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nd-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部落格版: http://goo.gl/wsDbgy ============================================================================== 日期:2012/09/22 (六) 行程:Old Post Office、Spy Museum、National Archives、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今天早上同樣是八點多自動起床,吃早餐的時候,用了台語跟要收集各種”早安”語言 說法的工作人員說早安,原本要拿我平常吃的土司,但是,連續吃了一個禮拜這樣的早 餐,感覺有點膩,來換個口味好了,今天的早餐就是榖物加牛奶配上水果丁,水果丁是 罐頭的,口味滿甜的,單吃水果丁吃太多的話會甜到有點膩,榖物和牛奶表現得中規中 矩,沒有特別的亮點,但是也不會不好吃,吃完後再來一杯熱奶茶,讓這一天有一個美 好的開始! <我的早餐> 吃過早餐後,九點準時出門,到了我預定的第一個景點之後,發現竟然還沒有開門!看 了一下告示,這個景十點才開,再翻了翻手中的資料,發現DC的景點幾乎都是十點才開 放,看來昨天忘了要查一下各個景點的開放時間,今天太早出門了。 看著手錶,還有四十多分鐘才會到十點,攤開地圖查一下附近有哪裡可以去,不然在門 口空等實在是太浪費時間。從地圖上看到附近有一個 Old Post Office九點就開放,決 定先過去逛一逛。 Old Post Office在1899年完工,並且在DC這個城市中擔任主要的郵局,一直到1914年才 停止,並且改成辦公大樓來使用。在1976和1983年歷經了兩次的改建,增加了美食廣場 和零售空間。 原本我以為裡面有有當初的郵局建築和設備可以參觀,沒想到一進去,裡面根本就像一 個小型的賣場,都是賣很多觀光商品的小店,而且很多店都還沒有營業,大概看了一下 ,但是都沒有什麼興趣。看到有旗幟說可以參觀塔或是鐘樓,但是走了一圈卻沒有看見 任何指引或是入口,加上商店都沒什麼好逛的,只好跑到街道上面閒晃囉。 <Old Post Office外觀> <Old Post Office內部> 十點一到,準時進入今天的第一個景點 – Spy Museum。 Spy Museum (間諜博物館),在2002年成立,從HI DC走過去大約20分鐘就能走到。Spy Museum不是免費的,買一張成人票的票價是美金21.15元。在間諜博物館裡面完全不能拍 照,因此,關於裡面的展覽,請容我用文字簡單的描述在加上我的參觀心得來呈現吧。 <間諜博物館> 買完票進入間諜博物館之後,整個氣氛就營造成要進入間諜總部一樣神祕,大家搭乘電 梯時,還會傳出類似情報指示的廣播,告訴大家進入博物館內的一些規矩。進入第一個 展區Covers & Legends,這裡有許多的牌子,每一個牌子上寫著一個名字、年齡、職業 …等等的資訊,這些就是當間諜的第一步,每個人要用這一個身分來生活,我們要把這 些東西背起來,當作我們的新身分,在之後的展覽會用到。對於記性不好的我,要記下 這些東西已經有點困難了,還要用英文來記,真的是一大挑戰。 接著我們進入一個視聽室,裡面播放了一段影片,影片內容在介紹間諜,包含間諜的發 展、間諜該執行的任務…等等,讓大家對間諜能夠有快速的認識。 看完影片後,來到了School for Spies,這一區在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位專業的間諜, 包含間諜在一般的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在執行任務時有什麼招數可以用,有哪些 好用的小道具可以讓任務進行得更順利,平常交換資訊該藏在哪裡或是要去哪裡找,有 哪些躲藏地點可以躲藏,還有一個空調管道可以讓遊客爬進去,從管道中觀察與監視正 在參觀的其他遊客,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有人從正在注視著他們。這一區的展覽很新奇也 很棒,我非常喜歡這一區的展覽,光是在這裡就花了三十分鐘左右來參觀。 The Secret History of History,這一區展示從聖經時代到20世紀的間諜歷史,探討最 早的間諜發展制度和間諜技術的演進,像是間諜攝影、情報擷取..