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ng-Clas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因為這篇有個人背景敘述也不想被認出來, 先宣稱這篇是代PO, 就算找到我本人我也不會承認的歐 XD ------------- 愛爾蘭總統演講的英文文法會有錯嗎? 會嗎? ? 不會吧? (一直在不斷懷疑 又否定的回圈) 邊懷疑邊找資料, 查證無果, 但我認為是我"不會"的可能比較大 查了好多資料和關鍵字沒結果 身邊沒有人可以請教, 特此上來求助 如果時間有餘還請您幫我解惑 -------- 問題一 https://youtu.be/7JVTirBEfho?t=81
1:21 這句話在字幕上被分成2段 and also welcomed to my official residence which we call "áras an uachtarán", House of President--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included, notably the Prince of Wales. 我試翻: (1)我也歡迎貴賓到我的官邸,其官邸,我們稱áras an uachtarán(愛爾蘭語), 也就是俗稱的總統府 (2)來訪的貴賓包含王室成員,尤其威爾斯親王也在其中。 ----- 1.放後強調的用法這樣行嗎? 這句文法看不懂, 但是後面查資料, 從旁證實這句說的是 “總統邀請威爾斯親王去她的總統府” 先分析一下句子 離奇的是 I welcome to place someone 一般都是 I welcome someone to place 我試著合理解釋, 一般重點強調用法¸可以把強調的重點放句首, 現在強調的是人 someone, I welcome to place. 但是如果這句沒錯¸ 我第一次看到把強調的人” 威爾斯親王” 放在後面的 文法都是強調的東西放前,“放後”這樣的用法真是第一次看到 請問”放後強調”這樣行嗎? 2.不知道這樣翻有問題嗎? 我刻意沒有縮成 總統邀請威爾斯親王去她的總統府 因為那2句是影片對白來源的段句¸ 想說翻譯盡量不要出現 中文字幕和英文字幕各說各話的畫面 請問這樣的想法有問題嗎? 還是只要中文順暢, 可以不用照英文語句順序? 中英文字幕可以各說各話? 我知道翻文章的時候應該以中文達意翻順為優先¸英文語句順序相對次要, 但影片字幕的原則應該不同吧? ---------- **2016/03/30更新 visits(n.) + by 的用法被證實是正確的 ------------- 因為一開始我看不懂這在說啥 就去找他講的名留青史的事件, 想理解背景¸和真正的意涵 結果查到的敘述, 讓我發現又新出現一個我查不到結果的用法 我查的重點是visits(n.) + by的用法 以下讓我崩潰抓頭的2個例句── 修正-這邊是從兩個不同網站找到一樣的句子 所以我推測 visits by的用法,可能是對的, 連續被用錯2次沒人發現的可能性很低 但是也不排除2個網站互抄,把錯的文法複製貼上的可能 崩潰一 She welcomed visits by senior British royals, most notably the Prince of Wales to her official residence, Áras an Uachtarái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y_Robinson 崩潰二 She welcomed visits by senior British royals, most notably the Prince of Wales to her official residence, Áras an Uachtaráin. http://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Mary_Robinson -------- 問題二 我看到這2個句子用法如出一轍, she welcomed(v.) visits(n.) by someon to place. 我想問的點是 我查來查去都是 a visit from someone 查a visit by someone 完全沒有看到任何相關訊息 這究竟是怎麼了? XD visits by 真的能這樣用嗎? 