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 伊朗保守派司法總監當選總統 投票率48.8%新低 萊西對美強硬核協恐更難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f0xwOj https://i.imgur.com/SAzlsfc.jpg
即將卸任的伊朗總統魯哈尼(左)昨在總統府內,恭賀新總統當選人萊西(右)。(法新 社) 【明報專訊】 伊朗總統大選結果昨出爐,強硬保守派司法總監萊西大熱當選,8月將接替溫和派的魯哈 尼上台,但在杯葛聲中,今屆大選投票率只有48.8%,創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最低。美 國與伊朗正就重返核協議進行間接談判,萊西雖支持重回核談判,但對美立場強硬,或增 加談判難度。有華府官員稱盼在萊西就職前達成協議,憂慮拖延愈久成功機會愈微,但有 分析認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想速戰速決,好讓核協議萬一再次失敗,可以讓魯哈尼代 萊西揹上這包袱。 多人被DQ 網民嘲「安排給傳媒的選舉」 伊朗內政部昨日確認萊西獲得近62%選票,其餘3名候選人和現任總統魯哈尼都恭賀他當選 。有選民稱支持萊西反貪往績,但亦有市民嘲諷無論投票與否「都已有人當選」,直言這 是「安排給傳媒的選舉」。憲法監護委員會今屆篩選剩7人角逐,到投票日前再有3人退選 。在對政治限制感到不滿的異見人士和改革派選前號召杯葛下,今年投票率只有48.8%, 遠低於2017年的73%,有逾370萬張票作廢,數字還多於排行第二的前革命衛隊總司令雷扎 伊。 保守派重攬政治權力 哈梅內伊:國家大勝 萊西被視為未來繼承哈梅內伊最高領袖位置的人選,外界相信萊西可跟他有更緊密的合作 。哈梅內伊昨日強調伊朗是今次最大贏家,因伊朗「在受僱於敵人的傳媒之政治宣傳面前 再次崛起」。萊西則稱會盡全力「讓現時人民心中對未來存有的希望進一步增加」,盼加 強民眾對政府信任。 萊西當選意味強硬保守派重新掌控全部政治權力,新政府預料會在內政和外交事務上更趨 強硬,但未必影響伊朗重返核談判的方向。儘管伊朗總統在決策過程有重大影響力,但國 安和外交等事務的最終決定權仍在最高領袖手上,當年亦是哈梅內伊支持魯哈尼政府達成 2015年核協議,而萊西本人也表態不反對核協議。華府希望恢復嚴格監控伊朗的鈾庫存, 伊朗則盼換取美國解除制裁,以改善經濟,尤其特朗普政府恢復制裁後,伊朗經濟受重創 ,改善經濟成萊西上台後首要任務。 分析:美伊同盼談判速戰速決 惟萊西的強硬立場可能影響談判基調,尤其是如果他挑選諸如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前秘書 賈利利等強硬派人士出任外長。美國目前借助歐盟已跟伊朗進行6輪間接談判,但能否達 成協議仍是未知之數。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華府官員指出,拜登政府盼在萊西就職前與伊朗達成協議,一旦 談判拖到8月初將令人擔憂,但比起保守派政府掌權,更大問題在於談判持續愈久且沒有 突破,成功的機會愈微。該官員指伊朗有認真參與談判,或可於數周內達成協議,但美伊 都不希望談判拖延數月之久。但也有分析認為德黑蘭也想盡快完成談判,華盛頓智庫中東 研究所伊朗項目主任瓦坦卡(Alex Vatanka)在《外交政策》撰文,提出哈梅內伊原本甚 至可能想在大選前達成協議,以保護將上任的萊西,一旦協議有任何差錯也可歸咎魯哈尼 ,而如果協議較2015年的版本理想,新政府就可收割政治和經濟得益。 另外,萊西前年出任司法總監後,美國以他有份參與1988年政治犯大處決為由宣布制裁, 他將成為首名遭美國政府制裁的伊朗在任總統。國際特赦組織昨日亦表示,萊西犯下反人 類罪並且不斷加劇打壓人權,理應受查。 (法新社、Axios、外交政策、路透社、中央社) 伊朗新總統四大挑戰 振興經濟 2018年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並恢復制裁,重創伊朗經濟,當地石油出口量 由2018年每天280 萬桶,降至去年一度低至只有20萬桶。伊朗貨幣里亞爾3年間貶值70%, 物價亦因通脹惑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伊朗今年通脹率達399%,失業率亦升至11%。 應對疫情 伊朗是首個受新冠病毒疫情重創的中東國家,官方數據顯示偶300萬人染疫、8.1萬人死亡 ,但外界相信實際數字高於此。