我年紀尚小時沒聽過的歌曲,此時第一次聽到,竟意外的貼切人間 六。 吳導後來說,人間六跟之前系列不一樣,故事比較段落,並沒有一個主軸,所以害怕架構 太鬆散。 但因為有著這樣的一首主題音樂來串起整個劇,所以反而讓數個段落的劇串連了起來。 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就像果陀淡水小鎮的那首靜夜星空,還有清明時節的小調,都可以 讓觀眾在聽到音樂時回想起戲劇內容及感動。 以及喚起可能逐漸模糊的記憶。 ======================== 當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許會想起現在這首古老的歌曲 飄來飄去 就這麼飄來飄去 飄來飄去.... <羅大佑.未來的主人翁> ============================= 舞台燈光亮起,映入眼簾的場景是兩個相鄰的房間。 在客廳裡,一群人坐在椅子上聊著天,另一個房間是臥房,一張單人床上躺著一位老者, 吊著點滴。 從聊天內容中得知,這是一群同學在老師生日時來探訪老師,老師中風不能動已經好幾年 ,而同學們也固定每年都會在生日時相聚,幫老師慶生,縱然老師只能發出嗚噎的聲音。 老師的兒子,為了能全心照顧父親,辭掉了原本在科技業的工作全心照顧父親,無業的狀 態下只能玩股票卻又失利,結果只能依賴女友的資助。 同學們聊著孩堤的趣事,看著畢冊上的照片,聊著過去,聊著現在,聊著未來。 這樣的場景讓我想到我可愛的同學們,我很喜歡這樣的場景,就算生活大家有各自的煩惱 ,可是可以這樣聚在一起就很開心。 或許,也很必要。 整部人間六想傳達的多個主題在這群人的聊天間已經傳達,不管是親情間的煩惱、工作生 活上的壓力、夫妻間的情感問題、兒女的教養問題、長輩的期望..... 第一幕像是大綱式的,將重點條列了出來。 但除了這些,第一幕我覺得最重要的,感受最深的,是朋友的相聚。 以及對那些曾待我們如子的師長的關心。 遠帆:「......值得懷念與尊敬的長輩,似乎也不多了」 不管是嗟嘆年紀增長的逝去,或者一語雙關感嘆社會太多為老不尊的長輩,都似乎提醒著 自己,那些年曾在成長迷途給予你支持的力量的師長,你是否還聯繫著? 而陽山在送走這些來看望父親的學弟妹後,才真正露出長年照顧父親的心力交瘁。 這一場也很令人感慨,如果是你,你怎麼辦? 如果你是陽山,你會像他這樣,毅然辭去工作全心照顧父親嗎? 陽山也曾把父親送到養護院,這也是現在許多人的做法,可是因為父親不適應養護院的環 境,於是才接回來由自己照顧。 養育我們許多年的父母,在這樣的時刻,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可是,我們能給予的呢? 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陽山很有孝心,令人敬佩又心疼的孝心。 換做是你我,你可以做到這地步嗎? 第一幕在我捫心自問時,落幕...... 接下來幾幕,則是劇中每組角色的背景故事,不管是家中長年吵架的父母讓家變得緊繃, 夫妻間討論不孕及是否生小孩的問題,還有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跟孩子的表現不符......每 一幕都像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卻同時也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周遭的問題。 看戲的同時,你會常捫心自問,如果是你,你怎麼辦?怎麼面對? 其中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吳定謙飾演的第二代跟柯一正導演飾演的父親約在咖啡店聊天, 跟父親討論自己的未來,有自己想做的事,不想接掌家族企業。 這一幕父子對談的台詞很有意思,包括身為父親的柯導提醒兒子已經比別人享有許多良好 的生活,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相比其他弱勢的人他是幸福的。 但身為兒子的吳定謙卻覺得不自由,一切都在父親的期待下成長及被安排,所以他想做自 己的事。 