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esusLo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說明,本人還不會排版,如有傷眼,請多包含。另,以下是大多是之前閱讀或聽 ,如有不清楚的時間點或是不確定的譯名,就是查Wiki或是以下幾個網站,有興趣的可以 自 己去看看。 http://jewishencyclopedia.com/ http://www.earlyjewishwritings.com/ http://www.newadvent.org/ 由於是討論天主教的正典(Canon of Sacred Scriptures),以下陳述以天主教用 語。內容如有訛誤,請不吝指教,這樣我也可以學習: 聖經中厄斯德拉(Esdras)這部分的歷史及淵源非常複雜,但總括而簡單來說,聖 熱聖熱羅尼莫(St. Jerome,新教翻成耶柔米)的拉丁文譯本(The Vulgate)中的Esdras各書 還分成1 Esdras, 2 Esdras, 3 Esdras, 4 Esdras。(另一種分法把這四書分為Esdras B 及Esdras A,在此不贅述)。 後來(中間歷史不贅述),1 Esdras成為新教的以斯拉書(Ezra),2 Esdras成為 新教的尼希米書(Nehemiah)。(註:新教稱把原先The Vulgate的3 Esdras列為1 Esdras, 把原先的4 Esdras列為2 Esdras。為了避免混淆,以下陳述都保留原先The Vulgate裡的 名稱。) 至於聖熱羅尼莫原先的3 Esdras 及Esdras 4,其實天主教也沒有列入正典。 (註:美國天主教會用的New American Bible, Revised Edition (NABRE)與新教一樣只 保留1 Esdras及 2 Esdras,英文翻譯跟新教一樣(Ezra; Nehemiah)。不過,台灣的 天主教思高漢英繁體聖經分別稱之為厄斯德拉(上) 及厄斯德拉(下)。) 然而,天主教當年認為3 Esdras還是有很高的價值,早期教父還曾引用其中的內 容,聖奧利偵(St. Origen)也把它列入其編製的希伯來文/希臘文版舊約(Hexapla), 後來的教宗聖克勉八世(Clement VIII)甚至怕它將來失傳,之後到了Council of Trent 就正式列在The Vulgate的附錄(appendix)中。 3 Esdras為何未被列入正典?原因有能是(可能還有更多,請不吝指教): 1.其中有明顯的歷史時間錯置,如:把波斯王阿塔薛西斯王(Artaxerxes)的統治期 (約公元前456-424年)錯置為先,把居魯士王(Cyrus the Great)及達理阿王(Darius I, 或稱Darius the Great)的統治期(分別約公元前559-529年及公元前521-486年)錯置為 後,其實,應該是後兩者先,前者為後。這種時間上的錯置,有人說是當時的寫作手法 之一,不過跟採用此寫作方法的作品比對之下,這說法相對薄弱。大公會議(e.g. Council of Trent或甚至更早的Council of Carthage)原本就對於正典的列入及排除 考慮甚多,加上這解釋實屬薄弱,因此把Esdras 3列入正典的可能就更低了。 2.除了第3章前面跟第4章,其中內容及事件在既有正典(如:編年紀(上+下) 1+2 Chronicles;厄斯德拉(上) Ezra及厄斯德拉(下) Nehemiah)已經有所描述及提及,有可 能只是後人修改既有正典內容而成(研究上稱之recension),而非舊約作者的原作,完成 時間大概是在公元前2世紀。 至於原先The Vulgate的4 Esdras,雖然在文學上極具價值,但也沒有列入天主 教的正典,而是跟3 Esdras一樣,在Council of Trent時正式列為The Vulgate附錄的一 部分。 然而, The Vulgate中的4 Esdras還分4 Esdras, 5 Esdras及6 Esdras三部分: 1. 4 Esdras (The Vulgate中4 Esdras的第3-14章) :包含7個異象 (vision),裡面的 基督信仰雖然不如Esdras 5多,不過從裡面的寫作細節及手法推敲,很難推定屬舊約正典, 加上其他細部研究,完成時間比較可能是公元前30年~公元後200年左右(天主教的看法比 較傾向公元前30年~公元後97年左右),作者也可能不止一位。 (註:埃塞俄比亞東正教會Ethiopian Orthodox Church及俄羅斯東正教會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是承認這部份為正典的。) 2. 5 Esdras (The Vulgate中4 Esdras的第1-2章):其中內容明顯有後來的基督信 仰。例如:第1章第42-47節所提到的異象(vison)中,提到一位受高舉的高大年輕人為一群 數目難以估計的人加冕,當先知問天使那是誰,天使回答那是Son of God, whom [those people] have confessed in the world。另外,第2章第15節有「復活」的基督信仰概念 ;同章的第34-35節,明確用到「永恆的安息」everlasting rest和「永在的光」eternal light,這些線索讓後來的人難以不推論這部份寫作包含後來的基督信仰,應不屬舊約作 者所著。一般推論應該是公元3世紀的作品。 3. 6 Esdras (The Vulgate中4 Esdras的第15-16章):跟新約默示錄Revelation中 的基督信仰(特別是其中的末世論eschatology)有很多神似之處,推論是公元3世紀的 作品。有一說法是:6 Esdras 與5 Esdras是同一作者所著。不過,這說法尚待進一步 考證。 以上是簡要陳述,如有訛誤,請不吝指教。 (終於一行一行用ENTER排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164.1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esusLove/M.1471443854.A.927.html
theologe: 推!不過真的需要排版一下比較好... 08/17 22:41
theologe: 對了,之前請教您的問題,想再問清楚一點:瑪加伯家族的 08/17 22:51
theologe: 事件算是舊約的正史裡面嗎?舊約時期的界定,天主教是怎 08/17 22:52
theologe: 麼界定的? 08/17 22:52
Issagn: 所謂新約時期,廣泛而言就是耶穌出生開始計算( 當然,這 08/18 16:08
Issagn: 通則,可是論到文化、信仰、語言的細膩演化,要以「某一年 08/18 16:09
Issagn: 」為界線,難免牽強,而且耶穌出生的確切年份到現在都還在 08/18 16:11
Issagn: 考證 )。回到你說的瑪加伯家族的抗爭,這至少從外部文獻 08/18 16:12
Issagn: 而言是可明確考證、發生在耶穌出生以前的事件,可以確定是 08/18 16:12
Issagn: 屬於舊約時代,不過,即使記述的事件是在耶穌出生之前,仍 08/18 16:12
Issagn: 不一定就是在耶穌出生之前所寫,還必須考慮到很多考證因素 08/18 16:13
Issagn: 。[註:碳十四定年法 (carbon-14 dating) 是可以鑑定文獻 08/18 16:13
Issagn: 的年代,但是,任何一本文獻 (document) 都有可能是抄寫更 08/18 16:13
Issagn: 早、尚未發掘的一或多本文獻而來,因此對於「文字內容」的 08/18 16:14
Issagn: 年代考證,是有助益,但不是那種決定性的助益。]以上若有 08/18 16:14
Issagn: 訛誤,請不吝指教。 08/18 16:14
theologe: 嗯嗯 應該還是許多綜合的考量;那想請問,例如說新教會 08/18 16:21
theologe: 講靈感、使徒性/先知性等等的判準(雖然不完全照規矩), 08/18 16:22
theologe: 天主教在處理這些次經跟偽經間的區別時,是否也有一些比 08/18 16:23
theologe: 較講得出來的幾點原則或判準? 08/18 16:24
theologe: 另外,馬喀比列為舊約事件對我們新教徒而言真的是頗驚訝 08/18 16:24
theologe: 的,這樣整個對於「舊約」的史觀或印象應該會產生一定的 08/18 16:25
theologe: 差異,對這部分也是很好奇。 08/18 16:26