該國疫苗接種進度落後,部分原因出於美國制裁。隨著美 國可能放寬制裁,而且短期內或有伊朗設計的疫苗面世,相信有望加快接種進度。 恢復民眾信任 伊朗受外界孤立、經濟受創,加上2017年起兩波示威浪潮均遭血腥鎮壓,令民間對政府出 現信心危機,繼去年國會選舉棄票率達破紀錄的57%,今次大選投票率亦創下1979年伊斯 蘭革命以來新低。改革派有聲音認為,新政府須立即採取措施恢復民眾信任,如解封Twi- tter等社交平台。 改善外交關係 伊朗外交政策是由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但總統主持最高國家安 全委員會,可確定伊朗國際關係的基調並影響最高領袖。有分析認為,要讓西方投資者重 返仇朗市場,新總統須控制與美國的敵對程度。一些專家預料萊西上任後,伊朗與西方緊 張關係將持續升溫,但與區內最大競爭對手沙特阿拉伯的外交正常化進程將會繼續。 資料來源:法新社、路透社 與萊西關係密切 革命衛隊「外交角色」受關注 即使新伊朗核協議趕及在萊西上任前達成,他的上位對伊朗國內政治以至外交局勢的影響 仍有很多未知數。萊西本人外交履歷有限,外界只能從其強硬保守派立場以至跟革命衛隊 的密切關係去估計。特別是革命衛隊在原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去年被美軍刺殺後勢力不 復當初,該支最高領袖「親兵」會如何延續甚至提升既有的外交影響力,仍存在不少變數。 最高領袖「親兵」享政經特權 革命衛隊是已故最高領袖霍梅尼在兩伊戰爭時期成立以捍衛神權統治體制的「親兵」,但 在哈梅內伊任內角色遠超原先定位。哈梅內伊以中級教士的身分接任最高領袖,初期權力 基礎不穩,除了依賴拉夫桑賈尼等權貴家族支持,還要借助革命衛隊的軍權力撐。過去約 30年來,哈梅內伊與革命衛隊形成許多伊朗觀察家所指的「共生(symbiotic)關係」, 即前者予以政治和經濟特權,換取後者全面擁護決策,甚至執行打壓異見等任務。蘇萊曼 尼生前被視為哈梅內伊的頭號親信,革命衛隊轄下巴斯基民兵據報更是由哈梅內伊之子穆 吉塔巴統領。 革命衛隊的政治特權可體現於多位軍官出任政治高職,例如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和國會 議長卡利巴夫等;負責建立境外民兵網絡的聖城旅對外交更極具影響力,外長扎里夫在4 月外泄的訪問錄音中就曾承認,蘇萊曼尼總會在自己往談判前過來下達指示。經濟特權方 面,革命衛隊涉及各行各業——魯哈尼任內推動經濟改革,正是尋求削弱革命衛隊的經濟 網絡,故招至巨大反彈。 對哈梅內伊和革命衛隊而言,蘇萊曼尼之死是巨大損失,但這不代表革命衛隊失去地位, 跟其關係密切的萊西上位便是例證,只是伊朗政局尚有許多撲朔迷離之處。萊西如今被視 為下任最高領袖的大熱門,但部分專家對哈梅內伊的盤算仍有其他揣測,例如其子穆吉塔 巴的未來角色,以及會否改行議會制,甚至以教士委員會取代最高領袖一職等。這些變數 會如何影響伊朗內部權力互動,以至革命衛隊在外交政策上的角色,尚待觀察。 明報記者 美撤中東反導彈系統 分析:集中軍力應對中俄 美國國防部上周五(18日)證實,軍方正削減中東駐軍人數和防空系統部隊。《華爾街日 報》同日報道,美軍正大幅撤走在中東多國的反導彈系統,是美國對該區軍事部署的一次 重大調整,以便集中軍力應對中國和俄羅斯挑戰。 報道引述官員稱,國防部正從伊拉克、科威特、約旦和沙特阿拉伯撤走約8個愛國者導彈 連,以及從沙特撤走薩德反導彈系統,而部署到中東地區的戰機中隊也會減少。報道稱, 防長奧斯汀已於本月2日致電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告知有關調整,然後開始撤走軍備行動。 一個愛國者導彈連涉及數百名官兵和技術人員。 軍備部署他國 伊拉克敘利亞仍有駐軍 國防部發言人表示,部分軍備會重新部署到其他國家,部分會運回國維修,但她未有說明 部署到何處。報道指出,即使這批愛國者導彈系統被運回美國保養,也能減少操作人手, 令美軍更有餘裕應對其他地區。 2019年9月沙特石油設施遭伊朗無人機攻擊後,美軍開始運送愛國者導彈連及薩德系統到 沙特。2020年1月美軍暗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郄猨妝x蘇萊曼尼後,伊朗隨即空襲 伊拉克有美軍進駐的基地報復,美國於是也將愛國者導彈系統部署到伊拉克。 不過,隨着拜登上台,美國的戰略重心開始從中東移走,包括美軍於9月11日前從阿富汗 完全撤軍,被指是拜登政府希望集中軍力應對中俄挑戰。