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餐廳名稱:Hotel Sacher Rote Bar 消費時間:2023年/06月 地址:Philharmoniker Str. 4, 1010 Wien 電話:+43 1514560 營業時間:12:00-24:00 每人平均價位:~2,000 可否刷卡:可 推薦菜色:馬賽海鮮湯、維也納炸牛排、薩赫蛋糕 -- 詳細圖文: https://goodcutecat.pixnet.net/blog/post/356255818 -- 維也納老城區腹地不大,景點之間也在咫尺之遙。不過我們這天從維也納科技博物館殺回 來,由於天公不作美,只好奢侈一點搭乘Uber。 擋風玻璃前的歌劇院,對這幾天維也納之行的我們,彷彿就是標誌著進入老城區的最重要 地標。 薩赫酒店(Hotel Sacher)就在歌劇院正後方,它被譽為世界上最優雅和經典的酒店之一。 由奧地利著名的餐飲家族Sacher創建於1876年,同時創辦人Eduard Sacher也是著名「薩 赫蛋糕」的發明者。Eduard於1892年去世後,飯店由遺孀Anna Sacher接管。這位當時非 常開明的女性總是抽著雪茄,身旁有她心愛的法國鬥牛犬 (在維也納被稱為 "Sacher-Bullys")。她甚至為員工建立了企業醫保。 一開始,薩赫就是維也納最好的酒店之一,並在1871年成為皇家供應商,高級政治代表也 經常在這個隱秘的地方進行會議。然而,一戰後的經濟困難時期也對酒店造成了影響。 Anna Sacher於1930年去世前退出了酒店的經營,直到她去世後,人們才知道這家酒店嚴 重負債,遺產幾乎所剩無幾。最終,在1934年宣告破產。 律師Hans Gürtler,以及酒店業夫婦Josef和Anna Siller接手了這家日益衰落的酒店, 並進行了大規模的翻新,同時將最出名的薩赫蛋糕Sacher torte往街上對外銷售。酒店逐 漸再次成為社交場所。然而,1938年奧地利併入納粹德國,使得酒店不得不停業。二戰期 間,這座建築幾乎沒有受到損壞。 1951年,Gürtler和Siller家族重新奪回薩赫酒店。1962年,Anna Siller去世,酒店完 全歸屬Gürtler家族所有。1967年,薩赫酒店被允許使用奧地利國徽。 作為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酒店協會的成員,該協會確保五星級酒店的品質 控管,維也納薩赫酒店是奧地利最優秀的酒店之一。 圖為通往其他樓層的電梯。 我們吃的是紅色酒吧 Rote Bar,而紅色酒吧裡頭是沒有洗手間的。那也正好,往外找洗 手間的時候,可以在薩赫這幢百年酒店裡面走走探探。穿過我老母身旁的這扇木門, 馬上可以看到這個紅色的大廳。說薩赫酒店像宮殿一樣,可是一點也不為過。 維也納在相對節儉的弗朗茨皇帝主政下,無論霍夫堡還是熊布朗宮,都沒有白金漢宮、凡 爾賽宮那樣富麗堂皇,作為私人企業的薩赫,奢華感甚至還更高一些。 Check-In櫃台隱身在紅色大廳裡面的裡面。 紅色燈罩、紅色沙發,還有紅色天花板的裝飾,無論看幾次都是視覺上的衝擊。 連瓷器也是紅色的。據說Hans Gürtler作了許多19世紀的藝術收藏,以紅、金、黑、木 紋等四種顏色,共築薩赫大廳的華美。 大廳的角落裡被我發現了藍色酒吧臶laue Bar 的入口。藍色酒吧對面則是薩赫酒店的公 共洗手間。 要進入洗手間之前,會先經過這道名人牆。畢竟是享譽世界的豪華酒店,國際名人、政要 、藝術家和文化界人士來住這裡也不太意外,包括哈布斯堡王朝最偉大皇帝弗朗茨·約瑟 夫、奧匈帝國最偉大作家卡夫卡、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前蘇聯總理赫魯雪夫、我們在音樂 博物館也看到的小史特勞斯、影星瑪麗蓮夢露、奧黛莉赫本、卓別林還有奧地利國寶級畫 家克林姆等,都曾是座上嘉賓。 