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 英國大選:約翰遜對決科爾賓 「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無奈選擇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0546023 令狐雨劍/BBC 特約撰稿 https://i.imgur.com/lNsBfoA.jpg
12月12日的英國大選,執政的保守黨與主要反對黨工黨,加上幾個敲邊鼓的小黨,一致的 共識似乎只有一個: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大選。 它的歷史性重要意義在於,兩大黨代表的兩條道路的選擇,不但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 涇渭分明的,而且一旦踏上了選擇的道路,其影響難以預估,但肯定會影響今後幾代人。 然而,兩大黨的領導人,也就是英國的下一任首相人選,則與這個「歷史性抉擇」大不相 稱。除了「死黨」之外的英國普通選民的無奈與憤懣,可以用兩組英文字母生動的表達, ABB 與 ABC: 「任何人除了鮑里斯(約翰遜)」與「任何人除了科爾賓」(Anyone But Borises versus the Anyone But Corbyns)。 選民捏著鼻子做選擇,不是對其中之一「愛的更深」,而是對另一個人「恨的更切」。所 謂「兩害相權取其輕」也。 何以至此?我們不妨看看兩黨上周相繼發表的競選綱領。 https://i.imgur.com/fRF2Dtt.jpg
除了「搞定脫歐」,保守黨的競選綱領裏公布的實際政策屈指可數。(Reuters) 「搞定脫歐」 保守黨的競選綱領小冊子薄薄的,像個快餐訂單。保守黨領導人、現任首相約翰遜用了20 分鐘就宣讀完了。 保守黨競選綱領的封面上,與綱領發佈會上約翰遜身後的舞台布景上,都醒目的打著一句 口號:「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明年1月31日脫歐最後期限一天不再延遲, 過了1月31日,英國就開啟了一個擺脫歐盟「枷鎖」的自由新天地,一個「釋放潛能」的 「新英國」即將誕生! 聽著好耳熟啊!約翰遜不是曾說今年10月31日脫歐,他「寧願死在溝裏」也絶不再延遲一 天嗎?約翰遜說,這可不能怪他食言,那都是反對派議員「與人民為敵」千方百計阻撓兌 現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12月12日的大選保守黨拿到了議會多數,就絶對保證「搞定脫歐 」! 除了「搞定脫歐」,保守黨的競選綱領裏公布的實際政策屈指可數。除了「不增稅」之類 的意向性許諾外,實實在在的承諾,比如增加撥款修補路坑,取消醫院停車場不合理收費 等等,更像是一個地區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上周兩次的電視直播辯論會上,觀眾代表提出的所有問題,約翰遜的回答繞來繞去最後 都歸結到「搞定脫歐」上。似乎搞定了脫歐,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保守黨一口咬住「搞定脫歐」的競選戰略,背後的考量簡單明瞭。工黨要「篡權」上台, 至少要在大選中領先保守黨7-10個百分點。現在距離大選只有兩周時間,綜合民調顯示保 守黨以41%比30%遙遙領先工黨(截至到11月26日的數據)。 這樣的情勢下,少說為妙,言多必失。出台新政策被對手抓住把柄適得其反。比如,保守 黨競選綱領中一個抓眼球的許諾,「創造5萬個新護士職位」,實際上包括「希望能繼續 保留」的18500個現有職位。一個「新」字經不起推敲。 https://i.imgur.com/ehLu114.jpg
工黨競選綱領一公布,立刻被貼上了「史上最左」的標籤。 「史上最左」 工黨的競選綱領厚厚的一大本,像是長篇小說。工黨領導人科爾賓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宣讀 完。 與長度相比,工黨競選綱領裏宣佈的「新政」更是令人眩目,而且「大主意」一個接一個 ,令人目不暇接。 隨手列舉幾個:  ・水、電、能源、郵政、鐵路、電信重新國有化  ・為英國每一戶人家提供免費寬帶上網  ・取消大學學費  ・取消英國私立學校的補貼(這是工黨年會上通過的廢除英國私校制度動議的第一步)  ・全國25歲以下者免費乘巴士  ・每年新建10萬套政府公屋  ・提升最低工資底線,凍結享受國家養老金的開始年限  ・創建新的全國養老服務體系 真是一幅「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社會大同,其樂融融的幸福景象。 要實現這些許諾要花多少錢,上哪裏去找錢,我們且不在這裏討論。科爾賓被政治對手抨 擊最多的一點,是說他仍生活在1970年代。科爾賓的工黨競選綱領,真有要把英國重新拉 回到1970年代的架勢。競選綱領一公布,立刻被貼上了「史上最左」的標籤。 https://i.imgur.com/9g1FWyD.jpg