等等。另外也講到了 女性參與間諜活動的紀錄,女性參與間諜活動所帶來不同的衝擊。 Spies Among Us,這一區描述在我們生活中的間諜故事,有哪些我們知道的事件有間諜 活動的參與。另外有一個展區在講密碼的部份,如何去制定密碼,如果收到一串密碼該 如何去破解以獲取別人的資訊。另外還展示有哪些名人其實是間諜的身分,包含歌手 Josephine Baker、廚師Julia Child、棒球傳奇人物Moe Berg、電影導演John Ford和女 演員Marlene Dietrich。 The 21st Century,描述在21世紀這個高科技與資訊爆炸的時代中,間諜存在的作用是 什麼,也介紹了一些跟間諜有關的電影。 我在間諜博物館大約逛了一個小時多一點點,整個逛下來,我覺得前半段是很不錯的, 包含School for Spies和The Secret History of History這兩個展區。後半段講了很多 歷史跟一些間諜有關的電影、人物…等等,可能我對這些的興趣不高,感覺有點無聊了。 整體來講,來這個博物館參觀的人非常多,但是我個人的推薦程度度屬於中等,如果在 DC有時間或是對於間諜非常喜愛的話,可以考慮來間諜博物館參觀,如果在DC的時間不 多,那麼這個博物館可以不要排到行程中,去參觀DC其他著名的景點和博物館就可以了。 參觀完間諜博物館,我今天要參觀的第二個景點是 -美國國家檔案館。 美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1935年開館,位於華盛頓的國家廣場憲法大街北 側。館內收藏了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文獻,不過並不是所有政府文件都要保存,大約只有 百分之1至百分之3被認為有永久保存價值,多年累積下來的檔案也已經多達90億件以上 了。美國國家檔案館有各種形式的檔案有影片、地圖、影像,還有大量的紙張檔案。 < National Archives > 在美國國家檔案館裡面同樣也是禁止拍照,所以只好把相機收進包包裡,專心的參觀裡 面的展覽。收藏在National Archives中最有名的三件展品就是 –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獨立宣言)、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美國憲法)、Bill of Rights (人權法案),要參觀這三件展覽品,必須要遵守排隊路線,我在參觀的時候人潮 不多,大概排個10分鐘左右就可以參觀了。 這三張珍貴的文件分別被擺在三個展示櫃中,退色的紙張顯示出一種經歷過各種風雨的 時代感,上頭的文字一筆一劃記錄著歷史,在細細觀賞著這些珍貴的文獻時,我不禁在 想,這些紙張的背後到底有沒有記錄著藏寶圖的密碼……不是啦,是在想著不曉得當初 傑佛遜總統、富蘭克林等人在簽署的的情況是什麼樣子。順帶一提,這邊展出的獨立宣 言,就是在國家寶藏的電影中,背面有藏寶圖,被尼可拉斯凱吉偷走的那一個!再多一 個補充說明,這一份獨立宣言第一次宣讀給大眾的地方,是在波士頓的Old State House 喔!(關於波士頓的Old State House,可以參考我第八天的遊記http://goo.gl/XprZGp 美國國家檔案館有非常多的展示,但是除了獨立宣言這三件有名的展覽品之外,其他展 覽對我的吸引比較低,只有簡單的逛一逛就離開了。 參觀完美國國家檔案館,肚子也差不多餓了,從美國國家檔案館走到博物館區路上,我 東看看西看看,但是好像找不到什麼地方可以吃飯,走著走著,看見路旁有賣食物的小 攤販,就買了一個熱狗堡當做今天的午餐。一個熱狗堡的價格是美金2元,小小一個熱狗 堡,麵包稍微有一點乾,熱狗本身還算ok,配上沒什麼味道的生洋蔥,整個熱狗堡主要 的味道來源是番茄醬,整體的感覺是馬馬虎虎,熱狗堡的大小約比一個手掌再大一些, 三五口就可以吃完了,吃完後只有稍微止饑,沒有吃飽和滿足的感覺。 <午餐 – 熱狗堡> 站在路旁吃完午餐後,下午來到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 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也被稱為史密森學會國家 航空太空博物館,在1946年開始建造,1976年開放,是世界上收藏航空太空器材設備等 最多的博物館,同時這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從事航空技術、空間作戰及行星科學等相 關研究的中心。