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中國戰機趕超俄羅斯:戰後世界空軍格局劇變 新聞來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4939505 英國智庫發表政策評估報告分析了中國和俄羅斯目前空軍能力以及未來威脅,指出中國在 戰鬥機製造領域正在趕超俄羅斯。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RUSI)最近的報道說,俄羅斯和中國的戰鬥機發展路徑不 同,中國在傳感器,數據連結,武器系統和隱身技術方面明顯領先。俄羅斯僅在航空發動 機一項保持了領先地位。 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研究員賈斯汀‧布朗克(Justin Bronk)撰寫的報告認為,俄羅斯和 中國都廣泛依賴蘇-27的衍生型號戰機,兩國都在發展隱身戰機,而且都發展多用途能力 戰機。 他認為中國空軍在部署先進機型方面領先於俄羅斯。報告說, 「中國在戰鬥機研發的大 部分領先於取得對俄羅斯的明顯技術領先」。「另外,俄羅斯因其深層工業結構和預算方 面的劣勢,一旦失去領先地位,很難再重新趕上。 蘇-27中國化 瀋陽飛機公司製造的殲-11重型戰機是中國版的蘇-27。中國在這個平台做了大量現代化改 進,包括大量使用復合材料提高戰鬥機的推重比。 報告認為,中國新型的殲-11D上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內設電子戰裝置,具有更大的武 器裝載能力,已經超過了蘇-27家族中最先進的衍生型蘇-35。 另外報告說,中國的殲-16,即中國版的蘇-30,也經過了大幅度改進。主要改進有,「殲 -16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增加了復合材料減輕了重量。飛機還裝備了全部數字化和「 玻璃化」的雙座機艙,而且同中國製造的精確制導彈藥匹配,還安裝了被稱為YINGS-III 的新型電光瞄凖系統,這是類似於美國洛克希德的『狙擊手』瞄凖器。」 蘇-30戰機是在蘇-27UB雙座教練機基礎上發展的多用途戰機系列,增強了對地和對海攻擊 能力。中國媒體報道說,中國空軍引進蘇-30戰機的背景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空軍由 本土放空向攻防兼備發展,要求具有防區外攻擊能力。 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的報告說,「自2015年服役後,殲-16將在10年內替換(中國的)空 軍和海軍航空兵的蘇-30MKK和MK2,目前殲-16是中國最強的多功能攻擊機。」 隱身機,無人機 關於輕型戰機,報告說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成飛)的殲-10戰鬥機家族明顯更有效,更靈 活,優於俄羅斯老資格的米格29和米格35系列。另外,瀋陽飛機公司的殲-31隱型戰機數 年後可能成為國際市場上西方以外的主要戰鬥機型。 在高端戰機方面,成飛的殲-20成為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的F-35和F-22以外唯一部署的戰機 。報告說,「在今後10年將製造數百架殲-20家族戰機,那將是西方空中優勢戰機面臨的 最主要的威脅。」 而俄羅斯的蘇-57隱型戰機尚未成為前線部署的武器系統,它缺乏隱身所需的基本設計特 性。不過報告認為蘇-57仍然能夠對蘇-27家族戰機的不足進行彌補,諸如在於隱身,有源 相控陣雷達方面。 報告還注意到俄羅斯在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方面進展緩慢。有源相控陣雷達對掃描週期 比機械掃描雷達更短,可靠性更高,多目標跟蹤能力更強。 另外中國還在積極發展多種無人作戰飛機(UCAV)。不過報告作者說,由於中共嚴密控制信 息外透,很難對中國的無人機發展作詳細評估。不過從已掌握的資料看,GJ-11「利劍」 隱形UCAV超音速無人機似乎是中國最先進的無人作戰飛機。 俄羅斯進口 報告還預測,今後10年俄羅斯可能會從中國進口傳感器和導彈技術。報告說,「這要成為 現實,俄羅斯政府就要克服俄中軍事領域的不信任,以及俄羅斯根深蒂固的高傲,以及對 他們本國航空業的執著。」 但作者認為,中國雷達優異性提升(空對空導彈)和瞄凖具可能成為俄羅斯進口的動力, 特別是當俄羅斯面對西方研發新一代戰鬥機的時候就更凸現了這種必要性。 布朗克認為,二戰後西方國家空軍主要面對蘇聯以及後來俄羅斯的空中和地面威脅。但是 從飛機和武器角度看,中國研發的本土高端戰鬥機,傳感器和武器正在趕超俄羅斯。因此 作者認為,西方空中力量面對的主要空中威脅正在發生二戰以來的最大變化。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0.127.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605864095.A.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