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k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比較想知道,過去上千年, 原住民在山上開墾採集捕獵拉屎撇尿, 對生態的衝擊會低於現在的登山客嗎? 即使他們也破壞自然生態, 難道沒有和自然生態達成平衡關係嗎? 何況山上物種啃噬植物甚至環狀剝皮, 吃喝拉撒睡,族群的繁衍興衰都會造成生態平恆的變遷 更不說還有自然坍坊或山林火災 甚至是大規模傳染性的動植物病蟲害, 這些都遠高于人爬山所造成的所謂生態衝擊。 生態是大自然演化的一部份, 它不斷的變遷再平衡, 它不是一種溫室的封閉狀態, 人也是生態的一部份, 人在山中的活動當然也包含在自然生態的演化之中。 想想看地球經歷多少次冰河以及暖化的變遷, 這種對當代物種的浩劫,難道毀掉地球的自然生態了嗎? 自然生態不是一次次的在浩劫變遷後重生, 達到新的平衡嗎? 爬山對生態自然有多破壞還稱得上是議題? 坦白說,除非自己停止繁衍, 否則子子孫孫對自然生態的剝削破壞, 根本不是爬個山的破壞能並比的, 更何況在大的時空背景下, 再如何高舉自然保育的旗幟, 都猶如一億步中的五十百步之別。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GT-N80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230.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42740662.A.360.html
ruo01332000: 經過工業革命的人類跟工業革命前的人類是不同的生物09/20 18:37
ruo01332000: 過去台灣山裡的原住民的確是與大自然達成平衡09/20 18:37
ruo01332000: 但那是因為部落間戰爭、土地限制、糧食限制、衛生條09/20 18:38
ruo01332000: 件等種種因素使其部落人口始終保持在一定數量09/20 18:39
原住民是終年在山中生活,他們的耕作採集捕獵的活動是面的, 登山客一年在山上幾天?他們活動是線狀登頂拍照, 原住民的活動能與生態環境達成平衡登山客卻反而不行?
ruo01332000: 但是現在的人類使用他國開發出來的能源 吃著他國生產09/20 18:40
ruo01332000: 出來的食物、衛生醫療技術發達、將地盤行為引入經濟09/20 18:41
ruo01332000: 行為中使得人口的增加已經超越自然狀態所能負荷的範09/20 18:42
ruo01332000: 圍 百年前台灣頂多300~600萬人 現在是百年前的4~8倍09/20 18:43
ruo01332000: 只能說人類雖然出自於自然但是現在卻不容於自然了09/20 18:44
ruo01332000: 現在的人類知道剝削破壞自然之餘 如果失去自然自己也09/20 18:46
ruo01332000: 將無法生存 所以對於目前的自然環境有比較嚴格的保護09/20 18:47
ruo01332000: 限制 否則也不會訂種種法規去保護自然環境限制開發09/20 18:48
這裏我認同你人類保護自然只不過是出于自私的生存需求。 反觀現在自然生態保育被上綱到道德層次是莫須有的。
ruo01332000: 如果以原住民這件事來看 以前的原住民雖然獵殺動物09/20 18:54
ruo01332000: 但有人口數量之限制 行走的獵徑多為下溪谷或山林之間09/20 18:55
ruo01332000: 這時候做成道路的主要目的是遷徙、貿易、取得食物等09/20 18:57
ruo01332000: 是為了生存必須要的部分 但是日本人來了之後為了自然09/20 18:58
ruo01332000: 資源開闢鐵道 加大道路以利行軍、資源採集等目的09/20 18:59
ruo01332000: 另外開闢林道 並且為了地形地質地查開始有登山道出現09/20 19:00
ruo01332000: 在原住民時期時並不會以登頂為目的 山頂不會有食物09/20 19:01
ruo01332000: 而現代登山這種行為雖然在你上山下山的過程中對環境09/20 19:03
ruo01332000: 產生很小的衝擊 但是為了登山安全卻必須要一直維護登09/20 19:04
ruo01332000: 山用的道路 拿現在更大熱門路徑來說 只要山路崩塌 09/20 19:06
ruo01332000: 有倒木、等就會封閉 並發包工程清除清理 清出一條清 09/20 19:06
ruo01332000: 爽安全的步道讓你能夠行走 雖然不是你的登山的初衷 09/20 19:08
ruo01332000: 但是為了如果不是為了登山這件事其實大可以把道路還 09/20 19:09
ruo01332000: 回給山林 讓這樣自然演化的崩塌掩蓋人類的足跡不是嗎 09/20 19:10
ruo01332000: 但 實際上登山亦是國家認同的健康休閒活動 09/20 19:12
ruo01332000: 台灣的預算中每年有很大一部分是給國家公園去做人民 09/20 19:13
ruo01332000: 遊憩、休閒、教育等目的 所以國家公園、林務局等做適 09/20 19:14
deerdriver: R大直接回一篇吧......09/20 19:15
ruo01332000: 當的山徑、林道維護 作為維護登山亦是很恰當09/20 19:15
ruo01332000: 不過 你在看待登山這件事的時候應該將所有導致你成功09/20 19:16
ruo01332000: 登頂的 因素都考慮進去 才能將你進行這項活動的所有09/20 19:16
ruo01332000: 環境程成本全部顯現出來 而不是只有你看到的那些09/20 19:17
這裏你的論述恰證明了登山活動是多麼的無害山林, 因為它是這麼的輕易可逆。 一條未經維護,登山客不再走的山徑, 短短幾年之內就被自然生態回收了, 想想看不過短短幾十年,日治開發的聯絡道路如今安在? 維護步道所付出的環境成本也就這麼多。 其次, 你不去責問貪圖便利省錢,不使用自然工法去維護的責任單位, 卻去指責對生態環境衝擊相對很小的登山活動?
crykillsmall: 還在日本人,被洗腦的不錯 09/20 20:04
ruo01332000: 舉日本人是因為他們是首開以較現代化技術去改變山林 09/20 20:14
ruo01332000: 並不是指他的量化程度多寡 09/20 20:15
ruo01332000: 否則10年內的技術去開路開山一定比50年內快速 09/20 20:16
ruo01332000: 而50年內又比100年內的技術快速 09/20 20:16
conquer: 不懂R大既然有這麼多話要講, 為什麼不回文? 09/20 22:12
※ 編輯: winfredx (36.224.43.225), 09/21/2015 08:30:50 ※ 編輯: winfredx (36.224.43.225), 09/21/2015 08:44:09
pc2990: 好像有點道理 09/21 22:14
zeanmar: 人所造成的絕對比大自然自己的破壞來的糟糕... 09/22 09:45
deerdriver: 人類破壞的規模也不差了 像是全球暖化冰河溶解 09/22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