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保守主義講的是傳統 : 怎麼不是從台灣的傳統改進成符合保守主義的東西而是用進口的??? 那當然是因為解構的大流派不管怎麼繼續分化,都只會解構而不會建構 你所謂的台灣傳統也不是什麼真正的傳統,他的歷史很短 就是戰後受到國民黨彈壓之後反動起來的東西,歷史只有幾十年 國民黨是解構者,台灣本土派拿解構對付解構 等於佛地魔說:哈利你竟敢用我的咒語對付我 解構對付解構下一代的雜交種就是更多的解構,道術為天下裂但沒有創造新訊息 現在最新一代的歷史課本就是這種東西,訊息量超低,非常接近零 現在新一代的歷史課本可以用一句話講完: 「台灣本土上有很多族群,很多流派,我們都要尊重,我們好多元啊,多元文化」 但你問學生到底具體而言是什麼族群呢? 他們每個族群的文化歷史是什麼呢? 不知道 比較用功的好學生,學會「拜占庭的百科全書式輯錄」 把台灣的族群文史哲,像點名一樣漂漂亮亮的排列說一遍 但自己並不屬於任何族群的文化,自己的腦是百科全書腦,並沒有特定的價值觀體系 這就叫文化與歷史的死亡 你說的本土派所謂的西學,只是西方巨大的大廈裡的其中一根工具 而且還是拆房子的工具 和國民黨殘士的分別,除了派系之分,其實沒有什麼真正核心上具體的差別 史明開始一整代人的「傳統」都是這種 史明終身研究馬克思主義融合出新東西,去對付馬克思大樹的另外一個徒孫國民黨 有差嗎 真正拯救公眾的是遺忘與看不懂 台灣本土派正是因為完全看不懂史明的大著作在寫什麼 才能真正與史明產生有機連繫 文史哲不分家是一個「現在既成事實」 因為同一個時代的人共有非常類似的問題意識與精神結構,不可能不互相影響 或者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本來就是中文腦的台灣本土派,人人內建君子不器 說要分家是不可能的 甚至台灣本土派的文史哲也和電影藝術與文創補助產業融為一體 陳耀昌自信滿滿的說斯卡羅「充滿多元文化因素」 「和美國人等各種外國人沾上邊,一定會在外國紅」 我看了之後哈哈大笑,完全在胡說八道,井蛙不知海深 因為你這套生產出來的東西,是解構解構再解構後的殘餘,並沒有任何的普世性 一個身心健全的異國文化人,看了之後只會覺得:這是什麼奇怪的小眾邊的小眾 這部片到底想要講什麼 他並不會對他自己的靈魂有任何切身的共感共鳴 任何時空都面臨著再造自己文化大廈的任務,需要的是蓋房子的技巧而不是解構技巧 台灣的知識份子沒有建構技巧只有解構技巧,需要的是進口 不是對解構技巧繼續進化,解構又解構只會再解構,然後永遠不知道在幹嘛 建構技巧在更早的時代,日本時代,台灣拓殖時代,鄭家三代時代的普通台灣人 都有著常識級的建構技巧 就算今日民間普通的台灣人,只要事業成功到一定程度,都有微弱的建構技巧 就只是今日台灣的知識份子完全沒有這種技巧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8.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4228106.A.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