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大家論壇》印巴視角:喀什米爾核武火藥庫 世界上軍事化最高地區 新聞來源: 上報 https://goo.gl/D2MxT1 https://imgur.com/W1cWrQz 布基 ● 巴基斯坦前財政部長 ● 世界銀行前副總裁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局勢達到數十年來前所未見的最高度緊張,兩國皆是擁有核武的國 家,許多國民都擔心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的領土爭議會使鄰國又與自己的國家處於 開戰邊緣。 然而,近期爆發的軍事衝突與其他先前的案例並不相同。 UN調停分治 印巴兩國在喀什米爾領土問題上的爭鬥自西元1947年開始。 在巴基斯坦支持印度賈姆穆(Jammu)與喀什米爾(Kashmir)土邦地區的穆斯林(Muslim )暴動後,當時統治喀什米爾的土邦君王辛格(Maharaja Hari Singh)決定將領土交給 印度政府以換取武裝援助。 但是,由於該城鎮的人口主要是穆斯林,巴基斯坦大呼不服,並進駐部隊,印度也派出更 多所屬部隊應對。 多次交戰導致兩國僵局,1949年才在聯合國(United Nations)的協助下確認暫時停火。 印巴分治喀什米爾為停戰協議的一部份,以該鎮境內的「印巴實際控制線」(Line of Control, LoC)作為兩國之間的實質邊界,至今仍如此。 1965年,當巴基斯坦向喀什米爾境內印度控制的地區派遣軍隊,用來鼓勵當地人民反抗他 們的「佔領者(occupiers)」時,兩國對喀什米爾的爭鬥再次升溫。 但是,巴基斯坦並沒有順利引起當地人民的叛亂,反而是引發印度的強烈反攻。隨後即發 生為期17天的武裝衝突,而現今仍然時發零星戰火。 東巴基斯坦獨立 雙方在1971年再次作戰,即便喀什米爾並非這次的衝突起火點。 孟加拉國解放戰爭(Bangladesh Liberation War)爆發時,西巴基斯坦(West Pakistan )與當時東巴基斯坦(East Pakistan)的孟加拉自由戰士(Freedom Fighter)展開對抗 ,鼓舞了一波東部難民,印度便開始支援該地的反叛組織。 最後西巴基斯坦被迫投降,東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Bangladesh)。 隨後,1999年巴基斯坦派遣部隊前往印度控制的卡爾吉爾地區(Kargil)後,又發生了一 起印巴兩國對喀什米爾的衝突。 印度強硬回應,發動空襲並威脅會展開全面交戰。後經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 )說服巴基斯坦時任總理夏立夫(Nawaz Sharif)從該地區撤軍,才阻止衝突。 近日恐怖攻擊 儘管印巴兩國的過往衝突大多由巴基斯坦所挑起,但近期卻是印度蠢蠢欲動。 可以肯定的是,2月14日,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Paramilitary Police)遭受襲擊引起 戰火升級:印度管理的喀什米爾地區有名年輕武裝分子進行自殺炸彈攻擊,造成40人死亡 。 翌日,總部位於巴基斯坦的恐怖組織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 JeM)聲稱爆炸事 件出自其手。 印度政府發誓不僅對穆罕默德軍,同時也會對巴基斯坦展開報復,儘管大多數分析家都認 為這項決策並不能反映出對這種情況的公正評估。雖然穆罕默德軍技術上而言是源自巴基 斯坦,但在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已讓許多年輕人熱情追隨,2月14日的自殺炸彈客便 屬其一。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 為了嚇阻喀什米爾的叛亂活動,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政府使該鎮成為世界 上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擁有25萬位武裝人員。這些人員過度使用武力鎮壓,使許 多年輕人轉而投入極端組織的懷抱。 然而,對於莫迪來說,忽視這項現實並譴責巴基斯坦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 印巴交火 他和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正在進行緊張的競選活動。2014年的 壓倒性勝利使人民黨得以自行組建政府,打破了印度長達數十年的聯合統治模式。 但是,在2018年,人民黨已經失去了數省的選舉。因此,當許多印度人民黨的支持者走上 街頭,帶著「攻擊巴基斯坦!粉碎它!(Attack Pakistan. Crush It.)」的標語時,莫 迪非常渴望滿足他們的願望。 印度的報復行動迅速從經濟措施,例如對巴基斯坦進口產品徵收高至200% 的關稅,升級 到在巴基斯坦的巴拉科特鎮(Balakot)附近展開空襲,印度稱為「穆罕默德軍訓練營( Jaish-e-Mohammed Training Camp)」。 第二天,巴基斯坦和印度戰機之間的混戰導致一名被擊落的印度飛行員被巴基斯坦拘留, 後來才被釋放。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繼續否認最初襲擊是出自巴國之手,並 呼籲雙方要進行對話;而這一點加上其政府決定釋放被拘留的飛行員,可能會大大緩解緊 張局勢。事實上,伊姆蘭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巴基斯坦領導人,和以前引發喀什米爾衝突者 屬於不同類型的政黨領導。 伊姆蘭所屬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akistan Tehreek-e-Insaf, PTI)得到了巴基斯坦 年輕人的大力支持。青年人在巴基斯坦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平均年齡僅24歲。 當高達60%的青年在2018年的選舉中投票支持伊姆蘭汗與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時,他們表 示並不在乎是否重新奪回對喀什米爾的控制權。他們想要的是一個能夠提供優良教育、醫 療保健和就業的政府。 是戰是合存乎一心 正如被暗殺的巴基斯坦政治家班娜姬.布托(Benazir Bhutto)的侄女法蒂瑪.布托( Fatima Bhutto)寫道:雖然巴基斯坦「近期的歷史一直是血腥好戰的」,但「國家長久 以來的軍事獨裁、恐怖主義和不穩定意味著我們這一代的巴基斯坦人不願承受,也對沙文 主義和戰爭不感興趣。」 正如布托坦承的那樣,伊姆蘭似乎明白這一點。他在電視訪談中向印度政府喊話:「我擔 憂的問題是,鑑於我們所擁有的武器殺傷力極強,要是出現一絲一毫差錯或誤算,我們是 否承擔得起那樣的後果?」 在喀什米爾的戰爭可能會喚起一絲「似曾相識(Déjà Vu)」,但事實是,這種變動已 被逆轉,巴基斯坦現在正在爭取和平。決定權在莫迪政府手中,由其思考是否將目光放遠 ,不停留在短期的政治考量,讓喀什米爾的緊張局勢得以緩解。 如果莫迪政府確實這麼做了,也許下屆印度政府可以受益於巴基斯坦發生的想法變遷,同 為喀什米爾人民應得的穩定與長期和平而努力。 (翻譯:黃冠文,責任編輯:簡嘉宏)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50.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551844492.A.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