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ORMULA1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擺在您面前兩個職業:馬拉松運動員和F1賽車手,相信大部分讀者會選擇後者。全程 42公里的馬拉松也許會讓人望而卻步,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很多人不到半程即四肢癱 軟體力耗盡。也許有人會覺得,跳進一輛彙集高科技的F1賽車裡,發動轟鳴的引擎,在賽 道上任意馳騁,是多麼刺激而令人嚮往的職業啊。但是現實很殘酷,事實上沒有經過訓練 的人駕駛F1賽車,跑完一圈後的結果,也許會用到醫護人員、擔架和救護車。那麼一名F1 車手會有哪些異於我們常人之處呢? 一個看似輕鬆的職業 超強的心臟承受能力 F1賽車手需要具備優於大部分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首先你需要一顆強健而穩定的心臟。在 賽車起跑前,賽車手的平均心跳在190次/分鐘左右。在短短幾秒鐘內,高度緊張地等待著 五組紅燈熄滅後起跑。 F1比賽起跑區 這裡科普一下,正式比賽時的起跑排位順序,是根據前一天排位賽的成績來排序的。如果 一個車手昨日排位賽成績不理想,他需要在正式比賽起跑時挽回劣勢,盡量多超越前車。 而排位賽成績較高的前排車手,需要守住領先優勢。起跑後經過第一個彎道,是整場比賽 最關鍵、最驚心動魄的時刻。外線與內線過彎、封堵與防守路線、早剎晚剎車等等,這一 切一切都會在通過一個彎道短短幾秒鐘內發生,而正是在這決定比賽走勢的第一彎道, 發展成碰撞事故是難免的。 起跑後的第一個彎是碰撞事故的高發區域 如果你不能趁亂在起跑階段超越前車,那麼你只能在之後的比賽中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去實現。因此這是每個車手最為緊張激動的時刻。而即使是在整場比賽平均兩小時的時間 裡,賽車手的平均心跳都在150-160次/分鐘。沒有一顆強壯的心臟,是無法完成比賽的。 可怕的加速度 我們乘坐雲霄列車時,最刺激的時刻所承受的重力加速度在3G左右,這已經讓我們感覺 心臟要跳出來了。太空人在升空時的重力加速度在6G左右。但是F1賽車手在整場比賽中 都要不停的承受著4G~6G的重力加速度。可以說他們坐了兩個小時的高速雲霄列車。 車手要承受比雲霄列車還要高的加速度 我們人類頭的重量大概在4公斤左右,加上佩戴的碳纖維安全頭盔,一名F1車手在靜止狀 態下脖子需要支撐超過6公斤的重量。但是在高速駕駛過程中,由於賽車手的身體被安全 帶牢牢固定在駕駛艙,因此慣性所產生的加速度完全由脖子來承擔。每一次過彎道,會產 生朝向彎道外側4G的加速度,這一瞬間脖子需要承擔6KG*4G=24公斤的重量。而剎車時加 速度絕對值更會飆升到5~6G,會讓賽車手脖子承擔接近40公斤的重量。 脖子上粗壯的肌肉 因此一般來說,F1 賽車手的脖子從正面看都比臉要寬,脖子上的肌肉異常發達,這是長 年訓練和比賽練就的。 高溫與脫水 在比賽中賽車車艙溫度在60度左右,猶如桑拿房。而作為高危險性運動,FIA規定車手除了 穿戴每個車隊的連體外衣,內層必須穿特製防火服(防火服可以讓車手在700度高溫下挺過 12秒)。設想一下,我們穿著羽絨服在60度的桑拿房裡待上兩個小時是什麼效果。而這 正是F1賽車手每場比賽都需要經歷的。 賽車服內必須穿戴防火服 高溫會帶來出汗和脫水,賽車手一場比賽下來會出損失2~3公斤水分,大部分是以流汗形 式排出體外。但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流出的汗水是不能排除衣服外的,只能被衣服完全 吸收。因為根據FIA規定,每場比賽後賽車加車手的重量不得低於600公斤。因此車隊在 不斷減輕賽車重量以提高速度的前提下,會精細到賽車手流出的汗水。因此每次比賽結束, 疲憊的賽車手都不能馬上換掉身上濕漉漉的衣服,必須先帶著頭盔到官方指定處秤重。 賽後車手秤重 F1賽車上有一根飲水管,通過頭盔伸到賽車手的嘴附近,儲水罐在賽車駕駛艙附近的一側。 如果賽車手感覺到口渴了,可以按動方向盤上的按鈕飲水,車內的微型抽水泵就會啟動, 將水送入賽車手的口中。車手也會盡量控制每次喝水的量,小口均勻緩慢喝水,防止短 時間大量飲水導致尿急。 專注力、意志力與反應力的嚴峻考驗 無論賽車手承受著多麼嚴苛的環境條件,他們的使命永遠是:開好賽車,獲得好的成績。 這就需要他們在經歷著整場比賽中常人難以忍受的高溫高壓外,還要全神貫注的開好整場 比賽。每一圈、每一個直線與彎道、每一次油門與剎車、換擋與離合,都需要賽車手用最 正確的方式去完成。包括加速與減速,進彎剎車時機的選擇,後車進攻超車線路、前車防 守封堵線路的選擇,配合車隊實施進站策略等,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立即 被無情的競爭對手甩在身後。而車隊的電台會時刻與車手保持溝通,傳達車隊的策略計劃 以及賽道上的實時信息。