除了這幾面牆,據說在創始人遺孀Anna Sacher的寢室裡擁有一個客人的照片畫廊,她親 自把所有客人的簽名都刺繡在一塊桌巾上。而在這些簽名中,最中央的就是皇帝弗朗茨· 約瑟夫的。 也因為比鄰歌劇院的關係,1897-1907年間維也納浪漫主義的代表古斯塔夫·馬勒也時常 來此用餐。1969年,薩赫酒店也是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宣揚「袋子主義」(Bagism) 的記 者會場地。 雖然客房實在是貴到我無福享用XD 不過來看看薩赫酒店的洗手間,也是一種優雅。 經典的薩赫酒店傳統是,所有套房都以歌劇和作曲家的名字命名,例如《茶花女》、《卡 門》、《伊多門尼奧》、《魔笛》、《蝴蝶夫人》等等。而在酒店頂樓的新套房則以當代 歌劇的名字命名,例如《露露》和《比利·巴德》。 薩赫酒店給的擦手巾也是相當厚,並且印上專屬的Logo,個人覺得頗有紀念價值。 我們今天要吃的紅色酒吧,Restaurant Rote Bar,其實就在薩赫酒店進門右手邊。 當時下了大雨,薩赫沒有迴車廊,下車到進酒店的過程難免會淋到雨,略顯狼狽。薩赫的 服務人員幫我們把折疊好的雨傘和外套款款,收進左手邊的暗櫃裡。放不進去的嬰兒車就 擱在外面XD 紅色酒吧同樣是走宮廷奢華路線,空間不大,我想可能很大一部分撥給廚房了。 不過呢,有外推到人行道,與主建物一起形成一個上方是玻璃的室內空間,有點像巴黎四 季酒店的橘園餐廳。 這些大面積的玻璃大部分是以紅、白雙色的窗簾格擋,讓外面的人較難窺視裡頭用餐的食 客,而我們一樣能看到窗外的動態,比如經過的馬車、歌劇院漸漸點燈的過程。 紅、白雙色同時也是奧地利國旗的顏色,用一個不那麼直接的方式,告訴你薩赫就是奧地 利國家級酒店。 這個空間因為玻璃多的關係,奢華感略有下降,不過亮度很好。 尤其桌椅的部分,也沒有打折扣。皮孩跟媽媽坐在紅色鈕扣絲絨沙發上,盡顯奢華。在兩 盞紅燈的後方是鋼琴,有一位西裝筆挺的先生正在提供現場演奏。 仰頭拍照,原來我們座位上方還有一個沒有亮燈的造型燈泡。 歌劇院與馬車。我們外頭的賓利一直就停在那兒,與薩赫酒店和歌劇院相得益彰。 接著就準備看菜單啦,是精裝版,並且有薩赫的燙金字樣。我們這間是Hotel Sacher Wien,另外在薩爾茲堡、塞弗爾德等地還有薩赫集團的其他酒店。 翻開來的第一面扉頁有簡單的德英雙語介紹,隔壁則是套餐,三菜€75、四菜€95。換算 成台幣大約三千出頭,以薩赫酒店來說是還能接受的價位。 翻拍的不好看,官網上直接有pdf。第一頁是套餐,後面就都是單點,德文看不懂沒關係 ,底下馬上就有英文說明菜色的內容。若英文有些單字還是生硬難懂,我都丟給ChatGPT 解決XD -- 餐前麵包 在歐洲,幾乎每間歐式的餐廳都會端出餐前麵包,以及相搭配的奶油。而在奧地利還有為 數不多的幾間高階餐廳,會酌收「餐桌費」或稱為「桌巾費」,英文是Couvert,亦即包 含麵包、小前菜、倒水、收拾等一切的服務。維也納薩赫酒店收的Couvert按照人頭,即 便小孩也收,是每人4歐元。 麵包熱熱軟軟的好吃,搭配的奶油有一般版本和香草版本。 服務人員說是主廚特別送給皮孩吃的爆米花XD 拿到爆米花非常得意的皮孩。 前菜。我們沒有特別點,這個同樣也是贈送。如此看來其實餐桌費還是頗划算的XD 組合 藜麥、蔬菜,便是簡單的小沙拉。 接下來的菜式們,我都會先提供我不負責任的中文翻譯、歐元價格,底下分別是這道菜的 德語和英語正式菜名。 -- 馬賽海鮮湯 Original Sacher-Bouillabaisse mit Zander, Jacobsmuschel, Flusskrebsen und Miesmuscheln Original Sacher bouillabaisse with pikeperch, scallop, crayfish and mussels 源自法國馬賽的傳統海鮮湯,可追溯到18世紀。它是一種豐富的湯品,通常以各種魚、貝 為主要成分。先以番茄、洋蔥、蒜、橄欖油和香草烹煮湯底、接著加入各種海鮮,可以再 下白酒、橙皮、蕃紅花等調味來增添湯的風味。 傳統上,Bouillabaisse會伴隨著蒜蓉麵包或辣椒醬一起食用,提升整體味覺體驗。 薩赫的做法是先讓你看看湯料們,包含貽貝、鮭魚卵、烤麵包脆,接著再在桌邊服務灌入 濃湯,霎時間香氣撲鼻而來。 薩赫的這碗馬賽海鮮湯,包含以下幾種海鮮:Pike-perch (梭子魚)、Scallop (扇貝)、 Crayfish (淡水龍蝦) 和 Mussels (青口貽貝)。整體相當濃郁,鹹鮮味和香氣不斷往上 頂,口味偏重,個人蠻喜歡的。 梭子魚是一種淡水魚,外觀與鱸魚相似,體呈橢圓形。肉質細嫩而味道鮮美,非常受歡迎 。 -- 牛肉湯 Kräftige Tafelspitzsuppe mit Wiener Einlage Leberpofesen, Frittaten oder Grie ßnockerl Consommé with adds of Viennese liver pofes, small sliced pancakes or semolina dumplings 包含肝泡芬、麵煎餅或小麥糰的牛肉湯,看似清澈,實仍濃郁。 肝泡芬 (Leberpofesen) 是一種經典的奧地利料理,類似油炸麵包,由麵糊包裹著牛肝炸 熟,配上甜或酸的果醬一同食用。通常作為前菜或下午茶點心,也可以作為主菜的配菜。 像薩赫這樣直接加在湯裡是較少見的呈現方式。 -- 燉牛肉捲義大利麵 Geschmorte Rindsroulade mit hausgemachten Linguine und Gurkelsenf Braised beef roulade with homemade linguine and cucumber mustard 前五個一長串的單字指的就是燉牛肉卷配自製義大利寬麵。而「Gurkelsenf」是一種德國 風味的芥末醬,其中「Gurke」是黃瓜,「Senf」是芥末,混合微辣和酸甜口味。 吃不夠的話,無論是燉牛肉捲的醬,抑或黃瓜芥末醬都可額外補充。 -- 維也納炸牛排 Wiener Schnitzel vom Milchkalbsrücken mit Petersilienerdäpfel und gemischtem Salat Viennese escalope of suckling veal with parsley potatoes and mixed salad 接著是維也納名菜,炸牛排。薩赫特別選用乳牛背部的肉,即「Milchkalbsrücken」, 將牛肉薄切,用鹽和胡椒調味,再沾上麵粉、蛋液和麵包屑,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酥脆。 維也納炸牛排通常搭配「Petersilienerdäpfel」(香菜馬鈴薯)和「gemischtem Salat 」(雜菜沙拉)一起供應,但也有吃到部分餐廳只配了馬鈴薯而沒有沙拉。只能說有沒有 堅持傳統還是有差。 我們在維也納吃到的炸牛排,大部分都像這樣,橫切面看肉真的很薄,和麵衣之間還夾了 空氣XDﴊ 好吃是好吃,但吃不太出來薩赫和其他餐廳的差異。正在咕噥著為什麼炸牛排到了薩赫, 身價就從20出頭直接翻到39歐… 服務人員帶著微笑就把第二片炸牛排夾到我盤子裡了!喔原來薩赫的炸牛排是給兩片!! 