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S89-305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心理學 #學習原理 學習:因為經驗或練習,使行為或知識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 經驗—古典制約 練習—操作制約 行為:包括外在和內在(思考/判斷/記憶/推理) 較為持久改變:短暫改變不算學習,例如服藥。 古典制約:搖鈴餵食 非制約反應UCR:不需要學習的自然反應,流口水。 非制約刺激UCS:相對應的刺激,食物。 制約刺激CS:原本中性刺激,因學習而有UCS效果,鈴聲。 制約反應UCS:CS學習而生的反應,流口水。 制約的獲得 https://i.imgur.com/NJgvLVT.jpg
同時制約:CS和UCS同時出現同時停止,效果不大 延宕制約:CS出現後短時間出現UCS,之後同時停止,效果最大 遺跡制約:CS出現又停止,之後才出現UCS,間隔越近效果越大 逆向制約:UCS先出現,CS才出現,毫無效果 時間制約:時間一到就有UCS,之後時間變成條件刺激。 ** 這段話超重要,可以說明為什麼賞罰經常無效。 大多數生活中的賞罰類似遺跡刺激,間隔往往太久。 更多時候為了安撫小孩的逆向刺激。(先給好處,再要求好行為) 消弱 制約產生後。CS與UCS不再伴隨出現,制約反應將逐漸變弱。 反映削弱的快慢與制約的性質和強度密切相關。 自發恢復 削弱後,單獨呈現CS,仍使個體再度引發CR。 刺激類化 對CS相類似的刺激,也有CR。 如,配對後對白鼠恐懼,連帶對白色毛物品也產生恐懼。 刺激辨別 只對CS反應,而不對相似的刺激反應。 高層制約 順序:CS1 - CS0 - UCS - UCR => CS0 -> CR => CS1 -> CR 操作制約:迷籠餵食,史金納箱 嘗試與錯誤學習,效果率,練習率,準備率 正增強:酬賞 負增強:逃離學習(學習行為來逃避痛苦);迴避學習(學習行為來預防厭惡刺激發生) 正處罰:厭惡刺激 負處罰:取消酬賞 操作制約的學習原理 增強物出現的時間:立即 行為塑造shaping:由易而難,分段目標 原始增強物:生理原始需求,食物/水/性 次級強化物:原級以外所有增強 連續/部分/間歇增強 效果: 不固定比率VR > 固定比率FR > 不固定時距VI > 固定時距FI (比率:幾次行為獲得增強;時距:行為後間隔時間增強) 消弱/類化/辨別作用 操作制約學習的應用 厭倦原理 消弱原理:忽略壞行為 相互抵制原理:增強替代行為 處罰原則:盡快不延宕,一至性(不可有時候不處發),負處罰取代正處罰 觀察學習 因素:動機,注意,記憶力,動作能力 認知學習 領悟學習: 完形心理學,反對刺激反應連結的學習歷程 學習是領悟情境中各個刺激之間的關係,來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位學習實驗: 認為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的學習,皆與個體期望有關 心理上產生認知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4.196.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S89-305/M.1573120866.A.A93.html ※ 編輯: logicerror (49.214.196.105 臺灣), 11/08/2019 15:36:00 ※ 編輯: logicerror (101.12.45.170 臺灣), 11/08/2019 19:24:36