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ORMULA1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印象中 以前的賽車沒有這樣跳過 每年新車開發出來 頂多解決一些2D平面上的力學問題 什麼長軸車、轉向不足之類的 今年真是太奇葩了 在垂直軸向上多了一直跳的問題 跳也不是一場兩場在跳 個人感覺(猜測)問題出在空力 這應該是車子造型本身的問題 也就是去年端出公版模型時 設定出今年的規定 問題就存在了 現在搞得很多車隊都是剛入行 不會造車一樣 真的很神奇的現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90.1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655076072.A.0BC.html
FastwayYU: 今年的車使用了另一種設計理念才會產生的,詳細解釋YT 06/13 07:23
FastwayYU: 很多人做過影片了 06/13 07:23
ken720331: 地面效應 06/13 07:26
smallpig02: 是很好奇,賽季前各隊開發時都沒發現嗎? 06/13 07:26
ken720331: 目前看起來就紅牛找到平衡點 06/13 07:27
ken720331: 賓士的表現比較讓人訝異..因為記得上個賽季他們很早就 06/13 07:28
ken720331: 預備研發今年的車 06/13 07:28
smallpig02: 還是只有空力老怪用手才能算出來? 06/13 07:28
hankower: 今年改規則 翼地效應回歸 模擬豚跳好像需要特定參數 06/13 07:54
gdd9659173: 打從我認識F1以來都一直聽說紅牛空力強,今年很明顯就 06/13 08:01
gdd9659173: 是比空力,畢竟引擎早就被限制開發了不是嗎,難怪賓士瞬 06/13 08:01
gdd9659173: 間沒競爭力 06/13 08:01
Vincent8026: 就之前幾十年都不准用這種會產生豚跳的方法製造吸力 06/13 08:03
Vincent8026: 上古時代可以,那時也有這問題 06/13 08:03
fosura: 有一個YouTube影片有提到一點我覺得有趣: 06/13 08:20
fosura: 紅牛(的空力老怪)和法拉利都有經過地面效應時代, 06/13 08:20
fosura: 所以他們相對有經驗。更知道設計要在避震器/地面 06/13 08:20
fosura: 高度/地面效應下壓力最大峰值之間找到平衡。 06/13 08:20
fosura: 至於實際上是不是真的經驗有差造成差距,影響車輛設計, 06/13 08:21
fosura: 這我就不知道了。 06/13 08:21
fosura: https://youtu.be/5a4sBF3s0UI 06/13 08:22
fosura: 這影片解釋的相當清楚。總之地面 06/13 08:25
fosura: 效應的下壓力有個峰值。離地面越 06/13 08:25
fosura: 低下壓力越強。但離地面太近會讓 06/13 08:25
fosura: 氣流分離(即stall發生)成紊流而 06/13 08:25
fosura: 失去下壓力。地面高度又受懸吊/ 06/13 08:25
fosura: 底板變形量的影響。總之是個複雜 06/13 08:25
fosura: 的系統設計問題。 06/13 08:25
fosura: 限制懸吊高度或是懸吊設計太硬去避開地面效應豚跳,但到 06/13 08:27
fosura: 了街道賽又會有因懸吊太硬引起的彈跳… 06/13 08:27
taxlaw1991: 昨天sky有播比較 牛的底盤離地高明顯高於賓 同一個點 06/13 08:33
taxlaw1991: 跳動也少很多 06/13 08:33
supersd: 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何過去幾十年FIA都不准用這方式去製 06/13 08:50
supersd: 造吸力?是因為有其他問題嗎?還是單純因為會豚跳所以不想 06/13 08:50
supersd: 採用? 06/13 08:50
ken720331: 麥拉倫也經歷過地面效應...but 06/13 08:51
fosura: 以前不用的原因是因為危險,側群破損會失去下壓力讓車子 06/13 08:56
