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33307912.A.02A.html 積了一年多的實驗來打一打 因為是強力的怪力亂神 建議你當作浪費生命看比較好 這一篇會偏向純紀錄 因為邊聽記錄起來的 所以不太有統整 會提到 (1).板子的種類及差異 P.2 (2).USB線材的差異 P.5 (3).主機板端接口的差異 P.11 (4).礦卡 VS PCIE ISOLATOR P.11 (5).以及其他 P.12 =1= 我手邊有四塊礦卡 (我拍之前忘了清灰塵 就這樣吧) https://i.imgur.com/mycikJx.jpg
主機板直上 雖然聲音不算肥,不過明顯通透度偏低,水分雖然還可以,但明顯背景不黑 整體樂器質感一般,主要是稍微有一層霧的感覺,不然本身還算悅耳 但是霧的感覺就大扣分 不過低頻一多的歌就開始滿上來,音場明顯比較打不開比較像是在山洞的感覺 形體感還不算大,所以說擠倒不至於,只是有毛躁感不太滑順沉穩 比較 (電源 USB線盡量在固定的情況下) 1.https://i.imgur.com/Qcy2vC1.jpg
大4PIN版本 日Y拍2手 無修無改 明顯感受到毛躁感大幅減少,音場從山洞感變成平原遼闊感 整個樂器不太有霧氣在旁邊的感覺了 雖然稍微味道上受線的影響稍微比較偏無味點,但大方向毛邊變少 清澈透明,低頻沉更下去,高頻細節出來也剔透 中頻的口型更完整 水分算中等,算有提升跟之前明顯好了一些的感覺 =2= 2.https://i.imgur.com/fJapPbO.jpg
大4PIN 換固態電容 焊個地線上去 聲音質感標識了許多 水分上升了一些,不過音場變得比較靠近 從原本大草原感覺變成中等大小草原感,但是整體質感很好很多是大加分的地方 更黑通透度更好,走活生感加強路線 此時跟主機板直上聲音質感已經差距不少,已經大幅降低毛躁感以及提升質感 且換成oc-con還帶了清新的甜味,三頻均衡許多,聲音實感不錯 (不過我查日本的文章SPEC版本聲音最差!) 把地線接到接地盒 直接把音場上下左右拉開兩成,聲音質感更為細膩,樂器跟人聲表情豐富了起來 主要味道上一樣,音場大概變成大平原跟中性平原之間 不過甜味稍稍減少了點,主要提升為音場擴張跟細節面 此時聽起來已經很像在一個大空間裡面了 3.https://i.imgur.com/ZHeOmYx.jpg
大4PIN 貼片固態電容版 (更換成ELNA SMD系列) =3= 滿好聽的 相對oc的,他走的稍稍偏暖帶很漂亮的滑順感 稍微有在水裡的感覺 音場比較偏圓,很像在一個球裡面, oc會比較是寬大的橢圓 人聲有點像是在圓心,其他樂器是圍繞在那個中心 但暖卻不暗,是比較像糖水般清澈透明中帶有甜味暖味,高頻呈現剔透收的明快輕盈感 低頻彈性普通 量感中等,整體大概偏向是 高3中4低3走向 但由於音場偏圓左右沒拉得那麼遠,所以也不會太覺得低頻離自己很遠感受不到 但整體質感跟oc上差不多,oc中頻較沒那麼甜甜暖味 簡單的說還蠻討喜,活潑中帶人聲的溫暖的感覺 4.https://i.imgur.com/C7cJXFE.jpg
12V 6PIN版本 也是換ELNA家電容 朋友還幫我焊個方便接地線的頭 這個還有牽扯到5v線性 vs 12v工業用電供 的差別 所以算非單純只有卡的比較 整體算行雲流水的舒暢感 但是跟上面一張不同的是,雖然電容一樣,但是音場又稍微變回橢圓形 中頻變成舒服蓬鬆聽感,但是沒剛剛的暖甜味,變得是中性樸實小韻味走向 音場比較像是在橢圓形大山洞裡面 人聲形體感中等偏大稍微離你一小步距離 =4= 低頻比較是帶蓬鬆狀態, 整體背景不算特黑 所以多少要清澈超黑的人不適合,但樂器本身還是帶有不錯的質感以及氣氛感 不過本身沒什麼太多染味走樸實自然路線所以得要自己再調 (2)USB線 這邊又多又雜 基本上我把手邊能買到的A to A又便宜入手了 你可以看到的是1.