傳統的香菜馬鈴薯和沙拉也都沒少!算起來反而比外面餐廳的炸牛排還便宜!怎麼可以又 道地又便宜又剛好在薩赫啦!!! 所謂的雜菜沙拉~ 上圖黃色袋子裡裝的是檸檬剖半,可以直接透過擠壓黃色紗袋來獲取檸 檬汁,為滿滿的炸牛排解膩。 -- 黃鰭鯖魚 Gelbflossen Makrele mit gefüllter Schalotten, Melanzani und gelbe Paprika-Kalamansisauce Yellowfin mackerel with stuffed shallots, eggplant and yellow bell pepper calamansi sauceﴊ 黃鰭鯖魚是一種低脂高蛋白的魚類,薩赫用上紅蔥頭、茄子、黃色彩椒來處理,醬料上起 用 Calamansi Sauce,以Calamansi (金桔) 為主要原料,可能與其他調味料如大蒜、魚 露、辣椒等結合。 是一道適合夏天的料理,不過魚肉本身給得不多,調味也偏鹹,有點小遺憾。 -- 燉飯 由於不專業如我,當下沒有拍菜單,隔一個月要寫食記的時候,發現薩赫已經換了菜單, 這道就不見了XD 不知道跟我們的反映有沒有關係XD 這道很翡翠的燉飯,許是想呈現綠色湖水的意象,上方的泡沫點綴很法式風格。原則上是 秀色可餐的,但真的鹹。稍鹹的食物我們還可以假裝是自己吃不懂默默扒完 (奇怪的亞洲 人心態),但這道真的鹹得難以下嚥,只好請服務人員更換了。 -- 白蘆筍 Solo Spargel 後來就被換成這道白蘆筍,因此沒有收上面燉飯的錢,改收這道蘆筍的錢。我們六月吃的 那張菜單,有一整頁的白蘆筍料理,不過七月換菜單以後也看不到了。 白蘆筍在台灣少見,歐洲卻不然,在觀光客通常會去的納許市場也確實看到許多攤販在販 賣,算得上是當令鮮食。這道沒有特別調味的白蘆筍大軍賣28歐在台灣來說是划算,但考 量到白蘆筍在維也納當地的價格,似乎就稍稍貴了點。 粗獷的白蘆筍,配上跟炸牛排同款的香料馬鈴薯。 簡單品嚐食物的原味,清甜、脆口,舒服。 正餐吃完後,服務人員拿來甜點的菜單。 歐洲不少地方都會拿起司盤當成飯後甜點,例如我也曾經寫過的巴黎米其林推薦里昂餐廳 、或者我們這趟在布拉格四季酒店吃的義大利菜。 -- 薩赫蛋糕 Original Sacher-Torte mit Schlagobers Original Sacher-Torte with whipped cream 鏘鏘!舉世聞名的薩赫蛋糕!後來發現維也納機場的免稅店也有賣,直接一個10幾吋的圓 形蛋糕讓你帶上飛機XDD 蠻推薦大家如果想吃的話,都直接來薩赫酒店嘗鮮看看,理由是在創始地用最傳統的方式 吃它,這片薩赫蛋糕並沒有被哄抬價格。因為在這裡開的750ml Prickelnd氣泡水,價格 也是8.9歐XDD Sacher-Torte由濃郁的巧克力海綿蛋糕和外層光滑的巧克力淋醬凝固組成,作工還算細緻 。傳統的方式是搭配「Schlagobers」,即生奶油或鮮奶油。 與其說Sacher-Torte是蛋糕,不如形容它是奧地利文化的一部分,是造訪維也納時必嚐的 美食之一。於我個人而言,不可否認薩赫蛋糕好吃,不過要說「必吃」,我覺得多少還是 有觀光包裝的成份在裡面。 -- Valrhona 焦糖巧克力 Valrhona Caramelia Schokolade mit Moro Orangen und brauner Butter Valrhona Caramelia chocolate with "Moro" oranges and brown butter 我反而喜歡這道有特色的。Valrhona Caramelia是由法國知名巧克力品牌 Valrhona 推出 的特殊巧克力。「Caramelia」 取名自 Caramel 和 Melia (馬雅語中的蜜糖) 這兩個字 ,暗示了這款巧克力的特點。