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xamin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受益於考版良多,分享自身經驗,希望對考生有幫助。 背景:國立工學院碩畢,在工作轉換期間準備考試,想法是盡力準備考試,如果此次落榜 就去上班。 成績單:108年關務三等化學工程 法學 54 國文 51 申37 測14 英文 81 申41 測40 有機化學 37 儀器分析 45 物理化學 75 化學程序 69 總成績 59.62 作息: 全職考生,每天到圖書館報到,8:30-17:30,接著到操場走路伸展30-60分,晚餐後再讀 個2-3個小時,最晚12點入睡。週一至週日皆同。 策略: 在爬完板上眾多前輩的分享文,考量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決定以十年內考古題為中心,盡 量每題弄懂,整理出常考主題,然後重複複習。每科選一本主要參考書,並且自己整理紙 本筆記。一開始就打定主要衝專業科目,在分析自己的強弱科目後,前六週先攻有機化學 和物理化學,後六週至考前再加入需要背誦的儀器分析和化學程序,每天唸兩個專業科目 ,例如一三五每天唸有機、儀分,二四六每天唸物化、化程,週日唸當週進度落後科目。 物理化學: 書單:物理化學總整理 何雍著、物理化學總分類題庫 何雍著 網路資訊:交大開放課程王建隆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fVyjTHl8Q&list=PLj6E8qlqmkFuhJukQmh6Fp2d0wkOA4Qpf
這科對我來說比較挑戰,所以花較多時間,一開始先從交大開放課程開始聽,每集都聽完 並整理筆記,熱力學的部分,尤其是混合溶液的部分,要慢下來細細體會,用考古題來驗 證自己熟悉的程度。再來唸從物化總分類題庫(何雍),主要是從各研究所、國考題目回 去抓各章的重點,不懂的部分從交大開放課程去加強釐清觀念,需注意有時候書裡解答常 有誤,需自行判斷。我對這科的心態是,不求參考書上每題花俏題都會算,但基本題都要 能把握下來,例如,基本的熱力學、電化學、溶解度、反應動力學。量子的部分,可以唸 懂的部分我本來就覺得有趣,例如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不懂的部分真的怎樣都看不懂,也 沒打算在上面糾結。後來算是運氣不錯,考出來的都能下筆。 化學程序工業(含質能均衡): 書單:化學程序工業:附高普考試題精解 薛人瑋、化學程序工業暨工業化學概論 洪萬 彭、質能均衡 林月卿 這科分成需要背誦跟計算的部分,計算的部分把書裡的每題例題計算過三次,扎扎實實寫 下來,除了知道怎麼用公式、小心單位以外,在三次的練習中,把容易犯錯的部分標出來 ,會發現自己思路的盲點,考試的時候會變得小心,然後常犯錯的題目,會在該章節裡用 習題做加強。背誦的部分,說實話很多很雜,我仍然用主題式的去整理筆記,例如:氣體 、水處理、塑膠類聚合物、釀酒製程等,因為常常看到很睏,所以我會用默寫的方式來幫 忙記憶,一方面寫過至少有印象,二方面可以減少考場上某些字不會寫,若是背累了,就 換做質均,計算累了,再繼續背。然後,算是抱著一種好奇心來吸收化程龐大的內容,有 看過有印象,考場上盡量掰,能寫就寫不要空白。會用洪萬彭書裡的考題來測試自己有沒 有記熟。 儀器分析: 書單:儀器分析原理與應用 施正雄 網路資訊:YT 例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hVotrZt9I&list=LL&index=37&t=952s
儀器分析的常考主題就幾個,層析、光譜(UV-vis、AA、AE、IR、拉曼、NMR )、質譜、 X光相關分析法(XRD、XRF)、熱分析(TGA DSC TMA DMA)、電化學法,務必搞懂,分成原理 、儀器架構、定性定量分析法、優缺點、常用領域等方面來整理筆記。另外還有比較題, 例如紅外線跟拉曼的比較、氣相與液相層析的比較。平常如有破碎時段,例如 等車、買 餐、洗澡,我會以個別主題,自己講解給自己聽,以默念的方式取代手寫。遇到不懂的, 再去翻書或在網路上找資料,對岸資料不少(我發現原本的網址已失效),YT的資源也非常 豐富。考前需要手寫各主題,主要是練手感,默念跟手寫還是有差。平常如果唸累了,懷 著好奇心去看一些科普的東西,例如: 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63973,有可能在考場它就被考出來。 另外,如果在考場見到不熟的題目,也不要空白,盡可能將腦子裡的東西寫出來,用力的 延伸,不要空白。如果我是來年的考生,會把拉曼、紅外線、層析、質譜、X光相關分析 唸到滾瓜爛熟。 有機化學: 書單:有機化學上下 方智、有機化學天堂秘笈下 網路資訊: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WpbFLzoYGPfuWUMFPSaoA 一開始先從天堂秘笈下集開始看,做自己的筆記,先把感覺抓回來,接著把方智的上下冊 念完,習題挑重點做,例題每題看,接下來仔細研究考古題,每一題做,如果遇到不熟悉 或觀念尚未清楚,回去翻方智,然後做該章的習題以補強熟稔觀念。平常唸累了,會看YT 上相關的影片,例如看各主要反應機制(SN1、SN2、E1、E2),算是多少加強印象。本以為 有機是自己加分項目,沒想到這次考得不理想,目前就想到這些值得分享的技巧。 英文: 網路資訊:關務業務中英文詞彙對照表 https://www.ielts-exam.net/ielts_writing_samples_task_2/35/ 準備上只有每天在運動走路時會背海關單字,但考試都沒考,反而是平常的語感在翻譯跟 作文上幫了忙,說白了,這科是吃老本。語感的培養需要時間,主要是上網看英文文章, 學著看文章的組織方式、連接詞用法、動詞副詞檢起來用。考試時,面對題目要能自行衍 生夠多詞彙,從中挑選來用可以通順達意、文法不能錯、能呈現觀點、不會後文打前文嘴 巴。英文還是很吃時間,平常就得耕耘。 國文: 前兩週看青草茶,手寫至少三篇,其他吃老本。 法學: 前兩週開始寫考古題,直接從考古題來背誦,沒有(空)看額外的書。 --------- 有時候唸一唸覺得心煩的時候,會讓自己去想去的地方透透氣,看場電影,爬個郊山, 找人吃飯聊天,等心情覺得穩定了,再回到圖書館。心裡常想著「就盡力唸,有唸過的, 要寫得出來,如果屆時考題很偏,那也沒辦法了」的心態去準備,盡人事外,有些事情 也有運氣的成份在,除了盡力是必要的,停損也是必要的,當時抱著落榜就去上班的想法 某種程度也讓自已在準備過程比較專注、壓力不致於過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54.1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606544623.A.6EE.html ※ 編輯: milkb (118.169.154.154 臺灣), 11/28/2020 14:28:02
muchi45149: 謝謝分享,恭喜上榜。 11/29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