從小報記者到BBC主持一句"你有幾個孩子",就問得約翰遜面紅耳赤。 「騙子」與「瘋子」 競選辯論,政治對手的相互攻擊是可以想見的。但是,這次「歷史性」的大選,約翰遜和 科爾賓的競選確有罕見的表現。最不同尋常的有兩點: 一是政治高帽子大的嚇人,而且量身定做,赤裸裸的人身攻擊。兩人辯論的不是誰的政策 更高明,而是誰的政策更災難。不是誰能更好的領導國家,而是誰更不適合當首相。 在科爾賓眼裏,約翰遜滿口謊言,從騙家人到騙同事到騙選民,最大的本事是騙人。讓他 住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脫歐將給英國帶來滅頂之災,英國的「國寶」公費醫療NHS 將出賣給他的美國哥們特朗普。約翰遜是伊頓花花公子,自詡的天生統治者,只會為極少 數大資本家的利益服務,騎在勞苦大眾頭上作威作福。 在約翰遜眼裏,科爾賓已經不再是試圖搞英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是要推行「瘋狂的共產 主義政策」。科爾賓是個「瘋子」。他要是當了首相,不但核武器難保,國家軍隊難保, 國家安全難保,甚至從聯合王國到私家房產都難保。 二是對約翰遜和科爾賓的攻擊,不只是來自政治對手,而且來自兩人各自的陣營,「自己 人」的抨擊甚至更嚴厲。 前首相特蕾莎·梅私下裏說她的繼任者約翰遜「道德上不合格」(morally unfit)(An- thony Seldon所著特蕾莎・梅傳記中披露)。 兩位前工黨議員公開呼籲選民投約翰遜的票,因為科爾賓「徹底的不適合作英國首相,國 家安全和國防掌握在他手裏是極其危險的」。 歸根結底是信任 大選前兩場直播電視辯論下來,對約翰遜和科爾賓的臨場表現,媒體和選情專業分析人士 的打分很一致,兩人半斤對八兩,沒有明顯的勝者,沒有致命的一擊,甚至沒有鼻青臉腫 ,溫溫吞吞熬過了辯論時間。 兩場辯論留給電視觀眾的最深印象,是現場觀眾的陣陣笑聲。這笑聲,不是對兩人唇槍舌 劍的精彩辯論的欣賞喝彩,也不是對兩人的真知灼見的心悅誠服,更不是對政治大家的幽 默機智的鼓勵叫好。 這笑聲,是嘲笑,是譏諷,是不屑。這笑聲,是看穿了政客嘴臉的蔑視。 約翰遜和科爾賓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選民的信任,或者說,是信任的缺乏。 約翰遜的「搞定脫歐」的高聲呼喊,被主持人一句「你要再鑄一套脫歐紀念幣嗎?」問得 張口結舌,觀眾哄堂大笑。(約翰遜責成英國皇家鑄幣廠凖備好了面值50便士的特別紀念 幣,「慶祝英國脫離歐盟」。英國脫歐被迫再次延遲,鑄幣廠只好把特別紀念幣「回收再 利用」) 對約翰遜來說,最大的信任危機可能還不是在政治層面,而是個人品行。從小報記者到 BBC主持一句「你有幾個孩子」,就問得約翰遜面紅耳赤。約翰遜個人生活「色彩豐富」 ,緋聞不斷。但記者的問題不是真的在考問約翰遜知不知道自己有幾個孩子,而是質疑約 翰遜的道德底線。 個人層面上,無論是政治對手還是政治盟友,對科爾賓很少有非議。離開議會大廈的政治 泡沫,科爾賓最大的愛好是在自留地裏種菜弄花。科爾賓是個「好人」,但好心也會辦壞 事。對科爾賓的信任危機,集中在政治層面。 科爾賓成為工黨領導人是陰差陽錯。在意外的落入政治舞台中心之前,他是個我行我素的 「游擊戰士」,對保守黨的撒切爾主義與對工黨的布萊爾主義的反抗同樣激烈。 市場經濟交到科爾賓手裏能讓人放心嗎?核武電鈕交到科爾賓手裏能讓人放心嗎?科爾賓 迄今似乎沒有給出令選民信服的回答。 12月12日的大選,被標為「脫歐大選」,在脫歐問題上的態度,是選民把票投給誰的重要 決定因素。脫歐脫了3年,科爾賓始終不願意表明自己是支持還是反對脫歐。在電視直播 辯論的最後一刻,科爾賓澄清自己的立場是「保持中立」,騎牆騎到底。 面對 ABB 與 ABC, 「任何人除了鮑里斯」與「任何人除了科爾賓」,無奈的選民只好「 兩害相權取其輕」。 這種無奈也可能轉化為放棄投票或投抗議票(把票投給沒有獲勝可能的候選人),這更使 得這次大選充滿變數,結果難以預料。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53.31.127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574826536.A.9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