這就需要賽車手要認真聆聽每一句話,並立刻解讀領會其含義並 及時反饋。同時作為與賽車融為一體的車手,在車輛遇到問題時還要通過電台及時與車隊 匯報並獲取解決方案。 車手必須與車隊的完美配合 強大而持續的鬥志是每一位賽車手必須具備的。兩小時的比賽中,時刻都要像打了雞血一 樣,奮力拚搏,讓賽車的性能和自身的駕駛技術達到極限。即使獲得領先,也不能絲毫放 鬆警惕,時刻提防後車超越,盡量拉開和後車的差距。 人們常說,很多事情並不是一項你自己做好自己就能成功的。這句話用在賽車運動,特別 是F1上是最為合適的。一名車手即使全程駕駛零失誤,也有可能成為旁車碰撞失誤的犧牲 品。因此這需要每一位車手在全場比賽中,都保持著清醒而敏捷的頭腦和反應力。遇到突 發情況要立即做出判斷與反應,將自身的損失降到最低。 碰撞事故在所難免 沒有超凡的體力、耐受力與意志力,是無法成為合格的F1賽車手。每一位F1車手都需要考 取FIA頒發的「超級駕照」,而FIA規定全世界擁有超級駕照的人數不得超過100人。 前世界冠軍Button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前F1世界冠軍Jenson Button,在2017年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時,全程 毫無壓力,最後竟然因為在自行車環節因為超速而被取消比賽資格,可見其體力有多麼 異於常人;幾年前國內一知名的賽車評論專家,有幸乘坐了一次雙座F1賽車,前面有專業 車手駕駛,這位專家坐在後倉。在賽車繞場一圈後,這位專家下車即嘔吐不止,無法繼續 乘坐了。 https://goo.gl/KN881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0.10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542785177.A.F54.html
savvik: 想到kimi 喝水管壞掉..... 11/21 15:51
ken720331: 異於一般運動員 11/21 15:52
moaice: 賽車手看起來怎麼會輕鬆,一不留神會喪命耶 11/21 16:01
QAZQWESDX: 雲霄飛車兩小時太傳神了 我坐一趟雲霄飛車就覺得脖子 11/21 16:03
QAZQWESDX: 很不舒服了.. 11/21 16:03
kedicapture: 哈哈哈 Kimi you won’t have the drink 11/21 16:16
eaurouge7: 鐵人三項超速是怎樣?? 11/21 16:58
mouz: Button去年參加鐵人三項的比賽 在35-39歲組拿到第三名 11/21 17:23
mouz: 不過在自行車一個減速區(應該是為了安全)騎太快而被取消資格 11/21 17:23
ken720331: 能力太好而被取消 11/21 17:27
lovecmgirls: 三小啦 自行車超速XD 11/21 17:39
grapesnake: Sainz: 喝不到水沒什麼啦 你有像我一樣一直被灌水嗎 11/21 17:56
micbrimac: 原來競速比賽 還有超速問題~ 11/21 18:12
forgetta: F1也有罰超速啊 pit跟黃旗狀態 11/21 18:17
ken720331: 平常300公里習慣了30公里好像在散步 11/21 18:24
currit: Button 那個太扯了吧 11/21 18:52
astushi: Ham連水都不帶 11/21 19:17
imkaikai: Ericsson:我沒水喝 11/21 20:22
Qiaodi: 真是一篇好文章,又讓人更深入了解F1這項運動,謝謝原Po 11/21 20:41
Qiaodi: 自行車超速...XDDD 11/21 20:43
lovinlover: 起跑前平均心跳在190次/分鐘?? 11/21 21:03
wlsh: Button全馬sub3阿 而且他根本不是練這個的... 11/21 22:48
chi17: 前幾年GP轉播時會放心跳數,起跑190~2XX都有 11/21 22:50
www1025: 沒玩過賽車的很難想像起跑前的緊張,旁邊對手的催油聲就 11/22 00:20
www1025: 像野獸向你咆哮,心中不斷沙盤推演第一彎,然後燈滅起跑 11/22 00:20
www1025: ,一切交給自然反應! 11/22 00:20
rurumi5566: 推! 11/22 08:57
zoidsx: 三鐵還有超速的限制?不想要人破紀錄? 11/22 08:58
zoidsx: 原來三鐵也有黃旗區域,巴頓在黃旗區超速XD 11/22 09:02
ken720331: 龍嫂跟kimi這樣也很厲害 不是單純只是開車而已 11/22 10:56
lusean1234: 之前心律不整曾跳到190次/分鐘 真心覺得不舒服... 11/22 10:57
nitrile: Button平常就有在練跑賽道 11/24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