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 血濃於水或血海深仇?索馬利蘭與索馬利亞的「統獨對抗」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4439572 2020/03/25 徐子軒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009.jpg
在非洲大陸,除了較為世人所知的索馬利亞,其實還有另一個與「索馬利祖國」有著統獨 糾葛的國家——索馬利蘭。圖為兩名身上繪有索馬利蘭國旗的男子。圖/法新社 2月初,藉著非盟峰會之機,衣索比亞牽線促成了索馬利亞總統法馬喬(Mohamed Abdula- hi Farmaajo),與索馬利蘭總統比習(Muse Bihi Abdi)舉行世紀「馬習會」。這是位 於非洲之角的分裂國家久違的領袖會面,主要是讓兩個國家/政治實體試圖重拾對話,並 緩解近來由於土地引起的紛爭。 要了解馬習會的目的,就必須從兩索之間的恩怨情仇說起。索馬利亞(Somalia)與索馬 利蘭(Somaliland)是否同屬一個索馬利?以及索馬利蘭是否為「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這些攸關著分裂國家的脈絡與未來整合可能性。 19世紀後期,歐洲列強競逐非洲,索馬利地區的各蘇丹國陸續遭到併吞,成為英國、法國 、義大利殖民地。二戰後,亞州與非州絕大多數殖民地由聯合國託管,由原宗主國共同協 助建國,索馬利也不例外。1960年,英屬索馬利蘭(北部)與義屬索馬利(南部)先後獨 立,再合併為「索馬利亞共和國」,法屬索馬利則成為後來的吉布地共和國。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103.jpg
索馬利蘭是否為「索馬利亞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圖左上為索馬利蘭國旗;左下 為索馬利亞國旗。圖/維基共享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160.jpg
1936年「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中,代表義大利殖民者出征的索馬利蘭騎兵團。圖 /維基共享 英屬與義屬地合併建立索馬利亞數年後,巴雷(Siad Barre)將軍發動政變奪權,長期獨 裁執政。一直到1980年代,北部的伊薩克族(Isaaq)不滿巴雷獨厚南部以及其部族 ,逐漸萌發自治念頭,組織政治團體尋求權力。巴雷政權對於北部自治支持者,往往採取 殘酷的法外處決,伊薩克與北部其他部族於是成立民兵相抗,雙方激戰更加深了北部的反 抗意志。 到了1988年,巴雷政權憑藉優勢武力,採取陸空掃蕩北部城鎮,期間伊薩克族與其他部族 死傷估計高達20萬多人,被稱為「哈爾格薩大屠殺」(Hargeisa,哈爾格薩是北部最大城 市,亦是索馬利蘭現在的首都)。許多國際組織都認為這是屬於「種族滅絕」(genocide )的惡行,迄今真相尚未獲得釐清,也是索馬利蘭人不願再與索馬利亞有任何關係的主因 之一。 暴虐的巴雷政權不只與北部結下死仇,國內其他的部族也群起攻之,1990年代初期,整個 索馬利亞已是分崩離析,陷入嚴重內戰。1991年巴雷被迫下台,不久便流亡國外,此時北 部伊薩克等部族早已伺機建國,同年5月18日索馬利蘭宣布獨立,成功地與索馬利亞其他 仍在軍閥混戰的區域脫離,自此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236.jpg
1988年,巴雷政權憑藉優勢武力,採取陸空掃蕩北部城鎮,期間伊薩克族與其他部族死傷 估計高達20萬多人,被稱為「哈爾格薩大屠殺」。圖/維基共享(左)+普立茲基金會( 右)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246.jpg