就像咖啡店的老闆,也是第二代,當年也是被父親送出國念書,結果回來卻是開咖啡店。 一種柯導這父親搖頭但吳定謙這兒子很嚮往的選擇。 看這一幕時,其實我心裡的確有跟柯導的父親角色類似的想法:「那是因為你已經不愁吃 穿了才可以這樣任性」。 另外讓我有點違和感的是,柯導飾演的大老闆父親,最後反而妥協了兒子的決定,這麼明 理的企業大老闆跟電視演的都不一樣啊! 不過這幕的重點在於其實父子間的對談語氣,一種小心翼翼,刀子口豆腐心的,觀眾可以 感受到父子間的親情,也可以看到自己跟家人間的相處是不是也常常口嫌體正直。 但這一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反而不是主角的對戲,而是在一旁吧台默默沖著咖啡的咖啡店 老闆。 除了他的穿著很有型,鞋子很好看以外,他真的很認真在手沖咖啡。 雖然說他為了配合劇情一杯沖太久了(他大概也沒想到有觀眾完全沒在看主角在看他吧), 但從他的手沖的動作,包括繞圈、悶蒸、聞香氣,再加水....是真的手沖的手法,不是隨 便沖沖的。 遠在觀眾席上的我,都好像聞到香氣了(當然不可能)。 但這麼用心的咖啡,主角好像也沒喝...... 後來我還特地看了節目手冊這位角色,原來是副導李明澤。 不管怎麼說,我很喜歡在這個細節上,劇團還是很完整的呈現。 另外還有一個組合,是我看完戲後跟朋友形容「台上台下笑成一團哭成一團」的組合。 美秀姐的這個家庭,父母是每天吵架的家庭,飾演女兒的范瑞君在外疲憊了一整天回到家 還要面對兩老的吵架調停,身為子女整個是心力交瘁,最後甚至很認真的跟父母說,如果 要離婚她跟哥哥並不反對。 我所知有些人的家庭也的確是如此,父母每天吵吵吵甚至把離婚掛嘴邊,但這樣一吵就十 多年,也沒離婚。 那種身為子女的無奈,一種類似明知道父母是錯的卻還幫忙掩飾的那種心情。 親情、家庭的困局,外人說得很簡單,但只有身在那樣家庭環境下長大的人才懂別人所不 懂的。 我曾自以為的用自己的想法去說服朋友如何面對家庭跟父母,可是後來發現,不是每個人 的家庭都像我的家庭一樣,再怎麼合理的邏輯,在親情或成長背景的前面,都會變成外人 所無法理解。 於是我理解了那樣的困局,而那是只有他們自家人可以解決的,外人不足以為道。 所以就會像劇中的一家,厭惡著每次回到家就是聽到父母吵架(而且吵很兇),但卻也一直 維持著關係的狀態。 *************** 父親和母親。 他們年老後不但沒有離婚,還親密地坐在走廊上共飲紅茶,這是我小時候完全想像不到的 光景。 他們雖然都過了六十歲,但各有情人的可能性仍很高。直到現在,他們每天晚上還是各自 帶著奇怪的香味回來。 愛並沒有正確的形式。像愛這樣變換自在、隨著時代改變的怪物,不見他例。 我小時候相信他們有一天會離婚。但現在看到他們的背影,我確信他們絕對不會離婚… 似乎有必要的謊言。也有不必要的正義。 對於愛,我究竟知道多少呢? <?仁成.嫉妒的香氣> ************** 雖然吵吵鬧鬧,不過吵架的內容卻大概是整劇最歡樂的一幕,一些吵架時沒意義的對話都 會讓觀眾大笑。 然後是沉重的一幕,場景回到一開始的老師家裡。 一直臥床的老師突然起身了,而且像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現在才發現老師是羅北安 演的),然後是跟兒子的對話。 像是半埋怨的,想起來在痴呆中,兒子送他去養老院他一直大吵的記憶,以及兒子獨自在 床邊時終於忍受不了這一切的嘶吼: 「爸,你為什麼不去死一死」 這是多重,多痛的一句話啊。 如果你是陽山,或你是一直臥病的老師,你會願意放棄原來大好的一切生活來照顧父親嗎 ?你有這樣的孝心嗎?你會怎麼做呢? 如果你是一直臥床的父親,再也無法康復卻也一直維持著生命機能,你會希望兒子怎麼做 呢? 這沒有標準答案,但這一個組合卻讓大家都很沉重。 最後,一直臥床的父親,推開家門,離開了。 原來那是在陽山夢裡的告別。 對外人而言,或許是一種解脫,但對陽山來說,這也不是他希望的。 我們有時對親人的埋怨,其實都是無心的,但同樣的埋怨,對親人造成的影響,卻是比起 他人多出許多許多。 所以,話,好好說,尤其對親人。 不要冒然出口後才後悔,傷害已經造成。 這讓我想到某電信業者的廣告系列,我很喜歡的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cJ45NIjsU
