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k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臉書來源: 鄭修偉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am.cheng.3517/posts/10155572797069880 人生第一份山難救援紀錄和檢討 此致所有犧牲奉獻的大家 《事發的當下,我們在做什麼?》 5/22 那天中午我記得全家一起到了一家港式飲茶餐廳聚餐,為我晚上要回德國餞行。飯後跟妹 妹一起散步逛了東區後回家,邊跟狗玩邊不情願的整理行李。跟當兵一樣,收假的日子總 是特別難過。簡單晚餐過後,老爸開車載我和我妹一起到桃園機場。互相擁抱互道珍重後 我進入出境大廳,簡短跟奶奶通了電話道別後,玩玩Candy Crash殺殺時間。晚上9點半登 機飛往香港,一個半小時的航程東摸西摸就過去了。午夜抵達62號登機閘口等40分鐘後飛 德國的國泰。5月22就結束了。 直到一個月後的今天,我才知道Schmid就在同一天從哈崙鐵道上墜落了20公尺,昏死在溪 谷中不省人事。墜落力道之猛烈造成全身多處骨折和氣胸,也因為忘記帶岩盔讓他頭上也 有多處骨折。我在香港的這一晚,他重傷在哈崙鐵道下。沒有人知道。 6/2 抵達德國後,每天處理各種雜事,一周後的五月底飛去東德簽新的工作合約,在那邊停留 了一周半。6月2號,雪羊跟我說Schmid失蹤了,他要上山找他。那時候我其實也不擔心, 他預計5/28出來,預備天2天,算起來也只不過超過預備天一點,他這麼厲害不會有問題 的。 5/22之後的一周,Schmid自述在溪底休息,但是隨著前來的惡劣天氣造成溪水暴漲,他的 GPS也被沖走。差不多就是在5/30~6/2這段時間,他用膝蓋跪地的方式爬回了鐵道。就在 我們剛剛開始注意到他的失蹤時。在營救他下山的伍老師描述中,他的大背包並不在他身 畔,他自述留在了溪谷底。可見傷勢之嚴重,連我們登山絕對不能離身的大背包也無法背 上來。從最新的驗傷報告來看,他的右髖關節骨折,左小腿骨折。在這情況下連用膝蓋跪 爬都幾乎難以想像,尤其是全身重量承載之所在的髖關節都壞了。 6/5 北大山社的熱血山友們把我加入了資訊提供群組,一群人湊在一起開始討論各種可能和分 享所知道的大大小小Schmid的登山習慣。希望可以分析出當前可能狀況並提供前線救難人 員資訊。這段時間大家忙著確認Schmid以往的山難記錄和應變狀況,分析山區降雨狀況還 有未來天氣,提供直升機可能的座標進行空偵,以及最重要的:Schmid的通聯記錄。依照 通聯紀錄來看,Schmid在5/13天池山莊有打電話跟我們提及他把延盔忘在埔里國光客運站 ,5/15在能高南峰回報正在吃午餐,待會兒就會前往牡丹池紮營。之後因訊全無。就在今 天,花消、雪羊和秋豪一行五人的東線部隊空降在新木瓜並開始朝哈崙工作站推進,晚上 夜宿溪邊,搜尋未果。 6/7 這一天是我自己都已經忘記許久的生日。一早到了實驗室突然間收到好多祝福,不知道為 什麼大家都好熱情而且也很在意慶祝生日這件事,覺得很意外又很開心,東德的人不像西 德人講的這麼奇怪嘛~就是一群很純真可愛的好人。東線部隊此時回報已經抵達哈崙工作 站,沒有人為進駐痕跡,隔日會以哈崙工作站為據點繼續往前搜索一段路。對於後勤來說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由於先前還有在討論說會不會Schmid受困於新木瓜到鯉 魚潭之間的路段,至此為止已經完全排除可能性,也就是他還沒有抵達哈崙。同時也更讓 人心沉,從牡丹池到哈崙之間的廣大中級山域到底該如何蒐尋? 現在看來覺得造化弄人, Schmid此時正在哈崙工作站以西約兩公里半的鐵道上重傷無法動彈,不知道花了多久,他 用左腳膝蓋和雙手攀上了20公尺高的鐵道,累癱在那邊吧。這一天是我31歲生日,在世界 的另一頭看著地圖輾轉難眠。同一天,西線的增援部隊抵達了巴沙灣山頂,預計朝武陵工 寮方向進行搜索。 6/8 在長時間Line上討論無進展的情況下,北大的諸位決定在台北車站直接開會討論並交換各 種資訊。看著傳來的合照,覺得Schmid是何其有幸可以有這麼多朋友犧牲自己的時間來為 他付出,有那麼多盼望著他帶著笑容回來的心。