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第一次觀賞演出後的演後座談中,黃翊說明《地平面以下》的口述影像內容並非單純地描述視覺元素,而是以廣播劇的形式、以第一人稱進行編寫,後交由許正平老師潤飾,由資深配音員何志威老師及林美秀老師來配音。即便進劇場的視障者極少,創作者仍然如此地慎重其事,讓我非常好奇口述影像的內容是什麼,因此決定隔天為了口述影像要二刷。   由於在一刷時就很喜歡合唱團的人聲樂曲,但在二刷時要同時聆聽口述影像與音樂,對於無法一心多用的我而言非常困難,會覺得口述影像很干擾音樂(喂XD),不若在一刷時全心專注在音樂上能感受到歌聲的美好,因此心裡有些許失落。   但撇除過往經驗的影響,《地平面以下》口述影像版可說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作品,由第一人稱來述說故事可以讓聽眾很有代入感,而且配音員的情感也詮釋得很好。例如,演出初始時的故事劇情,加上配音員的情感渲染力,再加上合唱團的人聲樂曲,讓我聽著聽著不由自主地心也跟著沉了、眉眼也沉了、眼淚也流下來了,這是我在一刷時所沒有的感受。   二刷時,為了對照視覺元素給我的直觀感受與口述影像的異同,我選擇聆聽口述影像的同時睜開雙眼觀賞演出。如我所料,口述影像的故事劇情與我在一刷時的想像與理解,在某些段落的確是有落差的。   一開始我歸咎於自己對於舞蹈演出的觀賞經驗過少,所以沒有能力去體會創作者的原意,一度想要在演後座談時發問:口述影像的劇情是黃翊在編舞時的想像嗎?還是僅作為理解作品的其中一種方式呢?但隨著演後座談聊到的內容越來越多,聊到舞作的發展、主題的訂定,聊到胡鑑和柔雯如何詮釋等等,我也就沒那麼想問了。   在我看來,《地平面以下》口述影像版對於視障者而言,可以是一個廣播劇作品。對於想欣賞舞作卻又擔心無法看「懂」的觀眾,可使用口述影像作為一種理解作品的方式。而喜歡根據直覺去欣賞作品的觀眾,就放心地相信自己的直覺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6.1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ama/M.1541089223.A.E6F.html
lanci0901: 原來口述影像是這麼一回事。 11/02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