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Aseri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德國老人台 ZDF 分出的年輕台 ZDFneo,在 2020 疫情開始大量封城遠距後,推出了快速構思快速攝製快速上架專供串流的Instant Dramaserie「速食短劇」,每集十幾分鐘總共六集可快速完食!本月最新上架的是輕薄短小酷兒劇 "Becoming Charlie" 直譯《成為查理》,海報是個外型很 Tomboy 的矮小女主角背後是社會住宅群,這是一個「女孩轉男孩」成為查理的故事嗎?那也不盡然,畢竟 Charlie這名字男生女生都可用。本劇開始的這小屁孩女主角也就叫 Charlie,並不是從女生名改男生名啦。只是這個「查理」的自我認同概念,是屬於這個社會還是屬於她自己? https://n-cdn.serienjunkies.de/hq/113211.jpg
飾演 Charlie的是德影少女新星 Lea Drinda ,此前以群戲在亞馬遜德劇《墮落街》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展露頭角,這次這劇就讓她獨挑大梁發揮各種外放演技!這外放演技演的是活潑鬧事玩世不恭的社會住宅屁孩生活:她住在德國第五大城法蘭克福隔壁的工業城市 Offenbach am Main,住這裡的社會住宅平日來往都是底層巴爾幹與土耳其移民少年,她家裡常欠債斷水斷電都出去打工送外賣,混久了街頭也變成油條小屁孩會偷雞摸狗,當然也渾身底層少年街頭文化喜歡唱嘻哈,只是身為女生混在嘻哈男生周遭那身段就不太女生,終於有天忍不住對閨蜜親下去 (!) 此劇光看海報,還有種底層少年經濟弱勢壓力沈重、更兼性別認同危機紛至沓來的蒼涼感,不過只要打開 E01看到剪貼片頭就知是青春喜劇!話說此劇場景 Offenbach am Main位於黑森邦,一般觀眾可能沒聽過但玩過德國的八成都飛過它領空,因為它就在「法蘭克福國際機場」起降航線上,本劇 Charlie每天騎腳踏車忙碌送貨頭上都是一班班飛機!同樣地,在下方,每天騎上大橋跨越緬因河,滾滾河水流向中心大城 Frankfurt am Main,這倒也給本劇作為一個邊緣城市邊緣小民尋找自我認同的意象:潮流流向中心是永恆不變的嗎?我們人生與性別也終要追隨主流嗎? https://i.imgur.com/ObH9knH.jpg
話說酷兒影劇這麼多,能自由探索性別認同的喜劇好像仍以大城市為主,但這種二線城市社會住宅下層階級蒼涼求存處,通常酷兒在這躲藏存活不受霸凌就該偷笑了、影劇表現也往往著重社會壓迫與悲傷壓抑,那此劇獨樹一格在這種社經環境拍起「性別認同」還走青春喜劇戲路又該怎麼談?當然,在這每日生存都已不易甚至無暇思考未來的地方,房租水電都付不起了還談「性別認同」簡直風花雪月!於是本劇還是堅守需求階層先求飽暖再思性別與情慾,倒是在這現實條件下提出了二合一敘事:生活經濟上面對現實、就是自我認同上面對自我,反之在兩方面都只會隨波逐流。 這「隨波逐流」的概念就結合 Offenbach am Main這條「緬因河」的地景情結了:E01 就從這日復一日的城市生存之「主流」開始、標題直言「逆流」宛如一場不可能任務;E06 則以「日月地球」為標題,以三星連結作為完成逆流的象徵提點!而中間的 E02-E05這四集,則一集集反覆辯論著在主流逆流中一團混亂的性別定位法:你是要先跟著主流去選擇「性別第三人稱」來建構自己?還是反面看看哪些東西自己討厭都丟掉再說?抑或其實沒啥選擇空間只是被時勢牽著走?而在這許多理想與現實之間真要將自己簡單區分定於一尊嗎? https://i.imgur.com/Gj1gmPM.jpg
E01 "Gegen den Strom" 「逆流」,人生有個主流但我能逆流嗎?這集有兩大「主流」牽絆著 Charlie的人生:(1) 她家很窮媽媽又欠債、她努力賺錢回來貼補、但媽媽一有了錢馬上去買風花雪月浪漫小東西,這天債主阿姨 Fabia來悍然討債搞到她一貧如洗!但何嘗不是機會悍然拉她走出這窠臼?(2) 她交友圈本就社宅少年渾渾噩噩的每日hang out,男的陽剛麻吉女的當跟班花瓶,她倒是男女兩邊不同嗜好都玩得很盡興,那這天情不自禁跨出紅線吻了閨蜜 Aline,以後朋友是否再也做不成?話說回來舊友做不成難道不能有新友?一切本來理所當然的「主流」都被迫分歧。 E02 "Sie und Er"「她與他」,思索非主流,首先正面選擇自己想要哪個樣。自己是女生也喜歡女生、喜好個性又像個Tomboy,倒是誤打誤撞尷尬相識的曖昧女生初次問起「你的性別代詞是什麼」?身在底層移民社宅這酷兒沙漠還真沒想過!這集經濟上被迫跟了煞氣房東 Fabia、為了還債加倍打工外送卻滿心不願,還是寧可向外自找營生當起水管工、自己開發興趣自作選擇才是甜美的果實?