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nd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21年的舊聞 拆解「人口炸彈」:印度出生率下降、結婚年齡上升,但各邦之間生育率差異巨大也帶來 危險 印度生育率降低,早於聯合國和印度政府預期 今(2021)年11月24日,印度衛生部透露,印度政府最古老和重要的人口問題確定會提早 解決。印度的總生育率,即印度婦女一生中預期生育的平均子女數量,已降至2.1以下, 低於出生數與死亡數平衡的「人口替代水準」(replacement level,人口長期維持不增 不減的替換水準),比聯合國的預測和印度政府的目標還要提前幾年實現。 事實上,根據2019到2021年的第五次印度全國家庭健康調查(NFHS-5),總體上生育率下 降到只有2.0,在印度的城市下降到1.6,比五年前的上一次調查下降了10%。 總人口仍會增加,長遠看才零成長 印度有14億人口,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幾乎佔人類總數的五分之一,因此這不僅對印度來 說是個大新聞,對於地球而言也是大新聞。根據2019年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到2027年, 印度有望超過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 然而,按照當前總生育率的趨勢,尤其是隨著城市生育率大幅降低,印度將需要更長的時 間才能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因為人口轉變帶來的人口長勢,印度的總體人口規模不會立即縮小。印度10到24歲處於生 育年齡或即將進入生育年齡的年輕人比例很高(約30.9%),即使這個群體每對夫婦生一 、兩個孩子,由於他們的人數眾多,總人口仍然會大量增加。 因此,「達到替代水準的生育率讓人口零成長」得從長遠來看才會如此。印度年輕人比例 很大,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穩定人口。 但低生育率意味著人口會更快達到頂峰,頂峰的數字也會比較低,不像眾人普遍預測會在 40年內超過17億,而是可能提早10年達到16億。 結婚年齡穩步上升,提升教育程度有成 幾十年來,印度政府一直在想辦法降低生育率。 1947年印度獨立時,生育率接近6。彼時新成立的共和國才在孟加拉遭受了可怕的戰時飢 荒,造成200萬至300萬人死亡。 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曾經悲觀警告,人口成長最終勢必會超 過糧食生產,讓政策制定者的心頭蒙上陰影,隨之而來對「人口炸彈」的恐懼,促使1952 年印度制定世界上第一個國家計劃生育計劃。 印度花了25年才讓生育率降到5。時任總理的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對進展緩慢 感到不耐煩,採取了大刀闊斧的行動。 在1975到77年緊急狀態期間,她不需徵得人民同意地以法令治國,其子桑賈伊(Sanjay) 領導了一場臭名昭著的強制絕育運動,阻礙了許多合理政策的推行,例如促進自願使用避 孕藥具。 1990年代,南部喀拉拉邦(Kerala)是第一個生育率低於替代水準的邦。其他邦也一一跟 上。在印度的36個邦和「聯邦屬地」(印度中央政府直轄的行政區劃)中,29個現在的生 育率為1.9或更低。 在貧窮且主要是農村的北方邦和比哈爾邦,生育率分別為2.4和3,但下降速度比整個國家 的速度都快。 使用避孕措施的父母比例持續增長,現在超過三分之二的夫婦這樣做,對比5年前只有54 %。另一個顯著變化,是結婚年齡穩步上升。在2005到2006年的調查中,20到24歲的女性 在18歲就結婚的比例為47%,比例15年內下降了一半至23%,意味女性與伴侶共處的育兒 年數減少了。 改善教育也產生影響,數據顯示,受教育年限與出生人數之間存在絕對的相關性。 人口紅利期縮短,議員席位重劃將掀風波 成長減緩會減輕印度一些相對稀缺資源的長期壓力,例如土地和水,此外也可能有其他好 處。政客們經常利用對人口成長的恐懼來拉票,通常是指責「特定社區」——印度15%的 穆斯林少數民族——生了太多孩子。 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警告說,即將出現人口爆炸。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成員甚至 呼籲限制家庭人數。7月,人民黨控制的北方邦立法者提出了一項法律,拒絕向有兩個以 上孩子的家庭提供政府服務。 印度政府的新數字可能會減少這些糟糕的建議。印度穆斯林的生育率普遍高於印度教徒, 部分是因為很多人都很窮。但差異已經在穩步縮小:2005年至2015年間,印度穆斯林的生 育率從3.4降至2.6。 最新調查尚未解析宗教數據,但其顯示印度僅有的兩個穆斯林占多數的聯邦屬地,拉克沙 群島(Lakshadweep Islands)和查謨和克什米爾(Jammu & Kashmir)的生育率,遠低於 替代水準且是全印度最低,為1.4。 雖然生育率下降表明印度普遍比以前更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但也帶來擔憂。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預示「人口紅利」將到來,因為人口金字塔中更大的一部分是工 作年齡人口,生產力會提高。這個人口紅利期現在會更短,印度將不得不更快地應對快速 增長的老年人比例。 各邦之間生育率差異巨大也帶來了危險。未來,更多來自擁擠北方的印度人,將在更富裕 但不那麼肥沃的南方尋找工作。 政界人士也將面臨如何分配議會選區的熱門問題。早在1971年,英迪拉就凍結了各邦的席 位分配,結果造成喀拉拉邦的一名議員現在代表了大約180萬選民,北方邦的一名議員卻 代表了近300萬選民。在未來10年,當重新劃分地區的凍結解除時,這些差異勢必會引發 一場大戰。 新聞來源 India’s population will start to shrink sooner than expected(The Economist) ‘No population explosion in India; The country achieved replacement level fertility without any coercive population policies’(FINANCIAL EXPRESS) 文:Yi-ching Kuai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0045 -- 對印度的刻板印象就是人口大國, 沒想到連他們也面臨少子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110.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dia/M.1663583027.A.A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