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oreign_Inv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ANCE624 (燈泡)》之銘言: 推文太難講了,乾脆直接發文 : 各位海外投資大師大家好 不是大師,只是一個路過覺得受不了的路人 : 昨天小弟有在CFP板詢問投資相關意見,因為牽涉到海外投資的問題,那邊的板友推薦我來這裡問一下標的的相關意見 : 除此之外,因為有人建議資產配置過度複雜化(原先是ITOT+VGK+VPL+VWO+BND+VNQ),所以我經過簡化後如下圖所示 : https://imgur.com/a/cf04aRk : 主要是想請教說,VTI跟ITOT相比誰比較好?目前我看來VTI的優點是追蹤性能經過驗證OK,但ITOT不但股價較便宜,且內扣費用也較VTI低一些 : 除此之外,債券部位我是選用BND而非純政府公債的IEI或TLT,代表房地產投資的VNQ也被我排除了,不知道這樣風險是否會一下子提升太多 :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更好的標的可以推薦? 擬定指數化投資計畫的思維就是宏觀地把風險分散在不同業務類型的企業、 不同地理區域、不同投資工具裡,不要委託別人操盤、不要去評比分析個股, 重點在汰除眾人評價差,以及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反應真實價值的標的之後, 其他股票通通都投資。 這樣做會使得你投資的適應力非常非常強,很不容易一下就畢業。 雖然漲跌都不會很快很多,但慢慢漲...長久下來就可以擁有超過多數主動投資者的報酬。 執行辦法也很單純,就是定期買進不同類型資產的指數化基金或 ETF 並維護資產配置比例 一旦買了某區域或是某類型的標的,除非你想再放大或縮減效果, 否則接著就是根據市值分配投入資產,最後再去買其他類型其他區域的標的, 直到完成資產配置。 看你的思維這麼想在個股組合和幾檔標的裡面評比分析不同組合、不同安排過去表現的差異 (從前面的 ITOT+VGK+VPL+VWO+BND+VNQ 到現在的 VTI 和 ITOT), 而不是思考要把財產曝險在多廣的區域、哪些幣別和多完整的產業鍊、 在哪些類型的風險之下,還有應該選擇哪些規則來汰除不理想的標的。 真的覺得你心理終究是像傳統投資者一樣想選少數幾檔個股來組織投資組合。 若是被我猜中的話...那指數化投資也許不是適合你的投資方法,建議趁早換方法。 講白了,你自己想..像這樣的標的世上誰能持續精確回答你這些問題? 誰能持續具體告訴你這些 ETF 未來啥時會漲多少跌多少,風險值又將是多少? 根本沒有人嘛~ 別人頂多就是根據成份和區域的特性告訴你哪個指數風險可能比較大, 問題就算這是真的,讓你知道風險較大又如何? 你就會投或不會投嗎? 要是風險較大你就不會投的話,那你又為什麼上來請大家比較他們的不同? 畢竟這些資料網路上都可以輕鬆查到啊~ 因此我才會在推文說 如果全世界沒有人能告訴你答案,那你來問到底是求心安的, 還是想根據別人提供的資訊做更明智的決定? 要是想做明智決定的話,那你看過的資料早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大盤指數化投資的方法就是那麼單純,大家都叫你不要搞得太複雜。 然後你說「就etf的角度來看,內扣啦,追蹤性能之類的還是可以討論吧?」 這種不問指數特性,直接分析 ETF 表現的心態從指數化投資的角度來看也是很奇怪的。 很多指數都只有一檔 ETF 在追蹤, 就算他內扣比其他 ETF 高一點點,追蹤績效低一點點又如何? 如果你思考之後就是要買這檔指數,那還是沒有其他選擇啊~ ETF 比內扣比追蹤通常是跟過去表現比、跟同樣資金管理規模且成份相近的 ETF 比, 哪有人在跟追蹤指數不同的 ETF 比? 比較基準根本就不同啊~ 除非你是想問多檔追蹤相同指數的 ETF 哪個表現比較好, 否則比較追蹤不同指數,管理金額不同的 ETF 內扣和追蹤績效有什麼意義嗎? 雖然指數化投資的優點是低成本,也會盡可能追求低成本以擴大獲利, 但是與其他追蹤標的不同的 ETF 相比, 固定成本有沒有高低那麼一點點根本不是這套方法會不會有好表現的關鍵要素啊! 成本只要比你原本擁有的選擇還低夠多就可以了~ 你可能會說,要是我可以知道這些標的未來的表現會有多好, 然後再計算扣掉他們的追蹤誤差和內扣,那不就可以挑出表現較好的標的嗎? 