同樣地自選「叫我男生」也滿心興奮當個男生要當好當滿、要跟男生去練拳擊舉重享受陽剛的汗水、甚至要挑釁男生挨男生拳頭才滿心歡喜覺得受肯認?這樣的認同好像又不太對勁。 E03 "Was ich nicht bin" 「我不是的那個樣」,思索非主流,逆向思考負面選擇自己不要哪個樣。雖然為煞氣房東 Fabia工作還債是一百個不願,但自己「不要欠債」拒絕當個負義之人,硬著頭皮去做討厭事情其實也慢慢開花結果?有付出有結果後,原來討厭的人與事都會慢慢可愛起來?但經過上集正面選擇後、這集負面選擇終將與原初生活「割袍斷義」:努力工作把斷水斷電又拼回來了、怎知敗家老媽馬上砸錢妝點家裡了、竟還買一堆漂亮衣服想妝點女兒成她心中小公主?不論為經濟還是為性別認同都必須出走!原來生活的腳踏實地與性別的面對自我是一體兩面。 https://i.imgur.com/c6uw9Qt.jpg
E04 "Fehl am Platz" 「空間不夠」,我的行為只是被逼著做嗎?本看似方向明確的生活再次被打亂、一個個災難多面襲來彷彿人人都虎視眈眈!總覺得為了生存不得不然只好壓抑自己默默承擔、其實焉知凶神惡煞的外人不會「給你空間」舒展自我呢?腳踏車壞了、外送失約了、慘遭開除了、還不了債看似要被煞氣房東提上街頭了、迫不得已去偷小錢還被抓包看似要被扭送警方了... 但其實處處有人看見自己處境願敞開大門伸援手、反倒都是自己孤心「擠壓空間」喘不過氣來?擠壓空間的性別認同象徵就是痛苦的「纏胸」,但只要敞開心房原來呼吸空間亦能另類地啊寬廣。 E05 "Mehr als Entweder Oder"「不只二分法」,性別認同多元的世界,我不一定歸男或歸女?經過 E02「正面選擇」與 E03「負面選擇」彷彿有了必然的歸宿、但經過 E04破除受害心態的「空間迷思」得到身心自由後、自由的人生選擇只有光譜兩端嗎?當然出身一個沒多想過性別就日復一日複製傳統的社宅社區,不真認識幾個離經叛道的同道還真難想像「多元」與 non-binary 是什麼概念:「你昨天說是男生、今天怎又不是了」?「男生有好處就當男生、有壞處你就不當了」?這麼多咄咄逼人越聽越焦慮,但說到頭來這些「性別」不就各種分類標籤的堆積? E06 "Sonne, Mond und Erde"「太陽月亮與地球」,三星連線就能逆轉潮流嗎?看來性別認同不能獨學而無友,但結交同道的同時也不免面對友情檢驗,殘酷考驗還要回到一起長大的閨蜜 Aline:這介於男女的現狀就是我要的面貌、那你與我相識一場是交個朋友還是交個身份呢?你想傾聽我的獨特心性還是我的行禮如儀呢?這是很殘酷,社會如此廣大人生如此庸碌有人就是轉不過來,那也只有分道揚鑣各選各的社群了。主流「潮流」的確要個別心靈的集結惕勵方能「逆流」,ZDF 紀錄片都告訴我們「日月盈虧掀起錢塘潮」,那咱緬因河難道不能從法蘭克福逆流 Offenbach? https://i.imgur.com/UGfi27s.jpg
話說這「法蘭克福 vs 奧芬巴哈」的德國緬因河畔雙城記,是有金融摩天樓與混凝土社宅這「天上地下」階級情結的,相關情懷在 Netflix嘻哈犯罪劇《天際危機》表現最衝突激烈!描繪法蘭克福天上高端可看 ZDF德劇《壞銀行》Bad Banks 之餘、要看奧芬巴哈人小志氣高的大概就這齣《成為查理》了吧?同志與多元性別等酷兒題材在歐洲 YA 劇已如過江之鯽、尤其在影視界訴求多元的政確年代幾已成每劇必備,但在這樣一個年齡還是 YA 卻已柴米油鹽為了生活喘不過氣的邊緣城市灰暗社宅裡,酷兒仍能克服物質枷鎖與社會窠臼、進而解放心靈尋找自我揮灑人生嗎? 寫實說來這當然不易、比起「窮而性感」的柏林甚或紙醉金迷的法蘭克福都困難多了,不過這大概就是此劇在酷兒影劇中的獨特代言吧?話說 ZDFneo 還有一齣也是疫情期間推出的「速食短劇」"Loving Her"也在談酷兒、這齣則是改編自荷蘭短劇 "Anne+"聚焦女同人生了,一齣柏林一齣阿姆斯特丹探索性別認同如喝水般自然、那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可羨煞無數德國邊緣城市保守社區呀... 總之推薦喜愛同志與酷兒影劇的觀眾欣賞!這齣雖放在 ZDFmediathek 架上但從台灣直接可看不用 VPN,至於德語字幕就靠瀏覽器即時翻譯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knnZOsSE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1.153.2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653752926.A.8B8.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8.169.19.133 臺灣), 05/29/2022 0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