線材差異 2.長度差異 1.你買礦卡送的小藍線 毛邊很多 整體浮浮的 音場小水分又乾,不太清澈,味道中性 形體感中 質感偏低 基本上如果礦卡買來 直上這個除了你覺得毛躁感減低以外大概不會好到哪裡 不過數位就是0與1壓 線材怎麼可能有差(? 2.Ugreen USB 3.0 0.5m 700多羊 明顯通透度比小藍好,不過音場規模沒有比較大,或者稍微大一點點而已 雖然乾淨多了 形體感明顯了些,不過屬於也是算沒什麼染色偏乾路線 低頻雖有彈性,但中高頻質感就普通 =5= 整體比小藍好,屬於中性形體感中等,樸實亮度中等質感水分有待加強普普等級 大概就是稍偏厚 高中低334 整體70分~75分區間 3.AWINNER USB 3.0 1M 700羊 比起ugreen 雖然比較長,但整體更細膩點質感也上升,音場也稍微再打開點 整體來說偏細膩中稍微帶甜走向,聽女聲就比較討喜,但也不太染音 不過水分也在更好整體量感比較均衡 高3 中3.5 低3.5 主要來說音響性有提升以外 ,音樂性也保持得不錯比較悅耳 分數可以到75~80那種區間,主要是細膩度跟質感音樂性加了分, 但通透度差不多還是同等級在跑 ugreen高頻會比較硬尖亮,aw就是偏甜 稍軟 甜美路線 這價位裡個人最愛的一條 4.LINDY USB3.0 0.5m 價錢忘了 很便宜就對 這條不是在台灣買的 是朋友在對岸掏回來的 聲音飽和度低的一條線,沒有aw細膩,稍微比較粗點 中高頻質感普普,中頻也算是樸實路線,但水分是比ugreen稍微好點 =6= 音場中等,但是形體感算中大,所以還不到非常擠的感覺 高頻雖然沒aw甜美,但還算是保持著稍微柔,稍微帶點泛音漣漪 通透度中等,分數大概72到78那種 5.Dtech USB3.0 0.5m (自行從1M做成0.5M兩條) 聽起來比較像aw那種75到80區間分數的聽感 帶著不錯的水分 不過形體感比aw大一點,但不是毛邊多蓬鬆那種感覺 質感還算保持還可以,本身沒什麼染音,但稍微有點韻味,背景跟aw差不多等級的黑 ,整體來說是比較有感情一條線 形體感中等,低頻還算乖乖地待在下面,有衝擊力但不會到過重 整體來說 稍微是偏暗調,有韻味稍微尾韻,音場中等形體感中等 3d感稍微比較低 各部聲音算是偏向融合在一起的水彩畫 6.DTECH USB3.0 1M 900羊 跟網路線類似,通透度會些許下降,水分質感也會比較乾一點 不過連帶好像形體感也稍微變小整體空間感比較剛好,但是只有這點比較好 其他基本上是變差 本質上走向是差不多,只是變長吸雜訊變多的負影響算明顯 連帶毛邊變多,高低頻變浮,通透清澈感變低 =7= 7.Clicktronic USB3.0 0.5M 換成台幣約500多 這條是德國Ebay翻到 隨著網路頭 耳機等等一起偷渡回來 因為聽起來還不錯 所以日本亞馬剛好有2.0版本買一條叫某人聽看看(都快一年了 基本上是裡面非手工理排名最前面的 維持著好的音響性以外,還有不錯的音樂性,質感算好,水分也保持得不錯 中頻是偏有韻味帶美聲 樂器排比較井然有序,不過也是算帶點尾韻不會收 得那麼快,但高頻就是比較晶瑩剔透路線 拖到是還好 低頻量感普通或者較前面都再少一些,比較像是高3.5中3.5低3 亮度中等或稍微-1/3格 形體感中等,音場中等,細節上最好,但是想要聲音收的很乾淨且很有獨立感他不行 ,算是稍微偏向融合感氣氛感但有保持著一定水準的音響跟音樂性的線 8.ミヨシ USB3.0 1M 2000羊 (A to B) 買這條是因為借到了轉接頭 因為A to A容易變成傳家寶 比較多個轉接頭差異性 如果跟直接aa的1m比的話,其實通透度等級上沒有差太多 沒因為多轉接頭耗損超大,可能頂多多一點點(? 