Issagn: 就我所知,新教反對將瑪加伯一、二書列入正典,比較 08/18 16:40
Issagn: 是因為懷疑其中的一些所謂的異教信仰元素, 08/18 16:40
Issagn: 加上原本就反對天主教參考「聖統」來推定正典, 08/18 16:40
Issagn: 瑪珈伯一、二書才沒有被接受, 08/18 16:41
Issagn: 然而其中的政治/武力抗爭的史實是比較不受爭議的。 08/18 16:41
theologe: 那是不是天主教就沒有談所謂的「兩約之間」?我們是把馬 08/18 16:42
theologe: 加伯事件擺在兩約之間來談的。 08/18 16:42
Issagn: 有興趣可以參考以下WIKI資料,建議點進去其中各battle的 08/18 16:43
theologe: (說實在我自己現在是不太認同「兩約之間」的概念) 08/18 16:43
Issagn: 連結,其中有提到一些外部文獻及研究: 08/18 16:44
Issagn: 我倒是沒有聽過天主教談到所謂「兩約之間」。 08/18 16:46
theologe: 以前聽到會講新約跟舊約之間沒有啟示的400年=兩約之間 08/18 16:50
theologe: 可是那時七十士譯本還有各種智慧文學、終末文學,以及所 08/18 16:51
theologe: 謂的次經、偽經都是最蓬勃寫作的時候呢,所以我也不認同 08/18 16:52
theologe: 「兩約之間」的說法。 08/18 16:52
theologe: 大概都是某種時代論或其變形的產物吧... 08/18 16:53
theologe: 喔喔 goo一下,發現兩約之間也有人等同「第二聖殿時期」 08/18 16:57
Issagn: 天主教有一個概念就是聖統的延續性,所以,兩約之間有個空 08/18 17:01
Issagn: 檔的400年,照理說,應該沒有什麼機會被接受。 08/18 17:03
theologe: 嗯嗯 這部分真的是很大的差異。 08/18 17:05
theologe: 不過我想現在慢慢走到保羅新觀去的新教聖經學,大概會離 08/18 17:06
theologe: 「兩約之間空白」的觀點越來越遠了吧... 08/18 17:07
Issagn: 其實,就我所知,天主教跟新教在看「正典」時, 08/18 17:15
Issagn: 各有自己的包袱。但是,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08/18 17:15
Issagn: 那些確實專業的聖經學者,不論是從史學、語言學 08/18 17:15
Issagn: 、聖經文學、人類學等角度切入,都能在學術情境 08/18 17:15
Issagn: 下放下這些包袱。其實,說穿了,很多細節都不像 08/18 17:16
Issagn: 一般在教會裡聽的那樣。前幾年在線上聽完耶魯大 08/18 17:16
Issagn: 一般在教會裡聽的那樣。前幾年在線上聽完耶魯大 08/18 17:16
Issagn: 學關於希伯來聖經及新約的一系列講座,更確認這 08/18 17:17
Issagn: 樣的感受。順帶提到的一點,那些能客觀去研究的 08/18 17:17
Issagn: 專業人士,常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例如:以語言 08/18 17:18
Issagn: 學、人類學等專業角度說明摩西五書非同一人所 08/18 17:18
Issagn: 著、耶穌出生年份不確定、保羅書信非出於單一作 08/18 17:18
Issagn: 者時,會被稱為異端或無神論者,那麼很多中肯的 08/18 17:20
Issagn: 觀點就被淹沒了。非基督信徒看了,就是覺得敬 08/18 17:20
Issagn: 而遠之。不好意思,離題了。 08/18 17:21
theologe: 嗯嗯,問題出在一般信徒,而非學者;但一般信徒就是學者 08/18 17:24
theologe: 研究的對象之主體,或者是背後支持其研究的人;所以... 08/18 17:24
theologe: 回正題就是,我的問題一,您那邊有聽過甚麼相關的原則嗎 08/18 17:25
Issagn: 其實,「包袱」這個問題是目前基督宗教要面對的, 08/18 17:26
theologe: 我看wiki等資料時,好像看到某某教宗認為某卷書價值高, 08/18 17:27