Valrhona Caramelia 以奶油綿密的口感和獨特的焦糖風味 著稱,給予巧克力豐富的深度和甘甜。 Moro橙則是一種特殊品種的血橙 (Blood orange),果肉因類胡蘿蔔素和花青素而呈現深 紅色;巧克力、焦糖、奶油和血橙互相作用,帶來豐富的視覺和味覺效果。 招待的葡萄小點。 皮孩則有一大塊餅乾可以享用。 葡萄小點的內餡,充滿香濃的卡士達風味。 這是我們的帳單。四大一小,有麵包、前菜,合吃兩道湯、兩個甜點,每個人一份主菜, 另外也有開氣泡水來喝,總價格是€238.7,依當時匯率合新台幣7,916元,扣掉小孩平均 一人不到兩千台幣。比想像中還要便宜些。比較有趣的是,由於直接收了Couvert餐桌費 ,薩赫酒店並未額外索取小費。 走出Rote Bar來到大廳時,遇到全身正裝的薩赫酒店服務人員,馬上跟他來張合照XD 走出薩赫,此時肆虐維也納這幾日的陣雨已經停歇,留下乾淨的夜空、溼漉的街道還有最 重要的,洗鍊的夜景。 儘管在歌劇院後方,但薩赫酒店的夜景完全不輸,該打的燈光也打得很齊全。 走出來,從窗戶裡拍攝Rote Bar,發現我們剛才使用的位置很快就被服務人員打理完畢, 準備迎接下一組客人。 薩赫與歌劇院之間的人行道綠燈非常短暫, 也因為被卡住過不去,才有機會再拍攝這張由歌劇院與薩赫酒店夾道的相片。 完全走到歌劇院這一頭了。薩赫酒店真的很漂亮。 歌劇院的噴水池也有點燈。 接著很快就可以走到地鐵站,相當方便。還有電梯,適合我們這種推嬰兒車的旅客。 皮孩與魔幻的維也納地鐵。 後記: 薩赫酒店歷史淵遠流長,從而也體現在媲美歌劇院的外部、以及宮殿風格的內部裝潢上。 除了品牌知名度,在這裡用餐的環境絕對是會讓人回味再三的。我們這次選擇了以紅色為 主的Rote Bar,也享受到超五星的飯店服務。菜色內容有部分像是偏法式的擺盤、有部分 又偏德式的實在 (例如大剌剌的白蘆筍XD),當然也不免俗提供了CP值超高的大份量維也 納炸牛排。我把它安排在即將送我爸回台灣的前一晚,對我們來說,也是旅程了一個非常 美好的回憶。 ========== 食物:★★★★☆ 大部分都還不錯吃,少數幾道偏鹹。其實我覺得中歐的調味,只要夠 道地,幾乎都偏鹹XD 氣氛:★★★★★★ 破表!沒什麼好說的! 速度:★★★★☆ 服務:★★★★★ 服務員知道我們大概聽不懂德文,會以慢速的英語來報菜。 價位:★★★★☆ 常這樣的餐廳只要點tasting menu讓主廚推薦的套餐,絕對都是破 百歐元。我們在湯和甜點採用分食的策略,很有效地控制預算。唯一的敗筆大概就是氣泡 水XDD 不過在這裡不點酒已經很奇怪了,再不點飲料可能走不出去 (誤) 無障礙:★★☆ 洗手間偏狹小、Rote Bar桌距也不大。倒是對皮孩相當地友善,其實皮 孩本身只付了Couvert的費用,但他吃了麵包、爆米花、媽媽盤子裡的幾口麵,還有一塊 大餅乾。 ========== 【Restaurant Rote Bar @Hotel Sacher】 Philharmoniker Str. 4, 1010 Wien (近地鐵U1/U4線Karlsplatz站、歌劇院後方) Tel:ﴫ43 1514560 營業時間: 12:00-24:00 (線上預約連結) Dress code: smart casual -- 向任意門許願 希望能有更多無障礙餐廳 http://goodcutecat.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0.42.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691148037.A.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