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uardian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發佈於運動視界Sport Vision 棒球運動專欄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54825 By 臺體阿豪師 (2018/08/17) -------------------------------------------------------------------------- 【專欄】大聯盟投手新招式 Pitch Tunneling - 共軌效應 說新其實也不是很新了,從2013年或更早就有人提過,但因為採用它的太空人隊去年在大 聯盟奪冠,共軌效應從去年起開始變成了顯學,在中職的轉播也會有球評講到的,所謂的 pitch tunneling-共軌效應,就是兩種不同的球種,用相似的軌跡朝本壘板飛,直到一 半或更晚才分開。以下是羅里奇兩顆球相疊的影像 (1)https://imgur.com/4HuYaUG.jpg (2)https://imgur.com/5mylSPT.jpg
(3)https://imgur.com/Ni505MH.jpg (4)https://imgur.com/PSQNumO.jpg
(5)https://imgur.com/DxNtkWm.jpg (6)https://imgur.com/TV13Kpc.jpg
好,決定吧,哪一顆是什麼球,會在什麼位置呢? 沒有什麼"跟進來一點",羅里奇的速球將近150公里,沒辦法讓你跟進來一點。150公里速 球從出手到本壘板大約0.4秒,打者最慢最慢在0.2秒一定要決定要不要出棒,上面6張圖 是30Hz,6張正好是0.2秒,最後一張圖,打者必須決定要不要出棒。 這就是Pitch Tunneling,投手用相近的軌道,讓打者難以判斷。以上圖來說,要揮高的 或低的呢?高的是什麼球低的是什麼球? 其實照片中低的是速球,是可以打的好球;高的是滑球,最後進壘偏低,跟大家一樣,打 者選擇揮高了一點點那球,結局是滾地出局。 會有人說:再跟進來一點就能判斷了啊! 我個人的經驗,再跟進來只會死更慘,為什麼 呢? 揮棒時間要多久?從啟動到打到球,我們實際測量的結果,耗時0.16秒到0.19秒間,能站 穩中職一軍的,大部份都要在0.19以下。以150公里速球從出手到本壘板的0.4秒來說,打 者用前0.2秒來判斷要不揮棒,最後有0.16秒揮棒,那能多跟進來 0.4-0.2-0.16=0.04 秒 嗎? 抱歉不行,從"動念要打這顆球"到"啟動神經與肌肉"最少要0.05秒。而且這中間還有 一件事要做-判斷球種,投手球種越多,打者需要越長時間判斷。這裡又要借個統一投手 當例子,本土目前勝投王施子謙,很準嗎?還不錯,削邊,但也沒準到好球帶的四個角, 可是為什麼那麼難打?因為他有好幾個球種能投靠近好球帶,不用"投進好球帶",只要在 0.2秒時看不出會不會進好球帶就夠了。只有兩個球種跟有四個球種的投手的差距,對打 者判斷來說,差不多是算以下兩個算式需要的時間的差距 2+5= 2+5+7+1= 有差吧?有一些投捕在丟進去好球帶的曲球或滑球之前,會先鋪陳一顆偏高的速球離譜壞 球,比較有經驗的球評主播會說,"看來他在為下一顆變化球鋪路",就是共軌效應。現 在的pitch tunneling,倒是已經進化到用各球種位移算哪一個速球球種比較適合搭配哪 個變化球種做共軌了,先舉個不好的例子,紅色速球藍色滑球 https://imgur.com/mHPdx4j.jpg
假設這兩顆出手時軌道相近,但到最後速球進壘位置會是紅中,滑球會在右打外角低。這 就是一組很難 tunnel 的球種,因為沒人會把直球投到紅中,所以右打者只要看到"看起 來像紅中的速球",那一定是外角低滑球。那好的 tunneling 是什麼呢? https://imgur.com/zxPnNS8.jpg
如果速球跟滑球(或曲球)位移跨了整個好球帶,就是很好用的共軌球種,看起來像右打內 角高的速球,也可能是外角低的滑球好球,打者難以判斷。相同位移差距把進壘點向左移 ,看起來像右打中間偏高的肉包速球,打者一定會揮,結果發現是揮不到的外角低滑球壞 球。 https://imgur.com/h9kldVW.jpg
以上,簡單介紹投球的共軌效應,再深入應用在比賽中,還有很多學問,筆者也繼續每天 努力鑽研中! ---------------------------------------------------------------------------- 共軌效應Pitch Tunneling讓投打對決更加諜對諜,也可以從旁觀察投捕之間的配球 模式(例如對角線配球?),以後電視前看球時可以多一些有趣的觀點。 ---------------------------------------------------------------------------- 推薦同一位作者的好文舊聞連結↓ #1QoroXeG (Guardians) ---------------------------------------------------------------------------- 想了解彈力球和打擊數據之間關係的,請看這篇(雖然有點舊了)↓ 【專欄】關於彈力球,我想說的其實是 作者 臺體阿豪師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1683 想了解棒球轉速和球種之間關係的,請看這篇↓ 【專欄】選球訓練進程三部曲之二-台日韓投手轉速揭密 作者 臺體阿豪師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7207 想概略了解揮棒軌跡的差異分析的,請看這篇↓ 【專欄】選球訓練進程三部曲之三-兩好球策略與揮棒軌跡 作者 臺體阿豪師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8932 (本篇文章最後一段有云:......高國輝說:「我們絕對不是只靠重砲,還有機關槍 ,像是(李)宗賢、(陳)凱倫,他們也很重要,球隊需要很多種作戰方式,絕對不是 只靠長打。」......團隊作戰甚至數據棒球,希望不只教練甚至球員也能略有涉獵) 想粗淺知道小聯盟投手養成和潛規則的,請看這篇↓ 【專欄】數據棒球年會心得(1)-所有大聯盟救援投手,在小聯盟都是先發投手 ;加映潛規則探討 作者 臺體阿豪師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50459 --------------------------------------------------------------------------- 知識就該溫故知新! -- t a ╭══ ═══╮ ╭ ███ ██◣ ════════╮t a h n █ ◢◤ ╰═════╯ █ █ A ﹒ ║h n e s █◢◤ ◢ ◢ ◢█◣ ██◣██◣ e s w ██◣ █◢█ █▌█ ▄ █ █ █ σ w e █◥█◣◥◤◥ ◥█◤ ██◤██◤ Γ ∟ ║ e r 3╰══ ══════════════════════theanswer3 r 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73.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uardians/M.1540459733.A.C8F.html
cj0920: 推 10/25 17:31
lostguy: 臺體阿豪師跟聶小倩是我在Sport Vision裡欣賞的作者 10/25 18:02
mygo198: 阿豪師就邦邦的情蒐分析師 10/25 18:06
mygo198: #1QZxAQFM (Guardians) 10/25 18:07
suansuan5566: 推 10/25 18:10
lostguy: 原來是黃致豪先生,我有眼不識泰山(跪) 10/25 18:13
pokerwu: 長知識了 10/25 19:13
sss79818: 專業推 10/25 19:37
eric050692: 推 10/25 19:39
huhuiying: 專業推 10/25 20:29
diditomtom: 推! 10/25 21:38
shukashu0816: 推 10/26 01:41
LittleAllen: 運動科學! 10/27 12:29
ffh: 讚! 10/28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