博物館內擁有上百件飛行器相關展品,其中包括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 阿波羅11號指揮艙、月球岩石標本等。 <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 我對這個博物館的認識,是來自電影”博物館驚魂夜2”,親自走進博物館裡面後,發現 實際的展場怎麼跟電影中都不太一樣,看來電影只有借用這一個博物館的外觀,博物館 內的場景應該都是在攝影棚內另外搭設的,而且也改了非常多,甚至連電影中有出現的 那些搖頭晃腦的愛因斯坦們,在實際的博物館內都沒有看見。 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從大門走進去後,只要經過簡單的安檢就好。一 走進博物館內,眼前看見的是滿滿的飛行器材,從火箭、太空梭到飛機,各式各樣琳琅 滿目,一時之間也不曉得該從哪裡開始參觀。 <博物館大廳> 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顧名思義分成了航空和太空兩大主題,我第一個參觀的地區是 How Things Fly。 這一區是在講解飛機是如何飛在天空中的,與其說是講解,倒不如說是讓參觀者親自去 操作和體驗,這一區裡面幾乎每一項都是要參觀者自行去操作、觀察,利用煙霧來看飛 機翅膀上下兩側的氣流與氣壓不同而將飛機抬升的白努力定律、利用翅膀傾斜讓飛機轉 向、飛機各種構造在飛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作用、不同的大氣壓力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等等,不用生硬的文字或是影片來講解,而是讓參觀者從操作中體驗與學習,再搭 配上文字輔助,讓大家可以更容易了解這些原理與構造。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用這麼棒的 方式來講解飛行,有機會來到航太博物館,How Things Fly這一區絕對不能錯過。 < How Things Fly > < How Things Fly 展區> 了解飛機是如何在空中飛行之後,我選擇從航空的部份開始參觀。 在還沒有發明飛機之前,人類對於在天空中飛行,認為是一種遙不可及加上一點荒謬但 是卻又希望能夠成真的夢想,博物館內展示了最早的飛機模型,1903年由萊特兄弟製作 出來的第一架飛行器,運用木頭和帆布組合,加上人力讓螺旋槳轉動以提供飛行器動力 來源,這架飛行器將人類的飛行夢從虛幻轉變為真實,也開啟了人類的空中時代。 <第一架飛機> 飛機除了用來載客與載貨外,在戰爭中也是一項有利的武器。飛機的行動速度快,不論 是轟炸地面、攻擊敵機、運送貨物、空降士兵…等等,在許多戰爭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飛機的發明也讓戰爭的範圍從陸地與海洋拓展到空中。照片中的是A-4天鷹式攻擊機 (A-4 Skyhawk),最初被設計用來做為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之艦載機,於1954年首次飛行 ,至今已過五十年,在越南戰爭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 A-4 Skyhawk > 一般人最常接觸到的飛機就是民航機了,但是我們對於民航機的了解可能不多,平常上 飛機後都在座位上,很少有機會在飛機上到處參觀,更別說是進入駕駛艙。因此,在這 一區針對民航機、空服員和機長坐了許多介紹,還讓參觀者可以親自走進飛機駕駛艙參 觀,做在駕駛艙內想像自己是一位機師,開著飛機翱翔在空中,另外解展示了民航機的 演變過程,空服員在飛機上的生活,飛航的一些知識…等等,讓大家可以對於民航機有 更深入的認識。 <民航機展示> 在太空的部份,從冷戰時期的太空競爭到現代的太空技術、太空飛行器的相關演進與模 型、太空人的在太空的生活…等等。在一進入航太博物館就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火箭, 每一個火箭代表了不同時期的太空技術,這些火箭將人類從天空的發展推向了外太空, 帶領人類探索另外一塊未知的領域。 <各式各樣的火箭> 在太空技術的發展中,登陸月球算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 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利用阿波羅11號完成首次人類登陸月球的任務。首次登 陸月球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在博物館內用了一個展區專門在介紹這個事件。從登陸月 球的規劃、使用的飛行器具、登陸月球的整個過程等等,還擺放了登陸月球那一刻的模 型來描述人類的這一大步。 <Apollo to the Moon> <登陸月球> 講到太空,不能不提的還有變化多端,令人目眩神移的宇宙變化。Explore Universe這 一區藉由各種照片讓我們欣賞宇宙間各種的星空、星球、星像變化的圖片,還能夠過講 解了解這些情況的行程原因,以及加深對這些星球與星像的知識。 <Explore Universe> 離開博物館前最後參觀的區域是Museum Store,博物館商店內除了有跟博物館相關的明 信片、紀念品之外,還賣了好多的航空和太空介紹書籍,從兒童版的專業版的都有,還 有好多好多的模型和海報,有飛機、太空梭、火箭、各種星球或是行星…等等,種類豐 富的商品,如果對於航空與太空有興趣的話,從這邊挑選一些模型或是書籍回去,絕對 是很棒的一個選擇。 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對於航空與太空這兩大部分介紹得很詳細也很精采,對於這一個 博物館,我個人滿推薦的,可以花一段時間來這裡慢慢欣賞參觀,沉浸在航空與太空的 世界裡。 逛完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時間大約是下午四點多,早出博物館,看見今天DC的天氣 很棒,陽光很燦爛,於是我臨時起意往林肯紀念堂走,想要到那兒拍映像池和華盛頓紀 念碑在陽光照射下的樣子。陽光從林肯紀念堂往華盛頓紀念碑照射,讓紀念碑不會像早 上時灰灰暗暗的樣子。從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走到林肯紀念堂,路程竟然要走30分鐘 ,在博物館內走了這麼久,還額外在走30分鐘才到林肯紀念堂,走到久真的有點累了, 不過能拍到好看的照片,這一切都值得啦~ <林肯紀念堂前的廣場> <映像池與華盛頓紀念碑> 結束今天的行程後,我原本安排要和一位在維吉尼亞讀書的朋友碰面,他今天剛好好來 DC打美式足球比賽,大約五點左右就會結束,回學校之前還有一些時間可以碰面吃飯聊 天,因此我來到麥當勞買個點心休息一下,等他比賽結束後會合去吃晚餐。我在麥當勞 買的點心是蘋果派和檸檬紅茶,總共是美金1.65元,至於吃起來的感覺,跟台灣吃到的 幾乎一樣,所以就不再多介紹囉~ <麥當勞點心> 由於我朋友的比賽整個大delay,因此最後沒有辦法再DC碰面,我只能自己走回hostel 附近吃晚餐。今天的晚餐在前兩天吃的日式料理店旁邊的Haad Thai, 這是一間泰式料理店,除了泰式料理之外,還有一些港式的湯麵和飯,翻了翻菜單,決 定今天的晚餐就吃叉燒麵。這碗叉燒麵是美金18.35元,吃起來的感覺滿普通的,沒有什 麼特別的感覺。麵條的部份是用雞絲麵,帶有一定的Q度,叉燒肉質還算可以,但是就只 是一塊普通的叉燒肉,湯頭可能是加了些味素或是不是自然熬煮出來的,因為喝完後我 感覺有點口渴。吃完這一碗叉燒麵後我的感覺是,如果在美國想念亞洲或是中國食物, 可以來這裡回味一下,如果不是因為連續幾餐都吃日式料理想換個口味,加上我在HI DC附近找不到其他選擇,那麼這一家店應該不會是我的首選。 <叉燒麵> 今天走了好多的路,走到腳真的有點累了,但是看了很多的展覽,感覺很不錯,明天要 繼續往其它間博物館進攻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55.15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Ind-travel/M.1405524419.A.A6A.html ※ 編輯: bw770610 (49.214.82.103), 08/17/2015 23: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