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http://koki720116.pixnet.net/blog/post/220909659 http://imgur.com/j4yw7TI http://imgur.com/eb8CPmh http://imgur.com/VvBE3nn 前兩篇遊記介紹的都是定點的展望台, 景雖美,但總是有種意猶未竟的感覺, 這篇要介紹的是日光另外一個我很愛的景點~戰場之原, 戰場之原海拔約1400公尺, 傳說中是由男體山化身為大蛇,和赤城山所化成的百足蜈蚣在此大戰而得名, 當然這只是神話故事, 實際上這裡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男體山爆發後,因攔河所形成的湖泊, 在經由日積月累的泥沙淤積後,漸漸變成現今的濕原地形, 2005年的時候,湯之湖.湯川.小田代之原和戰場之原共同被登錄在國際拉姆薩爾濕地公約 (Ramsar Convention)中, 這裡有好幾條健行路線, (圖) 時間充裕又不怕走路的可以選擇從湯瀑布路口開始走,先經由戰場之原再繞向小田代之原 ,最後再搭低公害巴士離開, 若時間有限的話則建議先選擇當中人氣最高的"自然研究道路(戦場ヶ原自然研究路)", 這段路線全程都有用木板架高,方便旅客行走也避免了溼原被踐踏, 入口的話要從赤沼或是從湯瀑布甚至是光德入口開始都可以, 最短的是"光德入口-赤沼"這段,長一點則是"湯瀑布入口-赤沼這段", 不論是上行或下行都算好走, 七年前來的時候我是從湯瀑布經自然研究道路到赤沼搭巴士離開, 今年原本想走小田代原,但時間不太夠,還是只有重溫自然研究道路這段, 不同的是今年是從赤沼進,光德入口出, 從赤沼入口處開始健行, (圖) 一路上遊客三三兩兩非常稀少~ 偶爾遇見了,就會聽到一聲很有活力的"こんにちは", 註:這條路線似乎不少學校會帶學生來走,我想可能有寓教於樂的含意在吧! 走了約10分鐘就會遇到一個叉路, 左邊是往小田代之原的方向,右邊則是自然研究道路前往戰場之原的方向, 一路上有不少展望台,可以欣賞戰場之原和男體山~ (圖) 有別於中禪寺湖畔的五彩繽紛, 這時候的戰場之原充滿了枯意,一眼望去盡是充滿蕭瑟的枯黃色, (圖) 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寂寞感覺,雖然孤單卻非常迷人~ 比起京都庭院的枯山水,這樣的畫面好像更容易引起我的共鳴, 沿路的景色大同小異, 但往往一處角落,一灘積水,一個倒影, (圖) 就不自覺的吸引著我的目光停留, 就這樣隨意走走停停看看, 一個多小時沒什麼感覺很快就過了, 怕趕不上下山的巴士,我選擇從光德入口離開, 在站牌下等著巴士, 心裡想著剛剛一路上的風景, 感嘆著沒有多留些時間來享受這片美好,下次再來不知道是何時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6.177.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78473923.A.935.html
allen30616: 推,照片拍得好 11/07 07:32
yumc: 上次帶5歲 1歲的小朋友走了半天,真的太讚了 11/07 08:12
iigdown: 感謝分享 11/07 08:28
Chesting: 借文問一下 請問12月的戰場之原推薦去嗎? 11/07 08:55
fi: 12月初去過 有殘雪 風景很漂亮 但路上幾乎沒人 茶屋也沒開 自 11/07 10:09
fi: 己去不建議走太深(走一段就折返的人) 11/07 10:09
e3118: 好美 11/07 10:29
taromsejara: 湯瀧到小田代之原這段滿山遍野的金黃山毛櫸林也相當 11/07 11:31
taromsejara: 迷人,走在轉黃的唐松林中也相當愜意。 11/07 11:31
pppeko: 好美 11/07 12:07
justask: 好美 11/07 20:55
sharonblue24: 也想借文問一下,二月底值得過去嗎? 11/12 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