此時西線傳來壞消息,往武陵工寮的途中 遇到溪水暴漲,水深及胸,高遶又遇到峭壁,所以只好撤退,並變更路線前往牡丹池搜索 。在這邊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點,由於至今沒有拿到西線部隊的航跡圖所已無從判斷到底 他們無線電描述的情況是發生在何處。因為從巴沙灣山前往武陵工寮是沿著巴沙灣山的東 北稜緩降,大多是稜線路一直到達武陵山。究竟是怎麼會在稜線路上遇到及胸的大水實在 令人匪夷所思。這一點也凸顯出來了前線救援隊伍跟後勤的溝通‘‘語言‘‘是即時傳遞 正確資訊的最重要關鍵。在之後詢問詳細內容的時候,指揮官表示“清水溪“太深。此時 大概已經確定西線救援隊伍並沒有如一開始計劃的往東北去搜索武陵工寮,反而是往正南 方下切清水溪要去石洞獵寮搜索。後來西線因為暴漲的清水溪無法渡溪確認石洞獵寮,所 以就延著稜線上溯高遶到牡丹池(我真的得說只有賽德克的勇士可以這樣繞...大概牡丹神 石有保佑祂的子民吧!全員平安抵達牡丹池)。同時東線因為秋豪摔傷也即將撤退回新木 瓜搭機下撤。此時氣象預報已經預警另一波強大的梅雨鋒面即將在下周襲來,屆時西線的 部隊也必須要撤退了...只希望他們可以在撤退前如計劃的前往石洞獵寮確認是否有Schmi d入住的痕跡。 6/9 等待消息...從牡丹池經牡丹山、牡丹神石後下切乾溪溝到石洞獵寮這一段沒有訊號。有 消息也要等到西線勇士隔天從石洞獵寮回來到牡丹池才知道... 等待大概是最折磨人的事情了,我們不知道Schmid在哪裡,Schmid天天聽直升機在頭上飛 啊飛的卻也一直看不到他所在的鐵道。等待是一種會讓人發狂的寧靜,沒有資訊,沒有一 點消息。隨時手機一震動就會立刻衝過去看最新消息,然而一陣失望後又繼續等待。一陣 子後,已經習慣去等待另一個失望的到來,折磨著脆弱的心靈。慢慢的,嘗試說服自己說 ,也許Schmid就這樣加入了眾山神的懷抱中,讀過這麼多的山難事件,有多少是找都找不 到的。也許Schmid自己已經準備好面對了,只是我們在山下的這些凡夫俗子看不開而已吧 ...繼續等待 晚上跟老闆聊天聊到這件事,他跟我說如果是他的話一定會帶一把來福槍,因為不確定叢 林中有什麼洪水猛獸。我想想好像也很有道理,很歐洲人的思維,不過遇到野獸攻擊的機 率應該不高就是了...晚上吃了久違的泰式咖哩,東德真的是食物的地獄啊~然後就搭飛機 回杜塞繼續等待。 6/10 早上一起來看到讓人震驚到無法相信的新聞,齊柏林墜機去世...今年的花蓮真的是不平 靜,一開始還稍微擔心一下地點該不會是墜落在哈崙附近,怕會造成二次傷害。但後來資 訊出來是在海岸山脈。 之後一整天只盼望一件事情,就是西線部隊的回報。今天西線的目標是下探到石洞獵寮, 所以如果順利的話可能就會知道Schmid是否有通過石洞獵寮了!德國因為跟台灣時差六小 時,所以在中午左右就已經是台灣晚上了。群組一整天氣氛都很肅殺,東線已經下撤,西 線在救難人員回來後的隔天也即將下撤,之後是持續約一周的梅雨鋒面。直升機不可能飛 ,地面部隊也推不進去,至此時明翰的糧食估計也已經耗盡了。由於因為不知道意外發生 的時間,所以很難判斷他的糧食計畫,但簡單來說,如果意外時間發生的早,那可供分配 的糧食就會比較多,比較有機會撐長期,但是反之則糧食可能在數日內就會被消耗光。大 約也是在同一天左右,Schmid的糧食幾乎吃完,在鐵道上盤算著該如何面對即將到來更可 怕的考驗。 在這邊稍微總結一下到目前為止的資訊: 1) 東線已經抵達哈崙工作站,並且判斷沒有人員進入的痕跡 2) 西線似乎因為溝通問題根本沒有去武陵工寮 3) 西線從巴沙灣探石洞獵寮未果,高繞回牡丹池 4) 西線沿牡丹山稜線前往石洞獵寮 以後勤判斷來說,因為最後一次的通話紀錄是在能高南峰,所以到目前為止等於從能高南 峰到哈崙工作站這一大個範圍數十公里的區塊都是熱區。依照進入實際搜索人數來說,東 線五人,西線五人(?),在時間內要找到人實在是無比困難。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邏輯排 除,如同哈崙工作站確定沒人後,以東到木瓜山都可以排除。同理,如果西線從巴沙灣山 可以探到石洞獵寮,那牡丹山稜線都可以排除。如果可以探到武陵工寮,那整個巴沙灣山 區也都可以排除。