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恩 講清楚一點好了 這幾天引爆輿論的其實是課綱裡面的這些內容 ====================================================================== (4)文言文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外,其課數比率須符合 3 年平均 35%至 45%。 文言選文以兼顧不同時代、不同作者、不同文類為原則。附錄四之「普通型高級 中等學校(第五學習階段)推薦選文 15 篇」,提供編選參考。 附錄四: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第五學習階段)推薦選文 15 篇 1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2 大同與小康 3 諫逐客書 4 鴻門宴(史記) 5 出師表 6 桃花源記 陶 7 師說 8 虯髯客傳 (太平廣記) 9 赤壁賦 10 晚遊六橋待月記 11 項脊軒志 12 勞山道士 (聊齋誌異) 13 勸和論 14 鹿港乘桴記 15 畫菊自序 ====================================================================== 這個附錄根本就該拿掉 放手讓各書商依照課綱訂定的學習目標去選文章 讓學校老師有機會依照採擇標準去挑符合自己想要的內容的課本 家長也有才機會選擇自己屬意的學校讓小孩去念 這也是市場機制的一環 才是真的教育鬆綁 搞這個推薦選文根本是換湯不換藥 名義上是審定實際上是國定 每次推薦選文多一點少一點就開始吵吵鬧鬧 變成意識形態角力舞台 要教文言文這是對的方向 但不要搞文選 這邊是台灣的國語文課綱 https://reurl.cc/m0aexY 這邊是日本的中学校学習指導要領(国語編) https://reurl.cc/ga9Lep 比對一下就知道動了甚麼手腳 ※ 引述《katana89 (月月火水木金金)》之銘言: : 想不到板上久違的新話題,一下子就引爆了各種層面的討論熱潮, : 實在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 台灣中學調整文史地課綱 : : 史地不再偏重於中國 : : 國文則是以出社會閱讀寫作為目標 : : 若此 : : 大家覺得會比現狀更好 : 我覺得我們還是先回到歷史發生過的案例去看,到底是教育打造的意識形態啟發人 : 去推動時代變動,還是整個時代先變了再影響到教育? : 特別是進入20世紀後,時局的變化可以比以往任何時代還要劇烈還要快。 : 才會出現藍大提到的 教育理論形成了,還沒教完一代人就過時的狀況 : 目前新聞上吵得沸沸揚揚的 課本要添甚麼,或是刪掉那些文章 : 會導致下一世代價值變化扭曲云云。 我認為那不過是些把自己的幻想 : 和根深蒂固的成見,透過自己經驗投射出來的臆想神話而已。 : 就好像過去的人總會去找能代表一段精神或是時代寫照的人,並透過定性和模板化 : 變成要熟讀這些精神範例,你才會成為一個符合時代標準的人。 : 這些手法或許在19世紀的世界前有用,但如我前述 在一個變化過快的時代,實在是 : 老掉牙到無法發揮作用了。 : 舉幾個實際案例: : 軍國主義的日本寫在國小課本裡的 勇敢的水兵、廣瀨武夫 : 黃海海戰中肚子開了洞垂死還要問長官擊沉定遠了沒的水兵,跟旅順戰役中 : 率領自爆任務戰死的廣瀨武夫。 : 日本帝國覺得這些事蹟要流傳千百年,培養未來國民從小就懂忠誠與奉獻 : 最終是捲入自己不可能贏的戰爭,全國化為焦土亡國。 : 中共推崇用肉身擋機槍的黃繼光和跟著炸藥包自爆的董存瑞,也是想灌輸人民 : 大無畏犧牲可以突破一切困難。 : 結果改革開放 還是來到賺錢才是硬道理 : 同理國民政府為了保持自己身為中華法統的正當性,引經據典推崇千古忠臣 : 但是在美國要聯中制蘇的大環境下,根本改變不了甚麼事情。 : 蔣家王朝頂多多撐了幾年 還是在80年代末的民主化浪潮下倒下。 : ※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 若此 : : 大家覺得會比現狀更好 : 因此還是回到原串 cjol大的問題 : 這個問題應該是問: 假設某個時間點 台灣的課本應該選進哪幾篇文章 : 或是某人的事蹟 我們所處的現在是否會因此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 : 此外對於這個"更好"的定義 我想提出者也要做出一些解釋與澄清, : 否則也許有人希望的未來是禮運大同篇,又也許有人希望的是聖經裡描述的公義平安 : 連想像出來的結果都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的話,那我想更多討論也只是流於發散和自爽 : 無益於彼此啟發了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55.183.2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702297386.A.9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