Issagn: 新教、天主教皆然。 08/18 17:27
theologe: 就認為要列入清單等等;乍看之下,好像太多各人的偏好? 08/18 17:28
theologe: 話說回來,認為聖統不中斷的觀念,跟新教很不一樣, 08/18 17:29
Issagn: 教宗的infallability是天主教的包袱;sola scriptura則是 08/18 17:29
sCHb68: 原來專業學者沒包袱喔,學習到了。 08/18 17:29
theologe: 所以這種各種歷史巧合的因素,或許對天主教不是太嚴重的 08/18 17:29
Issagn: 則是新教的包袱。不過這都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還有很多其他 08/18 17:30
theologe: 問題?反正聖靈會帶領教會的聖傳? 08/18 17:30
Issagn: 包袱。 08/18 17:30
theologe: 新教我認為最大問題之一出在基要主義,不過事情也有很多 08/18 17:31
Issagn: 我說的是,在「學術情境」下,他們是可以據實侃侃而談的, 08/18 17:31
theologe: 面向,基要主義也有其優點,其他神學也有其問題... 08/18 17:32
theologe: 對,學術自由 08/18 17:32
Issagn: 可是,面對一般信徒,很多他們在學術情境內說的話,是不能 08/18 17:32
sCHb68: 既然沒包袱的話, 08/18 17:32
sCHb68: 那lssagn你是怎麼面對Kuhn的「科學典範」? 08/18 17:32
Issagn: 也不會說的。 08/18 17:32
theologe: 我追成功神學的過程追到了衛理宗神學...唉,很多神學都 08/18 17:33
theologe: 有許多面向。 08/18 17:33
theologe: 美國新教的所有發展,都有衛理宗的影子。 08/18 17:35
theologe: 離題了...Issagn對我的問題一若有一些資料或想法,再請 08/18 17:36
theologe: 您分享囉~ 08/18 17:36
theologe: 主要就是那個歷史巧合是否存在的問題... 08/18 17:37
Issagn: 有關Khun,往後有機會分享,這裡貼字貼到手酸。哈哈。 08/18 17:39
theologe: sola scriptura 我不會說是新教的包袱... 08/18 17:50
theologe: 我看懂s講孔恩的用意了,就是講「前理解」或「學術傳統 08/18 17:51
theologe: 」的影響;總之,在學術自由的領域中,是可以談論各種包 08/18 17:51
sCHb68: 自以為客觀中立的學者,還真是客觀中立啊。 08/18 17:52
theologe: 袱或前理解或學術傳統的,這也是每隔幾年,學術界又會有 08/18 17:52
theologe: 新的成果推出...。 08/18 17:52
theologe: s又來學術中立跟學術自由傻傻分不清楚了.... 08/18 17:53
theologe: 搞人文學的,大多不會說自己是中立,沒有預設或傳統的 08/18 17:54
theologe: 正是因為學術自由,學者才能肆無忌憚地去談種種預設 08/18 17:54
theologe: 跟傳統。 08/18 17:54
theologe: 不過孔漢思被取消教導天主教神學的資格...總之,學術自 08/18 17:58
theologe: 由很寶貴,但也不是那麼容易取得。 08/18 17:58
sCHb68: 我一開始就在回應lss的推文,神學家你在亂入啥? 08/18 17:58
sCHb68: 請看他17:15的推文好嗎? 08/18 17:59
theologe: 台灣新教的神學院,老師敢亂講話...那背後金主跟一堆鼓 08/18 17:59
theologe: 躁的傢伙就會出現了... 08/18 18:00
theologe: 他是在講學術自由阿 是你自己看錯方向 08/18 18:01
sCHb68: 你要拿自由派神學的預設來談聖經談上帝是你的自由, 08/18 18:01
sCHb68: 沒有人阻止你,但沒有放下包袱這回事。 08/18 18:01