這條倒是我覺得把它做成0.5m應該會不錯,整體雖然稍微清澈感稍低拖累 但是在這裏面的聲音整體算有水準 =8= 音場大形體感中等稍小,造成比較滿綜觀全場感,聲線偏圓潤舒服非很清晰線條 如果很吃(補)解析的人會不太適合,雖然毛邊上是還好 但主要是線條感較低偏圓可能覺得比較糊 整體均衡度 高3中3.5低3.5 高頻稍暗 中頻舒服但稍乾,低頻量感中等偏蓬鬆但不氾濫 味道上算樸實比較沒味道跟韻味,只有稍微,是條算很中庸之下有偏點舒服蓬鬆 音場大走獨立感 比較屬於清水中有點濁的感覺 ==基本上這邊以下的分數就是80分起跳 但因為有9PIN要焊沒事不用自找麻煩== 9.Oyaide官網購買 OFC鍍銀線 0.4m 成本1000羊 線條偏清瘦不修飾路線,極高極低會長出一些,音場中等形體感中等 主要是走清澈稍微偏空靈穿透感,但是低頻量相對較多 高3中3低4路線 低頻給4其實不是氾濫 而是最基底的部分長了些出來 空氣感屬於比較偏白色畫布,雖然比較沒有拖尾韻,但收的速度也頂多算中等沒有偏快, 整體算是稍空靈輕快沒音染路線 你要拿他修飾音色會有點辛苦 但你是低成本下要拿來加強音響性他很適合 10.Oyaide官網購買 精密導体102SSC撚り線 19/0.08 0.4m 這個是拿來當耳機線用 但因為有剩下就拿來做 =9=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沒遵照數位規範的線根本不能用 一定不行(ry 就背景很黑 很清澈路線 解析保持的很好 聲音帶有新系列甜味(非濃郁 音場橫幅不算寬敞 上下拉的比較開 整體算是通透度好 偏點甜味路線 是種甜中稍為溫暖的糖果感 整個層次算分明,能保持一定程度音樂性跟良好的音響性 高頻也是帶點甜味的晶瑩剔透,但不會過度死硬偏白,低頻乖乖的低頻盤旋 只是真的要撐大音場的人不適合,除此之外我都覺得蠻好的 11.台灣某家店家購買 庫存軍規鍍銀線 0.5m 這也超便宜 O家銅鍍銀走清瘦 這條顯得飽滿濃郁但富含細節有良好的定位 使得立體感上升不少,是立體感最好的一條,染音少但是稍稍帶點韻味方式呈現 聲線上算是紮實但是不會過硬,高頻細節多且清亮剔透,中頻厚度中等富含自然發散 而非麥克風錄音收得很乾淨感覺 滑順感跟水分中等,比較屬於自然發聲走向,不會很多修飾然後能力值偏上, 形體感跟厚度中等,低頻也是稍有蓬鬆感但是高低頻該沉會沉,該上去還是 會上去的一條線 屬於寬敞近場聆聽但形體感中偏大 所以可能得從別的地方去調整縮小點  不然會容易覺得擠 但除了這個以外大概就沒話說了 =10= (3)主機板上面 PCIE VS M2接口 這也能比(? https://i.imgur.com/e2VsAbV.jpg
pci呈現是稍暖偏毛邊多,音場較小比較退遠觀,相對有感情路線 M2孔1.變清秀細緻水分漂亮 2.空間感明確 3.進場聆聽感明顯 1跟2很好以外3我希望可改善QQ (4)礦卡 VS PCIE ISOLATOR 因為有人提出還有這種東西可以用 也有人去買張二手 然後我放了快半年才拿出來 https://i.imgur.com/w2lb7zB.jpg
https://i.imgur.com/ucWuYlj.jpg
這其實算工程用的東西 所以說明書也有說明各功能 但我們真的會用到的地方是外接電源部分 所以知道jump在哪邊就好 所以他少了需要線材部分 又可以外接電源 不過相對礦卡就是貴 以上這些比較都是在網卡部分上這張+外接電源 USB卡部分換線換版做比較 我比較了 ISOLATOR+網卡 VS +USB卡 (上外部電供狀態) 基本上主要的變化一致 1.中性細緻通透 細緻度提升不少 其實變得很細很細就是(但不柔 直來直往走向 2.音場整個縮小的狀態 小而美是他最好的形容詞 但在那裏面的聲音井然有序 =11= 3.聲音質感以及層次解析感有感提升 音色上就中性較無味的走向(這也很明顯 聲音大概變化很穩,整體拿掉後粗了不少,較虛 少了漂亮細緻 水分也乾乾的,然後背景的毛躁也回來了 如果外接供電拿掉變成主機板給的話,味道就很靠近主機板直上類似的感覺 但音場其實一樣上電供後差不多大,只是跟主機板直上比起來毛躁感還是 有減少,聲音細緻,味道還不到完全吃掉 聲音等級 上供電為100%狀態 直上0%的話,主機板給電大概就是50%左右 只是對我來說這張卡有缺點 1.