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ineA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神靈地景 Spiritualscape》作品發表會 ▋時間 ▋ 2022/07/30(六) 15:00-17:00 ▋地點 ▋ 江山藝改所(新竹市東區興達街1號) ▋主講人 ▋ 劉培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參加方式 ▋ 免費報名入場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EV9eD ※請勿攜帶外食飲品 /////////////////////////////////////////////////////////////// ▋活動流程 ▋ 15:00-15:10 影片發表 15:10-16:00 創作發表 《神靈地景 Spiritualscape》 16:00-16:45 與談對話:觸覺神性-身體感官的轉譯 與談人:李晨安 (University of Kansas, History of Art) 16:45-17:00 現場Q&A /////////////////////////////////////////////////////////////// ▋關於作品 ▋ 1 : 12 : 1 : 3 一本書,十二隻香,一場儀式,三界跨越。 行走的步伐刻畫出儀式的邊界,與此同時,點燃的香火燒的濃嗆。唸出台詞,拿好道具, 配合走位,儀式空間即是一個跨越神靈、陽靈、陰靈世界的展演空間。這是一本關於身體 感官的劇本,也是一本神靈地景圖誌,透過燒掉的觸覺空隙與隱約的嗅覺痕跡,將書本身 轉譯成通往「觸覺神性」的中介。 觸覺神性 觸覺神性 (Haptic Religiosity),一詞源於 S. Brent Plate 一篇講述「宗教的皮膚」 的文章,皮膚作為感知的介面,是將外界訊息傳入身體的媒體管道,大腦接受觸覺帶來的 感受訊息,轉換成片段儲存在意識流當中。等到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感官刺激,再度喚起先 前的感官記憶,長時間形成一種回憶、習慣、自然而然。而在宗教裡面,反覆舉行的儀式 ,參與者們擁有相同的感官刺激,形成的是信仰。 《神靈地景》一書背景從一場喪禮儀式來看如何藉由身體、物品、火等元素,進行一場橫 跨神靈、陽靈、陰靈三界的儀式展演。從招魂、牽亡...再到燒庫錢,每一個儀式串連起 物品與人之間的連結,叫喚聲與靈的連結,以及實際空間與神靈地景的連結。 文本以劇本形式的對話呈現,話語內容圍繞在神靈、陽靈、陰靈三個角色之間,講述著儀 式當中聽不見的那段對話。其中陽靈對應的時而是筆者,時而是參與者之一,因為出神, 才能將意識超脫至看不見的空間與其他靈體對話。「看不見,卻感覺得到。」 《神靈地景》的翻閱過程即是體現「觸覺神性」:從造紙到燒紙,再到觸摸與嗅聞。如果 說現實的物質空間是正空間,然而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經驗的是一段段對話,像是讀劇 一般,在心裡或腦海裡的負空間演出著。書中呈現圖誌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以圖像呈現 空間劃分與交互作用,第二種以負片照片呈現負空間的儀式場域,第三種神靈地景以線香 燒痕的方式呈現,如同儀式中燃燒的意義,燒掉的只剩空缺與灰燼,然而實際的作用卻因 此而生成。手持的線香如同畫筆,在紙上畫(燒)出神靈地景的樣貌。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23009400375238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72.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neArt/M.1659027134.A.B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