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標題最大的問題在於 中產階級似乎被遺忘了 普蘭可標準認為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群 其他都是下層階級 不過在大多科舉制度受益人 就是標準定義一不明確的中產階級 國考需要窩在家中不事生產 而大考年度還有跨越州縣的長途旅行 不止曠日費時而且耗資甚鉅 生活難以為繼的“核心家庭” 若沒有宗族或豪門資助是很難參與 所以低階層幾乎很難科舉成功的觀點 確實沒什麼問題 現代社會有義務教育三代貧農也是稀有的 單如上台大醬料就需要相對更多資源 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中產階級在各國各地其實標準不一 美國的中產階級門檻就相較許多國家高 5萬美元以上年收入才能算入中產 在美國雙薪核心家庭房自有 還有1台汽車就達成 但許多國家這還算富 在台灣台北市定義家戶年收入破60萬 一樣家裡有房,就不能領中低收入補助 不領中低收入補助的政府認定是中產階級 台北市外各地標準通常更低 對窮感受自然更不同者 拉到東周春秋戰國來說 其實有姓有氏在長達七百年生衍發展 姓氏並沒有稀奇到只有統治階層擁有 畢竟早年統治階層生的子子孫孫 也只會有嫡長更有機會當統治階層 其他人階層全都下降 住在城外野人說 住在城內的東城之下都有東郭先生 要住城內生活所需就會比較多 花費也比較高 但從官僚體系失業要尋求新的機會 在越古代自然越困難 原本當官需求基本配備交通的車 逐漸就成為累贅但又一直不想放棄 其實在美國也是一樣的 中產階層基本要有的郊區帶草坪房 家庭休旅車或做工程要用的皮卡 電視冰箱洗碗機冷暖空調一台電腦 這些 全都維持生活缺一不可 但維持這些其實都是龐大開銷 一旦遇到職業生涯危機 往往生活就朝不保夕 但做為中產的基本尊嚴可沒法一下放棄 這樣的實質貧窮現況是很容易發生 也非常普遍的現象 有人認為窮就是餓的連一天存糧都沒有 這些中產階層也不是沒有發生可能 但大多狀況的窮不是只有這樣才算 莫忘世上苦人多啊! 基礎義務教育其實不能完全解決這問題 但保障這些家庭未來不至於永遠墜落 就是重要目的 這就是當初在義務普及教育議題 我一直強調低價普及教育有必要性的原因 當然也可以猜測 其實普蘭可算命好 從小週邊環境其實都挺好 確實不容易理解貧苦會有多貧苦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Redmi Note 8 Pr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36.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2503295.A.7C0.html
FMANT: 張忠謀兒時有傳教士當家教教英文 我們都沒有吧??? 08/20 15:42
FMANT: 以古中國的水準來看 99%的人都不算是人非常合理 08/20 15:43
hedgehogs: 老一輩去教堂聽傳教士講課拿麵粉很普遍吧 08/21 00:33
FMANT: 你哪隻眼睛看到張忠謀去教堂聽課 08/21 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