假如這句話真的說對了.... 那請問這種心理不是想分析評比以便挑選股票的心態,不然是什麼? 所以我說你在分析,想挑股,有冤枉你嗎? 如果你就是會想數值化分析比較,然後挑幾支股票組投資組合, 那指數化投資很可能不適合你,建議找其他辦法, 否則買進開始漲跌起伏之後, 你未必能在先前選擇的指數上面堅持太久, 要是事情也真如此發展,那就沒掌握執行指數化投資的重點了。 指數化投資不過是一套能夠以較低的心力投入,還容易有相對不錯回報的投資方法而已, 不見得適合每個人的個性和作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86.1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536252754.A.039.html ※ 編輯: dream1124 (61.231.186.183), 09/07/2018 02:07:58
WenliYang: 推推 09/07 02:34
samchung: 推 09/07 05:53
arseneyu: Nice 09/07 06:05
wackynoteis: 推! 09/07 06:38
love942cg: 真心認為資產配置是要看資金多寡決定 09/07 06:52
love942cg: 一百萬一個標的,初期擔心賠錢可以把現金比例拉高 09/07 06:54
love942cg: 百萬以下老實說ETF風險無感 09/07 06:55
shorty696820: 鞭辟入裡 09/07 07:57
nycpeace: 推 講的不錯 09/07 08:59
norikko: 推推 09/07 09:01
dufflin: 一語道破 09/07 09:34
gundam00: 融工具來投資 目的是為了獲得貼近市場的報酬 而投資不同 09/07 10:39
gundam00: 類型企業or區域則是偏向資產配置 09/07 10:41
gundam00: 第一句沒推到 重推一次= = 09/07 10:41
gundam00: 整篇觀念很棒 但指數化投資應該比較偏向使用指數化的金 09/07 10:42
嗯, 你這樣說比較精確... 為避免別人誤會, 我來修正說法。 但我覺得我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描述指數化投資而已, 你談的是指數化投資的目的, 而我想跟他談的是進場前擬定計畫的思維。
brianzzy: 我倒覺得這是初入指數化投資的必經過程 一開始會想各種 09/07 10:49
brianzzy: 比較分析 然後東向西想 但指數化投資最反人類的就是要你 09/07 10:49
brianzzy: 什麼都別管 做好配置就對了 這要經歷一點時間才能理解 09/07 10:49
brianzzy: 有點像是悟道XD 09/07 10:49
晚上回頭再仔細研究一下他比較的標的以後,覺得你的猜想應該是對的。 其實我第一次買完也會東想西想,只是想的是好像買貴了, 想再找時機下來買低一點(那一段高點),還有是否應該買一些過去表現不錯, 但殖利率高,課稅重的指數 XD
RANCE624: 懂你的意思了,可能是我還沒有從傳統選股策略中跳脫出來 09/07 11:38
RANCE624: ,我再思考一下,感謝你 09/07 11:38
basejeff: 推,感謝分享 09/07 13:10
bouzi502: 推 09/07 13:17
edkoven: 推 感謝分享 09/07 22:01
※ 編輯: dream1124 (118.168.76.25), 09/08/2018 15:58:11
oscmo: "根據市值分配投入資產"值得討論...也有人採同比例均分配置 09/09 15:44
ac1102: risk parity 09/09 16:38
zacxyz: 推! 個人認為被動指數化投資最難的不是比較哪支ETF好,而 09/10 14:44
zacxyz: 是持有跟再平衡,維持資產配置,希望原原PO能醒過來! 09/10 14:47
jammy50605: 先心態要正確 09/12 16:33
jammy50605: ETF資產配置好無腦買就對了 09/12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