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耳機這塊市場大部分都由耳機大廠如Sennheiser/AKG/ATH所主導, 近幾年高價耳機如beats或是低價耳機如小米都用外觀與重口味音質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而各大傳統品牌廠雖各有其調音特色, 但主要也都走代工模式(如固昌/美律等台灣耳機代工大廠) 代表台灣的代工廠商應該也有一定的耳機研發實力 如果現在台灣的國際品牌廠像HTC/ASUS/Acer這幾間廠商要推出進階耳機 大家認為要怎麼操作才有辦法殺進耳機這塊難以進入的市場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1.63.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33675538.A.C98.html
Tosca: superlux是台灣品牌阿!! 便宜好用 但不耐操 我的已經壞了~~ 06/07 19:15
xxx22088: Superlux已經算耐操了吧 06/07 19:19
lll156k1529: 你提的廠商都是做大眾消費品 要他們來做耳機很難 06/07 19:19
lll156k1529: 然後最上面2家廠商我覺得他們在外觀跟重口味上都做很 06/07 19:20
lll156k1529: 差 其實只是行銷比較好而已 06/07 19:20
halow: hd681被我摔了好幾次依然勇猛 不過最近的天氣實在不想戴... 06/07 19:21
shadowz: 而且起步技術不穩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也要時間考驗啦 06/07 19:21
taiwanhope: 傳統耳機廠的利潤抓很高,如果走小米低利模式音質又不 06/07 19:26
taiwanhope: 要重鹹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06/07 19:27
taiwanhope: 畢竟大廠的議價能力還是比小的自有品牌廠商好很多 06/07 19:27
vitzou: 台灣的有hoomia就是專門的耳機品牌呀 06/07 19:31
vitzou: 好米亞要便宜不夠便宜,要高階也不夠高,位置很尷尬… 06/07 19:33
lll156k1529: hoomia我聽不出來他們的賣點在哪 Chord&Major就有讓 06/07 19:36
lll156k1529: 我很想買的點 hoomia我會覺得不如挑其他更有名氣的牌 06/07 19:36
sighednow: c&m就是差在那個配戴感不太好,不然真的很棒 06/07 19:39
s0585666: 設計感要好,要獨特的調音,也要做高階款 06/07 19:43
s0585666: 只賣成本價不行,know how也是錢 06/07 19:43
taiwanhope: Apple算是消費品牌GP很高的, 他的EarPods CP值卻很高 06/07 19:47
taiwanhope: 如果其他家來做,更高階的也許可以差不多價位 06/07 19:48
prag222: 台灣牌子做低階也蠻多,只不過是知名度問題跟常不常見 06/07 19:49
prag222: 一般買低階耳機 買台灣牌就夠了 06/07 19:49
willism: 美國耳機市場是BEATS主導,$100鎂以上市佔至少50% 06/07 19:52
willism: 歐盟的話,是BOSE、Sennheiser、\SONY 06/07 19:54
Tosca: BEATS在美國評價那麼高?head-fi上幾乎排不進排名耶=.= 06/07 19:58
rabbit83035: 台灣品牌要再殺進來有夠辛苦 06/07 20:00
jakkx: 指的是銷售量吧 06/07 20:14
kimfatt: 淡水DIY品? 06/07 20:15
truthmask: 淡水DIY品沒辦法量產啊 06/07 20:20
truthmask: 等等,樓樓上是說基隆還是淡水 06/07 20:20
wdianrdk: C&M好牌啊! 06/07 20:38
aukbee: C&M 06/07 20:47
ultimatevic: 各位玩耳機的 在人類圈可是小眾哦 而且頗小 06/07 20:57
ultimatevic: 大部分人聽到超過1000~2000塊的耳機都是缺步三分 06/07 20:58
ultimatevic: 怯 06/07 20:58
ultimatevic: 所以也不意外 廠商不想推出高階的耳機... 06/07 20:59
lemonjye: c&m聽過,外形不錯 聲音要再加油… 06/07 21:09
yulymoon: 光是要拉一條線就得賣個幾萬支才能回本... 06/07 21:11
wilsom: 我有買C&M classical 還不錯 06/07 21:11
dick20018158: 等GG大中樂透自創品牌呀 不過以往中頭獎的都是幽靈 06/07 21:32
dick20018158: 包全餐當期開獎一定也有幽靈跟你對分 超逗 06/07 21:34
boris20050: 台灣牌就C&M 06/07 23:07
boris20050: 然後俊驊也有做耳機,只是沒什麼名,可見度低 06/07 23:08
boris20050: 沒辦法聽的話做得好也不知道怎麼買 06/07 23:08
boris20050: 至於HTC、asus 為什麼不做...... 06/07 23:09
boris20050: 我猜因為know 太多,然後沒什麼人買耳機 06/07 23:09
boris20050: 不想賺小錢吧 06/07 23:09
m3365789: 因為沒有請GG去 06/07 23:18
qazxswptt: 因為沒有GG 06/08 01:25
sniper0710: perfect sound阿, 雖然在台灣知名度遠低於國外 XD 06/08 01:32
iWRZ: 剛剛找麥克風看到 INTOPIC 06/08 02:03
ctes940008: 行銷才是重點 06/08 03:06
et252784: BOSE在歐洲那麼神? 06/08 04:32
AxelSergei: Bose聽起來只是潮牌 06/08 09:38
lwecloud: 代工中的王者 還是代工 研發?哈哈 06/08 09:47
dai26: 沒辦法,因為廠商不重研發,只想立即獲利&炒股 06/08 13:48
Burine: 推舒伯樂! 06/08 20:31
et252784: BOSE沒那麼糟,至少是一家肯研發的公司,他們的東西比較 06/08 21:11
et252784: 像"科技產品",當然你要說BOSE潮也沒錯,因為在很多國家 06/08 21:12
et252784: BOSE都是以"精品"的品牌形象在經營,他們家的產品也許 06/08 21:16
et252784: C/P值不高,但至少有一定水準,在"聲學"技術上BOSE比起 06/08 21:17
et252784: 其他潮牌,還是有一定實力的 06/08 21:18
lemonjye: BOSE是台灣賣太貴... 06/08 21:34
et252784: BOSE在亞洲除了日本,台灣比起其他國家其實算便宜XDDD 06/08 22:10
et252784: 補充...還有香港 06/08 22:10
jiem2987: 我之前有用過朋友的v-smart 也是台灣製的 音質還不錯 但 06/09 18:20
jiem2987: 不是很多人知道 感覺有點可惜 06/09 18:20
tsai82118: Bose精品不過B&O,聲音也比不上,還是直接無視,回去作 06/13 17:52
tsai82118: PA喇叭吧,我路人我旁邊路過低調留。 06/13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