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頁版: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92956031.A.319.html 最近去的,其實一年前就已經有在計劃了。以下圖片都先打薄過。 參考網誌: http://koumizuharu.blog25.fc2.com/blog-entry-187.html 這大概是日本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小小孩爬的,他們一行三人從山科的某個 石鳥居出發,爬到某處後沿著兩段指標,順利接到了稻荷山這面的某一段 鳥居群,最後就從這裡下到伏見稻荷大社的本殿。 他們行走的軌跡圖 http://i.imgur.com/y9lDHIK.jpg
從我知道有這種走法起,我就決定找一天付諸實行,而且我決定走不太一 樣的路線。 行前準備的部份,就是輕裝,一雙好鞋,至少有登宇治大吉山的腳力,然 後若是能再準備個扇子(祭典款的那種)可撥開一些飛蟲及蜘蛛絲會蠻理想 的,水我是帶了一瓶,再來就是挑早上天氣晴朗的日子,手機充飽電,全 程開無線網路及導航地圖。 首先先搭京都地鐵東西線來到椥辻站,出站後沿新十条通往西走。 新十条通大概長這樣 09:44 http://i.imgur.com/l6eEChx.jpg
走到底後會看到這個 09:48 http://i.imgur.com/oGtZMBq.jpg
前方的隧道就是山科←→伏見的連通隧道(類似八卦山隧道)。 然後走小路 09:58 http://i.imgur.com/DqeqGNS.jpg
就抵達了石鳥居的所在路口 09:59 http://i.imgur.com/ffU8JUq.jpg
google街景圖 https://goo.gl/glvpXC 從上面的街景圖可以看到,它在地圖上是顯示有路的,就是有顯示路我才 決定實行該計劃。個人會比較建議直接搭計程車到這裡比較省事,從椥辻 站走到這個點要花 35 分鐘。 總之,開始爬了 10:01 http://i.imgur.com/C95wYTn.jpg
路況大概是這樣 10:03 http://i.imgur.com/4F5seO7.jpg
再爬個五分鐘,路面積泥變多 10:08 http://i.imgur.com/gmtKA6B.jpg
接著來到一片竹林小徑 10:10 http://i.imgur.com/IfMTdsY.jpg
腳下道路越來越軟(可看到前方有小水徑) 10:14 http://i.imgur.com/Jf5v2gW.jpg
秘訣就是不要走正中間,而是一左一右地踩著水徑兩側的路繼續往上走。 之後,就來到第一分歧點 10:17 http://i.imgur.com/Pn259uE.jpg
就是爬個十幾分鐘就會來到這個地方,如果爬到了這裡就覺得已經不太行 的話最好是折返。 這裡會顯示接下來往哪個方向會通到哪裡 10:19 http://i.imgur.com/YWN16pS.jpg
繼續走哩,路況不太好,應該是下過雨的關係 10:20 http://i.imgur.com/tn58Qop.jpg
隱約看得出來腳下是路 10:21 http://i.imgur.com/TpOPBD5.jpg
沿路蜘蛛絲跟小飛蟲蠻多的,不然空氣還不錯 10:26 http://i.imgur.com/3cU0zaX.jpg
之後,來到第二分歧點 10:31 http://i.imgur.com/SWNzM8G.jpg
我在這裡做了不一樣的選擇,我(原先的)目標是走到深草一帶,所以我選  深草方面 ↗ (只是之後不曉得為啥,拐到了伏見稻荷大社的方向..) 總之,繼續走哩 10:33 http://i.imgur.com/SNF3Rbj.jpg
這一小段路變窄,右側是無護欄的斜坡,天氣不好或是視線不良的情況最 好別走。 之後終於就看到人工鋪面的道路 10:34 http://i.imgur.com/vyxMcgP.jpg
這樣的道路走起來感覺就完全不同了,很愉快 10:34 http://i.imgur.com/0aYh5li.jpg
之後就會看到下方有神社 10:34 http://i.imgur.com/nWgoHBa.jpg
神社的鳥居前有路可繼續往下走 10:35 http://i.imgur.com/arS5yup.jpg
一路都是往下的石鋪道路或是石階道路 10:37 http://i.imgur.com/7k2cM9F.jpg
像這樣子 10:37 http://i.imgur.com/eQ1WN3f.jpg
或是像這樣子 10:38 http://i.imgur.com/loNe3af.jpg
總之一路往下後,會來到這個地方 10:41 http://i.imgur.com/DzR0m4p.jpg
有點像伏見稻荷大社越往上爬會看到的風景 10:42 http://i.imgur.com/gnEtaVw.jpg
http://i.imgur.com/SPIQDWp.jpg
