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i.imgur.com/g300RX8.jpg
漆黑的她佇立在綠茵上,那是頭一次見到時的光景 "如何?" "沒什麼感覺,但看起來挺迷人的" "這樣啊" 雖然沒辦法從她身上感受到什麼 但每當經過那片草地,總會沒來由地駐足 "怎麼今天又來?" "因為綠原上純黑的身影太過耀眼" "卡繆?" "沒,魅魔" 不斷路過的綠茵,偶而會多出一些新的女孩子在奔跑玩耍 身著皮衣的大姊、總拖著麻布袋走來走去的歌德女孩 以及一群有黑有銀有金的蘿莉們 一不注意,那有如把光吞噬殆盡的黑色身影,默默地消失在了草原的彼端 發現時,她曾駐足的地方已幾乎看不出痕跡 或許是這片綠茵的特性 消失的孩子就不會再回到這裡,但永遠會有未曾謀面的面孔踏入這片草地 有些孩子待得久,像是擁有一頭銀髮的貴氣女孩;有些則如曇花一現 邂逅與離別的綠原,大概可以這麼稱呼 因為司空見慣的緣故,對於身影的離去並不多愁善感 而在跟銀髮女孩混熟後,也不再特別關心綠茵上的來來去去 偶而再訪,也盡是些沒看過的孩子 "或許該正式跟這個草原說再見了" 邊這麼想,邊牽著銀髮女孩跟蘿莉頭也不回地離開 經過好一段時間,意外地再次踏上綠茵 大姊的皮衣破了、蘿莉的金色洋裝也出現了些綠斑 緋紅髮色的蘿莉帶著我認識了好幾個陌生的女孩 也見到了掌握空間的神跡 這些新的活力重新展現了這片草地的美好 但也勾起了昔日的倩影 走過這麼一遭,最能勾動情緒的還是最初觸及的身影 輝夜的清新、最初銀髮蘿莉的輕盈 她們輪廓猶在,但氣息早已煙消雲散 又在綠茵待了一段時間 又跟幾個孩子混熟 穿著薄紗的、一身機巧的,以及人很好的大姊 雖然認識的越來越多,但卻像不知道在追尋甚麼似地 不斷地在草地上徘徊 沒有目的地、沒有目標、沒有夢想 彷彿是忘記了怎麼離開這個地方 直到有一天,一個熟悉的純黑身影從面前悠悠走過 "是妳嗎?" "記憶中的...那個妳" ------------------------------------------------------- XBA-Z5,拉麵宇宙代號:最初的純黑魅魔 https://i.imgur.com/kvdLgZ6.jpg
初見是初燒時,再見是二燒退燒時 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還是忘不了她 顯見我是多麼喜歡索尼當初被人嫌棄是USB的外型設計 不過她跟當年的MDR-Z7一樣,都是過渡時期勉強稱作旗艦的產物 這點從包裝就非常容易可以看出來 魅魔的包裝甚至比M7還簡單 不過有旗艦稱號對我來說是件好事,至少我能號稱自己是擁有索尼旗艦的燒友 在正式進入心得之前先來個聽感雜談 老實說魅魔在不同的前端下差異挺明顯的 單端下,在展姬TA-ZH1ES上的表現跟在始祖蘿NWZ-ZX1上的就差很多了 更不用說上了展姬那永遠寂寞的兩個3.5平衡插座之後 https://i.imgur.com/llS2goM.jpg
聲底差不多,但各方面聽起來可以說是"展現了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或許我應該不要叫她魅魔,改叫可能性之獸或幼女控算了 (但顯然不太行,魅魔對始祖蘿的向性普普而已,叫幼女控可能多了) 所謂的可能性,在於音場以及低頻的掌握 魅魔需要的推力不算太大,紗姬VARIATIONS都比她好推 不過相較於始祖蘿悲劇的15+15,可能還是展姬的1200+1200比較適合她 看來魅魔還是喜歡刺激的(? 總之,跟展姬貼貼後,魅魔的音場會被推得很開 各種聲音間的距離感會有銀髮姬HD800的味道 不過結象範圍相較之下袖珍些,有點迷你銀髮姬的味道(? 