還有,這一幕,根本是可以置入性行銷保險啊! ###################### 再來是我說的台上台下哭成一團的一幕。 在宋老師離世後,陽山終於要跟瑞君結婚。 瑞君父母正沉浸在去美國看完孫子的喜悅中,爭相跟瑞君分享著美國行的趣事。 跟前一幕吵架吵到令人受不了的氛圍比起來,和諧得讓人意外。 這時我才突然意會到,或許這一個組合想表達的,其實是想傳達很多時候,父母只是希望 引起兒女的關心。 兒女都不在身邊的孤單所引起的爭吵,或許反而是兩個老人家的生活調劑。 然後,瑞君平淡的告知了要結婚的訊息。 父母突然變得正經,語重心長。 那種自己的女兒真的要嫁了的心情,在父母的言語上完全都能感受得出來。 不管是父親覺得自己沒能給女兒什麼東西,或者母親又開心女兒到四十歲終於能嫁出去又 喜又不捨的對話,都讓人感受到親情的不捨與欣慰。 瑞君:「媽妳要等應我,現場不能號(哭),妳如果會號,我就不讓妳去」 美秀:「妳是把妳媽當苦旦嗎?四十歲的查某子嫁得出去我歡喜都來不及了,我哭心酸的 嗎?...」 老實說,這時台上台下已經都是哭成一團了,不過我只是眼紅,真正讓我掉淚的是父親的 那段話。 瑞君:「爸,那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父:「我要跟陽山說」 父:「你們兩個,一定會很幸福很幸福,不會吵架的」 父:「因為我跟妳媽這輩子,已經連妳們的份都吵完了(哽咽)」 最後那句話一說完,台上台下哭成一團,我的眼淚也掉了下來。 =================================== 最後一場,吳導才有戲份。 飾演一個北上探望女兒的爸爸,擔心女兒,偷偷塞錢給女兒,而且明明生病的是自己,處 處卻還擔心女兒狀況。 還拍打擾了女兒一家,於是自己去借宿朋友家也不住女兒家,滿口要女兒不要擔心...... 觀眾群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這幕而覺得自己很不孝。 幾年前,我常常會有疑惑,那些為著自己夢想前往國外打工遊學的朋友們,滿口是對新環 境的憧憬的朋友,為什麼妳們都沒有掛念的人事。 關於這個土地,關於這些熟悉。 關於家人的掛念。 不過那時我的疑惑對這些朋友而言,只會是潑冷水,而且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不一樣。 但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我爸媽也支持我」 我心裡的OS是:「廢話」。 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我曾經在外地工作一年,因為失戀回到家後才知道不會用電腦的父 親,為著想知道我的狀況,還跟朋友請教怎麼用視訊想關心我。 而我卻為了一個女人變行屍走肉。 真的很不孝。 「父母在,不遠遊」 現代環境來說,這當然不合時宜了,而且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或許會離開父母。 但是,請別忘了,有空,多回去陪陪父母。 我說的,是實際的陪伴,而非僅是視訊電話之類的。 實際的面對面,眼神交流,你與對方呼吸著同一個環境的空氣,才會有溫度。 ================================== 結局落在吳導的孫子的作文發表中。 去看完病的吳導,離開前去看了孫子。 還有給孫子的叮嚀:「......要快樂、要有很多朋友,這樣就會有熱情,做很多有意義的 事情。」 要有很多朋友,這句話後來一直迴響在我的腦海裡。 雖然整部戲有許多是關於兩代、三代、親情、生活、教養的不同面向,但我最印象深刻的 畫面,還是那一開場許多老同學聚在老師家的場景。 隨著行動裝置、APP的普及,我們越來越不跟朋友相聚了。 大家以為一直有著對方的消息,於是產生似乎常跟對方聯絡的錯覺,更甚至,有些朋友消 失在FB很久了,但因為大家被太多其他人的訊息充斥,於是忘記有些朋友不見了。 我想起那一年我出車禍後突然好一陣子沒上msn的日子,在幾個月後我又上線時,一個朋 友問我怎麼了,才知道我出了車禍。 「好恐怖,因為我們只有在線上聊,所以沒有你的電話,如果你就這麼一直不上線,我不 就一直不知道你怎麼了?」 於是那之後我們交換了電話,也約了時間見面。 