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ikk33 (vikk33)》之銘言: : 近期發現的日文網路資料 : 幾個假定南樺太戰後仍屬日本的架空設定 : 共同前題:蘇聯發動8月風暴之前日本就已經投降 : 5.冷戰時期會充斥自衛隊與國安人員,甚至美軍 關於冷戰前線國防,台灣朋友應該比較清晰國軍當年怎鞏衛金門馬祖。 但起碼沒有接壤,可以殲敵於灘頭,參考價值比較低。 比較可以參考的,是香港。 英國國防部於1951至1954年曾在美國財力支援下增兵香港, 以配合禁運及作「萬一」解放軍兵臨城下的防衛用。 但這舉措最終在60年代停止其後更逆轉,皆因在沙盤推演下發現共需二十萬大軍、 四個坦克旅、及美陸軍航空兵於啟德機場直接進行密接空地攻擊, 方能穩守香港不敗於「當年」預計解放軍的可能攻擊。 要記住,當年共軍科技水平遠比蘇聯的要差,還是小米加步槍神話的時代, 兩彈一星還未生出來,尚且要預備如此大軍,而當時香港經濟還未起飛, 這種錢與人力花不來,從此英軍駐港的角色亦由實質防禦轉為主權象徵。 樺太的情況,平地更多,應該要這種水平的軍備以上才能守得住。 不過可能比較好的地方,是蘇軍的北樺太不連接大陸,攻勢難以源源不絕, 陸路相對壓力小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48.239.142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61092672.A.67B.html ※ 編輯: hongtashan (59.148.239.142 香港), 06/21/2019 12:53:40
PAULDAVID: 腹地如此狹小的半島要打陸權大戰? 這只能全島要塞化 06/21 16:52
PAULDAVID: 弄出個現代化的塞凡堡出來了吧? 06/21 16:53
PAULDAVID: 地表上塞滿機槍巢艦砲塔防空飛彈陣地 地下全島迷宮化 06/21 16:55
PAULDAVID: 樺太那邊再加韓國中國戰線 會不會讓蘇聯翻改西伯利亞 06/21 16:57
PAULDAVID: 鐵路因應遠東壓力 冷戰後形成東北亞一帶一路? 06/21 16:58
lueichun: 日本的單姓:原 敬、森 恪、田 健治郎、團 琢磨 07/09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