但要跟銀髮姬相提並論還是不可能就是 至於低頻,在始祖蘿的引導下老實說發揮不出16mm鋁塗層LCP動圈振膜的優勢 只能隱約感受得出來魅魔的低頻不一般而已 改讓展姬來帶著魅魔的話,大動圈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過去的心得很多都說魅魔的低音域太多太重 這有可能是當時的試聽前端的鍋 畢竟在始祖蘿下真的有點軟軟糊糊的,量也真的算不少 但我覺得在展姬下,魅魔的低頻造詣是很有水準的,這個下面再詳談 接下來就正式開始講心得了 有鑑於上面所述的前端差異,下面的心得都以展姬+魅魔為準 使用原廠雙3.5平衡原附線+雙3.5平衡插座,低增益,音量-27dB 先從最容易感受同時也是魅魔相較現今耳道式耳機最精華的地方開始 低音域 索尼從踏進數位音樂的領域開始,就十分在意低頻上的造詣 過去我第一支索尼耳機是MDR-1A,眾所周知是個無藥可救的低音砲 初燒的我基本上對於低頻沒什麼概念,動態、低頻量、低頻下潛都沒甚麼概念 只覺得,喔齁,好震,喔齁,好爽,喔齁,靈魂在顫抖 然後也理所當然地把索尼的耳機都默默地貼上了低音砲的標籤 剛好索尼做耳機都用黑色,也給人低頻沉穩厚實的視覺印象 (近代不是黑色的旗艦已經是輝夜姬SA5000時的事了) (而不是黑色的SA5000是幾乎沒有低頻,更加深黑色的低頻印象) 後來跟公館對面頂呱呱三樓耳機店的店員閒聊過後 我在低音域欣賞上的造詣才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也大概了解索尼的低頻美學 耳罩式耳機用到70mm的單體大概也就索尼這家,別無分號 這麼大的單體,在驅動氣流上有很大的優勢 曾經聽美商蘋果說空氣的流動可以創造出好聽的低頻,我以為那是低頻量多的意思 結果大概不是那個意思,不是指量,而是指低頻動態 一直以來我都懷疑皮衣大姊MDR-Z1R的低頻量明明聽起來不像紗姬一樣那麼多 但氣氛營造的能力卻比紗姬強,空氣振動的感覺非常完整 現在才知道,動態跟量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而皮衣大姊有的是動態 回到魅魔,魅魔在16mm鋁塗層LCP振膜的加持下,低頻的量跟動態都不錯 https://i.imgur.com/HgBkJpy.jpg
相較使用12mm銅腔LC振膜的紗姬 魅魔的量雖然相對較少,但是空氣振動的呈現卻是完全不同的等級 我本來以為會是動圈單體的關係,但後來稍微看了一下兩者的設計 發現好像是空氣流動的關係 首先看看紗姬 https://imgur.com/mc0MRye.png
基本沒有什麼特別讓空氣流動的設計 再來是魅魔當年的宣傳圖 https://imgur.com/soPdYX0.jpg
雖然單體只有1.6公分的直徑,但空氣動線還是有好好地設計 動態優秀的IER-Z1R上也有類似設計 https://imgur.com/VXJnYk7.png
我個人猜測這大概就是魅魔低音域的動態表現會比較好的原因 (也大改解釋了為甚麼蘋果入耳耳機音質普是普,但動態表現上還是不錯的) 回到主角 基本上魅魔過去被評為是低音砲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沒上平衡,或是推力稍小於魅魔需求的時候,低頻量會偏多,動態也出不太來 但給予足夠的驅動條件,魅魔低音域的造詣放到現在恐怕也還不會過時 雖說同時具有廈前跟動態才是最完美的低頻體驗,但魅魔表現也不錯了 很多樂曲都會有為了營造氣氛而特別弄的大範圍空氣振動 像是REOL的白夜 https://youtu.be/YVIvnYFsfXM
跟幼女戰記的REMEMBRANCE https://youtu.be/hh9z_XVPj0U