繼續往下~~ 看到民宅 10:44 http://i.imgur.com/V3tf5d9.jpg
繼續往前走 10:46 http://i.imgur.com/W7wJjgc.jpg
穿過眼前的道路,繼續往深草的方向走 10:50 http://i.imgur.com/0dxgahz.jpg
結果看到的不是雜草徑就是這種風景 10:55 http://i.imgur.com/ds48AWe.jpg
這時不太確定自己在哪了,我真的是往深草的方向嗎?? 10:59 (越看越像往伏見稻荷大社的方向..) http://i.imgur.com/4IZ4MI4.jpg
然後終於在路上看到了這個指標 11:01 http://i.imgur.com/TxZkVHo.jpg
這地方標示為「弘法瀧」,總之,我應該本來是在第二分歧點之後一路往 南的,但不曉得到了哪一段就轉到了西邊(可能是那個叫瀧廣末的地方), 然後就一路走到弘法瀧了。 然後,我終於在這裡看到人了,而且還是兩個外國人,他們也在研究指標 之後繼續往前走,會看到這一段 11:04 http://i.imgur.com/W38U6ML.jpg
然後是這一段 11:06 http://i.imgur.com/PqSQiwv.jpg
然後就會來到這裡,神寶宮 11:09 http://i.imgur.com/PyVW7SE.jpg
之後居然是這種路 11:10 http://i.imgur.com/IOOTnN2.jpg
還好只有一小段,再來就會看到這個了 11:11 http://i.imgur.com/AFDd3sM.jpg
以及這個指標 11:12 http://i.imgur.com/AXOTaTI.jpg
然後在這個指標往南走一點點,就是「奧社參拜所」 11:14 http://i.imgur.com/Uu3izbQ.jpg
南兜油扣豆爹秀嘎? 簡單的說就是,正常來說穿過經典的千本鳥居來到奧社參拜所後,如果要 繼續往上走,那就是選擇從奧社旁的這條鳥居道路: http://i.imgur.com/2SVay5o.jpg
然後它走沒幾步就會看到一個分叉點,就是上面那個指標,選擇往神寶神 社的方向走,就可以走向我那天走的路徑─只是是反方向。我發現蠻多外 國人會走這個路徑,只是沒有更深入到 10:35 那裡,最多到 11:01 那裡 之後就穿過千本鳥居 11:16 http://i.imgur.com/qPPROEV.jpg
來到這裡 11:19 http://i.imgur.com/xzJvH29.jpg
最後下到本殿,再走側參道,買我上次買過的烤和牛串 11:24 http://i.imgur.com/0vwczx3.jpg
以這一串做結束 11:25 http://i.imgur.com/cRV2gYy.jpg
以下是常看到的圖(google image 稲荷山) http://i.imgur.com/g0XZbg2.jpg
那其實我覺得底下的圖更具參考價值 http://i.img.4travel.jp/img/tcs/t/pict/src/19/49/25/src_19492559.jpg
這張圖很明白地標示出了另有登上一之峯的路徑(只是它沒有洗手間)。 有時走一些平常不太有人選擇的路徑也是蠻有趣的,我就是覺得這樣子走 應該會蠻有趣的,所以就找個好日子實行了,事前準備就如最上面所述。 那比較不建議從伏見稻荷→椥辻,因為山科那一邊變成是下坡,那種路況 上坡還比較穩一點,下坡只要是下過雨的話很容易滑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61.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92956031.A.319.html ※ 編輯: laechan (114.41.61.85), 04/23/2017 22:00:45
taromsejara: 推京都郊山健行! 04/23 22:18
woo2cow: 走好遠的感覺~ 04/23 22:24
最近欠運動(被唸),跟家人說去日本會動一下。實際走起來還好, 就是前段真的是在爬,後面則是走路居多,我平常就有在走路。
taromsejara: 下次直接去大文字山/如意之嶽吧 04/23 22:27
六月的日本行再看看. 應該會再去一次大吉山(配合宇治縣祭) 並有考慮走貴船←→鞍馬間,或是上將軍塚. ※ 編輯: laechan (61.224.174.103), 04/24/2017 11:26:34 總之,就是這樣吧^^ 雖然去了四天,"These all I rememb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KrcuXX2z4
※ 編輯: laechan (114.41.61.85), 04/24/2017 21:05:22 ※ 編輯: laechan (59.126.145.135 臺灣), 02/17/2024 1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