無論是主機板+礦卡+iso 或者主機板+iso+礦卡 以及pci或者m2接口都找不到 2.你的機殼絕對蓋不上才對(? 他就等於兩張卡疊起來後插在你的主機板上 3.他所需要的12V還算好處理 3.3V的工業用電供之類很少 但這些你都不在乎只想把細緻度最大化的人這張卡非常適合 (4)其他比較 1.M2 SSD其變化 https://i.imgur.com/O5jJFgh.jpg
=12= 今年過年想說便宜的M2 SSD已經在價格合理範圍了 依照MAX大的文找了RAMOS也可以用的SSD就買下去了 雖然說MAX大說聽感他覺得相差不大 我預期也是只是讓載入RAMOS變快就好(RAMOS這種難聽的東西?) 不過實際上用了就懶了裝回一般的SSD比較了 因為變化明顯 (1)背景更為沉穩毛躁感降低 (2)整體聲音階調變得更豐富 所以SSD SATA線 電源線甚麼的就不用考慮了﹨(╯▽╰)∕ 但.....他能不能上礦卡? 實驗1.買張PCI轉接版(把上面影響音質的東西都處理掉了) 聲音變化跟之前實驗一樣 接口差異導致聲音走向差異(你不是上RAMOS了? PCI的稍微毛躁感干擾樂器質感的感覺 實驗2.來上礦卡 卡有找到 載入OS速度也沒甚麼掉︿( ̄︶ ̄)︿ 音場長回來,稍微偏回中性後,空間明確不少,感覺聲音就有這張卡跟USB線的混合感 =13= 但是給外部接電明顯比直上好 整個空間前後分明,就沒什麼霧霧感覺 整體是好的方向走 2.總結? 基本上我對礦卡的定義是 (你要買好的主機板我也不反對喔 聲音是一點一點累積的 (1)利大於弊 可以針對單卡把電源最佳化 但是線材就是衰減 所以你只能控制不要掉太多 有些卡不一定能抓到 或者是 訊號不穩定就會抓不到 請自行測試 (2)客製化 因為電源 訊號可以分開處理 所以個別用你想要的線材或玩具(只要主機板有抓到就好 如果想要自己DIY線材 自己要找好 A to A的兩邊定義 以及務必絞起來 這對抗雜訊很有效 如果想要偷懶少焊1PIN的話 其實上排的中間地線跟隔離網是導通的 故現在其實有網路線版本的礦卡了 (很短的貴鬆鬆AQ家會掉訊號 別牌2M的超穩 幫AQ QQ) 覺得A to A會變成傳家寶的可以買網路線對接版本比較省事 =END 怪力亂神 聽音樂好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6.100.245.2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33307912.A.02A.html ※ 編輯: evadodoya (126.100.245.241), 08/03/2018 22:52:05
joem : 我還以為來到數位貨幣版... 08/03 23:03
kolnoa : 怪莉戰神 08/03 23:07
rugger5566 : 怪莉戰神 08/03 23:10
a27699208 : 妖魔亂舞 08/03 23:19
josephact : 怪人 08/03 23:28
clioneurise : 原廠有賣轉板供轉方向就蓋得上了。但我沒買。 08/03 23:55
Kingofknife : 所以到底上礦卡有沒有用 還是強制要多分離一次電訊 08/03 23:59
IPSN : 怪莉戰神 08/04 00:16
alanswill : 這真是太神奇了傑克 08/04 00:23
chenszhanx : 最近主機板上C7H 提升好大 不知道跟主板內建clockge 08/04 01:28
chenszhanx : n有無關係,之前用辦公室的x79 x99 破萬板子感覺都 08/04 01:30
chenszhanx : 沒這麼好 08/04 01:30