fosura: 失去控制。(官方說法)現在重新啟用是因為安全和材料進步 06/13 08:56
fosura: 可以避免過去那樣的意外。 06/13 08:56
josephv: 推f大解釋的不錯 06/13 09:09
fosura: 我認為啦,牛底板比別人高說明兩件事:1.冰刀的用途不是 06/13 09:10
fosura: 什麼高度限制器,主要還是空力相關和結構支撐。2.牛下壓 06/13 09:10
fosura: 力還沒用到他們地面效應的理論峰值,但整車的下壓力就已 06/13 09:10
fosura: 經足夠在彎中追上紅軍。也許牛的底板效率比其他人好,或 06/13 09:10
fosura: 是在底板以外的地方找到更多的下壓力(或是幫助底板增加空 06/13 09:10
fosura: 力效率)。 06/13 09:10
sheer1927: F大真希望能開一篇解說。太猛了 06/13 09:16
kazake: 牛車一直噴火花我還以為他的底板更低 沒想到反而比較高 06/13 09:33
ken720331: 空力老怪太猛 06/13 09:33
kent0405: https://youtu.be/HaN3glUFSMU 06/13 09:49
kbsidd: 過去後來不用地面效應,就是怕高速中車輛起飛 06/13 10:03
kbsidd: 一旦破壞地面效應,車輛起飛時還會旋轉幾圈重摔在地 06/13 10:04
shiriri: ttps://youtu.be/Ow3rxq7U1mA 30秒起飛 06/13 10:14
grapesnake: 最有名的地面效應車就那台風扇車啊XD 06/13 10:31
kbsidd: BT46B 只跑一場就被禁掉的賽車,不只速度海放其他人 06/13 10:36
kbsidd: 該風扇不僅帶來更多的下壓力,還可將路面碎石捲起噴向後方 06/13 10:37
Inar: 有經歷過的相對有設計優勢~ 06/13 11:39
awayaway: 飛起來最有名的大概是賓士CLR吧XDD 06/13 11:39
kimi0325: 別再吹newey啦mp418 mp419就是屎而已 06/13 12:05
linyichi: https://youtu.be/k3rgNG09M4E 介紹的還不錯 06/13 12:12
smallpig02: 感恩感恩各位大大 06/13 12:16
showgun5566: 沒預料到豚跳是因為風洞模擬速度限制下不會出現 06/13 12:52
showgun5566: 實際賽道測試開到200km/h以上才發現問題大了 06/13 12:53
MilkTeaMan: 一堆影片自己看 06/13 12:55
jior: 這不是賽季初就已經討論過的事了嗎 06/13 13:23
ken720331: 因為沒人料到賓士會沒想到要克服豚跳??(這感覺很不賓 06/13 13:59
ken720331: 士) 06/13 13:59
ylrafale: 啊所以Newey成功案例那麼多,要因為兩個失敗的設計就不 06/13 14:15
ylrafale: 能誇了? 06/13 14:15
cagman: 應該納入質數的概念 06/13 17:24
Vincent8026: F1版LIVE廢文太多,季初文章被洗超遠 06/13 18:00
ken720331: 前幾年沒人這兩年好多人XDDD 06/13 18:14
ken720331: 之前只有大便銀行的轉文 06/13 18:14
a9564208: 所以DTS推廣成功(欸? 06/13 21:47
Vincent8026: 對阿之前超級冷清,版規的最後版本居然還是老農奪冠 06/13 23:41
Vincent8026: 的年度 06/13 23:41
ken720331: .............好久 06/13 23:43
pttassassin: 網飛推廣有成(? 06/14 01:06
TheoEpstein: 反而大便銀行不來F1板了 06/14 01:58
Vincent8026: 我們懷念他 06/14 02:03
ken720331: 大便超譯被噴就不來了 06/14 06:10
Vincent8026: 被噴只會轉貼超譯新聞,就自刪消失了,超可愛 06/14 13:49
Vincent8026: 倒是台灣的新聞也好不到哪去,連賽果都可以寫錯 06/14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