這兩手都是在開頭就會有空氣振動感 魅魔基本上在開頭就會開始振,足見其氣氛營造上的優越 如果是紗姬的話,低頻量是多,有時候也會小範圍微震,但總是搔不到心頭的癢處 (這邊的小範圍微震我自己在猜可能是下潛) 當然這樣的表現不會只嘉惠到電子音樂的表現,在樂器上更有其展現之處 常常聽原聲帶都會體會到中提琴、低音提琴拉弦時的振動 魅魔在這部分也表現得很好 閃光的哈薩威原聲帶的[I]有不少這樣的部分 https://youtu.be/FcYmr5uzlms
足夠的振動感加上魅麼以耳道來說算大的音場及寬鬆的分離度 個人認為她非常適合拿來聽大場面的原聲帶 當然魅魔的低頻也不是萬能的 一樣跟紗姬比,魅魔就少了下潛這塊 拿Alan Walker幫死亡擱淺做的印象取來說 https://youtu.be/0siAhk2DlgA
這首算是聽得到低頻動態又有低頻下潛的歌 如果是下潛好的耳機,基本上會聽到重音下去後比較沉、紮實而範圍小的震動 附帶有種被打到的感覺 偏向低頻動態的耳機會感受到整個聽覺空間的空氣振動 魅魔會比較表現不出下潛的部分 而這也導致她的低頻有時候相較紗姬會薄弱些,並帶來一點不大紮實的感覺 總之,魅魔的低音域表現是可以被稱作氣氛大師的 這對我來說是意外的驚喜 畢竟低音動圈橫擺,本來預期會是軟趴趴且動態稍顯不足的低音 說道氣氛大師,這邊給一下個人的判斷標準 巨人第三季OST的call your name<gv> https://youtu.be/LnCpy0QXIV4
在大概3:03的地方,會接著出現一段襯托氣氛的低頻振動 如果明顯感受到低頻的包圍感,那就是低頻動態不錯的氣氛大師 反之當然就不是 低頻寫了一長串,在來談談中頻 其實魅魔最有特色的部分就在低頻、分離度以及距離感 中頻根等等的高頻比較沒有什麼可以大書特書的地方 首先魅魔的中頻調教得有點電波 有可能是當時索尼的自製BA還不到成熟階段,也可能是調音上就是故意這樣的 如果看過魅魔當初的宣傳"Fell the Air" 基本上一聽大概就知道,喔,空氣感嘛,OK的 人生被調教得挺有距離感 而且還不是普通的距離感而已 除了遠之外,感覺中間還隔了層可以明顯感受到的空氣感 如果沒驅動好,低頻量一上來,基本上人聲就退到不知到哪裡去了 人聲上的延展也比較出不來 比較多還是靠後續在大音場中的消散來做出人聲的尾韻 比如說SennaRin的dust https://youtu.be/nDgpXPOmhPI
第二次副歌會有一段是比較單純的人聲 當音高要拉上去的時候,雖然說不會像撞牆一樣直接被截斷 但會覺得怎麼好像沒到令人滿意的高度 另外就是人聲的質地 魅魔的人聲不是滑順的類型,比較像細磨砂材質 不會到顆粒感,但也沒圓潤到發亮 如果聽上一季的花の塔 https://youtu.be/Rwzy6Qt8gq8
跟銀髮姬HD800比起來會稍稍有點沙啞的感覺,但仍不會到刮耳或覺得顆粒感重 而這樣的特性也讓魅魔的人聲聽起來沒甚麼水分 配上上面提到的空氣感 會有點像在乾燥微冷的草原上聽人唱歌的感覺 高頻的部分解析不錯,不過整體調音偏暗,表現也比較緊實 箏樂弦聲比較沒辦法表現出附帶金黃色調的擴散感 取而代之的是殘響少而精確的聲音 每根弦都像是被明確地撥一下便停止發聲的感覺 在聽過木姬FW10000後再回來聽魅魔會覺得有點可惜 但這樣的表現也有好處就是 樂器的表現會顯得足夠獨立且距離感明確 在多種樂器交雜的情況下具有挺明顯的優勢 這也讓魅魔顯得更適合聽一些場面比較大的原聲帶,而不是單種樂器的曲子 而偏暗沉的色調則讓整體氛圍跟音樂廳有點像 會像是燈光只打在表演者身上一樣,跟背景的案有比較明顯的對比 但照明也不會說太強這樣 最後是音場以及距離感 老實說魅魔這樣的空間利用能有這樣的音場實在讓人意外 https://imgur.com/wA7Fetv.png