國防部官員認為,現時與伊朗開 戰的風險降低,且沙特等中東盟友也加強自身防禦能力,能攔截大部分導彈攻擊。國防部 官員強調,撤走的只是美國部署在中東的部分軍事資源,強調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仍有 部隊,在海灣伙伴國家仍有軍事基地。 (華爾街日報、法新社) ─────────────────────────────────────── 伊朗總統當選人涉大規模處決3萬人 以色列批「德黑蘭屠夫」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620/HQPVJTHWSVGGNEOMUTKAZSFK5Y/ 伊朗周六(06月19日)舉行總統大選,強硬保守派教士萊希(Ebrahim Raisi)教士以得 票率62%勝選。萊希曾是伊朗「死亡委員會」(Death Commission)成員,涉及大規模系 統性法外處決數千至數萬人;以色列外交部連發批評他為「德黑蘭屠夫」、「史上最極端 的總統」,認為國際應嚴正關注,國際特赦組織也呼籲調查。 現年60歲的萊希在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以副檢察官身分擔任「死亡委員會」成員,監 督數千名政治犯的鞭刑與法外處決行動,起初針對「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MEK )支持 者,後擴大到伊朗人民黨(Tudeh)等共產份子。 據人權律師調查,有些犯人以4人或6人為一組,被吊死在起重機上或大禮堂舞台上,有人 則是夜間被帶去秘密行刑。遭處決的具體人數至今仍有爭議,介於3千至3萬人之間的說法 都有。 萊希在「死亡委員會」層級不高,他曾承認出席委員會會議,但強調自己不是決策者,聲 稱法院高層決定要行刑,他只是作為代表人民的檢方角色。此外,他也曾讚揚伊朗伊斯蘭 共和國創建者高美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的整肅令。 萊希2014年當上伊朗總檢察長,2019年被任命為司法部長,試圖營造堅定打貪腐的形象, 多次主持公開審判和起訴與政府關係密切的人士。在本次競選總統期間,其他候選人陸續 被取消資格;民眾對選舉不抱期望,投票率僅48.8%,廢票有370萬票,比第二高票者還多 。萊希拿到約1800萬票,當選總統。 路透報導,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海特(Lior Haiat)表示,「不到50%的伊朗選民選出了 史上最極端的總統,那就是被國際社會譴責直接參與法外處決3萬多人的德黑蘭屠夫萊希 」,並指萊希是推動軍事核武的極端份子,他的當選應引起國際關注。以色列外交部長拉 皮德(Yair Lapid)稍晚也發表類似聲明。 國際特赦組織表示,萊希過去兩年擔任司法部長期間,包庇官員和執法部隊在騷動期間殺 害抗爭者,主導加劇打壓人權,呼籲國際應對萊希過去及現在仍持續的行為展開調查。 伊朗總統權力僅次於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萊希的當選象徵伊朗可能走 向更封閉,將加強社會控制,控管新聞媒體與社群平台,女權也可能更低落。萊希過去曾 反對伊朗核協議,不過目前與哈米尼都贊成與西方進行核協億重啟的談判。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我們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有的意外,只會讓你變得頹廢,一蹶不振;有的意外 則會讓你找到另一個自己,重獲新生。……你要知道你是誰,你的拋棄和擁有,都是你自 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只會讓你身陷囹圄。                     ——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33.95.219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624152928.A.747.html ※ 編輯: laptic (115.133.95.219 馬來西亞), 06/20/2021 09: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