1990年代初期,整個索馬利亞分崩離析,陷入嚴重內戰。1991年5月18日,索馬利蘭宣布 獨立,成功地與索馬利亞其他仍在軍閥混戰的區域脫離,自此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圖為 1993年索馬利亞首都爆發「摩加迪休之戰」(Battle of Mogadishu)前,美軍直升機盤 旋其上。圖/維基共享 2年後,索馬利蘭通過新憲章,創立遵循伊斯蘭教法的現代共和國,包括具有民主選舉的 國會與議會選出的總統。不過,新憲裡提到索馬利蘭的建國日是從1960年起算,這是由於 那一年索馬利亞合併前,索馬利蘭曾極為短暫地獨立數日。因此,與其說北部索馬利追求 的是創建新國家,不如說是恢復英屬索馬利蘭的舊觀。 之後數年,索馬利蘭進入訓政時期,準備獨立公投。另一方面,內戰狀態下的索馬利亞, 部分重要政治領袖、部族長老在2000年假鄰國吉布地召開會議,宣布成立臨時國家過渡政 府(TNG)。索馬利蘭政府不僅拒絕參加會議,且由議會通過法律,「禁止政府或私人代 表參與,否則將構成叛國罪」,充分顯示與「祖國」分道揚鑣的決心。 2001年,索馬利蘭公民有9成7投票贊成獨立,旋即遭到索馬利亞TNG嚴厲抨擊,指控是「 境外勢力與一小撮機會份子分裂祖國」的手段。世界各國也都基於政治考量,不承認索馬 利蘭為主權獨立國家,讓索馬利蘭在建國之初就蒙上陰影,至今仍是如此。 相較之下,索馬利亞歷經多年戰亂,雖被視為是失敗國家,僅能勉強維持部分地區人民生 計。但之後TNG透過聯合國、非洲聯盟與西方各國協助,逐漸恢復統治,並轉型成臨時聯 邦政府(TFG),獲得世界普遍承認。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331.jpg
2001年,索馬利蘭公民有9成7投票贊成獨立,旋即遭到索馬利亞TNG嚴厲抨擊,指控是「 境外勢力與一小撮機會份子分裂祖國」的手段。圖/美聯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332.jpg
索馬利亞歷經多年戰亂,僅能勉強維持部分地區人民生計。但之後TNG透過聯合國、非洲 聯盟與西方各國協助,逐漸恢復統治,並轉型成臨時聯邦政府(TFG),獲得世界普遍承 認。圖/法新社 然而索馬利亞禍不單行,尚未從內戰中完全恢復,又面臨伊斯蘭極端組織的進佔,甚至連 首都摩加迪沙都被攻陷。2004年開始,青年黨(al-Shabaab)就趁著索馬利亞的無政府狀 態崛起,讓整個國家再度陷入殘酷殺戮。另一邊的索馬利蘭,不只享有尚稱成功的民主選 舉,且有效治理國境,基本上較少受恐怖主義侵擾,雙方可謂天壤之別。 經過數年戰爭,TFG藉美國、肯亞等國,以及地方民兵之助,逐漸驅離極端組織。2012年 TFG回復聯邦憲政,索馬利亞正式從廢墟中重生;也就是在這一年,索馬利亞與索馬利蘭 開始進行對話。雙索第一次官方對話是在曾經的殖民母國英國舉行。當時英國政府、歐盟 和挪威共同促成雙索代表,就各自的政治立場表述討論。會後雙索宣布:將維持和加強未 來對話的總體框架,也同意部分合作交流,如打擊恐怖主義和海盜犯罪等。 於此基礎上,雙索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協調下,數月後進行了第一次領袖峰會。由索馬 利亞臨時總統艾邁哈德(Sheikh Sharif Sheikh Ahmed)與索馬利蘭總統西蘭約(Ahmed Mohamed Silanyo)破冰會談,是國家分裂20年後的重要里程碑。 艾邁哈德強調「雙索同文同種」,正在努力尋找適合索馬利亞人的解決方案;西蘭約則曖 昧表示希望會談有助於索馬利蘭成為國際公認的獨立實體,雙方仍舊各自表述,唯一公約 數則是維持和平與經濟發展。之後礙於索馬利亞內部情勢再度不穩,政府面臨換屆,因此 索馬利蘭中斷會談。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349.jpg
2004年開始,索馬利亞「青年黨」(al-Shabaab)趁著無政府狀態崛起,讓整個國家再度 陷入殘酷殺戮。圖/美聯社 直到2013年,雙方在土耳其斡旋下重新對話。並在接下來的一年多內,雙索密集地舉行了 3次會談,但都缺乏實質進展。2015年初,雙索會談正式破裂,原因在於索馬利蘭指責索 馬利亞違反約定,在代表團內加入索馬利蘭出身的官員,這不啻是矮化對話層級——從國 對國代表,降為「中央」索馬利蘭代表對「地方」索馬利蘭代表,讓索馬利蘭大為光火, 取消會談。 過去雙索的合併本就是政治性安排,索馬利亞下議院向來都特地為索馬利蘭的菁英保留席 次,現在更升級統戰手段,安排政府高位以待。