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名家觀點/石油與美元的戰爭… 石油並非只是一般商品,亦是國際重要戰略商品,就像美元並非只是一種金融商品,亦是 國際主要儲備貨幣。曾有言,全球重要經濟武器有二:中東的石油和美國的美元。例如, 若缺少石油,陸海空運輸停擺,全球經濟活動也因而停擺;而在美元本位制度之下,若缺 少美元,很難從事國際貿易與金融的經濟活動。因此,石油和美元本身的市場供需常參雜 國際政治層面的因素。 國際原油交易大都以美元計價,兩者間價格變動存在某種程度的關連性。2014年下半年以 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而美元則維持強勢,顯示美元相對石油值錢。從金融面言, 美國聯準會(Fed)2008年秋季以來推出三次量化寬鬆(QE),在市場上釋出龐大的美元 流動性,帶動了全球主要國家股債和原油價格上揚;而當前油價下跌,主要始於2014年中 傳出Fed將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停止QE3和啟動升息,市場預期美元流動性將減少,油 價後市因而受到壓抑。 從實體面言,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主因供過於求。例如,自2014年7月來,全球油氣 消費平均年成長1.27%,但供給年成長有3.09%。當前全球經濟成長低迷,對原油的需求變 化不大,相對的,供給面的變化較能聚焦。 首先,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沙國)為當前全球油氣生產的三大國家,在2015年6月, 其生產占比分別為16.01%、11.32%和10.34%。自2014年年中以來,儘管原油價格低落,但 這三個國家仍各自有其理由繼續生產。其中,沙國和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收入占其財政收入 八成以上,對石油生產依賴很大,美國則因近年國內頁岩油崛起和國際石油戰略需要,而 難於放棄生產。 其次,自2012年初以來,美國原油生產即穩居全球第一,為全球同時擁有石油和美元兩大 經濟利器的唯一強國。另一方面,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石油生產占比逐年下降, 從2012年第1季的41.71%降至2015年第2季的38.80%。上述情勢有助美國就業、貿易和財政 收支等方面的穩健發展,其在國際政治上亦具有相當大的涵意,亦即有助擺脫中東石油國 家地緣政治的糾纏,和提高美國對國際原油價格的話語權。 最後,美國和沙國間的低油價石油戰爭,導致美國頁岩油開採油井數量大幅減少約60%, 以此,沙國似乎占得上風,但低油價的持久戰,沙國將因下列現象,最後將難於支撐下去 :一、低油價已使沙國陷入財政赤字的壓力,擬在今年發行公債270億美元,彌補財政缺 口;二、沙國礦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高達40%,若礦業毀了,沙國全體產業活動 將去掉一半;三、沙國經濟規模相對較小,2014年的GDP為7,523億美元,還小於美國的一 家科技大廠—蘋果在2015年2月23日的市值7,747億元,沙國以小搏大有其極限。 美、沙兩國之間的油價戰爭若長期化下去,沙國財政恐有破產之虞,但美國,即使礦業因 油價大跌而萎縮,仍有許多領導全球行業的大廠在營運,況且油價下跌有助美國這石油消 費大國在其他行業的發展。目前美國Fed醞釀升息,美元市場流動性的緊縮將使油價欲漲 不易、而美元仍將維持強勢。石油減產或許能改變這種局面,但眼前似乎不大容易。 李勝彥 (作者是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顧問)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17520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8.140.2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41781299.A.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