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銘言: : → kuopohung: 馬克思主義的後繼者尤其是列寧托洛斯基這些人理解的 09/08 20:47 : → kuopohung: 歷史發展階段論,認為這是科學的 09/08 20:47 : → kuopohung: 這點完全被自由主義陣營抓著打 09/08 20:47 : → kuopohung: 唯物決定論是偽科學(波普爾),違反人性(以薩伯林), 09/08 20:49 : → kuopohung: 計畫經濟(海耶克) 09/08 20:49 : → kuopohung: 這些東西就不是後現代 09/08 20:50 : → kuopohung: 也就是說只有馬克思主義而已並不會發展出後現代 09/08 20:50 從尼采馬克斯到後現代的路根本不遙遠,尼采馬克思就是後現代的「苗」 當「苗」出現,「樹」就已經註定會出現 因為心理與社會的發展,都有其不可逆的規律 比如企管心理學的術語叫「受害者循環」 受害者循環六階: 漠視與否定->不是我的工作->交相指責->放棄思考->文過飾非->漠視與否定(循環) 第一階出現,只要不處理,就一定會變成第二階,第二階不處理,就一定會變成第三階 在每天的循環當中,企業文化都會一天天下沈 氣氛會愈來愈互相抱怨,信任會愈來愈低 所以,知規律者,當抱怨出現,第一天就要處理 主管不處理,抱怨最終一定會發展成共產主義工會運動,解體企業組織信任到不可回復 把抱怨和共產主義直接畫上等號,並不是跳tone與誇大,而是智者賢明的遠慮 所以勤奮的園丁都從苗開始除草 而不是放任心結長成無法拔除的參天大樹再來費力砍伐 尼采與馬克思雖然是後現代之苗,但後現代思想根本不是尼采馬克思創造的 尼采與馬克思只是比較明顯的苗,在當時的時代,與更前的時代 更不知名的人物裡,到處都是尼采與馬克思心靈的共鳴者與痕跡 現代到後現代的心理判定標準很簡單,就是信仰與意義世界的崩潰 你信什麼都不重要,信仰的崩潰就會引發出後現代一連串的心理模型規律 魏晉六朝為什麼充滿後現代的禪莊之學,因為儒士反攻中原的信仰崩潰 他們親眼目睹蠻族戰鬥力遠比自己高 自己的南朝武力都要依靠北方僱傭兵與山越僱傭兵 看著趨勢,明顯就是一天天下沉,於是最終就發展出後現代心理 我們不要管政治,喝酒喝酒 尼采的什麼信仰崩潰了?看他的名言上帝死了,還需要發問嗎 六朝清談和齊澤克有什麼心理上的差別?沒有差別 要能掌握哲學持有者真正的心理狀態,了解學問心理上必然的演化趨勢 這才叫做對哲學前後的融會貫通 所以尼采到齊澤克只是後現代的苗與樹,他是同一種生物的不同演化階段 自然該劃為同一種系譜,一竿子打為後現代 而學院派的分類法,把齊澤克歸為後現代,尼采就不算是後現代 儼然是把樹叫做樹,苗不叫做樹 這種學派其實是「標本學」,就是所謂「拜占庭式的輯錄」 是歷史理解力真正死亡的證明完全沒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8.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4183920.A.E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