然而最大的問題是,西線在這黃金時段內都沒有辦法探到這兩個點來縮 小熱區範圍。 6/11 西線終於有消息了,返抵牡丹池,訊號太差無法回報,要隔天才有機會知道消息。群組中 大家開始討論使用無人機進行溪谷空偵的可能性,我真的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酷的想法,畢 竟台灣溪谷的深度和難度都是全球之冠的,救難隊員幾乎不可能沿著溪谷搜索,但是如果 可以適當改良空拍機並用來替代救難人員的眼將會大大減少風險。 6/12 西線搭直升機撤離返抵壽豐。路況不好所以沒有下到石洞獵寮... 這大概是幾天來最不想聽到的消息,但是又能怎麼辦呢? 所以等待了整整三天結果還是一 無所獲。如果知道石洞獵寮的狀況至少下一次就會把重點放在武陵工寮但現在這個情況簡 直讓人抓狂。唉~尤其想到這一批救難人員辛辛苦苦地從巴沙灣下清水溪遇困然後超級高 繞殺回牡丹池,之後又再下去結果還是一無所獲,那個心情真的是五味雜陳。此時鋒面將 至,所有人員撤離,Schmid一人不知在何處。群組開始討論自發組救難隊,調動人員器材 還有裝備,並且聯絡花消待封面過後協助人員運送空降。花消的配合度非常高,王指揮官 高度協調所屬資源配合,最後決定由一名消防員陪同自搜隊在鋒面過後進行搜索。令人感 動。然而現在問題來了,到底要空降人員在何處?巴沙灣和牡丹池雖然有搜索過但都沒有 到達住宿點確認(石洞獵寮),如果此時Schmid受傷應該會找可以避雨維持乾燥的適當營地 休息。雖然可以說Schmid能力很強應該已經通過這相較起來不算太難的地形,但是在邏輯 判斷上,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絕對沒有人敢去賭上一個“萬一“。期間南投消防 隊也有派直升機協助空拍能高南峰到光頭山一線的萬大北溪斷崖,就是怕“萬一“在傳統 路徑上墜落。所以最後決定自搜隊第一階段目標就是空降巴沙灣然後搜索石洞和武陵工寮 。同時也考慮出動地面山友幫忙從能高主線運送物資到巴沙灣山建立前進基地拉長救援能 量。看著大家在調配各種資訊,出力的出力,出錢的出錢,可以出裝備的二話不說就直接 問裝備要送到哪邊,而我自己隔著Line在地球的另一端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同時也覺得一 種深深的無力感,因為自己能力不夠,因為自己時間不允許,因為怕成為別人的負擔,什 麼忙都幫不上。覺得自己好沒用...到底書念了這麼多是可以幹嘛唉...真是沒用。完全就 只剩下一張嘴而已。 6/13 出現一組最新消息,大概是西線回來平地簡報時提到,在巴沙灣山發現了一組鞋印。大家 如獲至寶的提供資訊幫忙分析,希望可以得到一點點的證據證明這是Schmid走過巴沙灣山 的證據。但是因為齊柏林的新聞太大條,花消整個就已經忙到不可開交,畢竟是社會名人 ,輿論壓力更大。唉,但是我們應該要盡全力去救可能還活著的人啊...自搜隊最後決定 空降巴沙灣山直攻武陵工寮後一路搜出新木瓜。一整天討論各種推進細節:地形、天氣、 路線、時間、可能的吊掛場、最壞的狀況。雪羊提供許多哈崙工作站到新木瓜之間的路況 和植披細節,討論在更深處開闢直升機吊空降場的可能性。此時風雨交加,德國卻熱到快 昏死。 6/14 *明翰打電話下來了* 早上五點半起床追更新時,Schmid二舅船在群組的訊息。霎時之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後來看到新聞報導還有大家回傳的資訊,不可置信是真的。當下眼淚直接奪眶而出,跟老 婆說了好消息,大家都沸騰了。地面部隊立刻整裝出發救人,一定要把他平安救下山!! 心情雀躍的簡直就比口試完還開心,彷彿過去半個月的陰霾一掃而空!!!! 激情過後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峻。 按照他回報的內容,他自述人在大檜山北稜一帶,因為墜落左小腿疑似骨折,GPS在溪谷 休養時被暴漲的溪水沖走,自己以雙膝跪地的方式爬回鐵道後再等待一星期,之後再繼續 爬上稜線找訊號點求救,目前身體狀況尚可,但已斷糧斷水兩天,自述最多再撐三天,之 後可能會開始失溫。 