不過我查到 一個很接近的用法 List of state visits made by President Tarja Halonen of Finland http://idioms.thefreedictionary.com/visit+by visits made by , 有可能把made省略 留下visits by的用法嗎? ------------ 最後找到另一份資料, 出現真正讓我看的懂的英文文法, 拯救了我 重點就是歷史是“總統邀請威爾斯親王去她的總統府”這樣演的無誤 證據一 She became the first Irish President to visit the United Kingdom whilst in office. She met Queen Elizabeth at Buckingham palace and later welcomed Charles Prince of Wales to Áras an Uachtaráin. http://www.otd.ie/index.php/2015/12/03/03-december-president-mary-robinson/ 縮網址 http://tinyurl.com/jz34fzw 證據二 The Prince of Wales's visits to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in pictures Prince Charles meets Irish President Mary Robinson during his visit to Dublin in 1995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picturegalleries/royalty/11607850/The-Prince-of-Waless-visits-to-the-Republic-of-Ireland-in-pictures.html?frame=3305599 縮網址 http://tinyurl.com/zbjd8eq 我找到 原來Ted的演講搞,分成3段的一整句話 供參考 And I went as the first Irish president to the United Kingdom and met with Queen Elizabeth II, and also welcomed to my official residence -- which we call "Áras an Uachtaráin," the house of the president --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including, notably, the Prince of Wales. (我的試翻) (1)我可是史上第一位以「在任愛爾蘭總統」身分去英國, 並且和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會面的人 (2)我也歡迎貴賓到我的官邸,其官邸,我們稱áras an uachtarán(愛爾蘭語), 也就是俗稱的總統府 (3)來訪的貴賓包含王室成員,尤其威爾斯親王也在其中。 Ted來源 https://www.ted.com/talks/mary_robinson_why_climate_change_is_a_threat_to_human_rights/transcript 縮網址 http://tinyurl.com/jglr37g 需要影片完整中文字幕請開燈 https://www.ted.com/talks/mary_robinson_why_climate_change_is_a_threat_ to_human_rights?language=zh-tw 縮網址 http://tinyurl.com/zgd3d2c 該影片已經有人翻完的中文翻譯 供參考 (資料查完才發現有中譯影片XD) --------- 任何建議, 都是寶貴的幫助 不過就算沒有人有解答, 也希望我花很多時間整理出來的資訊, 能多少給大家一點知識上的正面影響 有一點點就好了 Orz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0.130.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459166733.A.82C.html ※ 編輯: liveoutmyway (123.110.251.84), 03/28/2016 21:46:30
dunchee: 你自己再重複檢查一次/順一次你的貼文吧(既然你要搞翻譯 03/28 22:33
dunchee: ,中文也是要注意--也要注意「讀者」的感受)。出現內容相 03/28 22:33
