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首先,他們是沒什麼權力的殖民地 : : 當地方社區愈來愈成熟之後,英國母國會把他們升級成自治領 : : 當這些殖民地自我民族發明成功後(紐澳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紐奧軍團的共同記憶, 他這段問題是把英國講的好像培育期望這種發展, 問題是美國獨立戰爭又不是打假的。 只不過打完以後英國才轉變方針允許他們從殖民地地位升級, 這裡面英國扮演腳色應該還是柔性抑制,而殖民地努力聯合爭取, 基本的政治對抗關係這樣,好老師之類只能說,有個美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nadian_Confederation Queen Victoria remarked on "the impossibility of our being able to hold Canada; but, we must struggle for it; and by far the best solution would be to let it go as an independent kingdom under an English prince." : colony的詞源是佃農,也就是說,有地主高高在上,佃農苦力耕耘乖乖把資源繳上的 : 這樣叫colony,羅馬後來就把派羅馬人設了一個貿易站,或是建立一個軍事要塞統治 : 這樣就叫colony : 所以本來是像英印派人去外來少數統治榨取資源的才叫colony : 一般講英國搞爛殖民地也都是專指這些英國進行少數外來統治之後拍拍屁股走了的地方 : 但是中文翻譯成殖民地,變成理解為把人民移植過去...這又是中文翻譯的一個大鍋 : 本來美國也是colony,因為原來有印地安人,誰知後來殺太多,印地安人變少數 : 變成根本不是外來少數統治,而是根本就是英國人自治,只是一時還叫colony 就算追朔詞源也不能跨代理解呀.. 羅馬給的用法示範對當時歐洲來說才是常識, 也就是包括了塞人為目的以及控制區域的用途。 它們當然是根據那個用法繼續沿用與發展, 而不是跳回佃農那邊。 抽象點來說,在這個詞中更確實的屬性, 其實是那個做為主文明附屬物的性質, 重點是兩者的政治權力關係。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nal_colony 如果那個詞專屬你說的控制模式, 應該不會創出這個合體用法。 殖民這翻譯沒問題, 畢竟就算是去控制外族,也是要移人過去。 沒有人過去建構統治結構的話,就變純粹從屬國而已了。 只不過兩種殖民地類型的後果差太多, 產生困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5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97457797.A.A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