如議員兼現任財政部長的貝爾( Abdirahman Duale Beyle)、議員兼工業貿易部長海耶爾(Mohamed Abdi Hayir)均是指 標性人物,顯示索馬利亞隨時為統一祖國做準備。 申言之,雙索立場南轅北轍,一方只想進入統一架構、另一方則為獲取國際承認,若不是 顧及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調停人的援助與面子,會談根本難以成局。特別是雙索 仍存在部分領土爭議,私底下的較勁更從沒有停過。 雙索領土爭議是指索馬利亞內部一個叫邦特蘭(Puntland)的半自治州。邦特蘭和索馬利 蘭長期交惡,兩者都宣稱擁有相鄰的土地主權。邦特蘭與索馬利蘭的背景相似,擁有相當 大的自治權,只差沒有宣布獨立,過去二十年來雙方不時發生小規模流血衝突,索馬利蘭 甚至以武力攻佔邦特蘭土地。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393.jpg
雙索立場南轅北轍,特別是雙方仍存在部分領土爭議,私底下的較勁更從沒有停過。圖為 索馬利亞青年黨。圖/路透社 邦索紛爭構成雙索間的不定時炸彈,這也是本次馬習會試圖緩和局勢的重點之一。值得注 意的是,為了拉攏索馬利蘭,據說法馬喬還向比習公開承認哈爾格薩大屠殺,並對北方兄 弟表示歉意,獲得比習的肯定。不過因為此事對雙索國內都太過敏感,並沒有官方聲明, 只有會後放出的風聲。 馬習會看似跨出和緩第一步,但卻在各自國內引起不小反彈,特別是索馬利蘭。因為法馬 喬提到大屠殺死者數量「僅有數千人」,這與索馬利蘭人的數萬之譜認知天差地遠,且完 全將責任推到巴雷將軍頭上,卻罔顧當時南方部族對北方的歧視與迫害。等於避重就輕, 想以簡單的道歉化解世代怨仇,更別提追尋正義與補償。 因此當衣索比亞總理提出要與法馬喬回訪索馬利蘭,立即被比習政府拒絕。更有甚者,邦 特蘭與索馬利蘭的衝突益發劇烈,馬習會後沒多久,邦特蘭地方軍隊便試圖暗殺索馬利蘭 的地方首長,索馬利蘭也出兵回擊,雙方互有死傷,讓雙索和平前景相當不樂觀。 然而,索馬利蘭和邦特蘭的武裝衝突,目前尚不至於演變為大規模戰爭。索馬利亞內部依 舊紛亂、國力衰落,更需要國際社群援助,無力也無法在此時主張武統或留蘭不留人;部 分索馬利蘭人為了出國或工作必需,亦會前往索馬利亞申請護照,索馬利亞也樂得透過這 些「惠蘭措施」繼續攏絡,作為長期統戰的一環。 雙索是否會走向統合?時間會站在哪一方?還沒有答案。但可確定的是,索馬利蘭將繼續 受困於國際承認,無法與各國正常交往;索馬利亞扛著一個索馬利大纛,也會盡力封殺索 馬利蘭「分裂國家」。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399.jpg
索馬利蘭與索馬利亞,是血濃於水?還是血海深仇?馬習會看似跨出和緩第一步,但法馬 喬提到大屠殺死者數量「僅有數千人」,這與索馬利蘭人的認知天差地遠,且完全將責任 推到巴雷將軍頭上,罔顧當時南方部族對北方的歧視與迫害,等於避重就輕。圖/維基共 享 ─────────────────────────────────────── 世界無視之國:索馬利蘭遊走「強國打架」的獨立棋局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4439625 2020/03/25 徐子軒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421.jpg
位於非洲之角的索馬利蘭,相較於「祖國」索馬利亞的無政府狀態,國家運作正常,但是 缺乏國際承認。圖為索馬利蘭。圖/法新社 位於非洲之角的索馬利蘭,擁有300多萬人民、尚稱明確邊界的領土、合法民主程序選舉 的政府、政府也有維持安全與提供公共服務等能力。相較於「祖國」索馬利亞的無政府狀 態,索馬利蘭國家運作正常,但是因為缺乏國際承認,依國際法來說,只能是非法脫離索 馬利亞的政治實體。 即使沒有國家願意承認索馬利蘭,卻不意味著索馬利蘭不具與他國往來的管道。由於索馬 利蘭緊捱亞丁灣,是中東與非洲互通的一扇重要門戶,深深糾纏於區域與國際地緣政治, 從獨立之初,索馬利蘭就面臨各方勢力的角逐,但它也懂得利用局勢,與索馬利亞分庭抗 禮。 像是北非大國埃及向來支持索馬利亞統一,因為埃及與衣索比亞有著水源紛爭,而索馬利 亞與衣索比亞又存在主權爭議與歷史仇恨,埃及認為如果索馬利亞不分裂,便可有足夠國 力制衡衣索比亞。