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inY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近來板上又多了關於內功、內力等討論,但往往很難達成共識,其中最重要 的理由之一,就是討論的雙方打從一開始說的就不是同一個東西。 同樣是在論「功力」,在某篇文中,A指的可能是「累積的量」,但B指的卻 是「精純度」;換到下一篇文,A指的已經換成是「精純度」,而B指的則變 成「累積的量」。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只會產生分歧,依舊是你說你的, 我說我的。 此時還有另一個問題:「年份」是不是一個好的比較標準? 有時候是,有時候不是。 若是將「功力」一詞的意義限縮在「內力的累積量」上,年份就不是好的比 較基準。 我們在討論前往往都會承認一個前提:修練得越久,功力的累積越深厚。但 同時又忽略另一件事實:甲和乙兩個不同的人來修練同一樣內功,兩個人的 效率是會有差異的。同樣練個三十年,一般人積累的是標準是三十年的量, 若甲的天份更高,可能達到四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以上的功力;乙的天分較差 ,可能只累積到了二十年份的量。 事實上,用實際的數字與年份去作推論時,已經在無意間納入了一個前提: 將所有人的功力和修練進度作了「平均化」。 所有人都是每練一年,就一定會有固定一年份的功力(同上,先將功力視同 內力量),不多也不少,如此一來,最終活得長的人,才會是內力更高的一 方。 誰活得越老,與年輕人的差異越會無止境的拉大。縱使是五絕一流,只要活 得比他們老,內力勢必比他們更高。 「平均化」忽略了所有天分和奇遇所造成的差異,神功也不再是神功,因為 和一般內功相比,除了附帶的特殊效果,修練的成果都是一樣的。 顯然這是有問題的。 將「年份」納入討論雖然方便,卻會在這個時候出現盲點。 提一個例子:虛竹若一直都是少林派的弟子,當他成長到和蕭峰相同的歲數 時,有可能擁有和蕭峰相同的內功修為嗎? 但若是將「功力」一詞理解為「精純度」或是「技巧」,用「年份」作為比 較標準倒是很好用的工具。 但「年份」或數字真的完全不適合用來比較「內力量」嗎? 我想也不至於如此,只是在討論前必須要先取得某些共識,比如說哪些神功 可以放在一起同一個天平,修練的成果較佳,哪些又是比較低階的內功,效 果較差。 不然又會淪為毫無交集的結果。 ============================================================================= 打完才發現變成落落長的一篇文,本來只是對某些板上長久下來毫無交集的 討論有感而發,這篇或許要另開一個標題比較好,不過就這樣吧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36.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inYong/M.1425050016.A.63C.html
zxvbnm: 內力無法像輕功(多高 多遠)跟力氣(幾斤)一般數據化 只能用 02/27 23:19
zxvbnm: 年數來計算啦 02/27 23:19
lejnsaryai: 也沒只能用年數來計算吧,若沒有特殊情形出現,通常大 02/27 23:29
lejnsaryai: 家在比較內力時都直接拿書中有寫明的地方,而不是看修 02/27 23:30
lejnsaryai: 練內功年數。打個比方,像是蕭峰跟蕭遠山,兩人內力年 02/27 23:33
lejnsaryai: 數差了二、三十年,但由於有兩人互相比較的橋段可以看 02/27 23:34
lejnsaryai: 出兩人實力差不多,這時候其實就沒必要用年數來看 02/27 23:37
lejnsaryai: 簡單來說就是直接用書中有寫的判斷出內力大於等於小於 02/27 23:39
lejnsaryai: ,而不是在那邊算內力差幾年 XD 02/27 23:39
Rain0224: 像逍遙三老就很適合用年份來推估,同一個門派,又修練同 02/27 23:42
Rain0224: 一層次的神功 02/27 23:43
jumboicecube: 結果來說還是有一點差距,無崖子強了一點點 02/28 00:51
jumboicecube: 不過性質和威力都相近的這三人確實是最適合年份算法 02/28 00:51
Highflying: 難道你真的以為這種張飛打岳飛的話題會有答案嗎TT 03/01 15:30
Rain0224: 當然不會有答案,就某方面而言,各說各話對板上反而是好 03/01 15:43
Rain0224: 事,因為會有源源不斷的回文充實板面 XD 03/01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