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uali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Road 看板 #1W60roWn ] 作者: Tudo11927 (土豆 thoo tau) 看板: Road 標題: [台灣] 蘇花安計畫-和仁~崇德路段解析 時間: Mon Feb 1 22:17:18 2021 轉錄自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ermalink/1761401854039582/ 去年2月公路總局發表蘇花安評選路線,並召開多場地方說明會徵詢地方意見。計畫共 分成三大路段,分別是東澳南澳段、和平和中段、和仁崇德段,目的是解決蘇花改通車 後留下來的瓶頸。前兩段路線大致上都是以長隧道+高架封閉方式,設計上與蘇花改通 車路段相仿,在此先跳過不提。本篇要討論的是和仁→崇德路段,這段的選線最為關鍵 ,攸關未來蘇花之間能否擁有高快速等級規格的公路。公路總局提出3條方案路線,規 格差異不小: 方案1: 短隧道方案,沿用仁水隧道,大清水以南再增加2座短隧道,其他維持目前蘇 花公路路線不變。公路總局礙於環團可能反對,優先選擇這個版本 方案2、3: 長隧道方案,路線非常接近於蘇花高版本,直接從中仁隧道以南繞過仁水 隧道再打一座長隧道直達崇德出洞,終點落在立霧溪北岸。這個版本為備選。(2&3卡 南橋差異暫且忽略不談) https://imgur.com/3U5UbI2.jpg
蘇花安,和仁→崇德路線 淺藍色:短隧道方案 藍色/橘色:長隧道方案 黃色:原蘇花公路 https://imgur.com/CR2qRsN.jpg
短隧道方案:單孔雙向,南下北上共用一孔,無實體分隔島區隔 https://imgur.com/4Sw1WIx.jpg
短隧道方案範例:仁水隧道 單孔雙向、無實體分隔島區隔,目前限速 50 km/hr https://imgur.com/MviYAgf.jpg
長隧道方案:雙孔單向,北上南下各自分開,目前限速 70 km/hr 可能大家感覺這兩個方案差不多,只是改善路段長短而已,但其實遠非如此,長隧道 方案有以下優點: 1) 長隧道方案較短隧道設計速限更高 長隧道方案採用雙孔單向設計,車流方向單純,設計速限較短隧道的單孔雙向更高。 長隧道方案,速限可達80km/hr仍有餘裕,而短隧道(如仁水隧道)雙向車流皆有,最多 50~60km/hr,旅行時間差異非常明顯。 2) 長隧道方案可確實分流城際&觀光旅遊車流 長隧道方案將城際往返車流直接繞過清水斷崖直抵崇德,不會跟觀光車輛擠在狹小彎 曲的舊路段,達到分流的效果。目前清水斷崖周遭停車腹地不足,如果選擇短隧道方 案,眾多車輛匯集此處,光是停車場匯入匯出車道就足以造成塞車,絕非環保團體宣 稱的「長隧道節省時間有限」。 3) 長隧道方案可解決崇德社區交通安全問題 目前蘇花公路直接穿過崇德社區,對於社區安全是一大威脅。崇德社區交通已陷入死 循環: 車流大--道路加寬--車速快--車禍多--限速/測速照相--用路人抱怨的雙輸局面 。長隧道方案將繞過崇德市區,可大幅降低通過車流,屆時可透過交通工程及速度管 理降低事故率。 https://imgur.com/BB528ON.jpg
蘇花公路直接穿過崇德社區,車速車流大,對於社區安全是一大威脅 4) 長隧道方案的抗災能力及環境保護效果較好 長隧道抗災能力遠勝於貼著斷崖的邊坡+短隧道群。環保團體聲稱挖隧道量體太大破壞 環境,然而目前蘇花公路沿線年年刷邊坡、路基流失、山壁被水泥層層蓋住反而更破 壞環境。至於隧道湧水問題常被攻擊為「斷龍脈」、「斷水脈」,的確挖掘當下曾發 生湧水情形,但蘇花改通車至今經過「蘇花改環保監督小組」調查,水文並未發現有 任何異常。 5) 長隧道方案可維持自然景觀,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不是問題 世界文化遺產對於周遭景觀維護有嚴格的要求,以減少對景觀的衝擊。例如奧地利 Hallstatt 小鎮西側另以隧道繞過 bypass 並嚴禁動力車輛進入村落以維護景觀,若 從山腰直接開路挖明隧道,想必風景明信片上的風景失色不少;日本東海北陸自動車 道亦巧妙的運用地形掩護與長隧道(飛驒、大牧隧道)繞過村落,讓白川合掌村景觀維 持古老樣貌。因此長隧道對於維護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反而是有幫助的。環保團體宣 稱破壞景觀,但相比隔壁的亞泥直接挖山顯然長隧道方案破壞更少。 https://imgur.com/rH3rzkH.jpg
https://imgur.com/GcweZdB.jpg
世界文化遺產奧地利 Hallstatt 小鎮 從照片很難看出右側山脈隱藏一座隧道繞過整個聚落 https://imgur.com/RUmVnNK.jpg
https://imgur.com/sCDhhXT.jpg
世界文化遺產日本白川合掌村 照片正前方隱藏一座超過10公里的飛驒隧道, 東海北陸自動車道繞過整個聚落以維護景觀 (照片取自google) 6) 長隧道方案預留延伸至新城甚至台東的可能性 如路線圖可見,目前長隧道方案計畫終點位於立霧溪北岸出海口附近(花3線),預留通 往新城往南直接無縫銜接花東快速公路。反觀短隧道方案改善幅度小,終點位於崇德 管制站以北、崇德隧道附近,直接匯入目前狹窄的雙向單線的蘇花公路主線,先不提 可能的塞車問題,日後若要延伸至新城勢必困難重重。 https://imgur.com/3U5UbI2.jpg
總結: 蘇花安預計今年完成綜合規畫並展開環評,目前正在討論要選哪一個方案。基於以上 理由,個人建議公路總局應拋開短隧道方案,以長遠的眼光選擇長隧道方案,建構環 台高快速公路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104.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612189042.A.831.html Tudo11927:轉錄至看板 car 02/01 22:17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Tudo11927 (120.126.104.58 臺灣), 02/01/2021 22: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