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 《大家論壇》左派視角:普丁的邏輯很清楚 去共產主義就是消滅烏克蘭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上報 https://www.upmedia.mg/forum_info.php?SerialNo=149725 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1999 年的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結尾,不知名 的敘述者(愛德華諾頓飾演)做掉分身泰勒德登(布萊德比特飾演),然後看著他周圍的 建築熊熊燃燒,實現了他和分身想要摧毀現代文明的願望。但今年初上映的中文版影片結 尾換成英文字幕寫說:「警方迅速釐清整個計畫,逮捕所有罪犯,成功阻止炸彈爆炸。泰 勒在庭訊後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心理治療,他於2012年出院。」 為什麼中國當局要改變一部高度批評西方自由社會的電影結局,將政治性批判意味削弱成 發瘋?原因很簡單:對中國領導人來說,捍衛既有權力比推進特定意識形態議程更重要。 回想一下,2019年10月中旬,中國媒體發起一場宣傳活動,如CNN所說,「歐洲和南美的 示威活動是西方容忍香港騷亂直接導致的結果」,言下之意指智利和西班牙的抗議者從香 港獲得啟發。與往常一樣,中國共產黨謹慎地在面對叛逆、或不滿民眾的掌權者之間促進 團結。中國共產黨似乎有意說,維持政治平和符合西方和中國領導人的基本利益——它超 越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緊張情勢。 現在來看美國最近發展。6月18日,德州共和黨宣佈美國總統拜登「並非合法當選」,與 其他州的共和黨相呼應。共和黨拒絕拜登的合法性,等於拒絕美國的民主制度。該黨日益 主張原始權力勝過合意政府。 將此事與美國大眾對烏克蘭戰爭越來越感到疲乏相聯繫,便浮現一個黯淡的前景:如果拜 登的前任川普贏得 2024年總統大選怎麼辦?除了在國內打擊異議和政治反對派,他還可 能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像拋棄敘利亞的庫德族人一樣,放棄烏克蘭人。畢竟,川普一向願 意與世界獨裁者站在一起。 2014年烏克蘭廣場示威期間,一份外流電話錄音可聽到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盧嵐 (Victoria Nuland) 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飆髒話:「去他的歐盟」。從那時起,俄羅斯總 統普丁一直在追求這個目標,支援英國脫歐、加泰隆尼亞分裂主義以及法國的勒龐( Marine Le Pen)和義大利的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等極右派人物。 反歐洲軸心連結普丁與美國某些趨勢,是當今政治最危險的因素之一。如果非洲、亞洲和 拉丁美洲的政府遵循其舊有的反歐洲意識,倒向俄羅斯,我們將進入一個可悲的新世界 ----當權者步調一致,團結一致。在這樣的世界,傳統上,左派捍衛的那些遭當權者邊緣 化和迫害的群體會如何? 可悲的是,一些西方左派,如電影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長期以來反覆重申 克里姆林宮的說法,即廣場革命是美國所策劃、反對民選政府的政變。這顯然是錯誤的。 2013年11月21日在基輔獨立廣場(Maidan Nezalezhnosti)展開的抗議活動,混雜各種政 治傾向和外國干涉;但毫無疑問,他們是真正的民眾反抗活動。 廣場在那段時間成為巨大的抗議營地,數萬名示威民眾佔領廣場,還有臨時路障保護。現 場有廚房、急救站和廣播設施,以及提供演講、課程、辯論和表演的舞臺,與想像的「納 粹」政變完全不相干。事實上,廣場事件與阿拉伯之春以及香港、伊斯坦堡和白俄羅斯的 類似起義有關。2020年到2021年的白俄羅斯抗議活動遭到殘酷鎮壓,但只能說示威者的親 歐主義過於天真,他們忽視今日遍及全歐的分裂和對立。 相形之下,2021年1月6日對美國國會大廈的襲擊肯定不是「美國的廣場革命」。越來越多 證據指出,它很大程度是經事先精心策劃,而且川普——美國權力最大的人——或多或少 知道那天會發生的事。儘管如此,在暴動之後,闡明所有細節之前,我的一些左派朋友傳 達了一種失落感。 「沒讓對的人接管權力」,他們感歎說, 「應該讓我們來!」 普丁2022年2月21日說的話值得回味。他聲稱是列寧創造出烏克蘭,他接著說,布爾什維 克在烏克蘭「感恩的後代」推翻了列寧的紀念碑,「他們稱其為去共產主義。你要反共? 很好,這適合我們,但為什麼要半途而廢呢?我們就來展示真正的去共產主義對烏克蘭的 意義。」於是普丁發動他的「特別軍事行動」。 普丁的邏輯很清楚:既然烏克蘭(據說)是共產主義的產物,真正的去共產主義就是消滅 烏克蘭。但「去共產主義」也讓人聯想,符合消除福利國家最後痕跡的議程,而福利國家 可說是左翼遺產的核心支柱。因此,我們必須同情所有為普丁辯護的西方「左派」,他們 就像1940 年「反帝國主義」和平主義者,聲稱不應抵抗納粹狂掃整個歐洲的閃電戰。 多年來,俄羅斯和中國領導人每見到在其勢力範圍內爆發叛亂時,就感到恐慌。他們通常 將此類事件解釋為西方煽動的陰謀——他們對「顏色革命」的歸因。中國政權現在至少誠 實的承認世界各地存在深深的不滿,其回應方式是訴諸不安全感,這是許多掌權者共同感 受到的。相對的,左派的回應方式應該是與那些抵抗侵略、專斷權力的人保持團結,無論 是在烏克蘭或其他地方。否則,好吧,我們都知道那部電影是如何結束的。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200.122.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659422567.A.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