不好意思 我猜問題是我沒有直接講問題的重點,導致文章過於冗長 不過這樣寫出我 "對於問題,對照現有資料卻還是不能得到直接解答"的推論分析過程, 可以讓有興趣看完的人(希望有這樣的人)發現我思考上的盲點, 像我以前不懂得如何自己找答案,希望這樣的文章能對那些人有幫助 當然這部分我在做翻譯的時候,絕對會記得和嚴格遵守前輩您的教誨的 就像我現在講這麼多廢話,但是話多有個好處就是像您這樣的專家 才會知道我的回答有沒有懂你的意思, 很容易知道到底問題點在哪 很容易知道我找資料的過程, 為什麼沒找到答案還有我對於答案的猜測為什麼是錯的 這樣對大家應該都很容易有知識上的進步(可以我知道思考盲點,你是專家你知道學生不懂的原因) 希望我的回答沒有理解錯您的意思
dunchee: 同的兩個問題句子,第一部份的字幕你乾脆直接抄影片的CC( 03/28 22:33
感謝您的指正, 確實是2個一樣的句子,不過是來自2個不同網站來源(我原本放同個網站)已修正 一個是英文維基百科, 一個是new world encyclopedia 修正-所以我推測 visits by的用法,可能是對的, 連續被用錯2次沒人發現的可能性很低 但是也不排除2個網站互抄,把錯的文法複製貼上的可能 英文字幕都是複製Ted官網的, 不是自己聽寫的歐~
dunchee: 點了就有字幕)(你是自己聽寫?錯了些字,為避免雞同鴨講 03/28 22:33
dunchee: ,你還是直接抄字幕)。整篇你還是再整理一下。修改後也把 03/28 22:34
dunchee: 我的這個留言刪除。(等你update之後我有空再回頭看/回) 03/28 22:34
我不知道我這樣解釋完+改完2個一樣句子的問題,還有需要改的地方嗎? 如果我有會錯意,或是我的想法觀念是自以為是的地方, 還希望也很需要您能大力的指點 總之謝謝您這次的回文,除非您希望刪除,不然有人回覆指正我的問題是我的榮幸 XD
yoson: 我自己乍看(聽)之下 沒有覺得這樣講很怪 03/28 22:52
yoson: 感覺上 類似 Welcome home, daddy這樣的句型 03/28 22:53
謝謝您提出一個我沒想到過的觀點 不過我提出一個疑問, 這句如果是我用的話, 我會考慮的場合是在 我現場歡迎daddy, 和daddy面對面說的 而演講者說一件往事的敘述, 我感覺不出符合您提到的句型說 還是我哪理沒稿懂? 還請您不吝指教 ※ 編輯: liveoutmyway (123.110.251.84), 03/28/2016 23:58:27
yoson: 我想問題的重點可能是在 ...welcomed to my 03/29 02:33
yoson: official residence 如果不加對象 此句成不成立 03/29 02:34
我用我認為語法解釋 我認為可以成立的前提的情況有 像 "Welcome to taiwan" 這句型用在場合是 1. 被歡迎的人(遊客)是面對面的,像您提到Welcome home, daddy 這種面對面的情形才會加個名字當場叫他 而寫到這裡你可以發現, (1)Welcome home, daddy 後面+人名 是 "叫他名字",而不是welcome的受詞 這句的daddy完全可以和welcome沒有關聯 也可以寫成分開的2句 Hi daddy. Welcome home. 意思應該完全一樣 (2)而和welcome 人 to 地, 裡面的人是welcome的受詞 (1)和(2)有本質的區別 2. 這句話像標語一樣,ex 放網站, 放機場,歡迎外國人來台灣 通常不加"受詞"人 ※ 編輯: liveoutmyway (123.110.251.84), 03/29/2016 03:02:57
yoson: 喔 抱歉 我是錯的 03/29 02:50
yoson: 因爲如果是前述用法 應該會在前面加逗號 03/29 02:51
yoson: 我剛查了Google "welcome to (place) +(人)" 還蠻常被使 03/29 02:56
yoson: 用的 所以至少不是個神來一筆的用法 至於文法上怎樣解釋就 03/29 02:56
yoson: 不是我能回答的了 03/29 02:56
看到令我汗顏的訊息,難道又是我關鍵字用不對or沒用精準搜尋? 如果方便能附上文章或有該用法連結,能糾正我錯誤的觀念,我會非常感謝的 不然只好等我明天有空去親自證實一下您的資訊,再上來修正我錯誤的文章內容 總之非常謝謝您的回覆 ----------我的眼皮他和我說他盡力了,今天暫時到這邊--- 剩下的明天盡力擠出時間回,但不敢保證 XD ※ 編輯: liveoutmyway (123.110.251.84), 03/29/2016 03:13:39
yoson: 可以以"I welcomed to my" 或 "He welcomed to" 為字串丟go 03/30 01:17
yoson: ogle搜尋 就可以找到不少類似用法 03/30 01:17
yoson: 我想它不是特殊用法(雖然不是特常用)對我來說 把受詞置前 03/30 01:20
yoson: 置後 語意(氣)上有些許不同 03/30 01:20