Kingofknife : 看bios的時鐘能跑到多穩 我查我的蠻不穩 08/04 01:39
Kingofknife : 但是這篇討論到的是偏向電方面的 08/04 01:41
hsakuya : 咦 這裡不是DigiCurrency嗎 08/04 01:43
Kingofknife : 即使是數位0跟1依然是電流 只是特性不同 08/04 01:45
Kingofknife : 他不是主張外接電源 多一次電訊分離的聲音更好嗎 08/04 01:46
Kingofknife : 礦卡難道可以整訊號跟時脈嗎... 08/04 01:47
LIONDOGs : 主機板也有差,之前賣掉的C6H和現在的Z77,C6H明顯 08/04 01:49
LIONDOGs : 比較好聽 08/04 01:49
Kingofknife : 因為那塊有做鋁殼隔離主板干擾030 Z77年代根本沒 08/04 01:53
Kingofknife : 這問題我問過某a5 ROG有做 而且電容也換很好的了 08/04 01:54
Kingofknife : 我也是Z77 不想盤記憶體繼續忍 (明明砸設備不手軟 08/04 01:56
LIONDOGs : 還好我在記憶體最高點時拋掉了,免折舊費 08/04 06:12
evadodoya : 不用對這篇這認真 08/04 06:33
a5980810 : 主機板如果是超頻旗艦,用上卡,反而會劣化音質,這 08/04 06:49
a5980810 : 是我無數次的經驗 08/04 06:49
補充A大來信的相關數據 從低階板一路換到高階板 從低階卡一路換到高階卡 目前是使用gtx1070,細節明顯多很多,但噪感也會增一些 我在高階板上安裝礦卡,跟原本無安裝去比較,發現安裝後反而音響性變差 但是低階板則是顛倒,安裝上去反而耐聽細節多 所以當板子比礦卡還優質的時候,礦卡將無用武之地 使用於:GTX1070 顯卡 礦卡:一樣的(其實我有四張不曉得跟哪個一樣? 供電來源:hcp1300白金,進行曲 訊號線:農夫亞特蘭提斯 聲音是否路過:有路過,你會發現高階板拔掉礦卡,反而音響性更強 我就高階板有裝跟沒裝去ab test 以上 供大家判斷?
evadodoya : 那很好呀 08/04 06:53
evadodoya : 應該去聽看看到底如何 08/04 06:55
Kingofknife : (′;ω;`)剛剛去看芝奇的3200時脈 又漲了1000... 08/04 19:30
Kingofknife : 我看以後要買記憶體要上期貨版了... 08/04 19:31
luwatercolor: 直上X99、X299頂級板就可以忽略外接了 08/04 20:29
Kingofknife : 可是新的ROG左下方有一排日電容 還是可以捅捅看(? 08/04 20:59
evadodoya : 建議大家不要這篇文章不要太認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 08/04 21:16
evadodoya : 有錢,所以如果能便宜又有一定效果可以試試看 08/04 21:16
purplesky911: 這篇蠻大的篇的@@ 08/04 22:04
f9999 : 礦卡改TPS7A47試試, 主機板供電應該完全沒機會贏 08/04 22:08
kaienchou : 怪力亂神,浪費偶10分鐘 08/05 01:31
evadodoya : f9999大這個提議不錯,我目前usb卡輸入有掛這個再進 08/05 06:25
evadodoya : 去clock,有差 08/05 06:25
※ 編輯: evadodoya (126.108.193.141), 08/07/2018 2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