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你這立論屬於這個領域的超基本題了 你用沖繩對比新加坡,可以做出無窮無盡的造樣造句 1.為什麼海南島不能成為新加坡,他的地理位置明明很好,以下附基本資訊 2.為什麼雷伊泰島不能成為新加坡,他的地理位置明明很好,以下附基本資訊 3.為什麼巴拉望島不能成為新加坡,他的地理位置明明很好,以下附基本資訊 4.為什麼廖內群島不能成為新加坡,他的地理位置明明很好,以下附基本資訊 5.為什麼峇里島不能成為新加坡,他的地理位置明明很好,以下附基本資訊 你列的那些基本資訊屬於常識級,這真的有需要列嗎 腦中閃0.5秒難道不會知道那些島都差不多大嗎 列這種東西就自號學術,真的很可愛 XD 這屬於這個領域的小學生級常見思想,其實是自我中心過度, 操作角色轉換(同理心能力)不足的一種典型體現 其實你如果角色轉換能力夠好,你把「中心」定錨到東北亞到東南亞極大的區域內 其實你都會發現,一大堆地方的地理位置都很好 但能夠發展起來的是天資好的極少數地區 類似照樣照句還有 1. 台灣人口面積與地理位置明明和荷蘭差不多,為什麼不能成為荷蘭 2. 台灣人口面積與地理位置明明和瑞士差不多,為什麼不能成為瑞士 3. 台灣人口面積與地理位置明明和以色列差不多,為什麼不能成為以色列 4. 台灣人口明明和澳洲差不多,為什麼不能成為澳洲(常見於運動領域的討論) 好啦我就不繼續逗下去了 直接跳結論 新加坡的天資在於他的英國遺產 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是不成文法(英美法系) 如果使用成文法體系 頂多只能成為國家內部的金融中心,幾乎不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日本金融其實很偏袒內部,很黑,不是國際上市的好地方,估值也沒特別好 所以往日本上市並不流行 沖繩不可能成為新加坡不只是他是不是一個獨立國家的問題 沖繩在他獨立的朝貢貿易轉口港時代,賺太多Easy money 所以文化裡沒有累積技術的習慣 這是最根本的致命缺陷 而且在琉球戰國時代結束後,很快地發展出小型的君主專制體制,戰鬥力迅速衰退 等到其他地區文明程度發展開來後,他的量也好,質也好,本來就不可能具有競爭力了 新加坡會變成新加坡,而不是巴拉望島變成新加坡 就是因為他天資好 天資除了地理地緣,還有就是你如果有一個好老師,會帶給你很大的遺產 其實新加坡的主體民族就是閩南人 台灣 = 閩南人文化底 + 日本人老師 - 國民黨共產主義破壞 新加坡 = 閩南人文化底 + 英國人老師 韓國 = 朝鮮人文化底 + 日本人老師 香港 = 廣東人文化底 + 英國人老師 - 共產黨共產主義破壞 日本 = 日本人文化底 + 美國人老師 亞洲四小虎和日本,在文明上的發展,用以上這個公式就可以非常精簡的表述出來 ※ 引述《moslaa (良心台派+正義DPP支持者)》之銘言: : 有些人寫文都嘛不附資料,隨便講一些印象言語, : 我很厭惡這種人。 : 八掛板等聊天板不附資料也就算了,架空歷史板好歹算學術板群內, : 還這樣玩... QQ : --- : 琉球有沒有可能成為東亞小新加坡? : 這裡收集一些基本資訊。 : 土地面積 : 新加坡 ~730 km2 (最大島 新加坡本島 ~710 km2) : 沖繩縣 ~2300 km2 (最大島 沖繩本島 ~1200km2) : 人口1960年 (新加坡1965年建國) : 新加坡 1.65百萬 : 沖繩縣 0.88百萬 : 人口 現在 : 新加坡 5.45百萬 : 沖繩縣 1.46百萬 : 產業 : 新加坡 農業 0.7% 工業 25.6% (石油化學與電子) 服務業73.7% (金融) : 沖繩縣 農業 1.5% 工業 13.7% (石油化學與食品) 服務業84.6% (觀光) : 海運路線 : https://i.imgur.com/0KWH36J.jpg
: 這裡要講一下新加坡發展經濟的小故事(以下參考中文維基) : 在二戰前,新加坡的經濟活動是 : 1. 作為英國/歐洲往東亞做生意時,船隻的中繼站, : 2. 當地橡膠原料與加工品出口 : 現在的產業主力電子與金融是獨立後不願意只做轉口港,努力發展出來的。 : --- :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 琉球有沒有可能成為東亞小新加坡? : 我認為<原本>是有的。 : 琉球面積小?沒辦法搞工業? : 新加坡更小! : 琉球人口少?只能搞農業/觀光業? : 新加坡建國時,人口跟現在的琉球差不多。 : 而且這裡還要注意,上世紀中期有一波人口增長, : 我們台灣從6,7百萬變成破兩千萬,漲幅三到四倍, : 新加坡從建國到現在,漲幅也是三到四倍。 : 故可合理推論,如果戰後沖繩獨立,人口不要流失到九州大阪東京找工作, : 人口也漲個至少三倍,則現在的琉球人口有可能到近三百萬。 : 此外,人口少就只能搞農業/觀光業, : 那新加坡怎麼不專心繼續搞橡膠種植? : 新加坡作為海運轉口港的地理位置太好,沖繩比不上? : 這藉口有兩個問題 : 1. 中文維基講得很清楚 : :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 : 新馬分家後, : : 馬來西亞不再通過新加坡的港口進行對外貿易, : : 與印尼的貿易活動也停止, : : 新加坡的經濟支柱轉口貿易受到重創, : ^^^^^^^^^^^^^^^^^^^^^^^^^^^^^^^^^^^^^^ : : 新加坡經濟陷入困境,在李光耀帶領下,新加坡進行經濟改革, : : 開展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戰略,從而帶動經濟多元化。 : 可見轉口港不是無敵的。 : 2. 琉球也位在東亞航道上 : 注意我們高雄港跟琉球的海運位置以全球的視角來說是差不多的, : 依維基 : : 高雄港於1999年位居世界貨櫃吞吐量第3大港。 : 而且琉球的那霸港有一個優勢,就是它是美國直接在罩的, : 安全感拉滿。 : 我認為其實琉球變成今天這樣子,以觀光收入為主, : 最大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它回歸日本了,變成日本的邊緣縣, : 講什麼土地大小人口多寡,本質上牽拖藉口而已 (想想新加坡)。 : 新加坡可以變國際金融中心, : 日本為什麼要讓首里城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呢?讓東京都當金融中心不好嗎? : 新加玻可以變國際電子業中心之一, : 日本為什麼不先讓本土的大阪福岡之類當電子業基地呢? : 廢話,你琉球就變成人家邊緣縣,要求不要太多了。 : 作農業縣觀光縣,有農業縣觀光縣的好, : 作工業國貿易國,有工業國貿易國的好, : 沒有哪一種生活是至高無上唯一的好, : 我反對的是用一些不成理由的藉口來形容琉球本來就扶不起的阿斗, : 當農業縣觀光縣是它無法逃開的宿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8.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82412747.A.6FD.html ※ 編輯: ZMittermeyer (220.135.18.30 臺灣), 04/25/2023 16: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