我們是不是越來越忘記關心朋友了呢? 在各方面來說,我們是不是越來越失去溫度了呢? 所以戲中那種在許多年後,同學固定相聚的場景,讓我印象很深刻。 也幸好,我還時常跟朋友跟同學見面,可是,我還覺得不夠。 還有些朋友,網路上的,臉書上的,通訊軟體上的。 那些互動,某程度來說是必要,但我更希望,我們都能有更實際的互動。 一種溫度的傳達,真實的感覺。 而且甚至有時,我會是不是願意這樣真實的互動,當做評斷一個人是不是值得深交的標準 。 對方是否也把你當朋友的標準。 =============================== 整部戲充滿許多面向,許多組合。 不管是哪一類型的觀眾,甚至不管哪個年紀的觀眾,相信都可以與其中的某個,多個組合 產生共鳴。 想到自己,想到過去,想到未來,想到現在。 想到下一代。 我喜歡這樣的舞台劇,不僅是娛樂,而是包括讓人反思,讓人共鳴。 每個人都可以從中間反省自己,或用自己的方式解讀。 雖然一開始抱怨粉絲團的宣傳太負面太不符合我的調性,但戲劇本身卻是很值得看的,難 怪人間條件每個系列都大受好評。 吳導又成功的呈現了一個作品。 ============================== 看戲的當天,正值選舉過後。 吳導在謝幕時說了一句:「謝謝你們這些年輕人,這次的選舉,是一次台灣的勝利」 我無法為這句話拍手。 我無法認同用著許多傷害、謊言得到的民主結果,是一種勝利。 那只是一種選擇,許多人的思考判斷下,或被誘導下,或各自利益下,各自期望下的選擇 。 多數人的結果。 但要說這是勝利,這也僅是用著自己的立場解讀的結果,這也是我之所以為什麼對這部分 有點感冒的原因。 這不是又犯了戲中父母的錯誤嗎?以為自己的做法才是對的,然後灌輸給孩子要孩子跟著 做。 年輕朋友也有投另一陣營的選票的,所以他們失敗了嗎? 用勝利或失敗來評斷民主,都是一種民主的悲哀。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原本我以為粉絲團上的宣傳僅是粉絲頁管理員的自己想法的宣傳,在吳導做了那個結論後 ,我心裡就冒出「哦難怪會用這樣的宣傳方式」。 劇中的每一個組合,雖然有著不同的難題,可是他們認真的面對著,而且都很少抱怨。 你是否也是這樣活著呢? 雖然環境沒有很好,但其實你還是比更多人好,或者,如果你不滿,你有試圖努力改變自 己嗎? 只會抱怨是無法改變事實的。 人間條件六,就作品本身,一部好戲。 而且是會讓人共鳴,反省許多的好戲。 演員群也都讓人很喜歡,不過美秀姐演范瑞君的媽媽好像怪怪的,張靜之真的很漂亮很有 氣質,咖啡店老闆讓我很欣賞,柯一正導演的每次演出總是有股感動人心的力量。 還有,就像羅北安團長在節目手冊裡寫的一樣:吳導!羅老師的戲份真的太~~~~少~~~了 ~~~~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六,最後就在羅大佑的歌曲中,落幕。 ################## 有一天孩子們會告訴他們後代你們要守規矩 格言像玩具風箏在風裡飄來飄去 當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許會想起現在這首古老的歌曲 飄來飄去 就這麼飄來飄去 飄來飄去...... -- http://posture925.pixnet.net/blog 我在彰化寫不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182.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422183917.A.F13.html
kanygolly: 推寫的很好;)沒去看卻像在現場 01/25 21:24
posture: 謝謝,其實還有很多想法,可是再寫下去就失去看戲樂趣了 01/26 12:04
kinkifan: 我覺得你寫的很好耶!不寫詳細點怕以後會忘記。結果想半 01/29 00:45
kinkifan: 天也不知道問題能怎麼解決,又回到走一步算一步 01/29 00:45
posture: 謝謝樓上,我每次也會斟酌要寫多少,後來就順自己意就好 01/29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