yoson: 還有 我想這裡的welcome 並不是一種greeting 而比較接近邀 03/30 01:21
yoson: 請/誠摯歡迎之意 03/30 01:21
yoson: 可以注意到這句話是「她被邀請會晤女皇 並welcomed 到她的 03/30 01:27
yoson: 官邸 」且前後並未更換時態或有其他時間副詞表示其時間上 03/30 01:27
yoson: 的次序 對我而言代表 「她是在英國訪問的同時 邀請皇室成 03/30 01:27
yoson: 員至其官邸參訪」 03/30 01:27
謝謝Y大熱心回應,如果我一開始沒有因為看不懂"長受詞互換"的意涵 去看背景資料的話,我會非常同意您的翻法 我補充一下資料,順便提出我的想法來討論一下, 不知道看完之後會不會被我的說法說服,或是哪裡有誤都歡迎再來討論 我找到的資料是總統去英國 和 親王拜訪總統府是不同時間 總統第一次見英國女王在1993/05 http://tinyurl.com/zf8sbbz 親王拜訪總統府在 1995 縮網址 http://tinyurl.com/zbjd8eq 而經過資料查證之後我唯一同意您說的的可能性 是總統去英國見女王同時向其他王室成員和親王提出邀請 這個我真的無法查證--提出邀請的當下全部的人是不是都在一起 以我的觀察 退任愛爾蘭總統在做TED演講的時候 提到和女王見面/和親王來總統府見面 應該都是不同國家政交上突破性的歷史級的新聞,是她當總統時驕傲豐功偉業的政績之一 (微帶炫燿的意涵)所以如果要炫燿應該強調的是該不同時間發生的事件 強調(去見女皇)同時提出邀請這件事作為炫燿本錢的可能性較低 以上只是我認為的啦 XD 這邊有另一資料說明事情時間先後有排序 (但是不能否認去看女皇同時提出邀請的可能) 證據一 She became the first Irish President to visit the United Kingdom whilst in office. She met Queen Elizabeth at Buckingham palace and later welcomed Charles Prince of Wales to Áras an Uachtaráin. 縮網址 http://tinyurl.com/jz34fzwyoson: "...., he welcomed to his tent his eldest son, Jochi, a 03/30 01:40
yoson: nd ..." 此段貼自google的搜尋結果 我自己感覺是 如果在 03/30 01:40
yoson: 客觀陳述此一事實時 會如此排序 若將受詞前置 變成"he welc 03/30 01:40
yoson: omed his eldest son, Jochi to his tent " 語氣上比較像是 03/30 01:40
yoson: 講一段故事(書面)或是說者或聽者是此受詞的相關人(口語 03/30 01:40
yoson: 上,一種講人家閒話的fu~) 03/30 01:40
yoson: 不過這也只是我自己感覺 沒什麼根據 參考即可 03/30 01:43
yoson: 對了 另外我想長短不是真正的重點 但代名詞受格應該是不能 03/30 01:51
yoson: 置後的 03/30 01:51
關於長受詞換換的用法 集思廣意重為說法整理如下 先放著 供我和大家參考 有新結果會再修正(有時間的話也許會修正XD) 1.K大說 是愛爾蘭人的習慣, 而長受詞互換常見 可換可不換 通常只有長受詞會互換 2 Y大您提出短受詞也可互換的證據 認為互換和受詞長短無關 he welcomed to his tent his eldest son http://tinyurl.com/jhq38kg 3.現在 到底對不對 可以 使用的場合(口語/正式) ? 分類型使用? 還是都能用?沒有定論 而受詞換和不換的在意思和語氣 分別 可參考Y大看法, Y大提出 (1)正常welcome sb to place 語氣上比較像是 講一段故事(書面)或是說者或聽者是此受詞的相關人 (口語上,一種講人家閒話的fu~) (2) 而受詞互換 welcome to place sb 客觀陳述此一事實時 會如此排序 有任何問題和建議都非常歡迎 最後感謝您大力熱心的回應,和很有有幫助的資訊 ※ 編輯: liveoutmyway (123.110.251.84), 03/30/2016 16:35:36 ※ 編輯: liveoutmyway (123.110.251.84), 03/31/2016 14:47:55 ※ 編輯: liveoutmyway (116.241.137.148), 06/02/2019 13: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