theologe: 所以他講的包袱是思想負債的意思,不是全部的傳統阿 08/18 18:03
theologe: 誰跟你自由派的神學預設了?哈哈 s你論斷人卻沒有任何論 08/18 18:03
sCHb68: 甚至如果你拿「上帝只是個屁」的預設也很好,也是你的自 08/18 18:04
sCHb68: 由。 08/18 18:04
theologe: 據。 08/18 18:04
sCHb68: 你不要對號入座喔… 08/18 18:04
theologe: 喔 原來你是這樣預設的喔,瞭解了。 08/18 18:04
theologe: sCH請問你在討論板除了設陷阱質疑人外,你還會甚麼? 08/18 18:08
theologe: 算了,把I的文給毀了,別處去吵.... 08/18 18:08
sCHb68: 質疑?不能討論喔?原來我沒有這個自由喔。 08/18 18:10
Issagn: 孔漢思的例子,很可惜。他是不准在天主教學校教導天主教神 08/18 18:12
theologe: 設陷阱質疑≠真誠的討論 08/18 18:13
Issagn: 學,當初如果有非新教或無宗派神學院請他任教,照理說,是 08/18 18:13
Issagn: 可以的。天主教會沒有辦法禁止。 08/18 18:14
theologe: 他是因為轉去新教的神學院任教,所以有問題嗎? 08/18 18:17
theologe: 印象中杜平根大學同時有新教跟天主教的神學院 08/18 18:20
Issagn: 問題應該不是去新教神學院任教。 08/18 18:44
Issagn: 印象中,他應該沒有在新教神學院任教。 08/18 18:45
theologe: 他不是留在杜平根神學系?wiki講的,然後我以前聽一些老 08/18 18:49
theologe: 師說,杜平根神學系好像天主教跟新教是分開的 08/18 18:50
Issagn: 他在Tübingen是教「教會合一神學」,那個職位,主教們有 08/18 18:52
Issagn: 決定權的,當初他差一點被教廷以「間接取代」的方式革職。 08/18 18:53
Issagn: 本來那是多方調解下的妥協,讓他在天主教主導的神學院繼續 08/18 18:54
Issagn: 繼續任教,但因他教天主教神學的執照暫時被吊,只能教 08/18 18:56
Issagn: 教會合一神學。這是多方折衝的結果。 08/18 18:57
Issagn: 他是我說的,少數能夠跳脫包袱的人,不過代價很大。 08/18 18:58
Issagn: 剛剛打錯了,前面應該說「非天主教」神學院。大錯~~~ 08/18 19:05
theologe: 嗯嗯 瞭解,我感受到他的一些承擔跟堅持... 08/18 19:07
Issagn: 很多我們常聽到的爭議性人物,如果仔細了解,他們其實只是 08/18 19:32
Issagn: 堅持保持開放的mind+heart,努力探索。但在信仰圈中,這是 08/18 19:33
Issagn: 奢求。曾經聽過一個新約學者說:大家都太執著該相信什麼, 08/18 19:34
Issagn: 其實更重要的是相信了誰。這聽來模糊,但說出基督信徒當今 08/18 19:35
Issagn: 的景況─且一針見血。 08/18 19:36
theologe: H.Cox 直接就是用信念跟信仰的區分來講你要表達的。 08/18 20:47
theologe: 基督宗教研究之學者,若宣稱自己是insider,基督徒,那 08/18 20:48
※ 編輯: Issagn (59.126.164.164), 08/18/2016 20:56:29
theologe: 麼自然在研究上面不可能達到完全的學術自由、單純按照研 08/18 20:49
theologe: 究的進展去發展其研究,而不考慮任何教會、信徒的部分。 08/18 20:50
theologe: 神學是為了服務「教會」的「需求」而存在的,只是這個「 08/18 20:50
theologe: 教會」和「需求」的定義都是有探討空間的... 08/18 20:51
theologe: 教會是為了服事神而存在,故神學表面是服務教會,其實更 08/18 20:52
theologe: 深層是服事神。 08/18 20:52
theologe: 神學是要讓教會回轉向神,但教會自認為已經懂神,或者自 08/18 20:54