然而因為天氣因素,直升機無法起飛,救難人員必須要徒步進入哈崙山區。抵達熱區以抄 捷徑又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下最快要四到五天,這是超過Schmid自述的極限三天。但此時 已毫無退路,伍元和老師領隊的自搜隊立即出發。 此時還有更麻煩的問題接踵而來:媒體 這消息一發出在岳界和Ptt以及各大臉書粉絲團都大肆報導。然而因為搶快和資訊的不對 稱性,許多報導都有存在誇大渲染以及各種奇怪的錯誤資訊,諸如不帶GPS登山、縱走能 高越嶺15天等奇怪訊息紛紛出籠,並且在網路上大肆轉載,很快地就引發各種批判和攻擊 。此時大家建議盡速請家人關閉Schmid的臉書,避免更多不必要的枝節橫生。但是由於記 者已經取得Schmid的通話語音紀錄,所以眾多人士開始發表各式評論,在當下其實心情很 複雜,一方面開心Schmid獲救,一方面打開網路又看到各種獵巫言論,甚至在訊息還不完 備的情況下就大肆發表評論,講的好像自己在現場看到一樣。 在這邊節錄一節評論作為例子: 「Schmid Lee呆呆在鐵軌上等了兩星期,等一個不可能想到這裡的搜救隊。然後他終於決 定(跪著)往上爬,好狗運地在六月底2G基地台被拆掉之前,用他那隻2G手機,打出了這通 112電話。 他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可是山下的人也不知道。還好接電話的消防找了一個還算知道山區 狀況的人跟他談,大概可以猜到他的位置範圍。可是這是一個範圍,不是一個點。 所以Schmid Lee當然可以情緒性地抱怨肚子餓。可是他如果夠聰明,他應該要想盡辦法把 自己的位置用最精確的語言傳達出來,至少他的語言要讓中級山長程探勘圈子的人聽得懂 ,猜得準。 他也應該要算得到搜救人員還有多久才能到他身旁。 但他沒有這麼冷靜這麼頭腦清楚,因為他沒有站在搜救者的角度思考。 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麼覺得他越級打怪了嗎?」 這個例子就是在資訊尚未充分獲取之前就急著高談闊論最後看起來像白癡的行為。由電話 中聽起來Schmid似乎只有左小腿骨折,並且還有行動能力可以爬上溪谷,最後還可以爬上 稜線求救。所以當然按照這樣的說法是可以有這樣的批判。 當Schmid後送到花蓮急診檢查時,傷勢為「頭骨多處破裂、頸椎一二節異位、氣胸導致胸 痛、右髖關節骨折、左小腿骨折」,他是在5/22墜落,在這個傷勢下維持生命整整一個月 ,最後必須要動手術換人工髖關節,因為太久沒治療組織已經壞死。在評論中有太多自我 憶測諸如:呆呆在鐵軌上等了兩星期、然後他終於決定(跪著)往上爬、情緒性地抱怨肚子 餓、他如果夠聰明等等等。可悲的是這樣的評論還是由資深的岳界人士發表,令人不勝唏 噓。 同時在媒體的部分令人極為意外的是自由時報的記者花孟璟極為專業的報導,整篇報導在 熟悉岳界的朋友來看不只用字精準,地點和過程也都如實客觀陳述,既無加油添醋也無詆 毀或造神。令人耳目一新,感覺岳界長期以來在媒體界眼中的污名似乎有稍微可以被擦亮 的可能。但是一般主流媒體依然水準依舊,蘋果日報就是聳動標題家網路截圖,不易外的 中國時報更是記者躺在床上自己想故事,最後救援明明就是地面部隊找到的還可以寫成是 直升機找到的,這不僅沒有盡到查證的義務,還散播錯誤資訊。 之後的消息大家也都比較清楚了,這邊就記錄到此為止。希望可以為這次事件留下一些線 索提供以後要入山的山友以及山難救援時可參考的依據。 而這次岳界和消防還有媒體(只想說自由時報)成功合作的案子希望可以讓以後山難救援正 常化、山難保險以及使用者付費等重要政策可以盡速合理的討論和落實 感謝Schmid還有眾多山友以及關心的朋友們的努力,讓我們為台灣登山史上見證了美麗的 奇蹟。 謹 獻給還在醫院的Schmid Le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3.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98355134.A.DAD.html ※ 編輯: a920488 (223.137.3.139), 06/25/2017 09:46:40
