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為印度教爭議神廟揭幕 莫迪恐引宗教衝突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27578 2024/01/23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廿二日為供奉印度教主神之一「羅摩」(Lord Ram)的神廟,主持開光儀式。廟址所在的北方邦阿尤德亞(Ayodhya)被印度教徒視為羅 摩出生地,因此意義格外重大,讓莫迪可以兌現打造印度教國度的承諾;對於即將在五月 舉行的全國大選而言,也有助於莫迪贏得創紀錄的第三屆任期。 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和其他印度教民族主義團體,讚揚羅摩神廟象徵印度擺脫 數世紀以來穆斯林和英國殖民陰影、重塑「印度教驕傲」。由於印度境內的印度教信徒約 佔總人口八成、達十億人,這場宗教儀式形同全國性慶典,多個地方政府宣布放假,股市 休市,也被視為莫迪的競選活動正式起跑。 羅摩神廟耗資約二.一七億美元(約六十八億台幣),雖然尚未全部完工,仍在廿三日對 外開放。官方估計,每日前來朝聖的信眾將達十萬人。當局為了信徒、觀光客闢建朝聖道 路,建造新機場和鐵路車站,大型連鎖飯店也爭相進駐。 與穆斯林糾葛數百年 在執政近十年的時間裡,莫迪企圖將印度從世俗民主國家,轉變為印度教國家。然而,神 廟揭幕也引起外界擔憂,此舉恐引發新一波宗教衝突。一五二八年蒙兀兒帝國入侵印度, 摧毀原先的神廟,改建為巴布里清真寺(Babri Mosque);一九九二年印度教徒再將該座 清真寺破壞殆盡,引發印度獨立後最嚴重的全國性騷亂,約兩千人遇害,多數為穆斯林。 二○一九年,印度最高法院將神廟遺址的處置權判給印度教一方,但也裁示撥出另一處地 點給穆斯林建造清真寺。雙方的緊張關係反映在羅摩神廟儀式的維安規模上,當局封鎖邊 界防止人潮湧入,並投入約二萬名維安人員,包括部署特別行動隊、狙擊手、訊號干擾車 與反地雷無人機,架設超過一萬具攝影機。全國的維安層級也隨之提升,尤其是在過去曾 爆發印度教徒與穆斯林衝突的城鎮。 ------------------------------------------------------------------------------ 印爭議神廟隆重開光 莫迪競選連任揭序幕 https://bityl.co/NjhO 【明報專訊】印度北方邦古城一座建於16世紀清真寺原址上的印度教羅摩(Ram)神廟, 周一(22日)舉行盛大開光儀式並於今天起正式開放,總理莫迪親赴儀式。神廟「重光」 標誌莫迪為首的人民黨政府標舉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勝利,為今春大選爭取第三度執政壯大 聲勢。惟開光儀式也挑起30年前印度教徒強拆清真寺、觸發教派流血騷亂的慘痛回憶,恐 將加劇印度教與伊斯蘭兩教民眾緊張。 印度總理莫迪、「亞洲首富」印度信實工業董事長安巴尼(Mukesh Ambani)等近7000名 各界權貴名人,昨天冠蓋雲集北方邦阿約提亞(Ayodhya),數以萬計印度教徒揮旗跳舞 和奏樂,把古城擠得水泄不通,天上還有軍機撒花瓣,為的是慶祝他們期待已久的羅摩 神廟終在相傳印度教神祇羅摩的誕生地開光啟用的歷史時刻。 羅摩神廟預計造價2.4億美元(18.7億港元)。它由東至西長116米,寬76粉,高49米,以 粉紅色砂岩和印度教傳統風格興建,有392根柱支撐,全廟柱身和牆壁展現神祗精美雕塑 。印度教右翼組織稱要把阿約提亞打造成為印度教徒主義的象徵和聖城,一如梵蒂岡和 麥加的地位。 民族主義政治遺產 拉攏北方邦印度教徒 神廟雖建好了七成,可能尚需數年才能工,但是今起正式向信眾開放,標誌着總理莫迪所 屬人民黨達成了三大目標之一的「重建羅摩神廟」宏願,也有利執政黨提前為大選造勢。 籠絡北方邦和印度教徒,對莫迪及其人民黨在今年4月至5月大選爭取佳績具關鍵作用。 莫迪在典禮上稱此為「新時代之始」。他說:「羅摩不是爭議,是解決。繼興建神廟,我 們發誓要建立一個富能力、成功、漂亮和神聖的印度。」 不過最大在野國大黨等異見者批評莫迪和這個神廟項目損害了印度1947年立國的宗教包容 理念,印度穆斯林則愈益覺得不被莫迪政府關心。 典禮過程由電視直播全國,政府宣布全國周一休假最少半天。惟印度教與穆斯林關係緊張 的城鎮明顯保安加強。 印度教是該個逾14億人口國家的最大宗教,佔有宗教信仰人口的八成,其次才是穆斯林。 ^^^^^^^^^^^^^^^^^^^^^^^^^^^^^^^^^^^^^^^^^^^^^^^^^^^^^^^^^^^^^^^^^^^^^^^^^^^^ 阿約提亞既為印度教重要神祇誕生地,對印度教徒別具神聖意義,可是16世紀信奉伊斯蘭 的蒙兀兒帝國統治者卻在那兒建了一座巴布里(Babri)清真寺。印度教民族主義人士視 該清真寺為印度教徒被征服的恥辱印記,從1980年代便推動在原址建羅摩神廟的「羅摩 誕生地運動」。 昔強拆清真寺者今執政 穆斯林憂更受壓 1992年12月,人民黨率近10萬名印度教徒為建羅摩神廟而拆毁巴布里清真寺,引發印度 立國以來最嚴重血腥教派騷亂,造成2000人喪命,尤以穆斯林居多。 該事件動搖了印度追求世俗政治秩序的立國基調,而煽動印度教眾拆清真寺的,正是一群 今日執政人民黨的黨員,包括人民黨領袖前副總理阿德瓦尼、前黨主席喬希等。2019年11 月,印度最高法院裁定印度教徒可在該址興建羅摩廟,被視為莫迪一大政治勝利。2020年 8月,莫迪主持羅摩神廟奠基禮。 莫迪執政後加強印度教徒地位和利益,又通過了2019年具爭議的《公民身分修正案》、褫 奪穆斯林聚居的克什米爾特殊自治地位,使穆斯林屢受壓抑。有民眾擔心阿約提亞會引發 雪球效應,使穆斯林進一步受壓。 (華爾街日報/彭博社/法新社/路透社/半島電視台/印度斯坦時報)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9.188.1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06005000.A.B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