theologe: 認為就是神的代言人,這就是衝突之所在。 08/18 20:54
theologe: 事實上,新教的「唯獨聖經」是突破點,也是爭議點所在。 08/18 20:55
theologe: 「唯獨聖經」開啟了整個神學的學術自由,但可能被稱為「 08/18 20:56
theologe: 自由派」來批判。 08/18 20:56
※ 編輯: Issagn (59.126.164.164), 08/18/2016 21:00:03
theologe: (恭喜排版成功!) 08/18 20:57
theologe: Marcus J. Borg也是很有趣的人,自由派學者,但他老婆是 08/18 20:59
theologe: 聖公會牧師...所以他還是在信仰中... 08/18 21:00
Issagn: 我蠻佩服他的。可惜他過世了,他自己生前也是聖公會當地教 08/18 21:01
Issagn: 區的座堂牧正(DEAN)算是學識豐富又幽默。 08/18 21:03
Issagn: 其實,sola scriptura到了近代基要派手裡,已經束縛了學術 08/18 21:05
Issagn: ,在美國甚至已經蔓延到政治衝突。它其實是可以重新定義、 08/18 21:06
Issagn: 定位的─至少就Borg這樣的人來說,是可以的。 08/18 21:07
Issagn: 他生前這系列的演講是蠻值得深思、玩味的: 08/18 21:10
Issagn: 美國Hisotry Channel也出過一系列深度探討新約及早期基督 08/18 21:13
Issagn: 信仰的紀錄片From Jesus to Christ, 08/18 21:14
Issagn: 都是以淺顯易懂的客觀學術觀點去談,不過都被基要派嗤之以 08/18 21:15
Issagn: 鼻,實在可惜。 08/18 21:15
theologe: 詮釋學的概念是和解的契機之一,其實福音派都有在更新學 08/18 21:31
theologe: 術的新成果,只是他們夾在基要與一般學術之間... 08/18 21:31
theologe: 不過我之前自己考察,認為自由vs基要事實上是延續路德vs 08/18 21:33
theologe: 改革宗的信仰建構模式之不同... 08/18 21:33
theologe: 嗯嗯 很好奇天主教內部的自由vs基要,是否有這樣的爭論 08/18 21:34
theologe: 或者是用什麼形式在發展的? 08/18 21:35
Issagn: 所以很可惜。在美國,基要派跟福音派有很大的重疊,台灣 08/18 21:35
Issagn: 比較沒那麼明顯的。但這不是很正面、有利於信仰的發展。 08/18 21:36
Issagn: 天主教也有內部衝突,有傳統派跟自由派,就實力而言,兩者 08/18 21:37
theologe: 台灣的華神是基要轉福音派(看師資群念的神學院的改變) 08/18 21:38
Issagn: 在近代是交互消長的。傳統派簡單說,是反對第二次梵蒂岡大 08/18 21:38
theologe: 梵二改變的主要是在實踐方面?如合一運動、解放神學等等 08/18 21:43
theologe: ?可是聖經的研究方面,歷史批判等等現代聖經學的成果, 08/18 21:44
Issagn: 公會議的;自由派則是主張與時俱進的。我的觀察 08/18 21:44
theologe: 在梵二之前,天主教應該已經在運用了吧? 08/18 21:44
Issagn: 公會議的;自由派則是主張與時俱進的。我的觀察 08/18 21:44
Issagn: ,神學上爭論不休。自由派則是神學上發展遲緩, 08/18 21:45
Issagn: 政治上顯得孤立。 08/18 21:45
theologe: 喔 所以在天主教內部也是爭論激烈?很少聽到這樣的消息- 08/18 21:47
theologe: --就我們外人的角度 08/18 21:47
Issagn: 天主教傳統派近來跟新教的基要派在政治上走得很近 08/18 21:48
Issagn: ,神學上爭論不休。自由派則是神學上發展遲緩, 08/18 21:48
Issagn: 政治上顯得孤立。 08/18 21:48
theologe: 影響梵二很大的拉納,現在的評價? 08/18 21:49
Issagn: 天主教內部歧見不淺,然而在整體制度上,這些歧見不容易 08/18 21:49