sowill: 只能說schmid強大的求生能力背後還要有幾分好運氣,如果沒 06/25 10:29
sowill: 有主動爬上稜線通訊求援的話,可能依舊搜救未果吧? 06/25 10:29
annynovel: schmid就是因為有強大求生能力,才得到搜救成功的機會 06/25 10:33
howenchong: 若是沒有自搜隊 李大應該也...但一般人也只能靠官方吧 06/25 11:56
howenchong: 這種高度會摔死人的,沒死還能苛求他什麼?原本gps+手機 06/25 12:01
howenchong: 就能達成衛星電話的事,真要說失誤也只能說沒人幫確保 06/25 12:03
triplee: 那個資深山友究竟是誰 既然是他自己說的話也沒曲解 他能 06/25 12:05
triplee: 評論他人 自然也能讓人評論他吧 06/25 12:05
deerdriver: 自力救濟跟外援都不能少啊 06/25 12:09
madgire: 蔡日興 06/25 14:55
neteuyun: 看內容還蠻明顯可以知道是哪位資深山友說的~-~可能他 06/25 14:59
neteuyun: 只是想當初只是想討論和推測,但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把 06/25 14:59
neteuyun: 結論下的太果斷苛刻 06/25 14:59
neteuyun: 真的覺得S大很奇蹟,當然也是因本身的經驗和專業加上一 06/25 14:59
neteuyun: 點好運,總之願早日康復 06/25 14:59
neteuyun: **第三行多了部分贅詞 06/25 15:00
aronkao: 這是原po的心路歷程吧,哪門子的檢討報告? 06/25 18:45
aronkao: 而且一樣沒有還原事實真相啊?? 06/25 18:45
blackbrid: 我也覺得標題不太對,這不算檢討報告 06/25 18:51
blackbrid: 看完有點失望,沒有看到真正想看的 06/25 18:51
dallaspurs: 結果這人根本沒參與其中,都在國外 06/25 21:01
jplo: 我看完的感想是:靠官搜的話應該GG了,沒有厲害的登山人脈, 06/25 21:44
jplo: 出事就自求多福了 06/25 21:44
octopuso1c: 看到網路上一堆登山前輩說三道四,才知道原來這些 06/25 22:56
octopuso1c: 比較有經驗的人的嘴臉 06/25 22:56
octopuso1c: 只能說S大辛苦了 要不要經驗分享,還是尊重個人意願吧 06/25 22:57
kokunmai: 06/26 14:41
katrina1841: 這心得,真讓人看不下去啊 06/26 15:37
woody2737: 標題騙人...... 06/26 16:54
obsidianHW: 推過程記錄 06/26 18:16
enorh: 推紀錄 可以感受到當時的焦急和山友救難運作的熱心 06/26 19:46
sonia16: 文不對題,但還值得看一下。 06/26 20:08
sankaka: 登山經驗久一點的人,通常都會知道網路上的新聞有一定的 06/27 04:44
sankaka: 不準確度,只能部分參考,但只看新聞就能洋洋灑灑一篇抨 06/27 04:44
sankaka: 擊當事人,這跟記者寫故事差不多了。 06/27 04:44
whface: 看過官方的搜救態度和經驗,這次若沒友人相挺,s大可能gg了 06/27 12:27
kinomon: 人脈真的很重要~ 06/27 15:48
kinomon: 畢竟現在沒有專職山搜 06/27 15:49
tife50830: 這自救能力絕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希望S大快快好起來 06/28 00:24
Schmid: XD 07/04 19:18
sonja1314: 覺得很有幫助,雖然不是鄉民說的完整紀錄,不過還是有 11/10 17:16
sonja1314: 值得注意跟學習的地方 11/10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