不過,埃及也不忘嘗試與索馬利蘭發展關係,提供有限度援助,甚至傳 出可能建立正式關係的風聲,以討好索馬利蘭,避免其過於傾向衣索比亞。 又像是吉布地,獨立建國前被稱為法屬索馬利,與索馬利多數部族系出同源。不過,雖然 吉布地和索馬利蘭的先祖血緣關係緊密,雙方卻不太友好,這是因為吉布地曾協助索馬利 亞建立過渡政府,且吉布地在亞丁灣有大港,而索馬利蘭希望建設柏培拉港(Berbera) 以促進經濟發展,兩者之間出現利益衝突。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427.jpg
從獨立之初,索馬利蘭就面臨各方勢力的角逐,但它也懂得利用局勢,與索馬利亞分庭抗 禮。圖為索馬利亞。圖/美聯社 進一步而言,港口不只是索馬利蘭和吉布地的單純商業競爭。柏培拉港竣工後有望成為非 洲之角最大港,雙方競逐更涉及非洲與中東國家間的權力平衡,甚至牽扯到區域外國家的 戰略規劃——如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反恐戰爭——讓索馬利蘭的前景充滿挑戰與機會。 先來看區域層次,衣索比亞雖是非洲之角的大國,但位於內陸,需要沿海國港口進出貨物 ,目前高達九成以上是通過吉布地港口。為了分散風險,衣索比亞大力促成杜拜環球港務 集團(DP World,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企)入主索馬利蘭的柏培拉港,擁有30年的管理 營運權,衣索比亞本身也拿下19%的股權,以確保在港口的影響力。 這對索馬利蘭來說,不管是在經濟效益,或外交突破上都是勝利。就經濟而言,為避免像 索馬利亞遭受極端組織入侵,索馬利蘭長年來犧牲教育、就業、醫療保健等政策領域,將 近40%的國家預算投入國安,取得了相對穩定的環境。 但這種畸形的預算編排,也使國家發展踟躕不前,只能停留在初級畜牧業,無法進行產業 升級。因此,索馬利蘭希望透過柏培拉港運作,不僅可望加速家畜出口,DP World還承諾 興建經濟自由區與相關商業設施,預計將帶來大筆資金與工作機會。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446.jpg
柏培拉港(Berbera)竣工後有望成為非洲之角最大港,這也涉及非洲與中東國家間的權 力平衡,甚至牽扯到區域外國家的戰略規劃——如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反恐戰爭——讓索 馬利蘭的前景充滿挑戰與機會。圖/法新社 就外交而言,衣索比亞、DP World與索馬利蘭簽訂柏培拉港契約,意味著索馬利蘭雖然不 是國際承認的國家,但它們相信索馬利蘭具履約能力,才放心簽約。這隱含承認索馬利蘭 作為國際法人的地位,也等於否認了「一個索馬利」政策,讓索馬利亞大為光火。 2018年,索馬利亞向阿拉伯聯盟提出外交抗議,指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侵犯主權 ,宣布該契約無效;UAE則辯稱已與索馬利亞達成口頭協議,並未推翻一個索馬利政策。 索馬利亞當然不接受這種說法,先是國會投票取消契約、禁止DP World經商,後來又以調 查為由,扣押UAE籍的民航機,機上據稱有近千萬美元的現金,雙方關係陷入冰點。 至此,雙索之間的戰火已延燒至非洲外,並捲入更深層的區域對抗。早在2017年,阿拉伯 世界發生嚴重內鬥,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宣布對卡達斷交,當時UAE認 為索馬利亞會站在它這邊,索馬利亞卻聲稱中立,其總統甚至不顧國內反對,加強與卡達 關係。 作為反制,阿拉伯大公國選擇索馬利蘭成為更友好的地緣政治夥伴。除了DP world的投資 計劃以外,也在索馬利蘭建立海軍基地,目的即是確保競爭對手卡達、土耳其和伊朗無法 進入索馬利蘭控制的紅海海岸線——特別是當土耳其也在索馬利亞建立海外最大的軍事基 地,UAE就必須支持索馬利蘭、不被索馬利亞控制。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565.jpg
