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OLLO Audio S4X Reference Headphone 官方產品頁面: https://olloaudio.com/products/s4x-reference-headphones 這支耳機在中文圈似乎蠻冷門的,Google 只找到型號 S4(前一代?)的北極熊 開箱文。對這支會有興趣的起因是看到了哈曼總裁在臉書的公開貼文: https://imgur.com/omOlvM8 (原文臉書連結:https://reurl.cc/NrnNQ6) 總之呢,哈曼總裁引用了 OLLO Audio S4X 產品介紹的圖片和文字: 「我們不會裝作比別人更懂何謂耳機平坦曲線。」OLLO很嗆 「S4X的頻率響應是基於實務專家的建議,而非一群躲在實驗室的怪咖。」OLLO超嗆 總裁臉書下面的留言也是蠻兇猛的。 「幫翻譯,『我們才不使用哈曼曲線調整耳機,所以選擇詆毀他』。」 「不知道OLLO注射疫苗了沒?」 「我等不及要在ASR上看到這隻耳機的評測!」 「賣比較貴就一定比較厲害?」 「這麼嗆是因為耳機調整是用經典喇叭 YAMAHA NS10 來調?」 然後在兇猛的回文之中有一篇介紹該耳機的評測: https://twister6.com/2021/02/21/ollo-audio-s4x/?fbclid=IwAR0EyvthwZ877c 5bcqjiqrZ8JrSV7t_bm0XM8bZjU6DLoHo-BVEhY2kur08 縮網址:https://reurl.cc/3aRbEL 內容蠻有趣的。原來OLLO這麼大聲,是因為他們用不同的方法逼近耳機的平坦響應。 個人簡單整理一下,這支耳機調整頻率響應的時候,麥克風的參考點是位在耳外的 Ear Reference Point (ERP),而不是鼓膜前的 Drum Reference Point (DRP)。因此和 目前較廣泛採用的,基於哈曼或是擴散場曲線的調整不同。 https://imgur.com/bFzATSt (圖片取自該評測網站) 基於ERP的曲線沒有經過耳殼和耳道的相關頻率加成 (耳加成,原文ear/pinna gain, 這也是為什麼哈曼跟擴散場曲線在3KHz附近會有攏起),所以這類曲線並不會區分是否有補 償耳加成(Raw or Compensated data)。因此OLLO Audio的產品頁面的頻率響應圖並沒有 標示是否有補償,因為調整的測量參考點不同。 以ERP當參考點,OLLO確實把S4X調整的相當中性(頻率響應平坦)。個人認為這種調 整方法貌似也減少了個體差異影響(耳殼耳道解剖形狀差異導致有不太一樣的耳加成)。 https://imgur.com/RpPhKvi (圖片取自該評測網站) 似乎是一隻有趣的耳機,不同方法做出來的中性。不曉得實際聽感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87.1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26162736.A.45D.html
Earendil: 之前ig上狂看到這家廣告 07/13 15:55
沒在用ig跟不上時代 T.T ※ 編輯: ultimatevic (36.239.87.179 臺灣), 07/13/2021 16:57:11
takase: 小八卦,T1也用了不少SATTI的材料 07/13 18:37
takase: ^ SAATI 07/13 18:39
zoraruru: 剛看到這個曲線,還以為是平板 07/13 20:48
有看過以DRP為基準的平板raw曲線是平的,超級偏門XD
takase: 官網有自家耳機頻響對比其他動圈,比如DT1990,K712的pdf 07/13 22:00
takase: 大概就7-8Khz那邊的處理跟德奧廠不同 07/13 22:02
takase: 還有最低共振點壓得比較低這樣.... 07/13 22:03
takase: 不知道會不會是另一副 audioquest nighthawk.... 07/13 22:08
takase: NightHawk當初那樣調音的理由印象中跟原文差不多 07/13 22:10
takase: 我現在只能找到二手轉引的資料 07/13 22:11
takase: https://tinyurl.com/4kze4nnj 07/13 22:11
Aq家喔...怎麼感覺有一點不妙XD ※ 編輯: ultimatevic (36.239.87.179 臺灣), 07/14/2021 03:36:24 ※ 編輯: ultimatevic (36.239.87.179 臺灣), 07/14/2021 03: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