可以看到如USB扁平的腔體內放了兩顆BA還有一個橫擺的動圈 基本上算是塞得滿滿的,不像IER-Z1R那般還在腔體後面做了一個音響室 音場範圍還是受制於耳道的形式所以沒辦法跟耳罩式的銀髮姬有可比性 但如果以結象大小的比例來看聲音間的距離 個人聽起來魅魔有接近銀髮姬的程度 如同上面講的,魅魔解析,聲音偏緊實 各個樂器的表現細緻而不會有互相重疊的影響 甚至在樂器遠近有序的樂曲裡。魅魔可以明確地將遠近距離表現出來 像是閃光的哈薩威原聲帶的ESIRNUS https://youtu.be/2oL8ZxHOt4E
這首樂器雖然不算非常多,但遠近錯落有致 過去在夜姬1750CU身上很多時候比較聽不出來的遠近關係 魅魔就呈現得非常好 樂曲後半3:38時會突然有大聲的弦樂加進來 不過大聲歸大聲,這部分的聲音定位應該在後面 有時候遠近比較不明確的耳機會比較沒辦法一下就聽出遠近關係 但魅魔幾乎是一聽就有,甚至連腦擴都不用開 (不排除帶上魅魔的那刻起其腦擴就開到最大了(X) 而且是佈滿整個遠後方的背景的那種 再加上低頻動態加持的弦樂表現 只能說不愧是我的初燒聖物(供三小 大概是這樣 老實說本來只是本著初燒聖物的情懷買的 剛好聖物還沒停產、剛好有同好願意買全新的、剛好是個很細心的同好、剛好同好願出售 一切都是這麼地剛好,八成是要我收集初燒聖物的旨意。我也就買下來了 (不自己買新的是因為魅魔全新現貨只在日亞,而我是不用日亞買東西的) 一開始壓根沒抱著對聲音的任何幻想 只覺得既然是初燒聖物,那絕對怎麼樣都好聽,腦擴開得沒在客氣的 結果沒想到意外獲得了我一直很需要的氣氛大師 音場大、距離感明確也正中我的喜好 這實在是非常令人愉悅的事情 在我不知道在追尋什麼、仍在到處沒有目的地聽耳機的時候 出現一個初燒時的倩影讓我安定下來 作為一個燒友,大概沒有比這個還適合的暫時退燒原因了 一年來的重新入坑,感謝各位的陪伴 ------------------------------------------------------- 曾只停留在記憶裡的她 在大姊的陪伴下跟銀髮女孩一起,端坐遠在綠茵之外的長椅上 站在長椅旁,已幾乎聽不見草原上的嬉鬧聲 "怎麼不回去看看?" "因為初燒聖物太過耀眼" "魅魔?" "對,XBA-Z5" 記憶裡的那個妳。完 https://i.imgur.com/xnNgkFj.jpg
-- 《耳機板美食作家》 系統: 耳機-銀髮姬 HD800 / 魅魔 XBA-Z5 / 夜姬 HS1750CU 訊源-黑髮蘿 NW-WM1A / 始祖蘿NWZ-ZX1 / 銀髮蘿 NW-ZX100 一體機-展姬 TA-ZH1ES 電源線-ATL TA-9300S (BR-M15A BR-F15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65.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64962082.A.576.html ※ 編輯: clurinzler (111.240.165.158 臺灣), 10/05/2022 17:30:41
louissyou: 啥時不做拉麵王當作家了啊? 10/05 17:41
louissyou: 而且作息變正常了 終於不再深夜發文了(? 10/05 17:48
jjoes77tw: 深情給推 10/05 18:38
takase: 開頭好意識流 XD 10/05 18:48
AbeNana: 純推 找回初燒的感動 10/05 19:21
jamesma20002: 恭喜拉麵大找回那初燒的感動,脫手Z5之後我也終於在 10/05 20:43
jamesma20002: 日本完成當年耳道的終極目標了 10/05 20:43
jamesma20002: https://i.imgur.com/XNQ7mbn.jpg 10/05 20:43
pcjustin: 恭迎拉麵王回歸 10/05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