DP World與索馬利蘭簽訂柏培拉港契約,讓索馬利亞大為光火。索馬利亞後來以調查為由 ,扣押UAE籍的民航機,機上據稱有近千萬美元的現金,雙方關係陷入冰點。圖為示意圖 。圖/美聯社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雖然都對兩索有興趣,但介入的方式卻不可同 日而語。土耳其一直努力與索馬利亞建立緊密關係,但也和索馬利蘭保持聯繫,將自己定 位為善意第三方,推動雙索會談。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在外交操作上較為細膩,不似大公 國擺明利用雙索,作為打擊卡達、尋求區域權力的工具,讓雙索感到不受尊重。 如索馬利亞因卡達斷交風波、柏培拉港等事件,已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終結軍事合作,並 接管大公國駐索基地,土耳其卻仍得以駐軍索國;另一方面,索馬利蘭雖然歡迎DP world 資金,但去年也有抗議聲浪,批評大公國駐紮其國內的軍用機場侵犯主權,迫使大公國將 機場改為民用。 由於葉門戰爭導致紅海日益軍事化,幾乎所有中東主要大國都在紅海到亞丁灣一帶,設立 或尋找軍事基地。如土耳其在索馬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厄利垂亞與索馬利蘭、卡達 在蘇丹,沙烏地阿拉伯在吉布地。雙索雖是小國,不得不接納外來勢力,卻也試圖保持尊 嚴,並避免成為大國棋子。 隨著全球強權紛紛進入非洲之角,像是吉布地擁有美國、法國、日本、中國等軍事基地, 雙索也無法置身事外,競爭進入新局面。2018年,索馬利亞向中國船隻發放捕魚許可證, 允許在索馬利水域經營一年,甚至允許船上有武裝警備;索馬利蘭則認為中國船隻會採取 掠奪性方式捕魚,讓當地漁民無法生存,且侵犯領海,因此大表反對。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644.jpg
索馬利蘭遊走於「強國打架」的夾縫間,要如何下好「獨立」棋局,而不任人魚肉?圖為 示意圖。圖/路透社 事實上,多年前中國商人曾表示對柏培拉港的興趣,當時更傳出將承包港口工程與相關建 設,但後來卻不了了之,最後還是由DP World接手。如今中國國企以「一帶一路」捲土重 來,先拿下吉布地港,成為DP World最大對手,雙方還因港口合約糾紛對簿公堂,阿拉伯 聯合大公國雖不至於和中國直接對抗,但索馬利蘭卻可從雙方代表人的競爭中待價而沽。 另一個很有可能改變索馬利蘭未來的強權,則是俄羅斯自冷戰終結後的重返。有非洲報導 年初已經指出,俄羅斯已經與索馬利蘭商議建造軍事基地,且有可能承認其國家地位。對 此,美軍非洲司令部警示:俄國與中國已準備將非洲作為下一個競爭重心,若美國考慮從 非洲撤軍,將會使俄中擴大影響力,更不利全球反恐戰略。 未來若俄國真在索馬利蘭設立基地,雙方關係必然升級,有了南奧塞提亞和頓涅茨克等先 例證明,只要符合俄國利益,莫斯科不會在乎國際法規範,會用各種手段拉攏索馬利蘭。 若美國或英國(原宗主國)想避免索馬利蘭落入俄國勢力範圍,勢必得提供同等或更高待 遇——如設立在索協會、經濟文化代表處等——顯示大國角力,將成為索馬利蘭獲取國際 承認的關鍵槓桿。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3/24/99/7645672.jpg
國際強權的競逐抗拮,將成為索馬利蘭獲取國際承認的關鍵槓桿。圖為唐寧街外的索馬利 蘭民眾示威。圖/法新社 -- 我們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有的意外,只會讓你變得頹廢,一蹶不振;有的意外 則會讓你找到另一個自己,重獲新生。……你要知道你是誰,你的拋棄和擁有,都是你自 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只會讓你身陷囹圄。                     ——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37.146.90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585132669.A.F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