Issagn: 搬上檯面。 08/18 21:50
Issagn: Rahner的影響要看哪個層面,就神學上來說,由於幾任保守 08/18 21:53
theologe: 那現在教宗,大家對他的方向都認同嗎? 08/18 21:53
Issagn: 教宗的影響,他的主張很多教內的人都是知而不提了。 08/18 21:54
theologe: (抱歉,認識太淺了,當個好奇寶寶...) 08/18 21:54
Issagn: 現任的教宗其實很受平信徒支持,但是高層其實有些保留。 08/18 21:55
Issagn: 他是我很佩服的人之一,在那個位置能把話說到這麼多、這麼 08/18 21:56
Issagn: 白,天主教近代史上算是第一人。他在美國國會演講的提到 08/18 21:57
Issagn: Dorothy Day,Thomas Merton,我聽了都快掉淚了。 08/18 21:57
Issagn: 這兩個人在天主教高層來說,是不提,也不會想提的。 08/18 21:58
theologe: 感謝你的分享!蠻多認知shock的~;你講的拉納試不是沒 08/18 22:00
theologe: 講完,還有想問前任教宗為什麼要退位,有沒有其他神學因 08/18 22:00
Issagn: 他的前任是極力要把孔漢思排除於教會的人之一,相對地,他 08/18 22:00
Issagn: 就寬容、progressive許多。 08/18 22:01
theologe: 素,還有你們在網路上會不會有人監看一般信徒的言論? 08/18 22:01
theologe: (你有空、有想講的再慢慢講就好了) 08/18 22:02
Issagn: 神學上,退位不是沒有基礎,不過時間點很耐人尋味。 08/18 22:03
Issagn: Rahner的神學理念,最後被新教的自由派吸收了,在天主教 08/18 22:04
Issagn: 自己的圈子,我是看不到痕跡。 08/18 22:05
Issagn: 當然,我也不是很深入其中,只能說這些是個人觀察。 08/18 22:06
theologe: 嗯嗯 感謝! 08/18 22:06
Issagn: 為了不以偏概全,我只能說說對美國天主教的觀察, 08/18 22:07
Issagn: 他們是不太可能監督私底下的言論,但是一旦搬到檯面上, 08/18 22:08
Issagn: 會能祭出的約束手段是很多的。 08/18 22:09
theologe: 呃....瞭解 08/18 22:10
Issagn: 然而,比起梵蒂岡跟歐洲的天主教圈來說,美國即使如此保守 08/18 22:11
Issagn: ,在那些人看來,都是過於激進、自由。我有朋友戲稱,要選 08/18 22:12
Issagn: 出美國出身的教宗,可能要下個千禧年。 08/18 22:13
theologe: 那怎麼拉美先出來?是政治正確?還是拉美也保守? 08/18 22:15
Issagn: 由此可知,現任這個自由派教宗出線時,據說讓梵蒂岡內部的 08/18 22:15
Issagn: 人蠻驚訝的。我的觀察是,他跟教會高層現在都還在磨合。 08/18 22:16
Issagn: 很多人說,其實現任出線代表改革派/自由派的逐漸興起, 08/18 22:17
Issagn: 不過,他也很有智慧,步調不會太快,懂得人和。 08/18 22:18
Issagn: 像最近任命的發言人,在美國算是保守派要角,這其中的圓融 08/18 22:19
Issagn: 算是另我佩服。 08/18 22:19
theologe: 嗯嗯 做一個千年組織的領袖,政治手腕還是重要的... 08/18 22:21
Issagn: 其實,美國天主教的平信徒,不論保守激進,一直都期待有 08/18 22:21
Issagn: 個體貼當今信徒苦處、平易近人的教宗,可是前任完全不是納 08/18 22:22
Issagn: 個樣子,還甚至是強硬、保守派,樞機們應該是看到爭議不小 08/18 22:24
Issagn: ,所以順應人心所求吧。 08/18 22:24
Issagn: 時間晚了,有空再聊。 08/18 22:29
theologe: 謝謝你的分享,學到很多~ 08/18 22:29
※ 編輯: Issagn (59.126.164.164), 08/20/2016 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