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xamin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朋友沒有帳號,代PO -------------------------------------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361870 這幾天這起新聞引起正反討論 有人肯定老師善心,但也有人有所批評 想說是不是能做些社心方面的聯想或討論 也許大家可以切磋練習。 (純粹討論"可能"的心理學現象,沒有要評論或批評哦) 1.從眾? 有些網友批評:"可能"有些同學沒吃飽,還想再舀貢丸, 但礙於怕被批評沒愛心而不敢再舀。 (雖然老師應該沒這樣強制的意思) 的確"可能"會有這樣的現象 有網友使用"從眾"一詞來形容 就我的認知,使用"從眾"應該符合吧? 因為會受到"規範性影響" 請問是否正確?還是更符合其他的心理學的現象呢? 2.如何避免上述情形發生? 上述假設情形, 常會扭曲原先美意, 把自願變為強迫。 那應該如何避免呢? 多溝通說明,請大家出於自願, 且不要批評沒有一起執行的人? 有沒有更符合心理學領域的用詞呢? 歡迎自由討論。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68.1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490711692.A.8A6.html ※ 編輯: wuhsing (114.25.68.143), 03/28/2017 22:37:10
KEYs: 要對付從眾,就以匿名性方式處理。 03/28 23:27
Duowa: 從眾應該是看別人做,我也跟著做吧? 03/29 08:39
a125419401: 感覺應是比較符合規範性從眾的性質 比較偏社會心理學 03/29 10:46
a125419401: 範圍 而第2點應是改變態度的問題 是另一更大的範圍 03/29 10:48
a125419401: 這些大抵都牽涉社心 原po若有興趣應該goo得到蠻多資料 03/29 10:51
dazero: 以團體思維來解釋會較洽當,要件也符合,也包含團體壓力造成 03/29 11:05
dazero: 的從眾行為。 03/29 11:06
acid99: 強迫行善造成學生「態度改變」,故從眾、順從跟服從都可 03/29 12:41
acid99: 以討論,再思考三者之區辨實益 03/29 12:41
acid99: 及避免發生這些現象的方法 03/29 13:04
peiachi: 我想到的是高夫曼的戲劇理論,裡面有一個前台&後台的概念 03/29 23:04
peiachi: 在解釋人際互動,在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互動下,學生會表現 03/29 23:08
peiachi: 聽老師的話,符合社會規範的樣子,但如果場景不是在教室 03/29 23:10
peiachi: 或是沒有人的時候,則人性自我就會顯現,把全部的貢丸都 03/29 23:11
peiachi: 吃掉之類的xD 詳細可以在Google查查 03/29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